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合神形——刘万鸣谈明清肖像画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时间:2020-08-12 10:51

《中国美术报》第197期 美术新闻

 

    编者按:日前,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在该馆开展,共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50余件(套)展品,从不同方面展示明清肖像画的历史、文献与美学价值。透过这个展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清肖像画的艺术特征与文化背景的递变,从而对明清时期以人物肖像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洞悉与解读。本期《中国美术报》将对此展览的作品进行赏析,同时约请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解析策展思路,以飨读者。

 

刘万鸣

 

    刘万鸣谈明清肖像画

 

    采访人:李文秋(“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策展助理)

    被采访者:刘万鸣(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李文秋:7月1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您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请您谈谈本次展览的策展思路,以及明清肖像画对宋元肖像画的继承和变革。

    刘万鸣: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千余件明清肖像画作品,这次展览是对馆藏明清肖像画进行的首次学术梳理。在王春法馆长的指导下,本次展览得以举办和开展。展览仅仅挑选了50余件套作品,都是首次展出。由于本次展览分四个单元:帝王·皇族、雅集·行乐、名臣·名士·闺秀、学者像传,因此,我们在策展时主要根据各单元的主题来遴选作品。明清肖像画之后还会陆续展出,把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千余幅明清肖像画全部展示给公众。

    这次展览虽然作品数量有限,但是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展览亮点。在策展过程中,主要考虑了这些问题:其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是否能够通过这个展览把明清肖像画的艺术特征充分表现出来。其二,入展的馆藏明清肖像画作品都应该体现明清画家的创作状态,通过这个肖像画展,可以让观者关注明清画家的创作心态。

    另外,明清肖像画的展览界定,侧重的是精神层面。当然,明清肖像画在技法上同样也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这个思考不是以“法”思考“法”,而是通过其中的“法”进一步观照那个时期文人画家的绘画心态和创作状态。明清肖像画家怎样思考传统?对宋元绘画有哪些方面的继承和变革?又对外来文化进行了怎样的借鉴?这两种文化融合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明清人物肖像画在对待传统方面主要是把宋元绘画的精致和精髓的东西传承和延续。他们没有抛弃宋元传统,而是巧妙地予以继承。“巧妙”一词用在明清肖像画上十分贴切。另外,在明清肖像画当中还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仁”性,“仁”性恰恰体现出了明清肖像画对传统审美神韵的再现。

    以“妙”与“仁”来审视明清人的创作心态,应该是合理的。这就使得我们在观看明清肖像画的“写真”“写照”“写神”时,可以从中体味出他们在继承宋元传统和借鉴西洋绘画时对“度”的把握。对宋元传统的继承,保留了宋元线性艺术的精髓。但这仅仅是技法层面的东西,更深层的是神韵再现。所以,我们称明清肖像画为“写真”“写照”或者“写神”,其中“照”“真”“神”界定了明清人对宋元传统神韵的传承。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展览现场 余冠辰/摄

 

    李文秋:那么,明清肖像画家是如何对待西画的,他们对待西画的这种方式是否值得当代画家借鉴?

    刘万鸣:其实明清人对西洋画并没有完全透彻理解。但是对于十分注重神韵的中国传统肖像画家来讲,他们在面对西方写实艺术时,往往会产生一种新鲜感。随之,他们接受了西方的写实,以一种“自觉”的状态产生“不自觉”的接受。这种不自觉的态度一旦反映和表现在画面当中,就产生了一种非常令人惊讶、折服的艺术效果,并将西学为我所用。他们把西画不自觉地转化为己有,这十分值得我们当代画家借鉴和学习。也就是画家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对自身文化或本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深度至关重要。

    李文秋:明清肖像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吸取中国花鸟画或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万鸣:中国的画家特别强调综合能力,评判一个中国画家的能力并不单单看其在绘画技法上的能力,更要看他在绘画之外的综合修养。中国画家特别强调诗、书、画、印的融合与统一。中国画家更强调书法和绘画的关系,同时强调绘画与诗词、文学乃至舞蹈等的关系。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中国绘画又特别强调书法的笔意,我们评判绘画作品能否成为上等之作,关键在于观其笔法。书法笔意的深度和书法表达的才气恰恰是评判中国绘画优劣和高下的关键所在。所以,明清肖像画的优点还在于巧妙地吸收和借鉴了中国花鸟画和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中国古代,要求画家必须是多面手,很多画家花鸟、人物、山水无所不精。由于古代画家特别注重绘画的综合能力,因而我们在考量明清肖像画时,必然会发现他们对山水乃至花鸟技法的汲取和运用。他们将人物和景色融为一体,借以表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能看得出那个时代的肖像画家有着兼善山水、花鸟的绘画能力。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展览现场 武广宇、余冠辰/摄

 

    李文秋:比如明末清初的陈洪绶,他既是人物肖像画家,也是花鸟画家,还兼擅山水画、书法和诗文,可以说他是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文人画家。

    刘万鸣:陈洪绶等明清画家在肖像人物画当中必然参入了花鸟画和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比如脸部的晕染和衣纹、线条等。我曾经讲过,中国画的“晕染”不是做出来的,它讲究笔意。皴和擦更具书法的笔意,如书法的“飞白”之说等等。

    李文秋:通过明清肖像画反观当下,请问当代中国人物肖像画创作还能否在借鉴西洋绘画方面有所拓展?

    刘万鸣:明清肖像画有时把人物置身于山林、园林等场景之中,比如雅集图、行乐图等手卷形式的肖像画,是一种群体肖像。据此,明清肖像画就和西方肖像画有了很大区别。西方往往侧重于照相式肖像,而中国不是。中国早期的山水画有“寸山豆人”的写法,是反映人和自然合一的关系。而到了明代,这种画法延伸于肖像画中并具备了新的内涵,同时形成样式。人物肖像画和山水画相互交融的风尚,不仅是明清肖像画的一个特征,更是其区别于西方肖像画的表征所在。明清肖像画的这种特征同样体现了中国精神,是对宋元山水画形式和精神的一种变革。这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民国,比如张善孖等人画的肖像画,其特征与明清人同出一辙。另外,明清肖像画对于当下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确实有一种启示:如何把我们固有的、优秀的东西更深化地继承。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展览现场 武广宇、余冠辰/摄

 

“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展览现场 武广宇、余冠辰/摄

 

    李文秋:最后请您简要谈谈中国肖像画与日本肖像画的不同之处。

    刘万鸣:虽然日本画家也学习我国古代的绘画,但是日本肖像画不同于中国肖像画:中国肖像画具有根深蒂固的、本民族的笔墨厚度和底蕴,而日本没有这种强大的文化支撑,其文化基因的缺陷使其肖像显得单薄。这种单薄,一方面在于笔墨,这和书法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日本画家对西画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虽然他们形成了自身风格,但无法与中国肖像画相提并论。当下,有些中国画家在研究和学习日本画,但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日本画在自身特征之外,其追求机巧的弊端和缺乏气象的短处,应该避开。

 

    看展览: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第一单元 帝王·皇族

    帝王和皇族成员在明清肖像画中占重要部分。帝王御容,大多为正面形象,形象威严,着朝服,在肖像画中举足轻重,甚至出现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版本的肖像画。帝王和皇族肖像,多以写实为主,以形写神,赋色厚重,画工精湛,多为职业画家所为,且多不具画家姓名,是明清时期传神写照的典范,是一种兼具观赏性和祭祀性的肖像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帝王和皇族肖像,有全身亦有半身,有站姿亦有坐姿,其社会功能性远远超越其艺术性。

 

【明】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

    此图无款,但从画风看,为明代作品。在朱元璋画像中,此类异形像并不少见。其共同点是脸颊变形拉长,下巴向前突出,脸上不同程度地布满黑痣,“凤眸龙头,黑痣盈面”,与正形像形成巨大的反差。

 

    【清】俞明 明太祖朱元璋正形像

 

    在历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肖像是存世量较为丰富的,其相貌的反差也非常大。在清人胡敬(1769—1845)的《南薰殿图像考》中,记载的朱元璋画像就有十二帧之多。

    此图为晚清民国时期画家俞明所绘。俞明(1884—1935),字涤凡,一作涤烦,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擅长画花卉、人物,尤其长于画肖像。在此图右下侧,有朱文方印“俞明恭摹”。此图是朱元璋正形像中较为标准的画像,是其壮年形象。

 

【明】赵匡胤画像轴

 

【明】元太祖成吉思汗像

 

【清】玄烨像

 

    第二单元 雅集·行乐

    雅集和行乐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重要表现形式。雅集图既有兰亭修褉、西园雅集、玉山雅集、杏园雅集等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聚,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文人聚会。这类作品均为文人群像,是将众多文人置于林泉高致或宴游玩赏之中,烘托出群体性的文人雅趣。画中,既有正面形象,也有侧影,多有书童相伴,是一种文人的集体肖像。行乐图一般是将文人置于优雅而富于诗情的山间或林下,自然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折射出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文人身份与雅趣,一般为独像,或有书童伴其侧。就作者而言,大多为文人画家,或兼具文人身份的职业画家,如曾鲸、禹之鼎、费丹旭等都画过此类肖像画,也有一些属无名氏所绘。在清代,还有不少画家画过行乐图模式的自画像,如华喦、罗聘、吴荣光、任伯年等均有相关作品行世。雅集和行乐图既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代表,也是这一时期将肖像画与山水画熔铸一体的典范。这类肖像画多为手卷,且名家题咏遍布,因而在艺术性之外,尚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明】曾鲸画像、陈范补景 菁林子像

 

    此卷作于“丁卯夏”,即明天启七年(1627)。引首题“松巢菊径”,落款“米万钟为菁林兄写”,并钤印 “米万钟字仲诏”“家在西山北海间”。画后有跋尾九则,皆为明人所题,分别为姚履素、游士任、商周祚、吴孟明、魏浣初、顾应晹、程国祥、谢杞、徐扬先所题,诸人都与画主人有交游,皆颂菁林性恬行淡、寄情山水的情怀以及孝友脱俗的高尚情操。另卷上有多方鉴藏印,如“柯廷所藏”“古香”“文柏私印”“季青鉴定”等皆为清代诗人、画家、藏书家汪文柏之印。再有“永安沈氏藏书画印”, 其印主人当为清末福建望族,富书画收藏。

 

【明】五同会图卷

 

【清】费丹旭 听泉图

 

【清】陈凤鸣 砥泉像卷

 

    第三单元 名臣·名士·闺秀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名臣和名士都在明清肖像画中占据重要分量。名臣、名士肖像,既有朝服,也有便装;既有端庄的正面像,亦有随意的行迹图,具有膜拜、瞻仰与纪念的意义。明代名臣和名士肖像,以“待漏图”最为常见,体现出礼制、官制、服饰与人物形象相融合的特征。到了清代,名臣和名士形象的出现有写实向写意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倾向。明清时期写前朝的名臣、名士,大多依据相关蓝本,陈陈相因,却在技法与审美方面迥别于前朝,体现出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闺秀是明清肖像画的另一组成部分,其形象“不贵工致娇艳,贵在于淡雅清秀”,且侧重于艺术渲染,具有观赏与娱乐性功能。也有一些这类肖像是写前朝人物,故多为传移模写,往往出现程式化倾向。闺秀形象的变迁反映出身份认同和画风变革的轨迹,亦能折射出审美趣好的递变,其艺术性要远超其实用性。

 

【明】王守仁画像轴

 

    此图为王阳明的传世画像。此人物肖像刻画细腻工致,画面中眼睛及面部轮廓的刻画十分讲究,灰白相间的胡须也有清晰细节。在脸部立体阴影的强调上,除仰赖线条的勾勒外,亦结合了设色烘染加以体现立体凹凸。消瘦修长的脸型及较长的鼻子,烘托出理性睿智的学者形象。(郑博文)

 

【明】诸葛亮立像轴

 

【明】敬庵和尚画像轴

 

【明】 宫城图

 

【明】张三丰画像轴

 

【清】 李清照像

 

【清】改琦 绿珠像图

 

【清】穆斋沧溟槎使图像卷

 

【清】 曹彦  黄道周待漏图

 

【清】 曾国藩画像轴

 

【清】 黄梓 郑成功画像轴

 

    第四单元 学者像传

    清代学者和历代文苑像传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肖像画藏品的重要特色。《清代学者像传》曾经出版过单色影印本,《历代文苑像传》则极少露面。这两种像传是由文史学者和书画鉴藏家叶恭绰(1881—1968)家族捐赠。《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和《历代文苑像传》是由叶恭绰祖父叶衍兰(1823—1899)摹绘,《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则为杨鹏秋摹绘。两种像传卷帙浩繁、来源清晰,正如叶恭绰所言,像传“取诸家传神象暨行乐图绘,或遗集附刊及流传摄影,皆确然有所据”,是了解历代(尤其是清代)学者肖像的重要图像文献。

 

【清】徐延旭画像轴

 

【清】叶衍兰 历代文苑像传·文徵明

 

【清】叶衍兰 清代学者像传·顾炎武

 

【清】叶衍兰 清代学者像传·阮元

 

【清】叶衍兰 清代学者像传·石涛

 

【清】叶衍兰 清代学者像传·王翚

 

【清】叶衍兰 清代学者像传·王鉴

 

【清】叶衍兰 清代学者像传·王时敏

 

【清】叶衍兰 清代学者像传·王原祁

 

 

 

 

 

 

 

53K
责任编辑:正轩
  • 孟庆占为“抗疫英雄”造像 孟庆占为“抗疫英雄”造像
  • 王明亮《和平共处》献礼抗疫 王明亮《和平共处》献礼抗疫
  • 李毅峰:中国画的哲学归属 李毅峰:中国画的哲学归属
  • 郑连群:以诗思文心入画 郑连群:以诗思文心入画
  • 冯字锦为举国抗疫祈福 冯字锦为举国抗疫祈福
  • 王惠民创作长卷《百鸟迎春图》 王惠民创作长卷《百鸟迎春图》
  • 尹沧海庚子正月纪事 尹沧海庚子正月纪事
  • 萧沉印作一览 萧沉印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