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生命之鲜活,笔墨之灵动意笔万仞的赤子人生方寸屏风现雅景梅雨时节,艺术品如何保存?钱松喦纵情笔墨写南湖维米尔画中的 “自道”式告白中国动漫博物馆重磅开馆灵岩划代真中来——岩山寺壁画复制工程艺术研讨会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太液荷风图》赏析毕加索一幅失窃作品失而复得不忘初心再创辉煌 观照轩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山河颂——天津美协山水画专委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天津杨柳青画社并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提升壮大本市文化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青年书画家张耀受邀为天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做专题书画讲座天津市美协书协摄协艺术家走进市委党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蓟州书协、美协联合开展进社区慰问老党员活动“无上清凉”画家王建涛作品展在天津高新区域·空间开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市百名书法家百米长卷展作品欣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水画作品线上展征稿通知歌颂新时代 天津海洋画家郭文伟用笔墨丹青谱写海洋强国建设者之歌灵岩划代真中来——岩山寺壁画复制工程艺术研讨会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天津杨柳青画社并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提升壮大本市文化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天津杨柳青画社并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提升壮大本市文化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山河颂——天津美协山水画专委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不忘初心再创辉煌 观照轩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首页 >> 雕塑 >> 正文

“球体”雕塑艺术家格蕾丝·诺尔顿去世,享年88岁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21-03-10 11:28


1971年,格蕾丝·诺尔顿与她创作的两个釉面陶瓷球体雕塑

一位少有的女性先锋者,曾一度冲破户外雕塑由男性主导的话语权,凭借她的“球体雕塑”在世界顶级美术馆和画廊享有一席之地。她就是格蕾丝·诺尔顿(Grace Knowlton)。

“我喜爱球体绵延的表面——没有边缘,没有顶部和底部,可以尽情描画。”

2020年12月4日,“球体”雕塑艺术家格蕾丝·诺尔顿在美国新泽西州Old Tappan一家记忆康复中心去世,享年88岁。

格蕾丝·诺尔顿最早是作为一个画家开始其艺术生涯的。此后,她艺术创作的重心一度转向雕塑领域。作为雕塑家,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球体雕塑”。在这些球体雕塑中, 格蕾丝找到了一种安置生活的方法,这种方法展示了一种私密的公共性,同时对他人也充满裨益。

格蕾丝曾说,她对球体这种造型的喜爱,源于球体“绵延的表面,没有边缘、没有上下、没有头也没有尾”,她可以尽情在上面描画。她痴迷于圆球优雅的美感,一生中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放大的造型和尺寸来展示它,这些雕塑从装饰性的圆球到直径8英尺(约合1米)高的巨石,不一而足。

据格蕾丝的女儿萨曼莎·诺尔顿透露,格蕾丝·诺尔顿去世的原因是由老年痴呆引发的综合病变导致的。

格蕾丝·诺尔顿球体雕塑,1996 © franconia Sculpture Park

诺尔顿女士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女性先锋者,她曾一度突破了由男性主导的户外雕塑领域的话语权,以她的“球体雕塑”在当代艺术界享有一席之地。她创造了多种形态的球体雕塑,这些球体表面或粗糙或平滑,有些呈碎鳞状,有些则被艺术家敲出各种裂口。所有这些都是格蕾丝口中所说的“于圆中创作”的成果。

她的球体雕塑曾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休斯顿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华盛顿科克伦美术馆等几十家美术馆中展出。她喜欢集中展出她的雕塑作品,它们被自然而然地安放于展厅中,呈现出内在、交互的动态之美。

诺尔顿女士不仅是雕塑家,她还是一位画家和摄影家。她在哈德逊河西岸新泽西州一块相对人迹罕至的个人地产上,创造了一个成熟的艺术家空间。

她对圆球的喜爱是自然而然的。19世纪60年代早期,她开始创作陶瓷瓶罐,在创作的过程中她产生了要把陶罐顶部封口的强烈冲动。

她在1997年发表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说,“我在抵制这股冲动,但是我的陶罐罐口越做越小,直到我完全放弃抵抗,开始封住罐口,于是,我的第一个球体作品诞生了。我为这一封闭空间的想法深深陶醉。(回想起来,那时候我怀孕了。)”

她还说道,“我喜爱球体绵延的表面——没有边缘,没有顶部和底部,可以尽情描画。”她所使用的每种材料,无论是水泥、青铜、金属片、蜡或石膏、铝制品,一旦应用于这些球体表面,“它们的原始意义就变了”。不断追求做出更大体量的作品成为她的主要工作,此时的格蕾丝成了焊接高手。 

当她最大体量的球体作品无法通过美术馆狭窄的入口时,格蕾丝开始尝试把它们切割和拆分。她一下意识到自己很喜欢作品被打破的样子和由此派生出的象征意味。有时,她会将拆分的球体再重新焊接或粘连,有时则保持它们分开的状态,于是,这些球体雕塑的表面便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凹坑或碎片。

 

诺尔顿女士创作于1970至1980年代的球体雕塑,陈列于哈德逊河谷的Storm King艺术中心

《纽约时报》艺术评论人Roberta Smith在1992年的撰文中说,“这些球体,就像被一点点拼凑成的,表面充满了裂口、缝补和缝合的痕迹,却达成了一种温和的立体派的视觉效果。”

这位评论人还盛赞道,通过对这种雕塑形体的塑造和实验,“诺尔顿女士带来了她的极简主义艺术的全新表现形式。”

格蕾丝·诺尔顿的工作室:雕塑家的天堂

1932年3月15日,格蕾丝·丹尼尔斯·法勒(Grace Daniels Farrar)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她的父亲是一位音乐商店的老板,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1950年,格蕾丝毕业于麻省的米尔顿学院,4年后,她从史密斯学院毕业并获得艺术学士学位。随后,她跟随当时的男友搬到华盛顿生活,在担任美国国家美术馆平面艺术部策展人助理之前,格蕾丝做过一阵吸尘器的上门推销员,还曾师从抽象艺术家Kenneth Noland,并在弗吉尼亚阿灵顿郡公立学校教授过艺术课程。

1960年,格蕾丝搬到纽约,嫁给银行家Winthrop Knowlton先生。诺尔顿先生后来成为Harper & Row出版社的总裁兼董事长。几年后 ,这对夫妇在哈德逊河西岸的Snedens Landing定居。

他们听从曾经参与曼哈顿改造项目的著名建筑设计师Hugh Hardy的建议,将一座19世纪的谷仓改造成他们的家。这对夫妇生育了2个女儿,诺尔顿先生在前一段婚姻中的3个儿子也与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在此期间,格蕾丝开始完全沉浸在艺术创造的世界里。

诺尔顿女士创作于2008年的雕塑作品,《弯曲的钢条》,陈列于艺术家哈德逊河畔的私人工作室户外  照片由诺尔顿家族提供

1974年,格蕾丝在纽约的一家美术馆展出了5个混凝土材料的球体雕塑,雕塑尺寸从直径27英寸到6英尺不等,一位富有的艺术赞助人将它们全部买下,并转送给纽瓦克美术馆,它们后来被陈列于美术馆的雕塑公园内。格蕾丝早期的球体雕塑还受到哈德逊河谷的Storm King艺术中心的青睐,这些肯定极大推动了她职业艺术生涯的发展。

她在后来写到,“呼哈,有人发现了我!”

1980年,格蕾丝与她的先生诺尔顿离婚。后来,她短暂的第二段婚姻也以离婚宣告结束。

格蕾丝的晚年在她的两个女儿Samantha和Eliza Oursler,以及她的3个继子、6个外孙、3个曾孙和她的哥哥John Farrar的陪伴下生活。萨曼莎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的珠宝和漂亮的丝绸服饰渐渐被牛仔裤和工靴取代,她真正成为了一名艺术家,艺术和她的艺术家同行在她心里占据着重要的位子。”

格蕾丝把她的私人地产变成了艺术家群落,把各种房间和户外建筑统统改造成工作室,雕塑家、画家和陶艺者在此交流观点,共享美食。萨曼莎在电话采访中说,“这里更像是艺术家的天堂,而不像一个正式的家。卧室变成暗室,里面摆满了艺术品。餐厅也变成了工作室。”球体雕塑装点了全部的风景。

2013年,于格蕾丝·诺尔顿的私人艺术空间外,晚年的格蕾丝·诺尔顿和她的部分球体雕塑(Credit...Lisa Levart)

1981年,格蕾丝重返学校,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获得艺术教育学硕士学位,在那里她还拓展了对摄影、素描和油画的兴趣。1998年至2002年间,格蕾丝为纽约艺术学生联盟授课。

格蕾丝·诺尔顿,《无题》,2014,纸本绘画 © 2020 Lesley Heller Gallery.

她还尝试过“盲”画,即只看模特而不看画纸的创作。

她在2000年撰文写到,“这种方法让我找到了线条的感觉,这种画法带来的结果令人吃惊,它们充满了能量和鲜活的气息。”

如同她的素描,格蕾丝·诺尔顿的大部分作品同她本人密不可分。所有诺尔顿的作品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作品 。形式中蕴涵着观念,而观念又抚育着形式 。就像她在1995年 Hirschl & Adler 现代美术馆的一次展览前言中所说的那样,“我对自己的看法随着时间而改变,从一位拥有私密、封闭、完整‘子宫’的女性,到一位艺术家,把不匹配的部件,破坏的或修复的,弥合成一个开放而生动的整体。”(编译/陈鼎琦, 作者:Katharine Q. Seelye,图文源自The New York Times) 

来源:艺术中国 责任编辑:柏克
53K
>>相关新闻
• “红色丰碑 文脉千载——吴为山雕塑艺术走进江苏园博园”主题展览揭幕
• 著名雕塑家谭勋教授创作徐渭雕塑在徐渭故里揭幕
• 吴为山当选新一届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 景育民等9人为副主席
• 在势象空间,打开21位中国现代艺术家的“立体朋友圈”
• 任哲沉浸式雕塑艺术展《赤子心》亮相深圳
• 李乐:从美术馆到艺术共同体
• 内化·生发——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十二届学生作品年度展
• 25位雕刻大师齐露手艺:刻刀下出精品 亦凿出人间百态
• 内化·生发——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十二届学生作品年度展
• 阳光下的牛(雕塑)让·卡尔多
• 冯氏三代寿山石雕刻作品亮相福建博物院
• 中青年石雕艺术作品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
• 法国顶级艺术家捐赠雕塑《阳光下的牛》入藏中国美术馆
• 雕塑家潘鹤逝世
• “行走的人——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吴为山”展览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
• 吴为山:在中国与世界之间行走
• 吴为山在国家大剧院开讲:以雕塑为时代立碑
• 他让雕塑在中国成为与书画地位同等的艺术
• 中国首次举办“委拉斯凯兹绘画&雕塑大赛”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 “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亮相郑州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写意塑造——李军教授学术研究展 写意塑造——李军教授学术研究展
  • 全面小康——天津画院主题美展 全面小康——天津画院主题美展
  • 神来之笔——张亚光、张佩钢人物画册 神来之笔——张亚光、张佩钢人物画册
  • 王惠民走进航天城开展国画公益辅导 王惠民走进航天城开展国画公益辅导
  • 工笔新经典—陈治、武欣的如歌岁月 工笔新经典—陈治、武欣的如歌岁月
  • 辛丑大吉——墨醉画馆书画作品 辛丑大吉——墨醉画馆书画作品
著名女画家李悦做客天津美术网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