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笔墨该不该随时代中国素描的探索—现代美术的造型基础季涛:名人笔墨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茶叶末釉瓷器:细腻含蓄 端庄典雅陈履生:大众美术越来越大众肖伟胜:艺术史转向与视觉文化的衍生第十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将在天津美院举办天津博物馆陈晨老师带你走进中国绘画史中国钧瓷创作展落幕 部分展品被国博收藏苏富比情怀不再 依靠什么与佳士得较量109件艺术品将在邮轮上拍卖中国书画名家·陶艺家跨界交流作品全国巡展举办时代镜像—石品中国人物画作品展即将开幕幻境——首届郑州艺术设计作品展今日启幕原·美术馆开馆:启动重庆2016大开眼界艺术季原·美术馆开馆:启动重庆2016大开眼界艺术季香港艺术品市场度过火红一年马克·罗斯科作品在佩斯画廊展出冬行西藏:一尊佛像卖1.5万黑白渡谢士强、沈俊杰水墨展将在苏州开幕组图:著名书画家霍春阳2017丁酉年台历欣赏 当代实力派画家傅书中艺术赏析詹卫国2017丁酉挂历欣赏:鸡鸣春曲霞满天视频:书情画意 妙笔丹青—书画名家文化下乡进蔡台王心刚2017丁酉年台历欣赏:秀逸典雅 草木华滋李旭飞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寄情山水 亦古亦新高清图:文化协同 共画发展-京津冀美术名家邀请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青年画家张迩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组图:著名书法家崔寒柏2017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肖培金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高清图:肖培金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张佩钢农历丁酉年台历欣赏:画出意境 观者心静孙岩携山水画《无·界》参展第七届天津青年美术节组图:田园诗境—侯立远的青绿山水画高清图:“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笔墨该不该随时代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12-21 16:16

  “笔墨当随时代”,近几十年一直是美术界非常流行的一个话题,这跟我们的文化不自信有关。大家一个劲地以创新的名义标新立异,觉得“时代变了,笔墨不能不变”,恰好石涛的题画当中有这一句“笔墨当随时代”,大家就不假思索地拿过来,断章取义地引用,为自己的观点服务。

  我找来石涛的原文一读,发现我们完全误读了石涛,这石涛实在比窦娥还冤!

  石涛确实说了“笔墨当随时代”,但这个“当”该做何解?我们的古文水平有限,一看到“当”就理解为应当,不知道古文“当”字有多解,还可以解作“倘”——倘若的“倘”!(如苏洵《六国论》中“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当”,就作“倘”解)

  把石涛的这一段题画仔细看完,发现原来石涛是说笔墨“倘若”随时代,那可就如何如何的不好了,并非说笔墨“应当”随时代,怎么怎么好。

  这段话不长:“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话也并不难懂,他明显是说笔墨“当”(倘若)随时代,就像诗文的风气那样,上古是最好的“迹简而意淡”,中古还可以“雄浑壮丽”,到下古就“虽清洒而渐渐薄矣”。下面接着说到元以后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元以后可悲得像美女反复沐浴,把白开水反复煎煮,恐怕不能再好了。

  咱们仔细琢磨一下,石涛是说笔墨“应当”随时代,如何如何,还是笔墨“倘若”随时代,就“渐渐薄……恐无复佳矣”呢?当然是后者!

  我们认真研究石涛,不难发现讲究笔墨、尊重传统是他的一贯思想。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讲究笔墨传承,山水皴法以披麻皴、解索皴为主,兼顾他法;花卉则用笔以行书入画,纵横挥洒直追宋元。

  他写一手好书法,行、草、隶皆擅,书法之长使他喜多题跋,且喜长题,长题几乎成就了他的风格,而题跋又多有见地,可以看到他诗、文、画史、画论功夫了得。这也成就了俞建华先生编辑的《石涛画语录》,而这“笔墨当随时代”之题跋就收在此书中。

  当然,石涛也说过诸如“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腑肠”等极强调个性之语,但似乎不能便依此片面认为他就是不尊重传统的盲目求新之辈。

  比如他说:“老友索画奇山奇水,余何敢异乎古人?”(“何敢”二字活生生地说出他对古人的态度);比如他说“余向时观大痴(黄公望)为云林(倪瓒)所作《江山胜览》卷子,一丘一壑无不从顾虎头、陆探微、张僧繇中来……此是前人立法不凡处”,此语是评价黄公望,但却全盘托出他尊重传统的艺术理念。

  他尊古的题跋很多,比如“古人用意,墨生笔活,横来竖去,空虚实际,轻重绵远,俱在腕中指上出之,其指法在松”,又比如“古人虽擅一家……岂似今之学者,作枯骨死灰像乎”“古之人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广化,无为而有为,身不炫而名立,因有蒙养之功”“是故古之人虚实中度,内外合操,画法变备,无疵无病”等等等等。我一口气举了这些“石涛论古人”的段子,就是想说明石涛是一个十分尊古、十分尊重传统之人。

  他还说“今海内笔墨去古远矣,清湘大涤子自笑知其皮毛耳”。此段批评今人“笔墨去古远矣”,并自诩“知其皮毛尔”。一个从骨子里尊重传承的石涛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把他说成是“随时代”的追波逐流者,可冤也夫。

  他甚至深刻指出今之病在何处,他说“画家不能高古(他认为“高古”是画家当然的追求),病在举笔只求花样”(与当今只在形式上求新的玩花样者同),或在于“师古人之迹不师古人之心”等等,可见他对于现实画界之病认识之深之透。

  另外,历代画评家对于他的评价也说明了这点。比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称赞石涛“横涂竖抹要自笔笔在法中,未能一笔逾于法外,甚矣,石公之不可及也”,又说“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秦祖永说:“石涛山水自成一家,下笔古雅……每成一画与古人相合,盖功力之深,非于唐宋心领神会焉可臻此。”金城赞:“大涤子画……统观全幅绝无一点霸悍之气扰其笔端,可见其于画理研究极深,迥非漫然涉笔点墨者比也。”黄宾虹评论说:“清湘老人所画山水屡变屡奇,……实乃师法古人积墨破墨之秘……”等等。

  行笔至此,心情无法不沉重。我想对于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是近代最具破坏力的口号了。

  毋庸讳言,在此口号下,中国画的“笔墨”被随掉了、基础被随成素描了!“写意精神”被随掉了!“六法”被随掉了!“诗书画印”四绝被随得只剩下“画”了!中国画的“中国精神”被随掉了!中国画没有了中国精神,没有了中国气韵,没有了中国味道,已经不再“中国”了!难怪有人说中国画只剩下材料是中国的了。

  在这个口号下,“革毛笔的命”“笔墨等于零”,把中国画“送进博物馆”等等怪论漫天;“素描皴”“水彩皴”“实验水墨”“装置水墨”等等怪画遍地,连在裸体女人身上乱涂的都“随”了出来,甚至有人连“谁说我的画是中国画,我和谁急”这样的话也“随”出来了……中国画的中国精神“随”风直奔奈何桥去!呜呼,我说不出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次文代会上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第一点就是文化自信。他“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自信”还要“坚定”值得思考。我们正在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中国画如何复兴?复兴什么?复兴以后的中国画该是什么样子?有“坚定文化自信”的中国画该是什么样子?中国画现状中又有哪些是没有“坚定文化自信”或者有“自信”而不够“坚定”的?这些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这里我大声疾呼——中国画再“随时代”下去,“中国”化的进程就该结束了!中国画的笔墨,不能随便给“随”掉!

  中国画的“坚定文化自信”归来!中国画魂兮归来!

  (注:引文均引自俞建华《石涛画语录》)

来源:中国书画报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中国素描的探索—现代美术的造型基础
• 陈履生:大众美术越来越大众
• 肖伟胜:艺术史转向与视觉文化的衍生
• 孙振华:美术馆成为“中心”之后
• 画家修养上不去 很难说有什么品格
• 艺术史转向与视觉文化的衍生
• 姜泓冰:中国画审美教育需要供给侧改革
• 张婷婷: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策展机制
• 艺术学府不应成市场包工队
• 画家修养上不去 很难说有什么品格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