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不忘初心 融古铄今》宣家鑫访谈录汪海华迎新个展在慧和天语艺术空间开幕敦煌研究院院长:不能把文物简单放在网上2017中国收藏盛典获奖名单恩唐·维哈尔索 “半度分隔”1月11日开幕民营博物馆的“新活法”:助推中国艺术国际化150吨青瓷碎片见证“天下第一码头”辉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低温“冻”趴下 京城古玩市场蒙了马克龙宣布:蓬皮杜正式落户中国上海西藏考古60年 有啥重大发现?夏洪林荣获“最具收藏价值紫砂艺术家奖”无垠之门—杨运高宫扇精品新作展14日开幕深受浮世绘影响的印象派窥见宋式生活 汝窑“宋流”标本宋理宗为什么特制钱币大宋通宝?说钱范十 铸币:范铸法和翻砂法美术馆的门槛设在观众心里看看美术馆教育的社会需求有多大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 600多件馆藏亮相“天津二JI”纪振民、姬俊尧荣获2017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物座谈会举行水墨抒神韵,写意蕴精神-青年画家王盟2018年台历闲情偶记-张耀来2018年台历欣赏 “君子同心—陆福林、张法东师生艺术展”在秦皇岛臻舍艺术馆开幕 水墨抒神韵,写意蕴精神——青年画家王盟2018年台历闲情偶记-张耀来2018年台历欣赏新时代、新艺象-天津市河北区水墨名家精品展在鸿德艺术馆开幕戊戌华彩-华刚年书法绘画作品展在天津市群艺馆开幕何家英专程来津观看“天之瓷—天瓷画院陶瓷艺术展”天津市武清区诗词楹联艺术家学会揭牌 张文华任学会会长视频:天津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尹沧海任会长视频:天津画院青创中心首批入选青年油画家作品展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选举尹沧海为新一任会长新年伊始田门再添新丁 著名书法家田中荃喜收九位弟子京津冀书画家迎新年乡村笔会在黄庄镇小辛码头村举行
首页 >> 书法 >> 正文

《不忘初心 融古铄今》宣家鑫访谈录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1-10 13:59
宣家鑫
宣家鑫

  1961年1月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鉴定家、书画家、篆刻家,慈善家。字逸白,号无为、一得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部评估委员会书画鉴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维权鉴定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大学博物馆高级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篆隶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青少年书法委员会会长。

  作品曾在“峨嵋杯”、“青泉杯”、“三峡杯”、“双羽杯”、二届“神龙”、上海海内外中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论文入选全国第三届书学研讨会;曾获加拿大国际书画大赛最高奖“枫叶奖”,并被神墨、黄河、翰园、常德、万竹园等碑林勒石刻碑。入选日本第52、53届国际文化交流展,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当代著名中国书法家作品展,全国第三、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会员优秀作品展,首届国际青年书法展,中日、中韩、中新书法艺术联展。

  作品及生平被收入《中国名人墨迹大全》、《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画家辞典》、《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大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作品和艺术成就被专题介绍于《中国日报》(英文版)、《人民画报》、《中国文艺报》、《中国商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日本《书道》等杂志和报刊上。

 
 

  宣家鑫在上海戏剧学院书法研究生班任教,培养的学生在全国及上海各项比赛中获得大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担任书法学术研究。论文入选全国第三届书法学术研讨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书法篆刻与上海首次学术报告会、上海海派国际书法理论研讨会、上海第二届收藏家大会论文集、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上海书法篆刻论文集、世界华人收藏大会论文集、沈尹默书法论坛论文集。作品及生平被收入《中国名人墨迹大全》、《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画家辞典》、《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大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作品和艺术成就被专题介绍于《中国日报》(英文版)、《人民画报》、《知识世界》、《澳门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文学报》、《生活美学》、《艺术新闻》(台湾)、《收藏与投资》、《华侨日报》(加拿大)、《新加坡日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日本《书道》等杂志和报刊上。

  参与担任全国评委的有:全国首届“许慎杯”篆书书法大赛评委、第六届全国少儿书画现场大赛评委、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新人新作展评委、上海首届“海峡杯”书法大展评委、第29届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高野山书法比赛评委、全国首届“沈尹默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作品展评委、纪念沈尹默先生诞辰130周年——“沈尹默杯”全国教师书法大赛评委、第一、二届行知杯金荣达全国书画大赛评委、墨浓情深—上海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书法展优秀作品集评委、首届“国粹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奖赛评委、上海第二届篆隶书法展评委、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评委、2015、2016、2017上海市民文化节评委、第一、二、三、四、五届上海青少年书法艺术奖评委、上海首届全国书法篆刻双年展评委、上海第一、二、三、四届篆隶书法展评委、上海第七、八届书法篆刻大展评委、全国大字书法比赛评委、中国梦-上海青少年书法精品展评委、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大字书法国际大展”评委、第四届“大师从这里起步”上海少儿书法美术大赛评委、正大气象—纪念胡问遂先生百年诞辰国际书法大赛评委、上海市中青年临摹与创作展览评委、第一、二、三、四届上海奉贤“言子杯”国际学生书法大赛评委、上海市第一、二、三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评委。

  1990年作品以国礼赠李政道博士六十诞辰,1991年成功举办了个人书画篆刻展,2000年作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代表团成员访问新加坡,2001年出版《宣家鑫作品集》,2008年举办“墨的呼唤”宣家鑫书法展,2008年应日本外事局邀请作为上海市书画收藏代表团团长到日本鉴定访问,2009年应韩国书艺院邀请作为上海书画收藏鉴定代表团团长访问韩国并鉴定讲学,2010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次全国大会,2011年举办“墨的张力”宣家鑫书法展,2011年应台湾孙中山纪念馆邀请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还应邀参加台湾艺术大学学术交流与笔会,2011年举办墨的张力──宣家鑫书法展,2011年应澳大利亚世博宣传组委会邀请作为上海书画家代表团成员访问澳大利亚,2011年参加“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2011年作为代表参加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参加上海市文联第七次文代会。2012年应联合国中国书会邀请作为上海书法家访美代表团副团长访美在联合国(美国)举办展览。2012年应日本爱知县美术馆邀请参加日代表团团长参加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中日书法交流展”。2013年荣获由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统战部、上海市静安区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07年-2012年静安区光彩之星”荣誉称号。2013年海派书法全球德国汉堡展作为上海书法家副团长访问欧洲四国。2014年作为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馆藏书画精品和海派书法全球行-俄罗斯莫斯科精品展的副团长访问莫斯科。2014年作为海派书法全球行-法国巴黎展的副团长带团访问法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四国。2014年荣获上海市青年联合会2014年度事业突出贡献奖。2015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家鑫精通中国书画鉴定,宋、元、明、清、民国、当代书画各名家流派。曾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劳动报》、第一财经时报、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台、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上海纪实收藏频道、台湾中天电视台、日本电视台、韩国电视台等多家电视报刊杂志的专访;上海新民网、雅昌网、精拍网人物专栏予以介绍。宣家鑫也撰写了大量的理论鉴赏文章。2008年应日本政府外事局的邀请作为上海市书画收藏代表团团长到日本鉴定访问,赴日本鉴定唐朝王维《江山霁雪图》。2009年应韩国收藏家协会和韩国绘画研究所邀请,赴韩国鉴定明朝文徵明《江山揽胜图》和清朝宰相刘墉的书法。受到两国收藏界和艺术界的一致好评。

宣家鑫先生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家鑫先生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采访嘉宾:宣家鑫(以下简称宣)

  记录者:顾琛(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顾)

  顾:宣老师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采访您。在采访您之前,我认真地阅读了许多关于您的介绍文章,也读了不少您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和您参与的电视节目。关于您的报道和采访,有很多,而且题材广泛。宣老师在众多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今天我想就书法、艺术观、鉴赏等方面对您做采访。

  名号是我的人生价值观

  顾:宣老师您字逸白,号无为,一得夫。谈谈您的名号吧?

  宣:古人对于自己的名和号是很有讲究的。我字逸白,号无为,一得夫。我的斋名是“无为斋”和“坐忘楼”。我一个一个来解释吧。

  “逸白”是我的字。“逸”是超越、超凡的意思。“白”字取自“虚室生白”,虚是指空灵,室:心,白是指道。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从而生出智慧。逸白,就是我所要追求超凡高古的道家境界。

  “无为”和“一得夫”都是我的号。我先来解释一下“一得夫”。“一”是万物的开始。《说文解字》讲“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在这里“一”就是元元本本。“得”是得到一点点知识。“夫”是指男人。在《说文解字》指的是丈夫的意思。从字形上来看。“从一大则为天,从大一则为夫”。人立天地之间。这也符合中国哲学中讲的“天人合一”观点。与大自然合一,要和平共处,顺应自然。同时也要随着世界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男”这个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力。男人就是需要出力,这里指的是男人的责任和担当。男人要对家庭有责任和担当,更要对社会、这个时代有责任和担当。所以“一得夫”这个号,

  我表达了我的人生信念,也就是做一个谦虚的、脚踏实地的、有担当的男人。

  接下来我谈谈我两个斋号。第一个是“无为斋”。

  “无为”是《道德经》中提出的重要概念。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所在。这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我认为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以“无为而无不为”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无”恰好与“白”相对应,诠释着我的一种艺术态度和人生的追求。

  庄子学说中对于“无为”看法是一种归隐自然的人生态度。这种归隐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状态。这也是我的人生观,艺术观。

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接受宣家鑫的书法作品
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接受宣家鑫的书法作品

  “坐忘楼”是我另一个斋号。“坐忘”两个字是出自于《庄子?大宗师》。指的是端坐而浑忘一切物我、是非差别的精神状态。郭象对“坐忘”有很好的注解:“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坐忘是道家的一种很重要的修炼方法,是一种“物我两忘”,达到人与自然的沟通。禅宗也讲究“坐忘”。禅宗中所讲的顿悟便是其体现。这种“顿悟”是一种“无休之休、无为之为”,恰恰切合了庄子清净无为的思想和顺天地之自然,于忘我后达到“梵我和一”。书法是要“契合自然,心纳万物”,在其精神方面,我更喜欢那种“返璞归真”。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无为,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我的字、号以及斋名恰好反映了我的追求。在学习古圣先贤大智慧的旅程中,逐步确立了我在人生道路上前进方向。做事时心无旁骛,用生命的热情去浇灌自己所喜爱的事业,进行“无为”的探索;在艺术的领域中,倡导返璞归真、顺从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实践出自己“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艺术道路。

  好的老师终身受益

  顾:您是上海滩著名书法家,而且是上海书协副主席。我阅读了关于您一些介绍文章,您少年时候父母引导你玩球、玩乐器。但是您还是钟情于书法。从小也是在名家的指导下学习和练习书法。你能给大家讲讲你的学书经历。

  宣:从小父亲叫我打乒乓、学武术以增强体质;5岁时拉二胡、京胡以提高艺术修养。7岁时,跟随岭南画派学习国画。而书法的学习是源于我父亲对那句“字如其人”古训的认同。他认为字写好了,走出去给人第一印象会好些。而且从实用角度来讲,字写得好可以出黑板报;在学校或者单位里可以做个文职。谁知父亲的这个想法就此奠定了我一生的走向。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我书法学习旺盛时期,为了能学到古人的书法精髓,父亲通过单位的工宣队,开了证明到古籍书店,买来一批书法拓本,让我原汁原味地学习。多年后我报名去当时上海有名的沪东工人文化宫进一步学习书法技艺。接触了任政、胡问遂、赵冷月等书法大家。当年这些老师正值中年,是最富有精力时候。他们的学识和书法水平恰好也在最好的时候。听他们讲书法的起源、历史、演变;看他们现场挥毫书写书法,总觉得自己学不完、看不够。19岁时,在画家舅舅的引荐下,我欲拜张大千的学生、女书画家厉国香[ ]为师。厉国香先生解放前在书画界尤其是女书画家中就很有名气。1936年她的书法作品入选“宁波?雅艺书画研究会展览”并且加入宁波雅艺书画研究会。她在1941年至1947年间作品多次参加由顾坤伯、赵叔儒、张大千等人组织的“师生书画展览”。但我要去拜师的时候厉先生年事已高,婉拒了。我就曲线拜师,每个星期给她寄上自己的习作。没料到因我书法技艺日新月异地进步,每次都给先生带去惊喜,三个月后厉国香竟主动收我为徒。在恩师的指点下,遍临碑帖。王羲之的《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钟繇的《季直表》、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陆机的《平复帖》、怀素的《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张旭的《古诗四帖》、黄庭坚《松风阁》、米芾《蜀素帖》、吴昌硕的《石鼓文》等等。所以,厉国香先生是我的授业老师。我也成了她的入室弟子。

  在70年代上海沪东工人文化宫学习书法,我当时对于书法的认识是写好字,能够把字得漂亮。这还是我书法启蒙阶段。在启蒙阶段就接触了海派书法大家任政、胡问遂、赵冷月等老师,书法的起点自然比较高。三位海派书法大家都是我的授业老师:任先生书法写得潇洒漂亮;胡先生的书法因掺北碑风格,所以显得凝练厚重;而赵冷月先生,他富有开拓精神。我受教最大的还是赵冷月先生。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我对书法的理解也上了一个层次。发现以前所写的字是符合大众审美,缺少自我的东西。学书时候所喜欢的漂亮的、媚的东西到了80年代时我有了一些反思。这个时期的反思很关键。我就开始遍临各家的书法。同时开始和许多老一辈书画家接触,扩大眼界。而且在80年代又参加了很多比赛。当时出版物也多,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那时候,我仿佛如海绵吸水一样地学习。

  90年代是我的书法觉醒的时代。我下海搞画廊,搞拍卖……可以接触到很多真迹。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眼力和眼界迅速提升。书法和艺术观在90年代后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海上三老[ ]及众书画篆刻家对我的帮助

  顾:刚才宣老师您讲到上海的三位书法大家对你的帮助。我想,一位成功的书法家除了天赋和努力之外,一定会有独到的机遇。

  宣:对,我的书法成就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给我最大帮助的有海上三老。我曾经写过一篇《从海上“三老”观海派书法变迁》文章。刚才讲过我和这三位老师很早就认识了。他们和我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任老的学生很多,曾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美誉。任先生很好。每次去看他的时候,会和我说:“这是我新创作的作品,拿一张去。”我是不好意思要老师的作品。胡问遂先生是三位著名书家中唯一科班出身。他是一位学者型的书家代表,很早就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常和我说:“我临帖临的是一种经验,这种经验要融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去。”而胡先生开创的是一种碑帖交融、倡导古朴,苍劲的书法风格。我在1991年第一次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是在上海古籍书店上的艺苑真赏社。当时胡先生已经患帕金森病,但他还是欣然用颤抖的手书写了“宣家鑫书法展”。这几个字取法北碑楷书,夹杂行楷,显得很古朴。这也满足了一个年轻人的心愿,同时也是老一辈书家提携后学的情怀。赵冷月先生和我关系最为接近,也给我最多帮助的先生。他有一副作品“目击道存”,表现他要从形式走向内涵。他晚年变法是一种很不容易的创举。赵先生的变法,是建立在他深厚书法功力的前提下,追求一种自然天趣的返璞归真。他80岁时候不仅题写了“宣家鑫书法篆刻”,而且还为我的展览提了“融古铄今”四个字。在我第一次书法展上,赵冷月先生还曾经说了这样的鼓励后辈的话:“三老先生保驾护航,宣家鑫书法艺术有一定成绩,为人是相当成功。书法真草篆隶行各体兼备,书法全面发展,真是未曾想到。青年老成。”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机遇是我有机会和许多著名书画篆刻家面对面地交流,而不仅仅是聆听。

  以前作为小辈,我是听从于老先生们对我的指点。这还是在听的状态,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交流。使得我有机会去采访各书法绘画篆刻名家,可以和他们坐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个机缘是在90年代初我编撰《中华名人书斋辞典》获得的。当时我负责的是书画篆刻家书斋的收集和采访。我当年接触了一大批德高望重书画大家。比方说在上海就有朱屺瞻先生、谢稚柳先生、唐云先生、程十发先生、刘旦宅先生、钱君匋先生、陈大羽先生、亚明先生、吴青霞女士、陈佩秋女士、喻继高先生、徐之鹤先生、刘大为先生、方去疾先生、方增先先生等等。他们都是当今书法、绘画、篆刻界泰斗。在80、90年代,我就认识了韩天衡、张森、王伟平、周志高、吴建贤、刘小晴、童衍方、刘一闻、钱茂生等当年上海书法界的优秀的中间力量。当年与这些老师们交流、学习创作,书艺上有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考。

  说一个故事。我平时写“佛”这个字,不是按照正常笔顺书写的。我写“弗”,先把所有横画都写好,然后再写竖画。这实际上是从钱君匋先生那学来的。他就是这么写。我觉得很有趣,所以也这么写了。

  顾:刚才您说到您编辑的《中华名人书斋辞典》,老书画家们的书斋号一定很有故事和文化。他们的书斋名,一定很有趣。

  宣:编撰《中华名人书斋辞典》让我近距离接触书画界名人。说说几位书画家的书斋号,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赵冷月先生和我关系很好。赵先生的书斋名叫“缺圆斋”。“缺圆”意指永远不会圆满,只要有生命,一定会有缺陷,这也体现着赵先生的谦虚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无止境。胡问遂先生的书斋叫“藤颖阁”。韩愈有一篇文章叫《毛颖传》,讲的是毛笔的故事。先生曾经自制藤笔写字。所以叫“藤颖阁”。

  唐云先生的斋号叫“大石斋”。因为唐先生是杭州人,他曾居住在富春江畔的大石山下。与大石有渊源。艺术上他既爱新罗、金农,更为崇敬的是八大和石涛,这又与“大石”两字相联系,因而以“大石斋”为画室名。并以“大石”为自己的别号。“八壶精舍”是唐先生晚年的斋名,其名来源于他珍藏的八把曼生[ ]壶。分别是两把合欢壶和扁壶、瓢壶、匏壶、提梁壶、笠荫壶、井栏壶。“山雷轩”亦是他的另一个斋名,是赵之谦为葛民先生题的斋名,因唐云喜欢此书法,就沿用了此斋名。

  在编辑徐悲鸿先生的斋名时,在当年的条件下我没能查到相关的资料。一次我给学员上书法课时候,恰好一位家长在看《徐悲鸿传》。徐悲鸿1928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当他们搬进新建的傅厚岗4号寓所,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一年,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徐悲鸿将新公馆命名为“危巢”。搬到新房子虽然高兴,但在民族存亡之时,他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国难,居安思危。他在《危巢小记》中说:“古人有居安思危之训,抑于灾难丧乱之际,卧薪尝胆之秋,敢忘其危,是取名之意也。”徐悲鸿就是用他的艺术创作来进行抗日救国。同时他举办画展来募集资金,把募集善款捐献给国家,用以保家卫国。徐悲鸿先生的这种精神体现出他的崇高的人格境界。

宣家鑫与刘旦宅先生
宣家鑫与刘旦宅先生

  字模设计为字形结构打下扎实基础

  顾:青年时期,宣老师您的书法特长和扎实的技术,成为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的一名字模设计师。字模设计师的工作对你的书法或艺术观有些什么影响呢?

  宣:书法是中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汉字表现艺术的主要形式,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字模的出现,不断地向社会推出符合文字规范的、优美的字体,以满足社会需求,并推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1983年上海市出版局所属的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在全上海进行社会招聘,招考“字模设计师”。印刷三厂的领导因为我书法写得好,就鼓励我去报考。全上海几千人报考,最后录取了5名。其中一名就是我。字模设计的工作是一项既要毛笔字写得好又要有相当的耐心和认真态度。同时还要有些创意。当年的行书字模是由任政先生书写的。然而,把这些字全部变成字模还是需要再进行细致而精微地调整。那么制作这些字模,必须要符合字的内在结构规律。因为印刷用字,既要有美感,又要讲究整体的平衡,这样才方便人们阅读。那么什么是整体平衡呢?那就要求每一个字要布白均匀,结构合理,笔画的粗细恰当,空间的布局要均衡。否则的话,写好的字在拍照缩小样后,就容易出现一个个“苍蝇”。所以,我们设计字模书写要使用缩小镜。字模设计工作是很考验耐心和眼力的工作。我们要对每一个字进行反复地研究、修改、打稿。当年我们做了常用字9000多字字模,以及做了一套非常用字18000多个字字模。“字模设计”工作让我对汉字的形体结构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地认识,为学习书法掌握字形结构打下扎实基础。

  融古烁金是我的一种书学理想

  顾:在工作之余,宣老师继续进行书法创作和实践。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宣老师当时小楷书写得很好,融入了钟繇、王宠、黄道周等风格,并且把晋唐风格融入到自己的小楷书写中,并且在全国各大书法比赛中屡获金奖。曾经被张森誉为“得奖专业户”。这也说明了宣老师有着极其扎实的书法功底而且很有创新精神。这着实让我们感到羡慕和钦佩。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由于很多人在书法入门之后往往会走入一个瓶颈,而宣老师您青年时候的书法就有如此成就,您是如何突破瓶颈的呢?

  宣:我认为各人的书风不同。采百花酿佳蜜,目的是融会贯通。笔墨是一种情趣,书法是一种艺术,特别要讲究个性和情感:临摹碑帖,是学习的手段,并非目的,故不以形似为能事,须取其精神,然后融化在自己的心血中,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艺术面貌。这是区别书家与书匠,书艺与写字的根本。

宣家鑫先生小楷作品
宣家鑫先生小楷作品

  我楷书从唐人入手,学欧立骨,学颜撷力,继而上溯魏晋,学钟繇《季直表》用功最深。在恩师指点下,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根基。但这些仅仅是继承传统,创新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我学习众家之长,把篆书的圆通、隶书的方峻、草书的气势、颜书的端庄、二王的清丽、北碑的刚劲、南帖的圆润,努力融会于自己的笔墨之中,尝试创造具有自我个性的艺术作品。关于小楷,我的小楷吸收了钟繇、王宠、黄道周的风格,在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我的一副作品,用的是黄道周风格融入到钟繇之中。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入选的是章草书法。章草书法与今草有机结合,既有古朴,又寓于灵动之中。我在《首届中日书画公开征集展》中获奖的章草作品中,较成功地体现了传统与时代的有机契合,书法保留了古代章草字字独立,字势内敛的特点,又在用笔上掺用了今草的使转和北魏方折的笔意,横、擦、点、划,一改古代多做波蹀的特点,而是随意赋形,章法上采用疏朗有致的格式。我追求这通篇作品气息古朴深厚、纵横自然、顾盼生姿、首尾相应和动而静的韵味。他们开玩笑说我写的楷书叫做“宣楷”。我想,我祖籍是在安徽,是宣纸的故乡。宣和楷的结合,也是和书法有关了。

宣家鑫先生章草作品
宣家鑫先生章草作品

  然而我也明白一个道理。对于一名书法家来说,他的艺术高峰也许就停留在他的盛年。艺术水平并不一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好。这是因为人很容易满足于自己的原有风格。这就是“结壳”。许多书家老年由于学识、体力等限制了他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所以,我们看到一些书家的最好的作品,往往是在他的盛年时侯创作的。我认为,书法风格形成不能太早。太早形成风格,可能容易沾染上习气。而许多书法大家也想在晚年有所突破,但是尝试者很多跳不出自己的窠臼,变法失败。我为什么对赵冷月先生特别敬佩,因为赵先生晚年变法。不管他变得怎样,但是他的那种打破自己原有风格,敢于让别人评价或者批评。这也说明他是一位不固步自封,一直在探索艺术真谛的真正的书法家。

  顾:宣老师如今主要是以创作篆隶为主,您对篆隶书法情有独钟。您是怎么走向篆隶书法的?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您在篆隶上的取法?对于篆隶书法,您关注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刚才我讲过“百花采蜜,融会贯通”的问题。一个人不能死守着一种风格去书写。我现在是上海书法家协会篆隶委员会主任,我从小就有比较深的楷书基础。世人都知道我篆隶写得有风格,而不知道我成名在小楷。章草、行书、草书也能书写。但是一个人需要有一个定位。比方说,韩天衡的草篆、周慧珺行草书;王伟平的行书;张森的隶书……都是他们最具特色的书法。我的定位在篆隶方面,我在外面展示我所喜欢的篆隶书法。

  以前写楷书、小楷等在颜真卿、钟繇等风格上用功颇深,从而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根基。我明白“学书深知取法乎上”之理。我也读了许多理论的书籍。当我读到傅山“楷书不知篆隶之便,即入妙境,终是俗格”时,恍然大悟,乃由晋唐上追秦汉,沉醉于《石鼓文》、《石门铭》、《石门颂》、《张迁碑》、《西狭颂》、《爨宝子》诸碑和刻石之中,探本溯源,以汲其古质之意。

  清代伊秉绶、金农、吴昌硕等诸位书家也影响着我的书法风格。我吸取了他们“萧散严谨,浏漓顿挫,参合己意,中和雅致”的风格而为我所用。我的篆书,以大篆为主,间以八分相合。隶书以汉碑为基础,融合大篆笔意,又参以简书情趣。在书法研习中,我觉得若不通篆隶,便无法通其变,更不知字体发展由来,不解字型衍化。

宣家鑫先生甲骨文、篆书作品
宣家鑫先生甲骨文、篆书作品

  让更多人喜爱上书法

  顾:您曾经在《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书法申遗文章——《书法申遗,刻不容缓》[ ],同时《美术报》也转载了此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书法生态仿佛有所改变。您能谈谈这几年来您所看到国内书法变化?

  宣:我在2008年4月16日在《文汇报》发表了《书法申遗,刻不容缓》一文,受到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同志的关注。当年蔡部长曾经询问过我关于书法传承和书法文化的发展问题,以及关于书法申遗意义。我当时和他解释了书法是中国文化载体,它是植根于我们民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如今,某些国家要把“书艺”去联合国申遗,这会极大地伤害中国百姓的感情。因为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文化性、排他性。中国汉字文化圈的再次兴起,预示着中国文化要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书法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我们不保护自己的书法,谁来保护我们的文化?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这也对中国书法申遗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一年后的2009年包括中国书法在内的22个中国申报项目已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中国文化引起世界关注。随着党中央对于文化战略的调整,十八大,十九大中央调整了文化思路,文化自信正在引起广泛关注。领导人的书法展示,各级书协的书法活动及各级书法教育的开展,推动着书法生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年这篇呼吁性的文章,今天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宣家鑫讲解海派书法
宣家鑫讲解海派书法

  海派书法全球行

  顾: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有许多老外开始学习中文,甚至开始学习书法。书法作为中华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我们上海书法界在书法对外宣传做了些什么工作呢?

  宣:随着亚投行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构想的落实,“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我们对外交流的指导方向。传统的儒家思想讲求的是“共富共赢”。也就是我好带动大家一起好。这种和谐共赢的思想正体现着我们中国人解决国际间摩擦的智慧。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不妨可以把中国书法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我认为书法是当之无愧的一张“文化名片”。为了向世界展示“海派艺术”的魅力,自2011年起,上海书协发起“海派书法全球行”活动。这个活动已先后赴联合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柬埔寨、澳大利亚、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我们举办的这项活动旨在让海派书法走出国门,让更多的海外朋友认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领略海派艺术特点及其独立的视觉审美特征。以前海外对中国的了解是很片面,而今天的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大国,需要把自己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带到海外,让更多海外朋友了解到一个富有伟大而灿烂历史的、富有朝气的、文化上具有和谐性的中国。我们“海派书法全球行”活动,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当地带来“中国热”。外国友人和我们一同探讨书法,欣赏书法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全球行活动带来的是有更多外国友人开始学习中文,学习书写汉字。可喜的是,有更多的海外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学习中国文化并且来到中国就业创业,东南亚国家再次兴起“汉字运动”。汉字文化圈继续扩大。我们带出去的是和谐的、是互相交流,互相理解的东西和理念。正如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我们带去的是友谊,带来的是友好。

  顾:上海作为一座拥有书法传统的特大型城市,爱好毛笔字的群体是很庞大的,尤其是青年和少年。您是上海书法家协会青少年书法委员会会长,也支持青少年的书法发展。上海书坛今后的发展,要有一批青年书法人才。您能谈谈如今上海青少年书法的一些情况,上海青少年书法的优势以及需要进步地方,以及我们青年一代对于海派书法的传承和创新,提一些您的看法。

  宣:中国文化的强势回归,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优势和生命力。对于书法来说,从2010年起,关注和开始练习书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青年群体中,尤其是以女性白领为主体的学习书法的人数最多,而男性学习书法的人数也有上升,但是没有女性白领学习的多。高学历的诸如博士,硕士人群练习书法很多。这种现象也说明了我们社会发展到了对文化有了觉醒。文化觉醒首先体现在文字上。书法是文字的载体。许多白领尤其是女性白领对于写毛笔字的初心是很纯粹的,他们希望通过书写,培养一种内在的美和宁静,提升自我的审美意识。最值得称赞的是他们学习书法不功利,只是把书法作为一种提升自我修养的方式。

  随着青年人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对于书法来说,我觉得是一件好事。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学养审视当下的书法生态。随着一批批的青年人来到书法这个大家园中,我们看到许多并不是书法专业的人,他们用自己跨学科的能力,学术训练来进行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史研究。可喜地看到,书法生态中不仅仅只有老年和小孩学习,更多的年轻人进入了书法学习行列,这也给书法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

  我们也可以看到,上海书协组织的考级人数,每年以30%的数量递增,今年达到了3万人次。青年群体的考级数量也在上升,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具中国风格和特色的笔墨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是中国人襟怀、品格、学养和才情的总和。故俗语云:“字如其人”。我们要鼓励与引导青少年学习汉字、写好汉字、陶冶性情、滋养心灵。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效果而荒废基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懈怠。

  上海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虽然上海曾经出现过许多的海派大家。比如像吴昌硕、沈尹默、白蕉、邓散木、潘伯鹰等等大家。然而在今天,上海的书法在全国并不是特别优秀。这是与上海的城市导向有关。上海在科技、金融、科研创新领域是全国一流的。上海是最早开埠的地方,和西方交流比较早,所以造成了上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上海学习书法的青少年很多。然而书法在上海不能作为生存的手段,依靠书法在上海生存压力很大。很多写得不错的青少年放弃了书法。

  我作为上海书协青少年书法委员会会长,我的责任就是多宣传书法艺术对人格修养的帮助。所以你可以看到我的微信朋友圈常转一些书法对德育、美育作用的文章。上海青少年书法学习还是比较正规的,毕竟有海派传统的根基。现在青少年书法主要以写楷书、隶书为主,兼顾篆书和行书。我们在青少年书法评选的时候有意引导他们临摹古代经典字帖,继承和学习传统书法技法和结构,做到规矩和才情相结合。2017年上海青少年书法展投稿有1400多件,原本计划入展数量只有100件。我提议入展200件,入选100件。这样提高入选入展让年轻朋友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年轻人的自信心有了提升,同时也坚定他们学习书法的恒心。让书法成为他这一辈子喜欢的艺术。你知道,一个孩子如果有作品展出或者得奖,会对他们的一生都会有很好的影响。

  然而青少年学习书法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的。青少年学习书法必须要深入经典,广与专必须要结合。青少年吸收知识快,有些人写字很早就“结壳”。也就是说,有些人刻意地用一些夸张去设计所谓的面貌。40多年的书法实践告诉我:书法的风格形成是渐进性的,不是刻意设计成的。风格代表着你的面目,它能看出你的学养。书法风格的形成是逐步的,它是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统一。风格不能够单一。而书法风格需要有着整体风格的协调和个体面貌的变化。也就是说,思想本质是一样,而形式可以多变的。如今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有些人为了尽快地入展,就进行了一些书法设计。比方说,有一个作者,他把作品的内容用集字的手段进行刻意地设计,用拼接和电脑进行设计排版,按照设计稿去摹写。真正让他来写的话,根本写不了书法作品。

  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作者死写一本字帖。实际上,这种方法也不可取。帖是桥梁,是引领你进入书法的殿堂。通过字帖,你要掌握基本的书法技巧,掌握结构和风格,让字帖融入到你的风格中。但是这一本字帖并非你的终极。在掌握一本帖后,需要你广泛地去临写不同风格的字帖,学习这些字帖的方法和风格,同时融入到你的风格中。自然你的风格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

  我也看到一些人往往喜欢书写近代人的书法或者直接学习老师的书法风格。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亡。”他的意思就是要我们懂得学习白石老人的那种神韵和作画的思路,而不是简单地去临摹他的风格。但我们一些年轻人,往往喜欢临摹自己老师的书法。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对老师感情上容易亲近、对老师会有着盲目崇拜,而且老师会手把手教,你很容易就学到老师的技法,这样也许你只是“师其迹,而未师其心”。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书法家后代或学生最终没有超越自己的祖先。吴昌硕的后人,没有超越他;学任政先生的字,最终也没有超越。这些都是很可惜的。

  最近我也参加了上海市语委和上海书协举办的“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并且聘任我和其他一些书法家为定点学校书法辅导专家。我在教小朋友书法的同时,也在传递一份书法的信仰。

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聘书
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聘书
 
宣家鑫与孩子们交流书法
宣家鑫与孩子们交流书法

  顾:青少年书法水平代表着今后这个城市的书法水平,文化水平。在上海市书展上,您主编的《青少年书法实用教程》获得了热捧。介绍一下这本凝聚着您和其他书法家,教育家心血的这套丛书吧。

  宣:教育部书法进课堂对推动书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书法,去爱好书法。

  为此我们编撰了一套《青少年书法实用教程》系列丛书。总主编是由周志高老师和我担任,并由我担任各分册主编,更有教授、学者、著名书法家、美术馆馆长和资深书法教师加盟担任编委会委员。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我们就着手进行调研和探讨。我们发现:现在市面上虽然出版了很多书法类的教材、教辅、字帖,但是真正适合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教材很少。我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青少年书法委员会会长,看到市面上字帖也是良莠不齐,就希望用我们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我的资源,为我们青少年学习书法做点工作。这套丛书我们用了四年时间编撰了26本,汇集适合学生书写的名帖名碑。这也是“迄今为止最齐全、最详尽、最实用的青少年书法学习教程,揭开了书法学习的秘密所在”的书法教材丛书。这套丛书从实用性出发,注重基础学习,鼓励创作。所以,我们编撰并不是单纯的字帖,而是从点到面,由浅入深。从执笔法、写字基本知识、病笔解剖、笔画和字体结构、书法名家书法故事、集字范例、书法家年谱等方面进行编纂。我们着重对基本字体进行了详细地解说及指导,并以名家碑帖原拓为蓝本,经过筛选、归类及技术处理后,配以米字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且掌握其结构以及笔法。我们强调的是让青少年不走弯路,深入经典,临摹与创作并进,研究探索书法创作。同时,我们也结合当代的书学研究,配以书法知识,书法家学书逸事等文化上的内容。实用性、文化性、教育性、规范性是我们决心编这套《青少年书法实用教程》丛书的初衷。这部书不仅为参加书法考级和比赛,提供权威的碑帖笔法和结构来源和创作模板,而且为青少年构建一个完整的书法学习的体系兼具可读性,知识性。所以我在这部书的编撰中,花费了极大的精力,目的是为青少年学习书法奉上一本精品教材。

  “形式主义”和“恶丑书法”破坏着书法生态

  顾:您能说说当下书法生态中,我们需要警惕的地方。

  宣:当下如火如荼的“形式主义”的审美机制构建于标新立异的感官刺激;原来以人为本、以文为重的书法忽然成了形式至上的技术游戏。它扭曲了传统书艺的本质属性,书法从重文化性走入了形式化的误区:只求“奇美”,剥离“真”、“善”。制作式的技术崇拜,片面追求形式的“争奇斗艳”;聚焦于所谓“个性风格”,忽视了人文情怀,最终必然成为“展厅的仆人”、“市场的奴隶”。我在1990年书写的《养浩然之气以达彼岸》[ ]这篇文章传递的观点就是:学书要胸中有道义。历史上名垂千古的书法大家,几乎无一不是忠正廉洁,品节高尚的人。我在另两篇文章《试论气和书法的关系》和《德在书法审美中的作用》指出美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完善、和谐与鲜明。“美的这三个条件是和心灵相对应的。”书法是主体人格操守的迹化,凝结着生命的踪迹,延续了书家在精神史和趣味史的生命感性。这就需要书家以德立身,高扬书品与人品统一说,这种观念是我信仰。德艺双馨应该成为这个时代和社会共同遵守的规范,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而设计书法的问题在于它的审美存在了偏差,认为艺术品是设计出来。这可能是一种工匠的思维,而不是一种艺术家的思维。炫技成分多于情感表达的书法艺术,往往成为一种工匠式的书法。在当代,书法的形式大于内涵。以夸张的用笔、字体、章法以及运用各种绚烂的颜色拼接的作品很多,这种往往走向了书法的反面。要记住,书法是带给人以美丽恬静的感受,而不是燥动。这种炫技的成分过多,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地成名成家,尽快地入展。这种“设计书法”给书法带来巨大危害,影响了大众的审美,是一种投机现象。

  当下书坛,不得不提一下“丑书现象”。我认为“丑书”的丑和美学中讲的“丑”是不同的概念。“西施捧心”是美的。因为西施捧心虽然是一种病态的缺陷,但是这是她自然的流露,所以看起来是美的。然而“东施效颦”就不灵了。因为她是一种刻意的做作,就给人一种虚假。看起来是不美的。赵冷月先生晚年变法,他说过:“我创作时95%是不成功的。而只有5张作品符合丑中带美才可能是成功。”这些富含人生哲思、能够让人产生心灵共鸣的书法作品,这才是精品。而有这5%的精品,成就了书法大家赵冷月先生艺术地位。艺术就是这种“带着镣铐跳舞”。而丑书我认为是缺乏传统功力,无传统审美,走捷径的一种书法追求;是一种在当今书艺创作中凸显的投机现象,借此超越或改变传统经典的审美参照,寻求夺人眼球的感观刺激,哗众取宠。比方像某些人哗众取宠,肆意改变字的书写规则,完全打破汉字优美的形态,边写边吼,用夺眼球的方式吸引青年人。把书法变成了一种地摊式的杂耍。丑书迎合了一种阴暗性。它颠覆建立在中国传统中的美学,给社会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艺术具有教化作用,艺术不纯粹是娱乐,它是让人们在审美欣赏中受到教育,潜移默化中受到灵魂的洗礼和情感的陶冶。

宣家鑫先生讲座
宣家鑫先生讲座

  书法的黑白交融体现着中国哲学

  顾:以前听您讲过,宣老师现在每天早晨练习书法,下午进行阅读。我也看到宣老师在微信圈内发一些书法、艺术、传统文化、教育等文章,您11月也去了敦煌。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您曾经说过,书家要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广博的知识。书家不能闷头只盯着书法,他要有一个大的书法观。谈谈您的书法观吧。

  宣:书法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从小开始写书法,最主要培养了我们一种坚毅的品格。这种坚毅,体现着我们民族的民族性。中华民族文明五千年没有断,就是这种坚毅的民族性支撑着的。所以书法承载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书法的成功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成功。所以,书法在我们十大国粹中排名第一。中国书法讲求黑白、阴阳之道。书法符合中庸之道的审美标准。中国文化讲求黑白、阴阳的变化,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所以,中国文化讲辩证法,它是不具有侵略性和毁灭性的。八大文明除了中国文明外,都已经灭亡了。书法中讲过“计白当黑”,黑和白相互融合,恰如八卦图中黑白时刻地转化。在这个意义下书法不仅仅是写好字的问题,它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用一种辩证的处世哲学。世界大同,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就体现这一种融合,是一种“和谐”。我一直说“人”字,撇代表我,捺代表人人。我所取得的成绩,实际上是大家的支持——有老师给我的传承,也有同道对我的帮助,学生传承。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大写的“人”。所以,我们把书法上升到哲学层面去思考,我们才能够有效地把握书法和传统文化的意义。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让我们懂了道理去实践。从书法中,我们可以有很多的哲学思考,同时也给我们在待人处事上有许多启示。书法是兼具思想性,情感性和时间性。如果单纯把书法看成是好的字或者专注于书法的技能性,我以为这可能偏离了书法的本体。书法确实需要技能和技术,但是这些技能和技术要融合在书者内心。书者应当是一位有学问、有担当、有气魄的大写的人,这样他的作品才能让人静下心来品。好的作品中可以和观者达到心灵的沟通,从而打通时空。这可能就是书法者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这也是我所追求的。

  “功夫在字外”我深谙这个道理的。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我会看相关唐诗宋词、古典名著、文艺理论、中外艺术、甚至哲学等。从这些书中颇得个中三昧。书法之事,在于养而不在于“炫技”。“养”是个人的修为和雅量,是长期积淀下的眼力与境界,它是微妙的,但是能感觉到,它无法用语言表述。杨守敬《学书迩言》中所谓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可谓至言。在这三条之外,杨守敬还增了两条:“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

  工艺品是单一的可复制的,所以它只有工艺和技艺。而艺术是要有思想、有情感、有时间性。当今出现了一种“机器人书法”。它还是一种程序化的书写。而书法的情感性、思想性机器人很难模仿。机器人可以作为教人写字的辅助工具而不能够成为一种书法。

  我希望能够用我的能力去帮助应该得到帮助的人

  顾:在《上海采风》上阅读到宣老师的一篇文章《三次挥毫》,讲述了您为四川大地震三个城市都江堰、汶川、水磨镇等的做出的贡献,并三次挥毫书写作品。您一直以来在慈善事业上倾囊相助,也为青少年书法发展事业设立基金,我们学校也曾有一名学生获得过青少年书法发展基金。这些都让我们感动。

  宣: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电脑的普及,书写方式有被键盘输入取代的趋势。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青少年的认读、书写能力却有减退的倾向。在社会各界的共同警醒下,国家教育部也作出了“书法进课堂”的重大决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从2009年至2018年10年中出资300万元,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设立上海市青少年书法艺术奖。“上海青少年书法艺术奖”的推出,无疑是一股推动力。书法艺术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我设立书法艺术奖就是鼓励和帮助那些有志于书法艺术的青少年,让孩子们用最单纯的心境,最认真的态度,去学习书法;也希望更多的书法名家能够担当起普及书法艺术的重任,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尽自己一份力量。

书法家进军营
书法家进军营

  我的成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而当我有能力的时候,要想着去帮助别人。1995年捐赠书法作品给中华骨髓库基金义拍;2002年组织书画家和本人捐赠书画作品义卖3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上海红十字会,为抗击非典出一份力;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30万元建希望小学;2009年捐赠人民币25万元,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建立“宣家鑫希望艺术学校”;2010年“玉树地震”捐款1万元; 2010年东亚银行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萤火虫慈善计划”捐赠书法作品拍卖29万元捐赠给山区失学少年;2011年浙江台州黄岩区“2011年新春联谊会”,我的书法作品拍得39.8万元,用于扶助黄岩农民工子弟学校,并给3000名贫困学生购买校服;2012上海市侨商会慈善拍卖活动上我的作品“有容乃大”拍卖16万,捐赠给“侨帮侨基金”;2012年年底书法作品参加“蓝天下的至爱”艺术品慈善拍卖7.9万元,捐赠给上海慈善基金会;2014年上海团市委新春公益晚会,我捐赠的“德馨流芳”以10万元成交,爱心善款捐献给上海青少年公益专项基金,资助贫困青少年失学同学;2014年为“希望工程”捐赠贺岁隶书,用于公益拍卖,成交价6.72万元。

  顾:刚才您提到了您和安徽蚌埠市固镇县共同筹建“宣家鑫希望艺术学校”。能谈谈这个学校的情况吗?

上海、安徽领导为家鑫艺术学校揭幕
上海、安徽领导为家鑫艺术学校揭幕

  宣:我在2009年捐赠30万并在安徽蚌埠固镇县政府支持下,联合开办“宣家鑫希望艺术学校”。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学校。固镇县经济在安徽省相对来说比较贫穷。我们开办这所学校旨在帮助贫困学生,不让他们失学。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所学校开设有书法特色课程。每位学生让他们进入学校都有去书法班进行学习,培训并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我们也给学校进行教师书法培训。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候,该校的部分老师和学生来沪参观,我们和学生老师进行学习和书法交流。我也常常关注着这所学校的发展。让我欣慰的是,这所学校的升学率和艺术素养在安徽省蚌埠市名列前茅。

  顾:宣老师您成名很早,而且在30岁之前已经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您在90年代初去下海,能够放弃研究所的铁饭碗,去走一条未知的领域,是很有魄力的选择。

  1987年我成为了上海书市法家协会会员,1988年我在赵冷月,方去疾等先生推荐下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当年应该算是年龄最小的中国书协会员吧。正当在我书法道路一帆风顺的时候,90年代我下海开始做生意:开画廊,办书画院……有很多人不理解:一位已经有很大知名度的青年书法家为什么要去做生意呢?为什么不继续在书法上进行钻研,而是要与钱打交道呢?曾经我看到一位著名画家,画得相当好。而开展览,印作品集,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画廊用极低的价格购买了老先生的大部分精品。这对我的刺激很大。要开个人书法展,要出版书法作品集,就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迎合大众,拉赞助,看别人眼色行事,那是做不成一个独立的书法家的。真正的书法家,内心应该是自由的。书法家一旦为金钱所困,其书法的品位就会下降,会显得俗气。我选择了经商。我选择的还是艺术品方面的投资。这样也能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古今书法、绘画。

  然而,我终究不是一个彻底的商人,经营艺术品做生意只能称作曲线救国。现在我已经把生意上的事情交给别人进行打理。如今专心于书法、绘画、篆刻。读书也是我平生的爱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提供了我更多的空间去认识书法,认识艺术。

  我举办过三次书法展。第一次是1991年,在上海古籍书店三楼艺苑真赏社。当时的名字叫“宣家鑫书法篆刻展”。展览了当时我书法、篆刻作品。2008年年末,我在上海图书馆举办展览,叫“墨的呼唤——宣家鑫书法展”。2011年春节期间,在城隍庙的华宝楼,我举办了“墨的张力——宣家鑫书法展”。在开幕式2个小时期间,所展出的50件书法作品被销售一空。举办这些展览,更深的内涵是想拯救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唤起大家对书法新的认识,重新振兴我们国家这一宝贵的文化,把这宝贵的财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鉴定家、收藏家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系统的学问

  顾:看了《艺术与投资》杂志一篇《文化信仰,艺术价值市场参与者的系统性思维——宣家鑫访谈》[ ]。这么多年过去了,艺术品市场与投资者的观念可能也发生了变化,您能从艺术角度谈谈您的看法吗?

  宣:艺术收藏品市场从2003年至2005年火爆异常, 至2006年的市场调整后平缓增长,至2010年、2011年井喷式地跃进,再经历4年的挤泡沫和调整,2016年是近年来最多亿元、千万元拍品成交的一年。

  清宫旧藏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最终以3.036亿元成交,成为2016年度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傅抱石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以2.3亿元成交、曾巩《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吴冠中的《周庄》以1.98亿元成交、齐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册页》以1.955亿元成交,吴镇《山窗听雨图》以1.725亿元成交、张大千《瑞士雪山》以1.6445亿元成交、张大千《巨然晴峰图》以1.035亿元成交等等。

  之前一些当代艺术家在学术上评价并不高或是存在很大的学术争议,但市场上却很受欢迎;另一些则是在学术上评价受到普遍认可,但市场表现平平。这些现象在当下已悄然发生变化。就2016年的艺术品市场上,学术评价高的则保值、增值的空间巨大。以往短期的炒作“大卖”的市场性作品,并不能保持其长久性,已然渐退热度。我最希望看到是的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投资者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渐渐成为艺术品收藏鉴赏的行家,真正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宣家鑫先生在日本鉴定古画
宣家鑫先生在日本鉴定古画
 
宣家鑫先生鉴定画作
宣家鑫先生鉴定画作

  顾:作为鉴定家,宣老师您也有很多独到的观点。比方说经验第一,理论第二。这和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有共通之处。而且您也发了许多文章谈论具体的艺术品的美感,对于书画鉴定,您是这方面的行家,对于我们一般藏家,您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吧。

  宣:许多人将“书画收藏”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其投资效益往往比别的项目更显著,其增值幅度也超过别的投资。它的特殊性在于书画艺术品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既可作为一种物资财富储蓄,也可作为艺术来欣赏与研究。书画的价值相对稳定,表现在奇货可居,永不过时,天增岁月画增价嘛。我简单阐述下书画收藏投资应注意几个方面:

  一、真假问题。鉴定真假即从书画作品的布局、造型入手,结合作者的师承风格,分析其选纸、用笔、用墨、着色、题跋、钤印、装裱等习惯,再考虑作品与之所成年代及时代特征是否相符等等,只有经过系统地分析与论证,方能准确地判断书画作品的真伪。书画市场赝品泛滥,购买名家书画时,应请行家掌眼,以防买来假货。

  二、水平问题。书画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价值的基本因素。名家之作也未必幅幅都是精品。还有一些收藏爱好者,将画得好的作品认定为真迹,画的差的作品则为赝品。然而,画家一生的作品数以万计,真正的精品不过十之一二,更多的则是应酬作品及练笔作品。相反,造伪者在进行造假时,通常选择画家精品作为母本进行仿制,所做赝品往往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及观赏性。如果仅以作品的艺术性高低来判断真伪,则必然会混淆事实。

  三、价格问题。名家书画始终占据了高端艺术品的顶端市场且会经久不衰。但是书画市场漫天要价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所以在购买名家书画时,首先要了解行情,掌握书画价格的时点,或请内行把关,以免上当。当下艺术市场达到高峰的时候,许多新兴买家开始涌入艺术品市场。他们不懂艺术品,却看中拍卖行价格偏低,纷纷抱着捡漏的心态前去买。其实买家应该记住一条真理,就是好货不便宜,一场拍卖会上百个买家,好的拍品往往会引来激烈的竞争,最后价格反而很高。真正能够捡漏的概率只有5%,而且首先是那些有实力又有眼力的藏家能够买到。

  四、品相尺幅。品相是指书画的“相貌状况”,一件美术作品只有完整无损,才更有收藏价值。画面是否干净、墨色是否有脱落或润化现象,陈旧程度以及是否老装裱等,这些都是影响书画价值的重要因素。名家书画的销售有的以幅为计价单位(幅是指常规幅面,即不小于4尺3开者),有的则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所以同一位名家的作品,幅面越大,其价值越高。如幅面小于4尺3开的小品,其价值就不能与常规幅面的书画相提并论。

  五、文物价值和艺术地位。能流传下来的优秀的书画作品必然有其特有的文物价值,且是被大众所认可的。画家的艺术成就奠定了画家的艺术地位。比如八大山人朱耷,他所创作的画古怪、气氛冷峻,大多数是隐喻画。主要传达一种心绪,这种心绪隐喻画与有所指的政治隐喻画有所不同,它更富有美学意义。他的画主要是水墨花鸟或山水。八大虽有学习董其昌的绘画笔法,但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艺术没有俗套,自有创造。清代后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都受到其影响,故八大山人的真迹现今市场价值非常高。

宣家鑫先生国画作品
宣家鑫先生国画作品

  书画鉴定一般来说有目鉴和著录鉴定。两种鉴定方法都有其优缺点。目鉴一般是靠经验的累积和艺术修为。长期观看古代书画,脑子里自然而然地拥有标准的范本。中纪委对于收缴的贪官们的书画收藏,叫我去进行鉴定,我是通过目鉴的方法进行鉴定。凭着对古代绘画书法的印象,我在瞬间判断真假。对于鉴定,不仅仅是需要经验,更多地是在艺术上的实践和艺术的感觉。而目鉴有时候要用著录鉴定进行复验。著录鉴定一般是像博物馆和学术单位的使用的鉴定方法。一般来说,我们鉴定能够兼合两种方法进行判断。而我们搞鉴定的,需要真实、客观。鉴定时,还要感受到作者画作的趣味。比方说,黄宾虹晚年得了眼疾,白内障让他眼睛几乎失明。黄宾虹就依靠他几十年创作功力,万壑胸中,随意点染,不似而似的非理性的东西产生奇特的艺术效果,成就了黄宾虹晚年的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些对于鉴定家来讲,需要体悟到艺术家风格的渊源,这就需要鉴定家要有极广博的知识和眼界。

  鉴定是一门系统学问,它不仅要求鉴定者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更要求鉴定者拥有丰富的鉴定知识。要对一幅书画作品进行鉴定,科学的方法我认为是从书画作品的本质去鉴定。一件书画作品的真伪判断,归根到底是对真伪进行比较,寻找二者差异的过程。欲辨伪必先识真,识真是辨伪的前提与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从未目睹真迹的藏家,会对作品的真伪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所以欲投资书画的藏家,应想方设法观赏真迹。

宣家鑫先生楷书、隶书作品
宣家鑫先生楷书、隶书作品
 
宣家鑫先生的篆刻作品
宣家鑫先生的篆刻作品
 
宣家鑫和作者合影
宣家鑫和作者合影

  注释

  [ ]厉国香(1914-2003)。自幼爱好书画,少年时代即参加书画展览。先后师从张大千、赵叔孺、顾坤伯、李健、李肖白、唐云、陈秋草等名家学习诗书画。书擅四体,以端秀著名;画能多品,融诗书画于一体,以清丽成格;泼墨、泼彩,推陈出新,颇具“张大干风韵”。1940年参加何香凝、李秋君主持的“中国女子书画会”,1949年多幅书画作品收入《美术年鉴》。60年翰墨生涯作品遍传海内外,多幅作品被陶行知、沈雁冰纪念馆以及上海文史馆等收藏,或被收入各种书画专集,其从艺事迹被拍成录像、电视、电影和译成多国文字在各国放映。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四川成都“大风堂”艺术研究会会员,香港国际书画家交流协会顾问,上海市东岸画院院士。(百度资料)

  [ ]“三老”指的是任政,胡问遂,赵冷月三位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在上海书坛上影响巨大的三位书家。

  [ ]曼生壶的制作者是陈鸿寿(曼生)。他是西泠八家之一。

  [ ]宣家鑫。书法申遗,刻不容缓[N]。文汇报,2008-04-16。

  [ ]宣家鑫。养浩然之气以达彼岸[J]。青少年书法,1990.4。

  [ ]汪皞阳,宣家鑫。文化信仰、艺术价值和市场参与者的系统性思维——宣家鑫访谈[J]。艺术与投资,2008.12。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学习用典·百字赋-赵寅书法展即将在深圳开幕
• 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四届七次理事会
• 江西省书协书法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师大举行
• 戊戌华彩-华刚年书法绘画作品展在天津群艺馆开幕
• 国内首个王阳明个展在绍兴博物馆展出
• 北京纯一斋书法大隐张兴纯草书行书艺术展
• 情归故里·西泠名家书法篆刻作品展开展
• 《江苏省国画院专业创作与研究系列陆衡卷》欣赏
• 梅花引——迎新春杨杰书法品鉴会
• 赵光向天津体育博物馆捐赠43方伦敦奥运中国金牌印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