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艺术品保税交易 “文化硬手”还是“商业虚补”?拈花来拜饮湖师 刘子久与李叔宏的师生情缘著名画家史振岭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著名画家史振岭:感谢天津的艺术家支持美协工作著名画家史振岭:尽毕生精力繁荣天津书画事业著名画家史振岭: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升华著名画家史振岭:花鸟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著名画家史振岭:大写意花鸟是自我心灵的抒发著名画家史振岭:天津本土画家对我影响最大八旬翁张联信历时仨月完成木雕“嫦娥三号”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分析:回暖尚需时日黄胄作品1.288亿成交 创今年中国书画拍卖纪录弗朗西斯·培根中国首展于南艺美术馆正式启幕2013第三届艺术水立方杯国际书画大展在京开幕炫像—张卫水墨艺术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笔尖上的情绪 董子庄山水画展在汉方美术馆开幕吴龙元刻瓷艺术研讨会举办 被誉为津门第一刀组图:盘点全国十大美术馆21幅馆藏精品第三届中国(杭州)少年儿童绘画双年赛获奖名单过云楼藏书近日合璧展出著名画家史振岭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用传统水墨写意当代人的精神——古风作品赏析水墨洇洇写天然 著名画家史振岭和他的花鸟世界高清图:旅美著名画家卢德辉绘画展在天津美术馆展出高清图:天津美术馆举办“红色经典—馆藏20世纪中国画展”高清图:“骏驰甲午—李澜画马作品巡展”启动仪式举行高清图:书画家方大开喜收新徒黄勤彬仪式在古镇杨柳青举行高清图:全国读书漫画及读书硬笔书法大赛作品展进大墙活动启动孙伯翔庞黎明王印强闫勇高清图:新当选中国美协副主席李翔为“天津美术网”题写网名高清图:谦谦儒者 文人风骨—李毅峰中国画巡展青岛站反响热烈高清图:天津第七届水彩画展在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举行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公告]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初评...
 • [公告]第二届全国“读书”硬笔书法大赛征...
 • [公告]“天津东方杯”漫画大奖赛征稿
 • [公告]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初评入...
 • [公告]首届“金苑杯”中国时装画大展入围...
 • [展览]第七届具有收藏潜力的艺术作品展开...
 • [展览]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征稿启...
 • [展览]北京艺博会首推新写实油画展
 • [展览]马泉从艺60周年书画展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讲座]问津讲坛明讲述 艺术大师阎道生
 • [讲座]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国画艺术讲座在...
 • [讲座]艺术讲堂之域外文化与中国美术之变
 • [讲座]北京匡时举办“二王”书法研究讲座
 • [笔会]滨海高新区名家书画笔会
 • [笔会]霍春阳在家乡清苑出席交流笔会
 • [笔会]天津红桥区政协举办书画笔会
 • [拍卖]苏州吴门2013年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歌德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拍卖]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拍卖]北京瀚海2013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卖会场次安...
 • [活动]天津第二届民企职工书画艺术展
 • [活动]山东“百馆千场讲座迎十艺”
 • [活动]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 [活动]2013军械库艺术周观展必备
 • [活动]站台中国跨年展“丛林II ”启动...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画二代”:多为艺术“啃老族”?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12-02 17:16


林墉 《蓝美人》

林墉 《蓝美人》 

刘斯奋 《烂柯图》

刘斯奋 《烂柯图》 

林蓝 《紫馨》

林蓝 《紫馨》 

刘一行 《间接欲望》

刘一行 《间接欲望》 


    在中国画坛,“画二代”历来有之:古代有唐代的李思训和李昭道、北宋的米元章和他的“虎儿”米元晖等;近现代有齐白石和齐良迟,李可染和李小可、傅抱石与傅二石……但是,古往今来的“画二代”似乎被施展了“魔咒”:终其一生都走不出父辈巨大的光环,父子相继、艺事鼎盛的成功范例极其罕见。独具中国特色的“画二代”现象缘何产生?这种“代际优势”的背后是否掩藏了某种不公正?而当代的“画二代”们能否打破艺术“啃老族”的“魔咒”,摆脱自己作为父辈“翻版”的命运?本期“品味”,我们不仅请到了对“画二代”现象颇为不满的业内人士来分析其中利弊,也请来了羊城颇具口碑的“画一代”与“画二代”,听身在“庐山之中”的他们讲讲对此的看法。

    正方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曹增节:

    “画二代”利用了“代际优势”

    在古代,绘画是贵族艺术。贵族不需要赚钱,父亲懂点艺术,儿子顺便跟着学学也是一个收获。但现在的“画二代”和古时候不是一回事。如果说古代的“画二代”只是精神意义上的传承,那么现在的“画二代”则是利用“代际优势”有了财富性的诉求。他们进入了官方体系,占据了稀缺的社会艺术资源。现在很多老画家,到了晚年,会以办父子画展、母女画展的方式,利用优势、权力为下一代尽快出位创造条件。同时,在各大美院中,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包括各级画院中的专业画师也都是“画二代”。他们依托父辈的关系进入艺术圈,占据主流平台,掌握话语权。相形之下,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子弟,想要进入这个圈子越来越难。

    从艺术成绩上来看,“画二代”能够突破“画一代”的案例几乎没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早期的一批“画二代”,画风和父辈都是相似的,难言突破;而之后所谓新生的“画二代”,我注意到他们已经在努力想和父亲一代拉开风格。但不用说突破父辈,即便能够达到相平行的成就也没有可能。而且,即便风格不同,他还是得利用父辈的关系,办画展、做评论,能够不利用这个关系网的“画二代”凤毛麟角。因为要依附、要继承,决定了“画二代”必然是一个缺少创造力的群体。

    利用“代际优势”这件事,其实不只画界独有。企业界、艺术圈等其他门类都普遍存在——好像就没听说过“体二代”。即便是中国足球圈,也少见“体二代”。除了运动员这个职业着实辛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运动标准明晰,不是那么好混。所谓的“富二代”其实也很容易被证伪,如果资产在他手上不断减少,他就是个不合格的继承人。相比之下,“画二代”就不那么容易证伪。中国书画本身的特点和评价特点是,没有公认的精准尺度。只能说喜欢不喜欢,看能不能卖钱,而不能说好坏,更没有对错。

    但“画二代”也会面临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市场。市场是残酷甚至是无情的。不管你是谁,与市场较量时,市场规律会主导最终结果。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官员们在位时的书画价(非市场价,或者可以称为官位价),与其退位后的书画价格,就可以知道市场的厉害。目前为止,“画二代”的市场接受度也是远远不如其父辈。市场经济也许可以证伪艺术水准。

    但现在我们也看到,很多“画二代”尽管艺术水准平平,但在国内的市场上还是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追捧,这又和现在国内艺术市场其实不是真正自由化的市场有关系。我们的绘画体制是官本位主导,一些利益集团可以借市场化的名义经营自己的东西。所以,很多中国画在国内风生水起,但在国外几乎没有市场。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没有价值的,国外市场看得很清楚,因为它们更自由。我相信艺术品市场走向真正意义的市场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画二代”一定会在未来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广东省文联主席、书画家  刘斯奋:

    教子若父无疑很失败

    中国绘画由于文化传统的原因,在历史上“父传子受”(包括师徒传授)的情形比较常见。加上宗法观念的影响,守住“家法”更成了必须遵循的准则。这种观念甚至影响到现代的美术教育。久而久之,所谓“某家某派”就因此形成。门派中人固然以此为荣,视为成名之捷径,谋生之坦途;而世人也爱屋及乌、津津乐道。但坦白讲,从古至今,虽然中国出过不少父子画家,但在艺术史上都有建树的并不多。这其中道理不难解释:父亲即便了不起,但儿子的性格和天赋都和你不同。如果只是模仿,那顶多模仿到二三流,甚至等而下之,因为个性彰显不出来。无论是作为父亲还是老师,把儿子或学生教得像自己的翻版无疑是失败的,没有个性的作品其实没多少价值。

    对于许多“画二代”而言,选择一条和父辈相似的道路,或许不能够使他们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但足以令他们在现世活得不错。市场总是保守的,一个年轻人选择走一条崭新的路,难免前途未卜;但“画二代”们有著名的父亲,他又沿着父辈已经被市场接受的旧路继续往前走,当然比较安全。而且,说到底,真正能开创一派画风,在艺术史上留下名字的画家本身就少之又少,是件概率相当低的事,而且它肯定是无法世袭的。老天爷什么时候会成就这么一个人,谁也没谱。这条道路前景不明,而且走起来很寂寞、很艰辛。我们也不能奢望所有的画家都做这样的选择,成为这样的人。社会有不同的群体,对艺术也有不同层次的需要。“画二代”与父辈相似的画风和作品,也会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和喜爱。既然如此,这个群体的存在倒也无可厚非。
    但有一些“画二代”,也许主观上并不多么想像自己的父亲,结果却还是越画越像。我觉得可能需要提醒一下:作为“画一代”,应该怎么教自己的小孩?作为“画二代”,又应该怎么对待来自父辈的影响和教育?将其视作“启蒙”足矣,作为自己的终身创作模式就大可不必。

    我很“庆幸”自己的经历:从小喜欢画画,在不同时期也曾经接受过一些老师的指点,但始终没有承传关系的“恩师”。我坚持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其实,只要具有天赋和艺术敏感,看看也就明白了,不用教也知道怎么做了。因为没有“恩师”,倒可以博采众长,贯通融会,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后来有了刘一行,他小时候也喜欢画画。但当时我在忙着写小说,自己还处于“玩着画”的阶段,也就没有一套成熟的、完整的技法理论灌输给他,只是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他一下,或者找一些好的画册给他看,让他自己去感受、琢磨。如果说我有对他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家学素养。他读了不少书,中国的、外国的、文学、历史、哲学的;还用心去思考。慢慢地,这些都融入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水墨作品,和我的画风完全不同,也和其他当代水墨画家不一样。个人风格强烈,根子又和中国传统水墨接得上,即内敛、含蓄、不张扬的传统审美观念。应该说,他在现代水墨的探索方面开始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尽管我们不一样,但也彼此欣赏。他觉得我的画属于比较雅正的路子,我觉得他有点怪诞特异。就像杜甫和李贺的诗歌,风格不同,各有特点。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画家 林蓝:

    强求“画二代”超越父辈不公平

    “画二代”和“画一代”相似是正常现象。就连老师和学生之间都难免会有相似性,更何况是朝夕相处、如此亲密的父子。就算是作品外在的形式并不相似,也会有相似的精神传承而下。我的父母一直抱持着“在艺术上要有独立和鲜明的面貌方能生存,否则就像是一片森林中的云云杂木而已”的态度。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这种艺术态度早就如同融入我的血液一般了。

    而超越这件事情,我觉得不太重要。比如说,李小可、傅二石老师,确实比现在很多画家画得好。但如果非得让他们超越父辈,否则就否定他们存在的价值,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就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当第一名一样,也不能要求所有的艺术家都要成为青史留名、世界一流的艺术大师。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一个艺术家的价值:第一层是看他是否对艺术抱有虔敬的态度,并且在这一行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点和独立价值;第二层是横向与同时代的艺术家进行比较,考察他是否在当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第三层是纵向考察,他的艺术在艺术史上能否占据一席之地。能够达到第三层次的艺术家,可能一百年也出不了十个。不用说“画二代”,绝大多数艺术家都进入不了这个行列,但不能就此否定这些艺术家的价值。在我看来,只要艺术家本人对艺术抱有虔敬的态度,在创作中寻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支点,并且在不断地努力中逐渐靠近自己的理想,他的艺术追求就是有价值的。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画画这个事业就具有传承几代人的巨大魔力?也许是因为它的某些特质可能真的更加符合人类的某些天性。就像万年前的原始人,在艰苦求生的过程中,已经知道用围着篝火跳舞,在岩石上画画来使自己获得片刻的幸福感了。我小时候曾经对自己的未来做过很多畅想,曾经想当作家,外婆还曾经希望我能从医,但最后我还是走到画画这条路上来,可能确实是在心灵上、精神上有这样一种需要。

    如果把“画二代”比作一棵树,那么“画一代”仿佛是它的土壤,社会环境、人生阅历等可能是阳光和雨露。土壤的肥沃,对一棵树来说当然是难得的幸运,但这棵树究竟能长成什么样,还和阳光雨露,包括它自身的特质有很大关系。土壤本身只是一种滋养,它并不是成才的保证,也不必然成为一种禁锢。这棵树本身是否有生命力,具有真正的个性,内心是否足够敏感和强大才是最重要的。

    而对于“非画二代”,我认为也没有必要纠结于“画二代”是否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这件事。都说“画二代”普遍画不过“画一代”,那“画一代”们当时又有什么背景呢?宋朝有苏氏家族,东晋有王羲之和王献之,明朝有文征明和文彭、文嘉,但这不妨碍和这些著名的“画二代”同时代,依然能诞生名垂青史、师出无名的大书画家。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比起以前,机会更多了,只要你足够有实力,谁也掩盖不了你的光芒。艺术家最终是要靠作品立世,这也许是我们这个行当最大的公平之所在。因为最终,历史或市场在等着做最公正的裁判。

    《画廊》杂志主编 刘一行

    “圈子”是“非画二代”的障碍

    许多画画的年轻人,父辈是专业画家,或者是在美术学院、美术机构当中里担任教职。这种现象不仅现在很多,我读书那会儿也已经不少。这里面肯定是有比较功利的考虑。父亲做这行,又很成功,那小孩在这个圈子里会比较好谋生,就算成不了名家,在美院当个老师至少没问题。

    通常而言,父辈的创作已经形成既定的模式,“画二代”经常是天然地处于一种师承系统当中。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多多少少会受到这套系统的技法模式影响,或者说是约束。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可塑性最强的是小孩到青年的这段时间。如果这个时候你把他放在一个有很多规矩的环境下,他会特别早定型。将来成熟之后的创作,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和自己的父辈非常相似,难以突破。他也可以很有名气,但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去超越自己的父辈。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大多数“画二代”的这种经历。我父亲虽然画画,但他没有师承系统,没有在美院待过,所以没有一套既定的系统的东西施加给我,正好我也不想要。我所生长的环境一直都是自由自在的状态。我画画的时候,从来不会去考虑外界会如何反应,也不会去考虑父亲是怎么画的。只想用一种最恰当的方式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其结果,就是我画的东西和我父亲、和任何人都不同。

    艺术这件事情说起来很缥缈、很崇高,其实它有很现实的部分。我们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个的“圈子”,一个圈子里的审美标准、技法系统都是和利益相关的。这个圈子足够强大,就可以凭借话语权去圈占社会资源,所以圈子里的各种权威人物必然要去维护“圈子”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你要承认我的标准,接受它,才有进入的可能。这种现状,对于非“画二代”的小孩,或者是像我这样坚持“个体创作”的人来说,都是很大的障碍。 

    聊以自慰的是,画画这个圈子虽然有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但艺术家最终还是要靠作品来说话,它有一个靠手艺吃饭的特点。如果确实画得好,也会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但前提是,你得比大多数人都画得好。如果和“画二代”在同一水平,那“画二代”确实有比你混得好的资本。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易安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近百艺术名家梅花主题画作将赴宁“斗艳”
• 96幅当代顶尖梅花画作在南京展出
• “公安优秀美术家作品展”吸引众多参观者
• 何多苓精品有望助推市场回暖
• 艺术环抱四号线 上海地铁迎来林风眠作品
• 350余件欧美经典美术作品将亮相山东
• 组图:天然笔墨—浙江画院人体写生作品展举行
• 卡洛斯作品之美:一种精确的算计
• 视频:天津美院新媒体学院院长李志强畅谈艺术心得
• “贺天飞作品南方行”活动落下帷幕
• 艺术的美是大和之美 提倡书法“正大气象”
• Prada基金会启动全球策展奖
• 颐和悦馆·莱维艺术空间展青年艺术家展“失眠”
• 潘天寿指画别具一格 与齐白石等并称“四大家”
• “艺述的云层—清华学派·青年艺术家计划”开幕
• 景泰蓝价格还处于洼地 收藏要看年代和艺术水平
• 子惠:注意力能量与艺术的真伪
• 徐冰央美开讲如何做艺术:别把艺术太当回事
• 邰蜜子:女性策展人的生存困境及突破
• 中国首富王健林热衷收藏 颠覆房产商土豪形象
  • 信王军、石磊双个展在泰达举办 信王军、石磊双个展在泰达举办
  • 天津美院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天津美院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 裘缉木、苏鸿升天津人美合展 裘缉木、苏鸿升天津人美合展
  • 陈音兰祝贺老师伍月柳画展 陈音兰祝贺老师伍月柳画展
  • 邢立宏、李澜画展在东莞举办 邢立宏、李澜画展在东莞举办
  • 全国第六届钢笔画展在津举行 全国第六届钢笔画展在津举行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