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王春辰:美术馆是一种信仰秋拍书画的热度能否启动整个市场行情雕古塑今:田世信的艺术之路艺术市场的调整期能不能成为很好的投资期群展《临界之思》即将亮相陌上画廊中国邮政未来邮局助推“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艺品市场:专家解说中国当代版画市场艺术品市场要回暖 寒潮之下早已暖流暗涌年末收藏市场瞄准鸡年纪念币中国画离开书法还能走多远国际展要接地气才能得到大众认可张东华:南宋为何会盛行小品画“涌现”于艾君在上海E空间个展开幕星河画廊“同时代人”中国水墨艺术展开幕故宫文物被地方代管长达55年 为何不能收回2016中澳艺术家世纪文本展在北京隆重举行“东方美”和“世界语”—程亚杰油画作品欣赏故宫到底有多少宝贝:180万余件路德维希夫妇:艺术全球化的践行者特朗普当选总统对艺术市场有何影响高清图:文化协同 共画发展-京津冀美术名家邀请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青年画家张迩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组图:著名书法家崔寒柏2017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肖培金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高清图:肖培金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张佩钢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画出意境 观者心静孙岩携山水画《无·界》参展第七届天津青年美术节组图:田园诗境—侯立远的青绿山水画高清图:“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著名艺术家庄雪阳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著名艺术家庄征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组图:趣味怡情-画家孙敬山花鸟作品欣赏时光·春意-窦洪伟、窦士萍五大道系列作品欣赏高清图:中国著名油画家张世范的人体艺术高清图:中国著名油画家张世范的油画艺术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王春辰:美术馆是一种信仰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12-05 14:28

  记者:请您简单的谈一下此前去维多利亚美术馆交流的情况。

  王老师:2010年3月29日到4月3日,我和王馆长,应英国维多利亚美术馆的邀请去参观他们正在举办的一个电子媒体艺术展,并且希望将这个展览邀请到我们美术馆展出。到了之后他们很热情的接待我们,陪着我们看了这个展览。并且细致的参观了他们的美术馆。

  记者:维多利亚美术馆正在举行的是怎样一个展览?

  王老师:这是个多媒体艺术展,叫做“解码:数码.设计.感觉”展,将这三个不同的核心词汇放在一起是为了强调今天我们所处的数码时代,数码对于人类的影响是在方方面面的,而这种关系该怎么表达,该怎么通过艺术家来表达,还有待探索。这一类的艺术,有时被称作数码艺术,有时被称作多媒体艺术,中国也有许多艺术家在做,这个领域是比较新的,但是也有大概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如何看待这种艺术,现在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参观他们的展览觉得他们在技术上的确是做的非常好,并且在细节上人性化,具有趣味性。

  但是他们探索的内容不仅仅是艺术,因为这种艺术远不如传统的绘画,雕塑那样成熟,他们的展览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以数码为元素来展示艺术作品,第二部分是探索互动性对参观者所产生的影响,参观者的参与将延伸和丰富作品的变化。第三部分关注的是高级技术和互联网如何促进了新型的社会互动与自我表达的媒介,以及如何评价和使用这些交流过后遗留下来的数字痕迹。通过这三部分的展示就与数字应用产生了比较全面的关系。展览中的很多作品都很有意思,比方说有些设备是有感应的,人一靠近就会产生变化,还有的利用摄像头来捕捉人们的形象,并且立刻反映到屏幕上,这种场景并不罕见,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也会体验到,但是在这里被转换成一种艺术的表达,艺术的探索,而不是被实际应用的。

  记者: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展览呢?

  王老师:这个展览要突出的是近十年以来,西方国家的艺术家是怎样思考,应用这些数码技术来创作艺术作品,展览的规模并不大,20多件作品。

  记者:这个展览听起来很有意思,大概什么时间到我们美院美术馆做展览呢?

  王老师:初步将展览定在9月底。看了这个展览之后我们就和他们进行了深入密切的交流,不仅和这个展览的策展人,还有维多利亚美术馆策展部的负责人,以及这个展览的赞助商SAP,一个国际上的企业软件供应商进行了交流。我们向他们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是怎样的一个学校,他对中国的影响力,所以他们也很乐意赞助支持这样一个数码展览到中国来,相应的也会扩大企业在中国的影响力。

  记者:这个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了吗?

  王老师:进入了,而且已经很多年了,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他们的分公司,专门做企业软件的,只是我们对他们的领域涉及的较少,可能不太了解。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涉及到展览的费用,技术指导,布展等一系列的细节问题,和他们交流之后,也达成了共识,哪部分的工作由我们来做,哪部分的工作由他们负责。

  记者:听说我们的60周年素描展也要去维多利亚美术馆做展览,是吗?能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王老师:与维多利亚美术馆的馆长见面,王馆长也将我们的素描60周年的画册赠予他,并向他介绍了这个素描展的情况。他非常感兴趣,感兴趣的重点主要是素描本来是西方的传统,在西方拥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是很重要的艺术基础,而今天的西方艺术界并不是很强调素描,素描已经不再是美术学院的基础课程,他就很感兴趣素描在中国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素描在中国的发展变化就会与西方有差别。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样的,当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开始被淡忘,而在另一个地方被传承并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都会感到好奇,发生兴趣。而且我们告诉他们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的现代美术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这些艺术家在中国美术现代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都引起了他的兴趣,当时就表示希望将这个素描展邀请到英国进行展览。

  维多利亚美术馆有专门的素描馆与绘画馆,长期陈列他们的古代的绘画作品,但是由于美术馆本身是一个古典建筑,他的每一个房间都不是很大,所以只能展出一部分精华作品。他们的馆长最感兴趣的是50,60年代的素描作品,希望能从这里面挑一些最优秀的。王馆长还建议在展览中补充一部分当代艺术家作品,这样就与素描产生了互动,对话。使英国的观众能够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展览,而不是认为我们还处在50,60年代的素描阶段。这个初步的方案已经达成了共识,但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商议。

  记者:那我们的素描展大概会在什么时间去英国展出呢?

  王老师:因为西方美术馆安排给每个展览的日程都很长。根据他们现阶段的时间表,初步定在2014年,这个看起来很遥远,但是前期准备工作会很多,学术梳理的问题,怎么与西方素描进行对话,不仅仅是展示作品,还要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比如,著作、论文,要形成一个系统。这些文章都要被翻译成英文,还要准备画册,这些工作很庞杂,所以安排到2014年还是非常合适,不会很仓促。

  记者:很开心我们的素描展能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下面来聊一聊您的这次的维多利亚美术馆之行吧!能先大致为我们介绍一下维多利亚美术馆吗?

  王老师:维多利亚美术馆是一个非常庞大,历史悠久的美术馆,收藏了众多的艺术作品,门类齐全,在英国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他们早先主要是收藏工艺美术作品,包括陶瓷,刺绣,日常生活中的桌椅板凳等等。现在也广泛的收藏现当代艺术作品,摄影作品。当然和其他的一些西方美术馆一样,他也收藏了许多中国的工艺品,还有中国现代,当代的一些作品。由于藏品的丰富,有时候会让人感觉这是一个内容宏富,品种繁多的博物馆。这个美术馆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历史博物馆,但现在也介入到当代艺术中去,比方说这次的多媒体艺术展,从这里就看出世界上的这些古老的,国际的美术馆的发展也是非常多元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守住历史上的一些藏品,而是转向当今的时代,关注当代艺术。

  记者:参观了这样一个世界顶级的美术馆,有哪些地方感触最深?

  王老师:这次的参观真的是有很多感触,受到很多启发。首先是藏品丰富。我们跟随亚洲馆的负责人参观了中国馆的收藏,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古代文化的重视。中国是一个遥远的国度,他们一样对中国古代的物品进行珍藏。并且不仅有专门的艺术品,还有曾经的生活用品被放置在博物馆中也就成为了艺术品供人观赏。

  再者是展示方式的讲究。展厅的颜色,展览物品的布置都进行了细致巧妙地设计,非常专业。不同的展厅根据所展示的东西的不同而装饰不同的颜色,有的很优雅,有的很活泼,有的略显深沉,使观众融入一种氛围,从而更好的参观。

  此外,感触颇深的是观众特别多。我们在那里两天,从早到晚,一直有很多人参观。中午的时候,美术馆的餐厅也很方便,为大家提供食物,休息一会就继续参观。他们将美术馆当做一个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种必不可少并不只是去走马观花的看一看就出来了,而是要在里面停留,并且美术馆也提供了相应的设施,比如说餐厅。我国的美术馆是没有的,最多就是有咖啡厅,但是他起不到饮食的作用,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休息。基础设施很重要,美术馆不仅仅是要做展示。

  除此之外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礼品部,像很多西方的美术馆一样,里面的物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小到一支铅笔,大到雨伞都印有美术馆的标志,藏品的图案等等,这方面的开发可以说做到了无孔不入,你需要什么东西都能够找到,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当然还有制作精美的图书,介绍他们的美术馆,他们的藏品。这一点我们也比较欠缺,中国很多美术馆所买的东西与美术馆没有关系,达不到这种效果。中国人现在还没有形成这种参观习惯,我们的美术馆也没有达到这种完善程度,所以我们还是需要逐渐的去做好。

  最后是他们完善的公共教育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他们的美术教育工作是落实到整个美术馆的系统里,而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做,本身美术馆就是一个公共场所,所有的展览,展品都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维多利亚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部门的成员并不多,但是他们所组织的公共教育活动则是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会参与其中。每做一个展览,都可以看到美术教育的细节。比如说,在中国的很多展览中,作品的标签都做得很小,摆放的位置也让人不舒服,有时候灯光比较暗,还会看不清楚,这就说明美术馆没有充分考虑到参观者的需要。相对的,维多利亚美术馆就做得非常好,他的标签一定放在你看起来很方便的位置,另外还有一些标签并不放在作品旁边的,比方说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标签,由于老年人视力不好,他们就会把字体印的特别大。这种专门的册子就被放在每个展厅的入口,拿着册子到每一幅作品面前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解说,整个展厅看完了,就再放回到原来的位置。我们到过的所有西方美术馆都有这种设施,这就是公共美术教育,非常方便非常人性化。此外,他们会把公共美术教育的过程放到展示当中。比方说,一个中世纪的展览,我们印象中中世纪的展览有些枯燥,看看就出去了,但是他们就专门布置了一个小房间,把中世纪的一些文物做成复制品,放在那里,让人们去画,去临摹。我们就看到桌子上有一个铜镜,铜镜的一面有图案,小孩就可以把纸拓在铜镜上,用铅笔擦出图案来,还可以把这个小作品带走。在旁边呢,还有一件仿制中世纪的服装,观众就可以穿上这件衣服拍照片,让人觉得很好玩,这么一些简单的活动就使人体会到了中世纪的感觉。同时,他们还专门组织了很多教育活动,比如说让儿童在固定的时间开展一些动手的活动,根据展厅里展示的艺术作品自己动手作一些东西,有时候还会请来艺术家为孩子们指导。

  另外还有一点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美术馆本身有驻地艺术家,美术馆专门设有一个空间,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成为美术馆的驻地艺术家,根据美术馆的藏品进行艺术创造。这个我们就没有。艺术家能从这些古老的艺术品中找到灵感,利用其中的一些元素做成新的艺术作品,当然他们大多数是现代艺术。美术馆就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使那些藏品变成活的东西,使他们能够继续发展,而不仅仅具有展示的作用。除此之外,每一个月都要组织一个开放式的周末晚会,叫做“美术馆之夜”,在这里任何人都收到欢迎。很遗憾,我们去的时候没有机会参与,所以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在西方很多的美术馆都有这种活动,也是属于公共教育的一部分,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条件这样做,但是慢慢来,至少可以学习这种方式方法。

  记者:有这么多的感触,您觉得我们的美术馆要怎么发展?

  王老师:在现代社会,博物馆,美术馆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精神港湾,不再是仅仅收藏物品的地方,过去人们有信仰是到教堂里去,在中国,人们回去庙宇。现在,宗教在这种工业化的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有些淡化了,美术馆就变成了整个大众的精神领地。但是在我国,美术馆,博物馆的社会地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虽然很多机构都十分重视,但是还远远不够。这种高度应该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现在大家休息的时候,要去哪里呢,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放松的地方,人类的精神信仰需要一个归宿,最好的地点就是美术馆,博物馆。在国外,每个美术馆里都有很多的参观者,而且他们都参观的很认真,就能深刻的感触到,我们的美术馆建设体系还需要加强,不仅仅是有基础的设施,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收藏,管理人员,教育人员参与到其中。

  我觉得我们需要加强的是——对艺术的重视。国外美术馆中的许多藏品都是社会上一些人士买来捐给美术馆的,是整个社会在办美术馆,而不仅仅是美术馆本身。美术馆成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好在,现在中国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政府也在一再的强调美术馆的重要性,但是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许多行之有效地措施。国外一些好的方式方法我们也要学习。

  记者:听您讲的觉得国外的美术馆很亲切,但是在我们国家,美术馆似乎显得有些高高在上,一般的老百姓觉得那是一个高雅的地方,并且我们的很多展览都是收取门票的,会不会是我们的美术馆设置的门槛太高,所以把一些普通大众拒之门外。

  王老师:他们的美术馆的确是不收取门票的,只有极个别的在进行特别展览的展厅会收一定的费用,现在我们国家也号召美术馆不收门票,政府给予财政补贴,但是仅仅财政补贴是不行的。国外的美术馆大多数展览不收门票,除了财政补贴,还有许多社会的捐赠,企业的赞助,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支持这项事业。因为美术馆是大家共同的财富。这一点在从小的教育中就是一个缺失,而且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也是一个空白点,不仅仅是教孩子画画,而且要帮助他们理解艺术,人的一生并不仅仅需要知识,还要培养人的修养,美术教育对人的修养影响非常大。大家都觉得美术馆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地方,只有搞艺术的人才去那里。这种观点不正确,应该让大家把美术馆当做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个地方。所以说美术馆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他与整个国家的财务体制,纳税体制都有关系,这些完善之后,才能保障美术馆,博物馆良性发展。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所有创造的财富应该大家共享,美术馆也要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中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中国画离开书法还能走多远
• 国际展要接地气才能得到大众认可
• 张东华:南宋为何会盛行小品画
• 文玩界为什么没有品牌
• 范美俊:艺术批评质量不足该怪谁
• 为何走心的美术创作更容易被淘汰
• 杨小彦:艺术没有“阴谋”
• 文化自信从何而来-以中国当代美术为例
• 美育要以“崇高”为价值取向
• 书法:杭州的一张闪亮名片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