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心灵交汇处 纵然不语也温肠——怀念尹升先生

文章来源:天津美术网 时间:2023-05-13 01:10

 

尹升(右)和杨子沄(左)合影

 

无尽心灵交汇处 纵然不语也温肠

——怀念尹升先生

 

杨子沄

 

    “穿旧衣,吃粗饭,增福延寿;节剩余,济贫困,心地平安。”这是著名书画家尹升先生生前所作的联句。每每读来,都会想起他亲切的音容和悉心的教诲。

 

    先生原名恩升,生于1938年,河北沧州青县人,客居津门,系吴玉如、梁崎两位大师弟子,生前为天津文史馆馆员、国务院老干部书画指导教师。

 

    “尹升”这个名字为人所熟知,一方面因为书画,另一方面因为他一生助养老人的善心善行。 1971年,34岁的尹升在天津感光胶片厂作仓库保管员,生活非常拮据。一天他在城郊路遇一位流浪老人倒在水坑边,便上前救起,并给老人买药送饭。老人康复后,对尹升吐露了身世。老人名叫赵永贵,河北沧州沧县人,年轻时曾任东北军武术团团长,后来部队打散了,家人也相继离世,无依无靠流落天津,以打草拾粪为生。时间长了,尹升与老人越处越投机,后来干脆接回家一起住。那时,他月工资44.78元,还要养活妻子和三个儿子,贴补父母、岳父母,可以说是非常的艰难,但他依然坚持为老人默默地付出,后来赵永贵老人寿活到82岁才去世。

 

    从赵永贵开始,尹升收养老人就再没有停止过。最多的时候,家中住了四位老人,而他只能睡在画案上,为了晚上起来照顾老人能方便一些,他养成了常年穿着衣服睡觉的习惯。尹升为老人们洗衣、做饭、理发、洗脚,还经常要带着他们出去散步,像儿女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尹升常说:“照顾老人,精心越多,省心越多。”而对于老人来讲,最难的一关就是大便难,迫不得已就得下手,掏一次常常需要两个多小时,但尹升依然乐观地说:“他说痛快了,我也痛快了。”

 

尹升与赡养的老人张玉峰

 

    张玉峰老人与尹升一起生活了16年,是尹升赡养时间最长的一位老人。2007年,92岁的张玉峰病危,70岁的尹升侍奉床头136天,喂饭擦身,端屎端尿,自己累得心脏病几次发作。为了给老人治病,尹升忍痛割爱,陆续将恩师吴玉如、梁崎赠给他的墨宝变卖。如今,这些字画价格翻了许多许多倍,但他一点儿也不后悔。2007年10月15日,张玉峰老人安详去世,尹升悲痛万分,因为守着时间长,说放下也放不下,他曾在诗中这样写道:“松风明月冷亦香,病榻床头泪万行。无尽心灵交汇处,纵然不语也温肠。”42年间,尹升共赡养了十七位孤寡老人,而且全都活过了80岁,其中还有六位活过了90岁。

 

回良玉接见尹升

 

    2007年,燕赵都市报以《好人尹升》为题重点报道了尹升的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多家新闻媒体纷纷采访报道,他的事迹曾经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还亲切接见了他。

 

尹升回赠成龙书法作品

 

    2008年底,在北京电视台“志愿者真情耀中华”大型公益节目中,尹升的故事深深打动了香港影星成龙,成龙为他捐赠善款10万元。收到善款后,尹升以助学金、敬老金、济困金的形式把这笔钱发给了老家青县陈嘴乡的困难家庭,还回赠成龙“辉天鉴地,曜古腾今”书法作品一幅,以表谢意。

 

《天津日报》报道尹升事迹

 

    我与尹升先生结缘,还是因为一张报纸。记得那是2011年11月17日周四的上午,同事拿了一张当天的《天津日报》给我,说:“总听你提吴玉如,你看看这篇报道,好像是关于吴玉如弟子的。” 因为家师王维义早年师从吴玉如大师弟子尹连城先生,所以对于吴门我一直都比较关注。我一听,非常感兴趣,就坐下来仔仔细细读完了这篇题为《尹升:40年照顾孤独老人》的报道。一来出于感动和敬佩,二来我也非常想通过吴门弟子更多地了解吴玉如,于是萌生了拜访尹升先生的想法。经过多方打听和联系,却都没有回音,这可怎么办呢?忽然,我眼前一亮:“在万新村倚虹东里社区一幢普通的单元楼中,住着一位74岁的老人……尹升老人家住二楼,同层有三户人家,一位归家的邻居得知我是来拜访尹升的,便热情地指着中间的单元门说,这就是尹老的家。”报道中就有线索啊——“万新村倚虹东里”“二楼”“中间的单元”,已经透露出这么多信息了,还等什么?我自己去那附近打听一下,一定能够找到!11月19日周六上午九点,我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和那张报纸,来到了倚虹东里社区。几经询问,终于找到了尹升先生的家。木头大门是半掩半开的,外面的旧式防盗门上着锁。我恭恭敬敬地敲了几下门,可是屋里没有人答应。我又向邻居询问,邻居说:“尹大爷是住在这里,门还半开着,应该是没有走远,不行再等等。”就这样,我在楼下眺望着、寻觅着,寒风中焦急地等待。两个半小时过去了,人还没有来。好心的邻居说:“这样吧,我这里有纸笔,您有什么事可以写下来,再把电话留一下,等尹大爷回来我转交给他。”于是,我留言道:“前日于报端拜读先生事迹,甚感敬佩,且知先生系吴老弟子,造诣非凡,故特来拜望。不巧叩门无应,久等未见归来,无奈之下,斗胆呈上片言,企容面聆教诲。晚生杨子沄拜上。”

 

尹升与赡养的最后一位老人宫树震

 

    转过天来,我又等了一个上午,依然没有回音,于是决定再一次前去拜访。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下午三点整我刚到尹升先生家楼下,正碰见先生扶着一位年迈的老人从一辆旧的面包车上下来。他高高的个子,一身浅灰色中山装,满头银发,手里拄着拐杖。我急忙跟过去,问道:“请问您是尹升尹先生吗?”“你是……?”“我是慕名来拜访您的。”“好,好,咱们先上楼。”我帮着一起将那位年迈的老人扶上了楼,一进门,先生让我先坐下,说:“等我把爷爷安排好了,咱们再聊。”这时,我四下打量着这间不到40平米的两室中单:屋里的光线不是太好,所有的摆设都很陈旧,看起来像是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墙上挂满先生的画作,再有就是堆了许多一卷一卷的字画和笔墨颜料。安顿好了老人,先生静静坐下,开始了与我的交谈。我简单作了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我说:“我没能找到人引荐,所以就拿这张报纸作个‘引荐人’吧!”他听了笑着说:“像你这样慕名前来的也有很多。”话音刚落,邻居敲门来了:“尹大爷,昨天有人来拜访您,留了纸条,您看看。”我急忙跟先生说:“那就是我。”“已经来了,谢谢你啊!”说着,先生从邻居手中接过我前一天留下的便条,看后对我说:“嗯,好,这是你的水平。”接着,我得知先生前一天去参加了一个书画义卖捐助贫困大学生的笔会活动,今天一早又雇车去了河北省,接他赡养的91岁的宫树震老人,老人孤苦伶仃,近日思念家乡,想回去看看。之后,我们聊了很多,我还拿出自己的书法作品请先生指点,他给我耐心地讲解着,尤其看过我临摹的一幅《集王圣教序》28尺长卷后感叹道:“看来你功夫没少下啊!”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已经六点了,先生说:“从早晨八点出的门,下午三点才回来,你说我累吗?我已经很疲惫了。但为什么还愿意陪你聊三个小时呢?因为你的求知欲太强了,让我非常感动。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视传承,一个是血脉的传承,另一个最重要的则是文脉的传承。以后有空可以常来我家坐坐。”最后,还为我题写了这样的话,以资鼓励:“卓然挺立,精心用纯,展示自心灵性,悟到先生(笔者按:指吴玉如先生)真纯神彩,集古圣今贤之真蒂总脉,不枉费一丝心血,廷起祖先希望,成才益世可乎!尹升谨助。”临别之时,我留下了300元钱,算是为先生助养老人的善举略尽绵力。

 

尹升先生为杨子沄题字以为勉励

 

    后来,我又多次前去拜访尹升先生,也常常会带一些米、面、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过去。先生给我讲了许多吴玉如先生的经历、掌故、诗词、艺事,以及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与吴老交往的点滴回忆,还为我指点书法、讲解绘画,有时也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2年底,那天他脸色蜡黄,倚在床上和我谈话,他一边看着我临摹的吴老所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尺长卷,一边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今天我身体不太舒服,只能躺着和你说话,太不礼貌了。你临摹的这幅吴老的作品很像,很不错,今天不太方便,下次来你还带着,我给你在上面题几个字。”那天我没有多坐,看着他吃力的样子,心里酸酸的,呆了一会儿就告辞了,临行时还请他好好保重身体,不想竟成了永别。几个月后,我给先生家打电话,才从他长子尹纲口中得知他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几近弥留,而他赡养的最后一位老人宫树震也已经在他住院后的第二天去世了。

 

    2013年5月12日早晨,尹升先生在天津逝世,享年76岁。一周之后,我才从网上看到先生逝世的消息,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前去为他送行。而我,也难以抑制悲伤的心情,流下了泪来。虽然相识较晚,交往时间不长,但先生对待我这个晚生后辈是真诚的、无私的。至今我还能清楚地记得他生前的那些教诲:“诗词是书房之余事,书画是余事之余事,书房中以读书为正事,读书以经史为上,重在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对于书画家,一不要看名气多大,二不要看地位多高,三不要看宣传多多,要看真功力”……

 

杨子沄珍藏的尹升先生泼墨荷花作品《出淤泥而不染》

 

    先生生前最擅长画的就是泼墨荷花,这也是我最喜爱的。终于在2019年3月,我意外地以非常低的价格从旧书网上购得了一幅先生的大写意荷花作品,题为《出淤泥而不染》,无论是笔墨、构图,还是寓意,都太合我的心了。先生曾说:“藕有节,花有香,花开花落,有德者才能有所得。”我想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先生在他去世六年之后以这样一种方式,留给我一张画,永远勉励着我“心如莲花不染尘”。

 

尹升笔下与心中的“真爱”

 

    时值先生逝世十周年,我对他无比思念。整整十年过去了,这十年里我的人生也经历了很多。时间真的就像是一只筛子,会帮你过滤掉许多人。而沧桑过后,你会更加觉得“真情”可贵。正如尹升先生,让我十年之后依旧难以忘怀。难忘的就是这个“真”字,就像他对那些老人,就像他这位“老人”对我。真心可贵莫轻负!

 

    谨以此文献给好人尹升,献给曾经教诲我的先生。我是子沄,您还记得吗?              

    2016年4月6日写讫
    2022年4月26日修改
    2023年5月9日再改

 

 

   

    杨子沄,1983年生于天津。多年来潜心研习中国传统文化,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王维义先生(宁书纶、尹连城弟子)读书习字,并长期得到宁书纶、尹连城、尹升等长辈的悉心指点。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赵光先生(龚望、冯星伯弟子)学习篆隶书法及篆刻。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苏承龙先生(奚啸伯、周啸天弟子)学习京剧,并受教于京剧名家魏伟先生(赵松樵弟子)。

 

 

 

 

 

53K
责任编辑:方迪
  • 霍春阳2023癸卯年台历 霍春阳2023癸卯年台历
  • 央视介绍贾广健院长艺术人生 央视介绍贾广健院长艺术人生
  • 《万珂新砚边水墨集》欣赏 《万珂新砚边水墨集》欣赏
  • 申世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申世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 孟宪维书画展天津美术馆举行 孟宪维书画展天津美术馆举行
  • 张洪千先生收徒师宝金 张洪千先生收徒师宝金
  • 蔡长奎三作壁画天后圣迹图 蔡长奎三作壁画天后圣迹图
  • 王天銮云冈佛造像画展 王天銮云冈佛造像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