著名书法家王树秋:绘画中的“金石气象”源于画家的碑学用笔
 
  [王树秋]: 先说说我自己。对绘画艺术产生关注的兴趣,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缘于一个特殊的机会,但绘画于我仅仅是接触,直至今日,我也从未在绘画方面进行过任何实践性的操作。正是由于当年接触到它,对绘画艺术才产生了兴趣,兴趣点同时也是兴奋点。 1987年,我意外地发现了《霍扬碑》。蓦然发现它就是一幅气象万千的岩画,这或许就是我初级阶段“书画同源”的认识,从那时起就学习研究《霍扬碑》,一直到今天。 至今,《霍扬碑》依然不被人所认识。在当时,以为它的气象太大了。什么是气象?王羲之说:“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者,物象之本。”说白了,就是世间万象给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详细内容]
 
  著名书法家王树秋:当代书法的突围之路在于“破”与“化”
 
  [王树秋]: 在我的书法里面,结字构成、点线处理,无非就是点线和结体的互为作用,一定要有方圆、燥润、粗细、徐疾、隐现,不能都露在外面,而要有结字的前后揖让,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点划的表现力强,意蕴就丰富,就像画面里面添加了变化万千的云雾。实际上书法的节奏转换,运笔的轻重变化,起承转合的微妙差别,而笔意在这些变化中起到了最为核心的支撑作用,这些离不开“虚”“实”的结合。 在结字这方面,也有这个问题。如左右结构的字,我可以把字的结构拉开一些,形成疏可走马的效果。古人讲“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结构上“疏”,笔意上的“神”要密。笔意的神不可疏,否则字的形神就散了。但一个字的字体比较规整的时候...[详细内容]
 
  著名书法家王树秋:霍扬碑集诸碑所长 极具摩崖笔势气象
 
  [王树秋]: 从整个北碑的规模型制来看,以河南最为突出,河南出土了大量的墓志、龙门二十品和碑碣,集中了北碑的精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北碑。摩崖没有一块在河南,大部分在山东。山东平度的郑文公碑,瘗鹤铭在江苏镇江,石门铭在陕西汉中,也包括霍扬碑。霍扬碑虽然也是碑,但是大的审美取向,结字手段极具摩崖笔势气象。摩崖一般在山上,摩崖的笔画基本特征以圆曲为主,以曲为行笔特征。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烙印,就好像今日来解释唐诗一样,要以今人的理解对古诗进行重新阐释。实际上写魏碑也是这样,通过今天的视觉审美标准来理解古人的笔法,但理解古人的笔法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因为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的笔法可以看得真真切切...[详细内容]
 
   著名书法家王树秋:魏碑是多民族文化共同浸润形成的时代风格
 
  [王树秋]: 孙伯翔老师提到的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方虽然经历了大量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但汉文化的根没有断,而是汉文化逐渐把鲜卑族汉化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公元490年亲政后,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魏孝文帝采取的一系列汉族政策,认为汉文化是先进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详细内容]
 
  著名书法家王树秋:互有关联上下呼应是写魏碑非常重要的地方
 
  [王树秋]: 说到霍扬碑,继承学习了三十年,到今年的应用,贯穿了我三十年的学书实践过程。这个路径我从来没有间断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由表及里逐渐发现。 首先受书法鉴定家祝嘉先生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之下,结合我最初学书的基础,我毅然选择了霍扬碑。最初接触的时候,和其他学书者一样也是无从下手,无迹可循。无从下手是从技法而言,无迹可循是从规律上说。霍扬碑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完成的,像云无心而出岫。 我如何坚定要学习霍扬碑呢?我从祝嘉对霍扬碑的评价里面,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祝嘉说“绵密伟丽,兼有爨龙颜、嵩高灵庙、郑文公、张猛龙之美,可谓集南北碑之大成,真神品也。”在我选择霍扬碑时或多或少当时有一些本钱...[详细内容]
 
  著名书法家王树秋:霍扬碑反映出书写者散逸超脱的自然状态
 
  [王树秋]: 临习霍扬碑,我当初也有很多失误的地方,比如光注重开张,一下子就粗野了,让人看完之后,觉得我写的字是开张下的“蓬头垢面”。书法可以野逸,不能粗野。应该让人感受到在表面上很拙厚,很恣肆,但却感到很内敛。一定要让人看到你体势的从容不迫,自然舒朗和沉静内敛。孙过庭书谱中提出,先求平正,然后进入中级阶段后,慢慢追求平正之中的险绝。这时平正与险绝都有了。根据我自己的体会,一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想尽办法,把所理解的、掌握的东西都想一股脑拿出来,实际上在实践的磨合过程中,需要慢慢地提炼。就像剥笋,随着生长一层层剥掉外皮,最后留下精华。归纳提炼,一个在实践临习本身,另一个就是在实践临习之外...[详细内容]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王树秋作品
天津美术网  关于我们  艺术顾问  联系我们  投稿方式  热线电话:022-58656065  邮箱:news@022meishu.com  ICP备120030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