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中国科学报:让非遗“遗”脉相承许燎源“时间的浮标”青铜艺术展开幕何海新山水画作品展8日将在丹凤朝阳美术馆展出画院体制的形成及美术史影响分析闫平和王克举双个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延安召开文物收藏、鉴定与库房管理培训班民间收藏乱象多 文物鉴定制度尚不完善大学内的先贤雕塑岂容亵渎天价时代远去 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向大众化涨知识:中国画当如何鉴赏?文物艺术品拍卖迎来新机遇刘墉作品展本月在浙江美术馆开幕艺术的目的是引起观者共鸣袁运生艺术展:灵与魂的交响“枝间日月——张锰个人作品展”开幕苏富比香港春拍收槌 总成交额31.7亿港元民间收藏:地摊淘宝五忌苏富比古董八大专场交5.6亿港元成绩单连环画从几毛钱涨到数千元张作霖银元历来是收藏者梦寐以求的名珍董克诚访谈:丁酉·春节台湾印象恽田春正—刘正恽人物花鸟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弘扬传承永续-皇室书画艺术馆在天津开馆书画齐修 德艺双馨-史振岭回乡举办个人作品展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天津市书画名家祝贺孙富泉迎娶儿媳文企结合 合作双赢-天津市炜龙中环书画院成立画家陈钢的瓷上长城:历时4年行万里路画300青花瓷纯粹无界·乔晋津、焦小红、张新佳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流梦烟霞—何延喆山水作品展在鼎天中国空间开展墨迹刀痕-卢龙黑白木刻作品展在瀚琮艺术空间开展具象水墨|画者无疆——高喜军壮心以抒—刘维仑国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姬振岭、载庸、李淑香为金带福路文化中心赠书李寅虎与央视微电影签约拍摄《传统艺术系列视频》
首页 >> 综艺 >> 正文

中国科学报:让非遗“遗”脉相承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4-07 14:03

  天津美术网讯 “修旧如旧”是古建修缮中的重要准则,但问题是,因为自身特点和资料缺乏,现在很多时候已经不知“旧”为何样、如何修旧。更多时候需要边考察、边研究、边修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国许多古老技艺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目录:昆曲、书法、剪纸、篆刻……曾经陌生的“非遗”概念,近几年正在变得愈发为大众熟悉,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3月17日,南开大学与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传承展开合作。双方将以通识课程形式,邀请非遗传承人、面向多学科背景的大学生,系统讲解非遗文化。南开大学成为国内首家将系统的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纳入通识课程体系的综合类高校。

  非遗更应接地气

  如何科学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将其融入现代生活、散发本身魅力,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重点,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肃课题。

  中国古建筑主体的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在2009年与书法、篆刻、雕版印刷等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也一直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部分。

  “观易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科普”中国古建之美,利用自媒体宣传、举办各种线下活动,从形制、纹样、材料、营造技艺等不同方面让参加者亲自体验。在其活动中心,有用中国传统营造方式搭建的梁柱式大木结构,还准备了传统建筑彩画颜料,体验者可以亲手触摸、直观感受古建结构之精妙,并可以亲手体验扎谱子、拍谱子等各个过程。

  “设计这一体验活动的初衷,其实就是希望让大众能够真正体验、感受古建之美,非遗不再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而是看得见、摸得着,服务于当代生活。其实古建彩画技艺完全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比如想要自己在墙上画画,但并没有美术基础,完全可以自己下载纹样,打印成实际尺寸,按照传统彩画过程完成作品。”观易斋负责人沈巍在采访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非遗”科普刻不容缓

  今年3月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计划》提出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及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等多项要求。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从知道非遗保护重要,到明白为什么重要,以及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工作。

  2016年,辽宁古长城修建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本来风景秀美的一段野长城变身平坦水泥路,一时间网友激愤异常,多家主流媒体跟踪报道。正当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文物修复单位时,设计者陈术石发表署名文章《“最美野长城被抹平”的设计者如是说》,指明原报道对比图非同一段长城,并且说明了为何要用灰土覆盖等问题。最终国家文物局发布调查结果,认定辽宁绥中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抢险工程确实使用了少量水泥,共有780米长城段落存在三合土“抹平”现象,存在保护理念落实不到位、工程不规范的问题。

  在本报记者问到这一问题时,沈巍表示,中国人对长城的民族感情不言而喻,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欣赏、保护以及修缮上的认知仍有提升空间。“大家去故宫,看展览、看宝物,却很少有人从古建层面来看。其实故宫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集大成者,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在故宫中有充分的体现,它为什么建成这样、用了哪些营造技法、现在是如何保护和修缮的,一直以来都关注甚少。”

  面临的共同问题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匠人”精神为人所称颂,遗憾的是里面并未涉及多少关于古建修复方面的内容。沈巍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老师傅年纪高人数少、新人短缺,可以说是非遗传承与保护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修旧如旧”是古建修缮中的重要准则,但问题是,因为自身特点和资料缺乏,现在很多时候已经不知“旧”为何样、如何修旧。更多时候需要边考察、边研究、边修缮。

  沈巍说道:“以北方为例,我们常见的古建文物多为官式建筑,营造者在当时多属于‘工’的范畴,辛苦,但是官家出钱,经济收入有保障。经常是一个家族世代都做这个。师傅带徒弟,日常不愁吃喝,只专精本门手艺,几十年如一日,就为了精益求精、有个好名声。到了现代,这显然不符合现实。”

  沈巍告诉记者,目前需要保护修缮的古建数量众多,但是能做古建修缮的专家和掌握传统营造技艺的师傅确实人数有限,而很多实际从事修缮工作的施工队并不完全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现在大学里相关专业教授的通常是以西式建筑为主,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还是有很多区别。”沈巍说。

  对于南开大学首开“非遗”课程,沈巍表示极为认可,“这其实和我们观易斋开办各种线下体验活动的想法非常相似。通过这样的‘非遗’科普,不仅可以让大众了解传统文化之精妙,更是希望吸引对此感兴趣的青年人投身其中,他们有知识、有时间、有热情,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下去”。(记者 张晶晶)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嘉宁
>>相关新闻
• 许燎源“时间的浮标”青铜艺术展开幕
• 刘墉作品展本月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 袁运生艺术展:灵与魂的交响
• 齐鲁书画研究院建院30周年作品展
• “走向文明的自觉—袁运生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开幕
• 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展方案公布:水墨中国•叙事中国
• 潘柏林师徒作品展在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举行
• 中华创世神话首批连环画完成创作
• “来图书馆看敦煌”展第四站中国美术学院开展
• 杭州少年儿童中国画会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举行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丁酉贺岁-天津画院迎春美术作品展 丁酉贺岁-天津画院迎春美术作品展
  • 天津“结对子、种文化”书法展 天津“结对子、种文化”书法展
  • 天津市美术写生作品展 天津市美术写生作品展
  • 津门孙氏四人画展 津门孙氏四人画展
  • 酉山酉水·2017范权迎春书画精品展 酉山酉水·2017范权迎春书画精品展
  • 津门书画名家四条屏展 津门书画名家四条屏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