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在宝坻区开幕

文章来源:天津美术网 时间:2021-04-19 22:17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在宝坻区开幕。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现场。

 

    天津美术网讯 4月17日,“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在宝坻区孟庆占书画艺术馆、一画艺术空间美术馆同时拉开帷幕。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硕生导师、天津美院教授王振德,原国防科技大学副政委于启龙将军,宝坻区政府副区长陈秀华,宝坻区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马季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张伯苓,宝坻区政协秘书长毕长林,宝坻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潘宝华,宝坻区文联主席孙伯,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尹玉辉,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宝坻区书画院院长孟庆占,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宝坻区书协主席刘洪洋,宝坻区美协主席赵振章,宝坻区篆刻家协会主席李绍晨,宝坻区美协副主席、宝坻区工笔画协会秘书长刘凤华,一画艺术空间美术馆馆长王玉东,以及宝坻区知名书画家、美术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以研讨座谈会的形式举行。与会领导、学者、嘉宾纷纷表示,在迎接建党100周年的时刻,展览的举办具有特殊意义,既展示了画家深湛的艺术功力,又有思想和情怀,展现了一位艺术工作者感党恩、颂百年、爱家乡的炽热感情。

 

孟庆占

 

    孟庆占,1965年生,199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高研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宝坻区政协常委、宝坻区书画院院长。

    孟庆占在美术创造方面,不愿追逐时髦,也不愿盲从洋式新潮,而是沉醉于传统文化,沉醉于田舍农家,有持之以恒的人文追求和学术理念,在创作中自觉走正道、走大道,凭着对农舍田园的激情和久久为功的笔墨,心系农家,神驰田野,笔承传统,意抒今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面貌。他的作品承传统又具己意,工笔画意象大气,写意画开张有法,多年来入选全国展览20余次,其中2009年作品《凝固的生命》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2012年  作品《春华秋实》获文化部群星美术大展银奖,并悬挂人民大会堂,2014年作品《龙之梦》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天津展区),2019年作品《日出东方》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瑞羽和风》悬挂北京京西宾馆一楼,并在“国学频道”讲座6讲,“书画频道”书画讲座15讲,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是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的中青年画家之一。

    多年来,孟庆占扎根基层、体验生活,潜心梳理传统文化,深刻感悟社会人生,有持之以恒的人文追求和承古开今的创新理念,自觉走正道、走大道。孟庆占凭着对自然田园的朴素情怀,心系农家,神驰田野,笔承传统,意抒时情。观其画作,工笔画,精微大气;写意画,开张有法,与之提出的“意象工笔,工心写意”相契合,逐步形成了自成一格的绘画风貌”,其田原画更是开创了国画花鸟的当代新貌,在更为辽阔的时空中抒写浓浓的乡情爱意和桑梓情怀。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画理论家王振德称赞孟庆占的作品是“中国田原画”的真实写照。

 

孟庆占作品《凝固的生命》

 

    孟庆占素以擅画鸡而驰誉画界,他强烈赋予了笔下“五德之禽”的拟人形象。孟庆占对同样有着吉祥寓意的鱼深有体会。他笔下的鱼,不是为画而画,而是有的放矢,借鱼性、鱼情、鱼趣、鱼乐等鲜活样态参悟世道人心,乃至天地大道,有机兼容鱼性、人性、天性、道性于一炉,从而使其个性合于人鱼之共性,并经由画作,最大限度彰显个性价值及其所具有的广泛社会意义。

 

孟庆占作品《龙之梦》

 

    譬如孟庆占于2014年所创作的极具社会价值指向的鱼画——《龙之梦》,该作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孟庆占如是诠释该画的社会意义:“2012年我国从国家战略层面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于是我敏感地意识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就是华夏子孙的龙之梦嘛,我的创作灵感瞬间受此触发而不可收,我很快就酝酿并完成了这幅画的创作。我是这样处理的,画面中几条龙鱼徜徉在宽阔复杂的海洋当中,但它们目标坚定,义无反顾,显示出无往而不胜的大无畏精神。此画采用艺术构成形式,远处处理了几根轻松安然的线条,如云,似幻,仿如一缕思绪,恰似一个梦想。构图时注重点、线、面巧妙地穿插布局,不仅有轻松自在之美感,更显博大开张之气魄!”

 

孟庆占作品《一座山》

 

孟庆占作品《品如兰》

 

孟庆占作品《礼英雄》

 

孟庆占作品《凌寒傲雪》

 

    一名成熟的艺术家应该是有着伟大的心灵和广阔的胸怀,更需要有艺术工作者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2020年初,孟庆占以笔当枪,以艺抗疫,为“抗疫英雄”造像。其中,以钟南山院士为主体的《一座山》,表现李兰娟院士的《品如兰》,张伯礼院士的《礼英雄》,以及为逆行者造像的《凌寒傲雪》,连续多幅的巨制,在美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让人深切感受到,作品在构思、构图及表现形式上均与众不同,其所绘制的人物形象,不仅形神兼备,补景亦颇具新意,把花鸟山水和人物画巧妙融合,以景喻人,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达到了以文艺弘大义的深层创作目的,从而给人以亲切天然中正至大之气象!

 

孟庆占作品:《万象吉瑞》、《情系故园》、《喜在眼前》

 

    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孟庆占以“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为题,分别创作了《万象吉瑞》、《情系故园》、《喜在眼前》三幅画作。他在创作感言中表述到,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学习牛的精神,忠诚务实,勤奋奉献,开拓进取,努力锤炼自己的业务本领,并秉承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理念,用我们手中画笔,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英雄!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孟庆占书画艺术馆外景

 

    本次活动由政协天津市宝坻区委员会、天津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中共天津市宝坻区委统战部、天津市宝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津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天津师范大学、马季艺术研究会、宝坻区美术家协会、宝坻区书法家协会、宝坻区工笔画协会、宝坻区篆刻家协会、宝坻区炎黄文化研究会协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天津美术学院、天津画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由宝坻区文化馆承办。

    据了解,本次展览活动为期两个月,即日起至6月18日,分线上展出和线下展出两部分。其中,线上展出地点为孟庆占书画艺术馆(天津市宝坻区渠阳大街北岸花园),线下展出地点为一画艺术空间美术馆(天津市宝坻区渠阳大街9号)。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座谈会现场。

 

天津美院教授王振德在座谈会上发言。

 

原国防科技大学副政委于启龙将军在座谈会上发言。

 

宝坻区政府副区长陈秀华在座谈会上发言。

 

宝坻区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师范大学马季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张伯苓在座谈会上发言。

 

宝坻区政协秘书长毕长林在座谈会上发言。

 

宝坻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潘宝华在座谈会上发言。

 

宝坻区文联主席孙伯在座谈会上发言。

 

宝坻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尹玉辉在座谈会上发言。

 

宝坻区美协主席赵振章在座谈会上发言。

 

宝坻区篆刻家协会主席李绍晨在座谈会上发言。

 

一画艺术空间美术馆馆长王玉东在座谈会上发言。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宝坻区书画院院长孟庆占在座谈会上发言。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座谈会现场。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座谈会现场。

 

左起:李绍晨、毕长林、潘宝华、张伯苓、王振德、孟庆占、于启龙、陈秀华、尹玉辉、赵振章、王玉东在画展现场。

 

左起:张伯苓、王振德、孟庆占、于启龙、陈秀华在画展现场。

 

孟庆占与学生们在画展现场。

 

孟庆占与一画艺术空间团队在画展现场。

 

孟庆占与王建元在画展现场。

 

孟庆占与来宾在画展现场。

 

孟庆占与来宾在画展现场。

 

孟庆占与来宾在画展现场。

 

刘凤华、倪芳芳等在画展现场。

 

宝坻籍书画家在画展现场。

 

宝坻籍书画家在画展现场。

 

孟庆占在画展现场讲解画作。

 

孟庆占在画展现场为观众签名留念。

 

孟庆占在画展现场为观众签名留念。

 

孟庆占在画展现场为观众签名留念。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现场。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现场。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现场。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现场。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现场。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现场。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现场。

 

本次展览出品的《涟漪——关于鱼,关于家 孟庆占水墨作品》画集。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在宝坻区开幕。

百画,百品,迎百年——“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在宝坻区开幕。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日出东方》

    2019年创作作品《日出东方》,200cmx240cm,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览。70年前,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四射光芒映红了天边。70年前,一个民族众志成城,全民抗战,水上游击,保卫家园。如今国家山川巨变,民富国强,追梦铸魂,生机盎然!但我们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用艺术创作追念当年的水上游击船!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潮白春日倍清新,惠风和畅景怡人。
百禽齐聚生态好,人声鸟语和谐音!
孟庆占家园系列巨幅作品之一《潮白晨曲》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春风拂面沁心田,老树新枝意盎然。
渔船岸边绿波涌,戴胜瑞鸟祈丰年。
孟庆占家园系列巨幅作品之二《柳岸春萌》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春暖大地百花开,紫气香风盈满怀。
吉瑞喜鹊花中隐,盛世祥和福运来。
孟庆占家园系列巨幅作品之三《春和景明》 600㎝x150cm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和风细雨润树梢,嫩芽初露柳丝条。
瑞鸟枝头报春信,金秋实累步步高。
《喜报春信》霍春阳题。孟庆占家园系列巨幅作品之四 368㎝x146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

 

“涟漪”孟庆占水墨作品展作品:《国威军魂》

 

 

 

 

 

 


诠释“三牛”精神 孟庆占三幅“牛画”迎新春一起向前“犇”

《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孟庆占创作的张伯礼肖像 《礼英雄》致敬“人民英雄”
《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孟庆占创作的张伯礼肖像 《礼英雄》致敬“人民英雄”

视频:沉雄其意 萧散其情——孟庆占花鸟画作品赏析
视频:沉雄其意 萧散其情——孟庆占花鸟画作品赏析


视频 | 著名画家孟庆占:乡情是笔墨下最美的风景


画以载道 应时而绘——从画家孟庆占为“抗疫英雄”造像观画者全面修养


孟庆占创作《凌寒傲雪》《一座山》献给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霍春阳观看孟庆占书画作品展 勉励孟庆占在艺术道路上奋力前行

 
独立的自我,生命的私语——评论家徐希嵋观孟庆占画展有感

“新时代、新作为——孟庆占书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新时代、新作为——孟庆占书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孟庆占画苑(青州)开馆暨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举行
孟庆占画苑(青州)开馆暨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举行

高清图:“春和景明—孟庆占、赵振章、孔宪江三友画展”在天津举行
高清图:“春和景明—孟庆占、赵振章、孔宪江三友画展”在天津举行

工写兼修 忘形达意-孟庆占绘画作品赏析
·工写兼修 忘形达意-孟庆占绘画作品赏析

高清图:宝坻书画院成立 聘请孟庆占为首任院长
·
高清图:宝坻书画院成立 聘请孟庆占为首任院长

霍春阳谈孟庆占作品:无论工写 皆为表意
王振德:略谈孟庆占的中国田原画
刘远江:孟庆占的画外功夫及其文化内驱力
工写兼修 忘形达意-孟庆占绘画作品赏析
偶发天造 清雅脱俗--略谈孟庆占写意花鸟画
待到笔墨情深处——孟庆占的绘画与乡愿
组图:心系田原 胸有大爱——画家孟庆占印象

 

 



 

 

 

53K
责任编辑:正轩
  • 写意塑造——李军教授学术研究展 写意塑造——李军教授学术研究展
  • 全面小康——天津画院主题美展 全面小康——天津画院主题美展
  • 神来之笔——张亚光、张佩钢人物画册 神来之笔——张亚光、张佩钢人物画册
  • 王惠民走进航天城开展国画公益辅导 王惠民走进航天城开展国画公益辅导
  • 工笔新经典—陈治、武欣的如歌岁月 工笔新经典—陈治、武欣的如歌岁月
  • 辛丑大吉——墨醉画馆书画作品 辛丑大吉——墨醉画馆书画作品
  • 大家评“说”——“毅峰说”两周年庆 大家评“说”——“毅峰说”两周年庆
  • 赵光沽上书迹寻踪 赵光沽上书迹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