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蒋跃:绘画也要讲究七分饱 研讨会不该说悄悄话名人效应下的艺术品天价拍卖谁在充当幕后推手当代艺术创作何以屡遭质疑 利益背后是否有净土吴冠中的这几幅画:是音乐是舞蹈还是人生感悟古玩城转型写字楼求自救 艺术品市场容量萎缩洗牌美术史之外:中国收藏与鉴定的历史艺术与流行文化结合不能简单粗暴秋拍低迷或倒逼艺术品消费艺品市场:古玩文化能否扭转市场颓势贪官雅好收藏琳琅满目 反腐追缴赃物如何处置沈阳故宫南迁文物重回盛京宫殿展出佳士得纽约印象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斩获16.9亿王刚谈收藏:想买好东西就别定心理价古法造纸新创意 大熊猫粪便造出首批“熊猫纸”《国父钞王》最终以14万元高价成交水墨心境—河南省优秀中青年中国画学术展将举行中国嘉德2016秋拍22.93亿元落幕 较之去年增长25%保利秋拍巡展将亮相 张大千《瑞士雪山》有望过亿从低俗到身价飙升 谁拯救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威廉·德·库宁作品以6,632万美元成交张佩钢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画出意境 观者心静孙岩携山水画《无·界》参展第七届天津青年美术节组图:田园诗境—侯立远的青绿山水画高清图:“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著名艺术家庄雪阳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著名艺术家庄征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组图:趣味怡情-画家孙敬山花鸟作品欣赏时光·春意-窦洪伟、窦士萍五大道系列作品欣赏高清图:中国著名油画家张世范的人体艺术高清图:中国著名油画家张世范的油画艺术组图:大漠之风-著名画家马明作品欣赏高清图:大漠之风-著名画家马明作品欣赏著名书法家赵寅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书法家赵寅做客天津美术网水墨澄怀-包头水墨画院中国书画名家作品欣赏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蒋跃:绘画也要讲究七分饱 研讨会不该说悄悄话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11-18 13:34

  俗话说“吃饭吃到七分饱”,这是人类养生的一种形象说法,也是医学专家经过大量研究证实的科学结论。意为我们每餐吃七分饱就完全可以保证营养成分的摄入,不仅能保持头脑清醒,还能起到控制体重和减肥的效果。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大脑与我们的胃口并不同步,往往慢半拍,待到大脑反应出吃饱的信号时,其实已经过头了。也就是提醒大家吃饭不要吃得太饱,只要觉得不会饿着就可以。否则,多吃一口,就物极必反,成负担了。

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

  最近,我与几位画友观看中国一位著名人物画家的作品展时,注意到一个现象。他画的几幅山水小品比他画的人物好;人物画作品中,动物比人物画得好;而人物画的衣纹处理比脸部好。原因很简单,他画山水时由于没有了造型上的束缚,完全放开了,注意力集中在构图、笔墨等艺术语言的表达上,更注重趣味性,而且有大量的空白,非常轻松。而画人物的头部却过于认真,面面俱到,比较拘谨而显得有点啰嗦。

  所以有一位画友提出,画画也要像吃饭一样“七分饱”就够了。许多画家,往往受到客观物象的约束而追随不断,觉得自己的画面没有完成,或者觉得还有能力深入下去。其实,等到画家认为画够了的时候,往往已经画过头了。

萨金特 水彩画男性 人体写生
萨金特 水彩画男性 人体写生

  几年前,我与研究生在教室里用水彩画人体写生,由于对象丰富的造型和色彩变化,我的笔始终没有放下来,结果是画蛇添足。后来学生们说,老师,你画到一半的时候最精彩。我现在重新修改这批作品,都是在做“减法”,但已经失去了当时的生动感了。

  减法,的确很重要,尤其绘画的技法能力足够时,注意力要放到整体画面处理上。过犹而不及,所谓画画是在画修养,我觉得就是这个意思。

  适时的能够停下画笔,也是画家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郑板桥有语云,“画到熟时,是生时”,绘画的技术越熟练,越要谨慎,才能实现由熟而后生的艺术境界。只有当我们在一个阶段以后感觉到了“生”,才能进入另一个更“熟”的天地。

  生,其实是对当前自我的否定,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不断否定自己,不断上升,以臻完美。因此,绘画艺术的“完整性”在于画家个性的强调,在于构思的巧妙把握,在于构图的新颖布局,在于形象的深刻感人等各种形式因素协调的结果。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讲到,画虚比画实更难,犹如中国画中的空白,要做到笔不到而意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虚,不是无,不是空,不是简单,虚要虚出内容,虚出味道,虚出内涵。这样的虚,要反复斟酌,要比实难画多了。这大概也是“七分饱”的意思吧。

  比较讽刺的是,本来,“吃饭吃到七分饱”是一个科学的结论,我们这样私底下的议论完全可以开诚布公,但却碍于情面,只有在私底下悄悄交流。的确,现在画展开幕式后一般会开一个关于该画展的学术研讨会,尤其要请一些权威的美术评论家发言。

  事实上,所谓的“学术研讨”,并不是大家敞开心扉地诚恳提意见,就画展艺术成就的正反两方面做认真研讨,而是讲上一大堆“好话”。但是不是作品真的到达了那个高度了呢?真的就是那样完美无瑕了呢?我看未必,而私底下看展时随意的“悄悄话”,却显得非常真切,是观者的肺腑之言。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讲的“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一个疤”,往往看他人的毛病会变得异常敏锐,看自己的作品却熟视无睹。所以画家自己久远没有“觉悟”,不断在重复自我,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画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要有一种做学生的虔诚心态,不断叩问,不断反思,才有不断前进的可能。但是,画家要听到真话并不容易,如果研讨会上讲真话,尖锐的批评意见与会场的气氛格格不入,十分背时,办展者也未必愿意听。

  事实上,听奉承话一点好处都没有,我的研究生要来看我的画,我对他们有一个要求,每人都必须指出我画面上的一个缺点。的确,喜欢听奉承话,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金玉良言、苦口良药”只有明白自己的“症结”所在,我们才有可能找到治疗毛病的方法,才有可能保持肌体的健康。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展览会上,我们在作者背后品头论足,毫无顾忌,但往往一针见血,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只可惜,办展画家本人并没有听到我们讲的“悄悄话”——真实的声音。否则,他的艺术水平还会更上一层楼。

  前几年,中国美院有一位前辈老师同我讲,年轻时向老师学,中年时向同行学,老年时向学生学。我觉得此话极有道理,这里将人生三个阶段的学习过程都讲得非常明白。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诚态度。许多人都以为画家“越老越值钱”,事实上,这只是发生在极少数几个特别有悟性的画家身上,比如像黄宾虹这样。

  但据我观察大多数画家越老越不行,思维不再敏锐,新知识不再像年轻时容易接受,资格越来越老,恭维者越来越多,越来越听不到“悄悄话”,固步自封也就成为必然。(作者 蒋跃)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当代艺术创作何以屡遭质疑 利益背后是否有净土
• 艺术与流行文化结合不能简单粗暴
• 传统的形成在于艺术语言的世界高度
• 关于“现代主义补课”问题
• 姜建忠:让绘画回到绘画中去
• 文范:美展获奖者后续发展辩
• 走心的美术创作和研究路在何方
• 杜尚、劳森伯格和“八五新潮”美术运动
• 文物保护更要唤回“敬畏心”
• 数千万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为何花不出去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