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孙建民:论宋人长编体当代史的崛起郑州汉代画像砖拓片艺术展在武汉博物馆展出中国首家残疾人美术馆在北京开馆首届“东+西”国际设计周开幕“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出炉文玩收藏渐成新宠 看藏家教你怎样玩小件赫斯特威尼斯个展再起波澜五大关键词解读2017和田玉文化市场从参与性焦虑到另起炉灶:中国当代艺术自high之路八大山人画鱼为何都在翻白眼?读程邃《秋岩耸翠图》:自然冥合之境当代艺术要讨论的不是语言的问题当代艺术要讨论的不是语言的问题中法青年艺术家的甜蜜“约会”之旅北京东正2017年春拍于6月初揭幕水彩的呈现:2017中国当代学院水彩名家邀请展乾隆时期的粗制滥造使画珐琅日趋衰落企业收藏间接导致市场洗牌加剧?互联网环境下 中国艺术品市场需开拓新方向卢沉:风格的探索和中国画的现代化凤舞祥语-陈之海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大厦开展天津著名画家陈之海写意画鸡作品欣赏况瑞峰书宏篇巨作“八体千字文展”在天津图书馆展出大匠之园-吕云所艺术作品展在天津美院美术馆开幕从心所欲不逾矩-读况瑞峰先生八体书千字文近作散如味道·水木清华-郑连群水境花鸟巨制画展在天津日报美术馆开幕天津功能最齐全的文化课堂“北悦草堂·春秋文化艺术中心”揭幕自然科学与艺术潜能-朴墨心画展在津沽书画会开幕“邢襄墨韵—纪念白寿章诞辰120周年书画精品巡回展”在津开幕董克诚访谈:丁酉·春节台湾印象恽田春正—刘正恽人物花鸟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弘扬传承永续-皇室书画艺术馆在天津开馆书画齐修 德艺双馨-史振岭回乡举办个人作品展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天津市书画名家祝贺孙富泉迎娶儿媳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孙建民:论宋人长编体当代史的崛起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4-24 16:48

  宋代是中国史学的辉煌时代,其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当代史或者说本朝史的成功撰述。两宋统治者特别重视修当代史,“订正旧史,以明国论”,[1]数目繁多的诸帝《实录》、国史,即分别为当代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但是,宋人当代史中水平最高,流传至今且影响最大的,则是私人所撰三部长编体书。宋人当代史撰述的成功,与长编体这种新体裁关系最大。

  司马光创制了长编法。但在司马光那里,长编法仅仅是一个编纂程序,其长编也只是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的编年史初稿,需要作最后的删修定稿,方可成就规范的编年史。[2]到了南宋,李焘、李心传、徐梦莘等,则有意识地将长编法独立出来,使之从一种操作方法,修史的一个环节,卓然而为独立的史书体裁——长编体,成就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三朝北盟会编》(以下简称《会编》)三部长编体当代史名著。过去,人们认为长编体史书是未遑定稿之作,缺乏从长编到删修定稿这一关键环节。这显然没有体察长编体史家的著述宗旨,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史书的体例。我们认为,长编体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尝试、实践乃至最后确立,与宋代特有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时代精神有着密切关联。当然,历史学自身的发展,也激发了表述方式的更新和创造。

  一、当代社会历史的沉痛刺激

  赵宋立国,经历了从强到弱以至于亡国这样一个历史剧变。整个北宋,一直面临着与生俱来的内忧外患。改革与守成的斗争、“变”与“不变”的冲突,起码从真、仁二世,便成为笼罩于政坛,波及士林的最大政治命题。到了南宋,则又一直陷于抗战或议和的痛苦抉择中。严酷的政治斗争,严峻的社会现实,深深地缠绕着知识分子。这个时代的史学家,背负着过于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会责任。尤其,靖康亡国这段赵宋王朝沉痛辛酸的灾难史,更使史学家首先陷于两难处境。他们不愿相信和接受这残酷的一幕,但又无法规避这实实在在的历史和现实。朱熹曾有过这样一段话:

  今看著徽宗朝事,更无一著下得是。古之大国之君犹有一二著下得是,而大势不可支吾。那时更无一小著下得是,使无虏人之猖獗,亦不能安。以当时之势,不知有伊、吕之才,能转得否?恐也不可转。尝试思之,无著可下手。……每读其书(《徽宗实录》),看得人头痛,更无一版有一件可做得应节拍。[3]是的,历史有时确令人“头痛”,更何况是宋室的灾难史呢!但否定并不等于研究。问题的关键是要忍痛研究,检讨历史,为中兴赵宋得出现实对策。面对这个巨大的课题,南宋士大夫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从不同侧面进行了反思:哲学家们去思考、重构他们认为的根本命题,去理会理学;政治家们去探索抗战立国以至中兴的现实国策;文学家们在诗文中喊出爱国的主题,等等。

  处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史学家则走着另一条路。“通古今之变”的传统使他们更为深邃,何况这个“古”对他们来讲,正是自己的当代史呢!他们有观照社会历史,观照现实的独特角度,冷静而又激情满怀,满腔的历史精神不时迸发。试看研究靖康史的专著,仅其书名,亦令数百年后的读者激动而深思:《呻吟录》、《孤臣泣血录》、《靖康要盟录》、《乱华录》、《靖康建炎忠义录》、《痛定录》、《痛哭流涕编》、《靖康要录》、《靖康录》、《靖康遗录》、《靖康余录》等等。我们丝毫不觉得这些史书的作者在玩弄词藻,反而感切到他们悲愤、彷徨、哀惋的心灵,感切到他们痛定思痛的感情激流。时代命运与历史学本身的使命,促使他们将思考研究的对象聚焦于当代史。对他们来讲,尽管最高统治者和权臣有种种禁令,如宋高宗赵构就声色俱厉地宣称“此(指研究靖康史事)尤为害事”,[4]支持秦桧严私史之禁,不让历史学家重提北宋亡国之耻。但是,有良知、有使命感的史家,并没有视当代史为禁区,他们围绕靖康国耻,痛心疾首地检讨本朝史,思考着国家的现状和未来。

  历史学在这个时期显示了赵宋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生机与魅力。北宋史尤其靖康之耻本身和它的刺激效应,成了史学家们关注当代史的契机。在这个群体中,李焘、徐梦莘、李心传三位大家的史学意识和创新精神尤为突出。

  李焘、徐梦莘二人直接经历了南北宋之交的历史灾难。北宋败亡、南宋动荡、宋金矛盾激烈、现实形势严峻,是他们共同的遭际。史载李焘“遭王国多难,慨然有志驰驱。”[5]一介书生虽最终未能报效疆场,而亡国之恨却刻在了心头,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随之作了调整,专力治史。象一切优秀史家一样,他遵循着“厚今薄古”的精神,明确地规范自己的历史研究“曷若取其近于时机而论之,取其失者而鉴之,则于谋谟为有补矣”。[6]他首先研究靖康亡国史,追念靖康变故,著《反正义》十四篇,内中“皆救时大务”[7],并作《四系录》一书,记“女真、契丹起灭,自绍圣迄宣和、靖康,凡二十卷”,进而全力研究整个北宋史,写成《长编》这部巨著。

  徐梦莘也走了几乎相同的道路。在《三朝北盟会编》自序中,他毫不掩饰地讲:“呜呼!靖康之祸,古未有也。夷狄之为中国患久矣,……是皆乘草昧、凌迟之时,未闻以全治盛际遭此易且酷也。”[8]同样,是靖康亡国史使他痛心疾首,引发了他的著史宗旨,他要究其源、竟其因,从更大的历史场面来研究当代史。

  相对于李焘和徐梦莘,李心传是位晚辈。这位下第之余绝意场屋的史臣后代,从少年时代即对史学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经世之学中没有比史学更重要的了。他关注的是赵宋中兴史,也即南宋的现代史。但中兴之源也始于靖康,客观上无从回避,于是在《要录》中,他不惜破例为体,将笔端追触至北宋的政和、宣和年间,他解释说:

  臣谨按:编年之体,不当追录前书已载之事。今以金人和战,帅府建立,皆中兴已后事迹张本,故详著之,以备其始末。[9]在李心传看来,历史并不遥远,而是与现实胶着在一起的。于是靖康之耻也成为他研究当代史的触发点。在使用有关靖康史的《钦宗实录》以及《孤臣泣血录》、《痛哭流涕编》等书时,他特别感叹道:“蔡绦《国史后补》所谓‘国家破辱,皆在端成殿’,即指此也。”[10]又说:“此据《孤臣泣血录》。《三国谋谟录》亦有之,其进书序云:‘编成此书,以代尝胆之苦,庶几会稽之耻未忘,东门之役必报。’今从之。”他一样地对靖康之耻切愤于胸,感慨万端,从而以靖康史为缘起,走入当代史的研究。

  与同时代的其他历史学家相比,李焘,徐梦莘,李心传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没有沉浸于国难国耻的苦楚之中,而是把冷峻的目光投得更远,在整个赵宋历史中探究历史嬗变的奥妙,总结教训,得出现实对策,将自己的报国热情建立于理性思考之上,从而使自己的历史研究真正有补于时。

  于是,李焘痛感靖康之耻,去规划他的北宋史巨著。在他的思考中,北宋从建国到靖康亡国,实是一个割不断的整体。他第一个创造性地将长编法独立为一种著史体例,明确指出其“篇帙或相倍蓰,则长编之体当然”,[11]从而写出了960卷的长编体巨著《长编》。对于他的治史大旨而言,长编体的体制是非常适宜和恰当的。而徐梦莘则把笔端触及境外,把靖康史放在宋辽金的大空间系统和南北宋交替的时间流中去审视,在纵横交错的时空中去总理历史教训。他也采用了编年体,而且是长编体,并尽量保存原始文献以利他人和后人再度研究。《要录》的作者李心传,则把靖康史作为当代史研究的起点,从发展方向上作审视和总理,紧扣时代脉搏,对高宗一朝,即“中兴始末”的军国大政,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在治史中熔入了强烈的政治意向。他也有意识地选择了长编体。

  三位史学大家走的是相同的路。这就是,在社会历史剧变的刺激下,把治史的方向规范于当代史,重视整个历史的走向,关注其与现实的联结点。另一方面,他们总结当代史,共同倾心于长编体,成就了各自的长编体巨著。

  二、体裁选择的客观制约

  几乎没有一个史学家不在当代史研究面前颇费踌躇。要刀刻汗青,要完成历史的不朽,并从中实现史家的使命,必须投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全部才智和理性。李焘、李心传、徐梦莘都是以私人身份独立修史的,这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业。相对于史局的官方史家,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不便。私人见闻的局限,资料收集的艰苦,处理不当,必然影响“直”、“信”宗旨的贯彻。更为棘手的是,如果不去图解“钦定”标准,则必须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对纷繁广阔的社会历史有总体把握。即,既要作历史学家实录当代历史,又要当好社会病理学家,超越时代的迷障,冷静地探求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寻出基本的经验教训,完成“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责任。这其中,有太多的问题使他们难以轻松。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本朝史。

  首先,他们不可回避现实政治的敏感性。

  历史学与政治有着不解之缘。修史作为现实政治的组成部分,往往浓缩了政治斗争的全部。两宋政坛上,频繁、激烈、严酷的党争,客观上给史学家研究当代史布下层层障碍。不同派系的子孙、门生故吏,散处于现实政坛的各个角落,甚至和史学家同期共事,这不能不影响和左右着修史工作。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把持着资料的诠释权、记载权,在最原始的材料上打上党派私见的烙印,造成失实。比如,欧阳修作《范仲淹神道碑》,其中记叙范仲淹晚年与政敌吕夷简“欢然相得,戮力平贼”。而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却以为有辱乃翁,削去此事。欧阳修虽大为不快,但亦无可奈何。[12]另如,张方平本是平庸之辈,无甚可称道的大政绩,曾受到司马光的尖锐抨击。但他曾识拔过三苏父子,故苏轼作司马光《神道碑》时,有意略去其事,而且写文著书,“十分说他(指张方平)好。今人又好看苏文,所以例皆称之。介甫(王安石)文字中有说他不好处,人既不看,看又不信。”[13]这就造成对张方平评价认识上的有违真实。再如,有关南宋名臣张浚的记载,多以朱熹所作《张浚行状》为蓝本,但张浚之子张栻和朱熹同为理学大家,关系极洽,所以,《行状》之作多有不实。[14]朱熹后来曾作检讨,说自己“十年前率尔记张魏公行实,当时只据渠家文字草成,后见它书所记多不同,常以为恨。”[15]可见实录、信史之难。经过此事,朱熹更为谨慎了。所以,当赵鼎的后代再来找他作《赵鼎行状》时,他只是不允。《朱子语类》曾载:

  问:赵忠简(鼎)行状,他家弟子欲属笔于先生,先生不许,莫不以为疑,不知先生之意安在?

  曰:这般文字利害,若有不实,朝廷或来取索,则为不便。如某向来《张魏公行状》,亦只凭钦夫(张栻)写来事实做将去,后见《光尧实录》,其中煞有不相应处,故于这般文字不敢轻易下笔。《赵忠简行状》,向亦尝为看一过,其中煞有与魏公同处。或有一事,张氏子弟载之,则以为尽出张公,赵公子弟载之,则以为尽出赵公。某既作了魏公(张浚)底,以为出于张公,今又如何说是赵公耶。[16]

  朱熹将自己执意不写赵鼎《行状》的苦衷,向学生推心置腹地讲了个明白。他认为,其一,张浚、赵鼎都是南宋政坛上的关键人物,同事高宗一朝,都有极大的政治影响,门生子弟遍布朝野,所以写他们二人的行状,是太敏感了,太关“利害”了;其二,张、赵二相功过尚未有定评,而双方子弟均挟私意,功同归己,过则予人。自己既作了张浚行状,上当受骗过一次,所以赵鼎《行状》最好回避,以免错上加错,有违史家良知。朱熹讲的都是事实,理由也充足。但也不是没有更合适的解决办法,他完全可以作个客观的史家,去理清个中公案。但他没有勇气去纠正,却象逃避瘟疫一样回避了,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别人,要人家去“仔细推究,参考当时事实,庶得其实而无牴牾耳。”可见,一旦事关现实利害,连朱熹这样的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所以,理清历史,超越利害顾虑去作信史,只有留待更具责任心的史家。长编体史家李焘、李心传、徐梦莘,正是这样富有责任心的史学大家。

  其二,政策的影响。

  每项政策都有它产生的广泛社会基础,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制定实施和运作之后又会产生深浅不等的影响,并有其延续性。即使一项政策运行不久便给取消了,它仍然会有遗痕,不会马上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消声匿迹。尤其是当代史上的一些重大国策,更是如此。史学家处在当代社会之中,处在以各种政策为主导的现实生活中,要做当代史,其难度可想而知。其一,客观的,即史家对某些重大政策不能或不容许有异议;其二,主观的,即史家在研究以政策为主导的当代史时,限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尚不能对之作科学的认识。

  无论是客观的“难”还是主观的“难”,都回避不了一个事实,即,本朝史上的一些重大政策,首先就是当代史编写中应反映的主干内容,一旦舍去,史学著作便失去了应有的份量。所以,史学家必须给予政策以实事求是的记叙,并作出恰当的分析评价。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搜集各方面的史料记载,考辨异同、综合订正,然后选择合适的体例,著之于书。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着史家的历史眼光和见识。比如关于“守成”还是“变法”,就是整个宋代争议最大的政策取向问题。其中,王安石变法更是沸沸扬扬。北宋后四朝反反复复的党争,也基本围绕着变法政策展开。神宗朝任用王安石变法,制定新法。哲宗初,宣仁太后和司马光则对新法彻底否定,全盘废止。哲宗亲政后,又搞“绍述”,重行变法政策。到了南宋,祖述元祐的大臣赵鼎、范冲又在高宗赵构的支持下,急匆匆给宣仁太后“辨诬”,改修神、哲二朝《实录》,“是元祐而非熙丰”,给王安石变法强行定案,并把否定变法作为现实政治斗争的一大内容。高宗、孝宗之后,朱子理学兴起,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把持文化领域,在书院这个阵地宣扬自己的政治见解,进而影响朝野。书院派评定变法的一个基调即认为王安石变法导致了北宋亡国,是祸国之源。这个意见通过朱门弟子又影响到史书编纂,于是,否定王安石变法,在史学领域渐成“铁案”。但是,政策的否定却没有这么简单。王安石变法的一些具体政策,虽历经政治风云变幻,不仅不可能从实质上被完全废止,反而在不同名目下继续施行于现实社会。例如,司马光目为“最为害事”的募役法,不仅在司马光废止新法时不能尽为除去,而且一直到南宋还被政坛认为切合实际。可见,合理的政策并未因制定者的失势而消亡,也未因反对者的歪曲而失却其合理性。再如,北宋末,宋徽宗、蔡京大搞官制改革,尽管这些政策是昏君和奸臣制定的,但它反映了宋代官制改革的必要性,所以,官制改革的某些具体内容,历靖康之难,到南宋仍被沿用。再如,秦桧当权时的议和政策,在当时即为胡铨、张浚等抗战派激烈反对,但因高宗支持而得以奉行。秦桧死后,和议之策仍奉行如故。至孝宗朝,抗战派曾一度扬眉吐气,北伐抗金。但军事失败之后,议和又成主导,整个南宋,对金政策上大抵以和议为主。朱熹在论及此节时曾讲:

  问:“秦相既死,如何又却不更张,复和亲(当作议)?”

  曰:“自是高宗不肯。当渠(指秦桧)死后,仍用沈该、万俟@①、魏道弼,此数人皆是当时说和亲者。中外既知上意。未几,又下诏云:‘和议出于朕意,故相秦桧只是赞成。今桧既死,闻中外颇多异论,不可不戒约。’甚沮人心。”[17]所以,尽管和议误国,“甚沮人心”;尽管秦桧已死,但议和政策仍无法否定,因为高宗诏示天下,说这项政策是“出自朕意”,这就意味着:如果谁否定和议,便是否定高宗皇帝。史学家写此段历史,怎能不为之三思呢?所以,正是政策的延续性、渗透性,给史学家编著当代史以种种压力,缚上了道道绳索。

  其三,事件的影响。

  整个赵宋,有许多难作定评的大事件。举其要者,北宋有所谓:陈桥兵变、斧声烛影、涪陵之迁、元佐贬庶、宋后之丧、庆历党议、熙丰变法、元祐更化、宋末党争、海上之盟、靖康之难等;南宋则有建炎复辟、楚齐叛伪、秦桧专权、主和主战、诬杀岳飞等。这些一代大事,关涉整个当代史的军国大政。各方记载又参差不齐,或略或疏,舛牾迭出;或隐约其辞,了无定凭。但撰写本朝历史又绝不可回避。这就要求史家根据各种相关记载,不舍蛛丝马迹,索隐钩沉,参互求证,“取众说而质之”,毕现历史真相,得出平实的结论。

  其四:资料情况。

  长编体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收集最丰富的资料,尤其是相互矛盾的资料,加以甄别考辨。如果相互歧异的资料少,那就不必采用长编体。而宋代有关本朝史的著述,恰恰非常纷繁而复杂,其歧异与矛盾,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因为人、事、政策的影响,因为记载者政治倾向、立场、观点的不同,因为现实政治斗争的频繁,宋人特重白纸黑字,相信历史记载的“利害”。因而,各式各样的官史,私史充斥、不同程度地“传闻失实,私意乱真。”就官方史书而言,无论是最原始的起居注、时政纪,还是在不同背景下修成的日历、实录、会要、国史等,无不充满着矛盾岐异,打上了皇权干预和权臣私意的烙印,以致实录不实、正史不正,“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比如:北宋的实录,太祖实录曾两次修纂,后录即是在宋太宗干预下重修的,充满迎合和避忌。[18]神宗实录至有三修。元祐史臣修者诋毁新法,蔡卞、林希重修者贬斥元祐,故有朱墨本。到了南宋,高宗、赵鼎令元祐史臣之子范冲三修,力为宣仁太后辨诬,攻击王安石变法。[19]相应,哲宗实录,也经两修。初由蔡京主之,分前后录两部分,“京之意,以宣仁垂帘时,政非出于上(哲宗),故分前录,盖厚诬也。”[20]实质上,这是新旧两党政治斗争在修史上的反映。再如,高宗朝《日历》,即受到权臣秦桧的篡改。[21]所以无论北宋或南宗,官修史书私意曲笔之处比比皆是,且“是非凡几易”,问题太多了。修当代史尽管要使用这些史书,但必须做到明其弊、去其讹、断其疑,尤其要重新审视其是非标准。

  私人著述方面,北宋中叶以后,随着政治斗争的频繁,也呈纷纭之势。最明显者,邵伯温、司马光等无祐派及其子弟门生,著私史诋斥、诬蔑变法派,甚至无中生有。到了南宋,先有李纲、宗泽与汪伯彦、黄潜善的矛盾,后有赵鼎、张浚与朱胜非、吕颐浩的政治分歧,再有秦桧专权十六年与主战派的势不两立,可以说矛盾更为复杂,各种势力交织,各派门生子弟均执笔著述,服务于自己的政治目的。以致记载事件详略各异,评判人物各执一辞。相对于官书而言,更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撰述者背景各异动机不一,阵营复杂,门户派属私见行诸文字,隐己之恶,掠人之美,几为通病,难以作凭。资料记载的这种情况,决定了史家在利用时决不可贸然从事,而只有将它们纳入长编体之中,综合考证、参互求索,方可补弊纠偏,扶其偏私,斥其讹谬,平析曲直,恰当弃取,做出高质量的信史。而《长编》、《要录》和《会编》正是在上述资料条件下,利用长编体修纂成功的。

  总之,无论是人、政策,还是事件、资料都给编写当代史布下了层层障碍。史学家受到现实政治、人事、资料的多方面掣肘,这是既定的先决条件。而南宋三位史学大家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们找到了最恰当的途径——长编体。从而,在夹缝中突出了史家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人、书、事诸因素的左右,达到了众说“汇而为一”的修史效果和目的。

  三、编年史传统的转化与更新——长编体确立的内在因素

  任何一门学科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调整自身,同时在发展积累过程中不断寻求更合适的表述方式。因为,表述方式的变革往往也就反映了学者们对学科自身的新认识。中国历史学也不外此理,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史,一定意义上也是一部史学家们探究历史的最合适写作方式的历史,就是说,是不断更新与转化传统写作体式的过程。

  中国历史编纂史上最早确立的是编年体。五经之一的《春秋》即是最早的编年史。稍后的《左传》,更是一部编年体煌煌巨著。二者以其崇高的地位确立了编年史的体例和传统。到了汉代,天才史家司马迁创作《史记》之后,纪传体才另开一枝。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与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比较适应,满足了一定的作史要求和目的,所以为后代所继承,也被封建王朝尊为“正史之体”。但是,纪传体独霸史坛之后,也带来了一些麻烦,不足之处是明显的,尤其是纪传体断代史。唐之刘知几,宋之郑樵,都对之有过非议和驳难。尤其,纪传体明显地不适于对当代史的,当代史研究中所要涉及的价值评判、政治评价、鉴知等,作为当代人总有些难以定案、难作定评。

  编年体在其长期发展中,显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刘知几说这种体裁“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序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列重出。”[22]长处的确不少。但是,编年体长期难以与纪传体对垒。司马光作了深入探索和实践,将其操作程序规范为先搜集各种记载成从目,然后作资料长编,最后再删修定稿这样互为衔接的三部曲。于是,人们发现,作长编是编年体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无力量或条件不成熟时,仅利用长编法也可以成就史学著作。这样,长编的独立是自然而然且又切实可行的事,它不仅是编年体传统的体现,而且是其更新和发展。

  当然,李焘曾说过其《续资治通鉴长编》是“未成书”的话,又说等以后由司马光一类大家来定稿等。同时的大学者吕祖谦也曾在给李焘的信中建议将《长编》删削定稿。而且象《长编》等宋代长编体名著的注文中也多有“待考”之类的未定之论。但这些都不能否认长编体作为一种体裁的独创性和独立性。因为,我们稍为考察便不难发现,作长编的方法远承古籍校勘中的异同校勘记,正文体现作者倾向,注文表示异同。如果说校异同属于校勘古籍的一种校勘法,那么,长编法也可以作为写作史书的一种体例。所以,李焘自称未定稿云云,正可解释为聪明的自谦。尤其,长编体作为一种体裁,与编年、纪传一样,也确有自己的规格和特点。它一经确立,便在各方面凸现出了当代史编写的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其一:用长编体编写当代史,最能总结朝代兴亡的教训。长编体继承了《左传》、《资治通鉴》等编年体名著的传统,详记当代史上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件、政策、人物,将它们纳入时间系统内,无支离破碎之病,对于检讨当代史最为系统。

  其二:容量大且体式完备。李焘、徐梦莘、李心传在完成他们的长编体巨著时,就使用和吸收了各种体裁和有关当代史的各方面资料。例如,《长编》引书达七百五十余种,《会编》引用书篇达四百来种,《要录》引书达四百九十余种,基本上囊括了当代历史的主要文献,本身就是资料渊薮,容量特大。至于体式完备,则指这些长编体著作用合适的体裁框架了所使用文献。一方面,它们使用各种体裁的历史文献。比如官方史书中,国史、实录、日历、会要、时政纪等,体裁就很丰富。国史即正史,属纪传体;会要则有“志”的成分;日历则属编年体。私史中,有的属纪传体,有的属编年体。另一方面,长编体也在编年体的总原则下吸收了纪传体的长处,比如,其叙写人物,于卒年往往简记其生平,很象附传;其叙写政策,往往追叙其来龙去脉,又近乎志,即在行文中熔入了纪传体的成分,弥补了编年体的不足。如此,长编法已发展为一种独立体裁。所以他们的“长编”,不是半成品的“通鉴”,而是一种著述,是他们追求的能比较完整表达其史观的史书体裁,从而也就成为完整意义的著作。

  其三:“文虽繁而不病其冗,论虽歧而不病其杂”的写作效果。长编体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仅提供著史者的倾向,而且不排斥矛盾的甚至对抗的材料。这种体裁和表述方式,便于史学家顺利地处理当代史上许多棘手问题。一般而言,长编体的正文代表作者所取,反映作者对人或事的倾向,注文则“存异”那些矛盾歧异的资料,或表明自己的疑惑的考辨结果,留待后人进一步研究。

  四、余论

  李焘、徐梦莘、李心传三位史学大家创制了长编体史学巨著,完成了对本朝史的反省,从而迎来了宋代史学的光辉时代,证明了历史学旺盛的生命力,受到了普遍的称许。在南宋,孝宗皇帝就把李焘的《长编》誉为当代《通鉴》,认为可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置于同等地位,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

  三部长编体巨著的成功,也深刻影响了南宋及以后的中国史学。南宋陈傅良的《建隆编》、阙名的《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宋九朝编年备要》,都是《长编》影响下的产物。所以,长编体成了封建社会后期很受重视的史书体裁,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从研究角度看,长编体史书记事详瞻,资料丰富,“一代之书(资料)尽荟于此”,可谓包罗齐备。《长编》、《会编》、《要录》尤其如此,故而成为研究宋代社会历史的最基本文献,尽管后人重编、续编宋朝《通鉴》颇多,但没有哪个能代替这三部巨著。

  从资料利用角度看。长编体名著皆考证异同,周密精审。如本文第二节所论,宋代史料因为各方面原因,真实性大打折扣,稍有不慎,即有谬信之虞。但长编体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实录、正史未必尽可据,杂史、小说未必皆无凭”,关键强调史家之高鉴慎择,综合考证。李焘、李心传等人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对许多问题提供了看法,廓清了许多材料的来龙去脉,使真伪虚实毕现于读者面前,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和揭示历史规律扫清了障碍。即使我们读其书而不同意其结论,也仍可作进一步研究。因为他们在长编体的原则下,将矛盾歧异的资料附于注文之中,我们完全可以“据以求其是”。所以,长编体给后人提供了驰骋的广阔天地。

  就学风而言,长编体的创立和实践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长编体史家旨在给人们提供信史,尽管政治立场不同,好恶有别,但还是尽量保存正反两方面的资料,虽有褒贬,却并不因人废言、因人废书,从而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文献,比起那些空洞无物、议论至上,只给结论而不重实据的史书,更为耐读,更有反复研究的价值。总之,长编体的尝试和成功,昭示了历史研究的一个真理,亦即:史学家必须与时俱进,为研究对象找到最合适的表述方式;尤其是给人们提供了编著当代史的成功经验。李焘、徐梦莘、李心传不愧为一代优秀的有创造性的史学家,他们利用长编体创作当代史的成功,意义是多方面的,给后人以不尽的启迪。(作者 孙建民)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八大山人画鱼为何都在翻白眼?
• 当代艺术要讨论的不是语言的问题
• 当代艺术要讨论的不是语言的问题
• 卢沉:风格的探索和中国画的现代化
• 民国广告画体现了时代风貌和审美
• 薛永年:花鸟画传统散议
• 习俗视野下的艺术展览效应
• 熊伯齐谈印章与篆刻起源
• 黎冰鸿绘画 主张“意章形色笔”五字诀
• 朱其:当代艺术并不需要面向生活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丁酉贺岁-天津画院迎春美术作品展 丁酉贺岁-天津画院迎春美术作品展
  • 天津“结对子、种文化”书法展 天津“结对子、种文化”书法展
  • 天津市美术写生作品展 天津市美术写生作品展
  • 津门孙氏四人画展 津门孙氏四人画展
  • 酉山酉水·2017范权迎春书画精品展 酉山酉水·2017范权迎春书画精品展
  • 津门书画名家四条屏展 津门书画名家四条屏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