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南开画院组织书画家赴兴隆写生基地采风写生马国俊、赵树繁、陈福春书画作品联谊展10月16日将在宝坻区书画院开幕向“人民英雄”张伯礼学习致敬——天津市女书家委员会走进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河西区书协“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走进梅苑小学 慰问一线教职工“弘扬中华文化,践行大书法”天津全国写字教师培训交流会在津举行2020与君同行——王爱君&商毅水墨作品展在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开展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推进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创新建设陈叶新枝——孙伯翔、孙永志师生书法艺术展10月29日在淮安美术馆开幕追寻津沽记忆 守望文化家园——王明九先生学术讨论会将在津举行天津美术学院2020-2021学年度中国画综合研修班开始招生啦“容止若思——郑金岩个展”在见山艺术考拉空间开幕天津美院与华侨城北方集团战略合作签约 派克艺术中心首展当代艺术《十日谈》“胡杨颂——曲学真胡杨作品展”在水上公园境界颂艺艺术馆开幕“庆国庆、迎中秋——王印强书画展”在东丽湖六艺国学院开幕天津市群艺馆举办“佳节共庆 丹青寄怀”团扇作品创作展为双节献礼古质今情品格高──张福义其人其书其印2020与君同行——王爱君&商毅水墨作品展在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开展“弘扬中华文化,践行大书法”天津全国写字教师培训交流会在津举行天津市河西区书协“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走进梅苑小学 慰问一线教职工向“人民英雄”张伯礼学习致敬——天津市女书家委员会走进天津中医药大学南开画院组织书画家赴兴隆写生基地采风写生马国俊、赵树繁、陈福春书画作品联谊展10月16日将在宝坻区书画院开幕“迎中秋、庆国庆——赵作梁花鸟画作品展”在鹤艺轩开幕王惠民、李根友、翟鸿涛:三骊诚笃 动心得美天津美院教授李维立:摄影不再叙述某一道美丽的风景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进行建党100周年创作动员 走进宝坻开展湿地采风写生活动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进行建党100周年创作动员 走进宝坻开展湿地采风写生活动网易天津教育频道上线 童心筑梦易家亲2021天津青少年网络春晚同期启动《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孟庆占创作的张伯礼肖像 《礼英雄》致敬“人民英雄”视频:沉雄其意 萧散其情——孟庆占花鸟画作品赏析天津市书协青年创作基地揭牌 天津市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观摩展亮相空港植根传统 融古慧今——天津南开画院活动中心在朝华园揭牌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2019年度批准入会人员名单公布 天津7人上榜品真格物——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笔画作品展初评结果
首页 >> 书法 >> 正文

王联合:痴情翰墨 醉爱甲骨(图)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20-09-05 19:49

    记者 刘洪奇 书法作者 王联合

王联合(右)与恩师李鹤年合影(1989年摄)

释文:顾鳌题嘉兴南湖烟雨楼长联 湖山点缀,量来玉尺如何?漫品题,几回搁笔,曾记碧崖绝顶,看波澜壮阔,太湖无边,停桡渐北斗斜横,趁凉月从三万六千顷苍茫湖水摇归,生憎鸟难渡,为饶游兴,白打宁抛,还思暮暮朝朝,向断桥问柳寻花能再,最是撩人西子,偏画眉深浅入时,早匡庐失真面,恨铅华误了倾国,强自宽,也悔浓抹非宜,天然惟羡鸳鸯,湖畔喜留香梦稳。 楼阁玲珑,卷起朱帘最好!破功夫,半日凭栏,管甚沧海成田,尽想象涳漾,层楼更上,远树迷南朝兴废,任晓风把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吹散,愁煞燕双飞,知否昨宵,绿章轻奏,要乞丝丝缕缕,将孤馆离情别绪系牢,却怪作态东皇,竟故意阴晴错注,寓高处不胜寒,罔蓑笠载得扁舟,欲坐待,又怕黄昏有约,到此未逢烟雨,楼头闲话夕阳残。

释文:幽花杂草满城头,华屋唯残土一丘。乡社旧人何处在,语音强半是陈州。

释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释文:足下起祥云,到此处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该作品参加庆祝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大美甲骨文』国际书法大赛巡回展)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11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时对甲骨文发现和研究人员的褒奖和祝贺。为了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指导,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天津市楹联学会、天津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甲骨文艺术研究院、天津市甲骨文学会等单位承办的庆祝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大美甲骨文”国际书法大赛巡回展从中国文字博物馆出发,经江苏南京及天津至韩国釜山进行国际化交流,作为天津“甲骨三剑客”之一的静海籍书法家王联合以扎实的书写功力和精湛文字艺术亮相其中,赢得专家学者的好评。

  一

  王联合与书法结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新青年、新文化激情澎湃,朴素的物质生活搭配美好的理想主义,艺术成长迎来了最佳时机。王联合的经历,大概能代表当时许多“文艺青年”的生活状态。

  受到家中老一辈亲人的文化影响,大抵因为个性所近,王联合小小年纪就拿起毛笔,端坐在桌旁,有模有样地学习起来。经济条件有限,就把字写在糊墙纸上,翻来覆去,乐此不疲。后来,因为叔叔常能拿回些报纸来,这就成了他的宝贝,在废旧的报纸上写字,恐怕已经奢侈地足以引来一众羡慕了。

  那时候,报纸还是各类社会消息的集中地,不经意间,王联合在《天津日报》上看到了天津市书法艺术学校的招生简章,他按着时间前去报名,机缘凑巧,就此有幸结识了一生的恩师李鹤年先生。

  “那时候我年纪小,学习起来注意力常常不集中。跟着先生学习了3个月后,先生给我写了一幅字,并题跋了一长段鼓励我的话,这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起自己的写字经历,王联合深情地讲述了那幅作品上的每一个字。作品正文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跋文是:“联合小友学习篆书,每周往返独流,阴雨晦明,三阅月不少间断,恒毅如此 何患无成。庚申大寒,鹤年。”这份记忆在王联合心里仿佛能抵抗了岁月的磨损,时时刻刻,历历在目。

  如今李老早已作古,不论时光如何流转,这桩往事将永远地烙印在王联合心底深处发光发亮。

  当年,碍于通信不便,王联合在追随李鹤年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因工作原因中断了一年。他本以为这就是和先生断了关系,没想到,时隔一年,李鹤年竟托学生给王联合稍来一封信,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这着实让失去自信的王联合深深地感受到李鹤年老先生对他的那份不舍的牵挂和诚挚的关怀。求学若渴的王联合心怀追梦的理想,通过学兄秦至臻引荐拜到李鹤年先生门下,有幸被先生收为入室弟子。

  “记得,那天先生专门拿了一刀元书纸,叠好样子给我,让我从欧体开始入手。《九成宫醴泉铭》《兰亭序》不知临了多少遍,入‘二王’即如芳草而接天涯,一鼓气写了十年,路子一直在坚持。”那些年,家住独流镇的王联合坚持每个月亲自到河西区朝阳里拜访一次先生。先生满意地说:“他是住得最远、来得最勤的学生。”每次拜访,先生都会留他大半日,专门腾出时间单独给他讲课。多年来,亲蒙老师口传心授,经常聆听先生教诲,对文字与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心领神会。

  追随李鹤年的20年间,王联合还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第一所书法艺术高校──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系统学习了中国书法史、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和古典诗词,完成了函授课程。书法艺术方兴未艾、书协还未成立的那段岁月里,热衷书法的青年们总是想尽办法获取知识。那年一同入学的几个天津同学,如今都成了书法领域的中流砥柱。而当年,只有王联合坚持修学毕业。每个人成功背后都有一条汗水和心血,智慧与意志铺就的求索之路。赞美的深处,是一盏时间的孤灯,是漫长时光中,与寂寞的对峙与转化。

  二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文学大家韩愈在所著的《石鼓歌》这首诗中对石鼓文字之美有其独到的描述:“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上千年石鼓文字的斑驳漫漶,在历史的延续中更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作为津门书法名家、甲骨文守护人李鹤年的亲传弟子,王联合自然是对历代篆书和甲骨文情有独钟,造诣不凡。多年来,他心摹手追,其笔墨一直眷恋着那些遥远的文化瑰宝。

  经得起历史淬炼的文化让人崇拜,抗得住岁月磨砺的人生也值得坚守。王联合的艺术与生活都在时间的打磨中越发纯粹起来。 如今,书法艺术历经上千年的演变早已排脱了下笔惊人的格调,宏毅坚实、纯熟达练,呈现在世人眼前,尽是无限的意味深长。王联合深谙传统之道,如此浓烈的成熟美让他醺然其中。

  每一种文字都有一个时代的风貌缩影。当年,那些刻在石鼓、钟鼎上的古汉字并没有难倒钟情书法的王联合,深奥的篆书反倒让他对这些神秘的文字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从此,东汉时期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编撰世界上第一部典籍《说文解字》成了王联合每天都要做的必修课,日益积累下来才发现,那些字形变化的奥秘让他欲罢不能。

  篆书是出现在中华大地最早的正书,王联合对这些“距离感”极强的文字充满热情。清人李瑞清云:书家不通篆,犹文家不通经。近人饶宗颐讲写字当以篆法植基。“目前,我主要是攻小篆,初学邓石如,兼学赵之谦,后在师友们的启发下根据自己的审美‘穷根竟流’上追石鼓文、虢季子白盘、秦公簋。三种铭文为秦统一文字的先导,是大篆向小篆过渡性字体。如何融大小篆为一体,让每个字之间都协调统一,这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风格。”石鼓文古雄茂秀,是篆书中的楷书,以自己审美观去理解和取舍,从茂秀着手,求其楚楚风致。此身非吾有,能不恋篆书,和王联合真实质朴语气一样,他的书风亦是直来直去,在他看来,书法本是不该拿来消遣的,少了拿捏造作的“视觉讨好”,笔力功夫才更显真章。王联合为人忠厚,谦和平易,与书法相互表里。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说:“在真正的意义上,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古典诚然是过去的东西,但今人要做的,正是从这些过去的东西里挖掘现实意义。王联合本身也携带着浓郁的“秦篆范”。他从不把“反对浮躁”的口号挂在嘴边,却在每每开口谈论艺术之时,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严肃认真的气场。

  在王联合看来,不掺任何“杂质”地钻研用笔技巧绝对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修行。书法是一门慢热的艺术,快不得,也急不得,只能小火炖,慢慢温,一点一滴地进益。

  面对书写,王联合对自己十分严苛,思路脉络清晰,每一次落笔定要有理有据,绝不草草了事。但“墨守成规”这样的词儿也绝不适合他。他从根上学,深入古典,直入最古老的篆书,专攻细究,取法高古。为了磨合出刚劲和柔美之间的最恰到好处的分寸,他在这条看似寂寞冷清的道路上,走得多姿多彩。他认为,写小篆以练腕力,规范笔性,锤炼线条。然后上溯大篆以求浑穆开张。目前,他正在尝试,将大篆的朴拙放旷的味道揉进小篆,笔法尽去呆板僵直,表现出一种纯雅高古的味道。再添上点碑的硬朗之气,这样可行得通? 王联合试图透过这些不断探索,尝试在篆书利于求新求变。

  三

  书法是历史文化的佐证,书法家是文化艺术的传承。自1991年加入天津书法家协会以来,王联合秉持良好的传统书风,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作为追求的方向,热衷民间文化和社会公益事业,先后为静海区“烈士陵园”牌坊、“烈士纪念馆”题字,为江苏宜兴“慧林禅寺”正殿及圆觉殿、方丈楼题字,为“姜子牙故里”书写碑石。江西滕王阁、韩国碑林公园和全国各地刊刻的字迹20余处。

  碑林艺术凝聚着历史的魅力,王联合被深深地吸引着。近年来,他的篆书精品被刻刊于屈原碑林、千年文化碑林、国际艺术碑林、观音阁碑林、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澳门回归纪念碑林。凡尘之中偶尔浮躁,他也曾会有。然而,想想那些由他自己笔下写出的字,它们正安静地注视着自己,检验着自己,看自己是否还是最初的自己。因此他相信,耐心与沉稳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坚韧。多年来,他不懈晨夕,笔耕不辍,边识字,边临摹,边集字,边创作。正、草、隶、篆无不追抚,步子稳键。学书做人要从善如流,只要好的东西就听就学。欣赏他的篆书结体匀称而不失灵动,一派婀娜多姿。笔法上追古意,通篇气息古朴而真气弥漫。相继有书法作品在全国首届“银河”书法大奖赛获二等奖,先后7次入展天津市书法届展及全国楹联、小品展,并入编《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书法赏临体系》《中国书法选集》等辞书,作品多次被国家政府机构作为品牌文化国际交流。特别是去年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大美甲骨文”国际大赛中一幅长联入展,代表天津参加国内外巡回展。所书甲骨文以笔代刀,表现出古文字契刻遗韵,用笔爽利洗练,刚柔相济,自然生动,释文及落款采用章草书,古朴典雅,与正文意趣颇相契合。其笔法之精到,结体之静穆,章法之和谐,神气之清雅得国内外专家的高赞。

  40年的纸毫墨田之间,王联合一直坚持默默耕耘,无论是那漫漫绵长的求学之路,还是青灯孤影端坐桌旁临帖写字,他懂得,艺海无涯,前面的道路依然很长,选择了书法就等同于选择了穿越历史、行走岩涯。正如一位书道先贤所言:翰墨虽云小道,又是无穷无尽、无涯无际,以人生之有竟,入书道之无穷,难矣!王联合却选择知难而进。特别是近年来,他对楚篆帛书情有独钟,上下求索,进行融会整合,变通嫁接,小有成就。

  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甲骨文的探索和研究,几近达到如醉如痴的状态,他游弋其中,在大小的残片和影拓之间,寻找和感知上古先人思想与表达,无论字形还是字义,都需要有透彻千年的心智和毅力,与祖先对话,与历史贯通。王联合深深懂得,古体书法,艺无止境,学无止境。书法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书法艺术除了技法层面,更需要靠修炼、眼界、阅历和时间去磨砺,缺一不可。

  而今,身为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的王联合正逢盛年,他带着对古体书法的继承和守护的时代使命,以如醉如痴的状态爱恋着甲骨,以新时代书法家的责任和担当,积极探索中国古老文字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地区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来源:天津美术网 责任编辑:正轩
53K
>>相关新闻
• 古质今情品格高──张福义其人其书其印
• “弘扬中华文化,践行大书法”天津全国写字教师培训交流会在津举行
• 天津市河西区书协“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走进梅苑小学 慰问一线教职工
• 向“人民英雄”张伯礼学习致敬——天津市女书家委员会走进天津中医药大学
• 天津市书协青年创作基地揭牌 天津市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观摩展亮相空港
•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书法展
• 邵佩英:我对篆书“准确临摹”的理解
• 邵佩英:篆书的正大气象始于李斯
• “静霸雄”三地书画精品展在萨马兰奇纪念馆开幕
• 静心守道-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在静海区书画院开幕
• 翰墨寄情——第二届京津冀书法交流展在静海区举行
• 肖培金“戊戌水墨作品展”在静海举办
• 喜迎十九大 《中国书画报》服务基层走进静海区
• 邵佩英篆书略论:师法三吴 古法中出新意
• 天津邵佩英携作品亮相中国当代篆书优秀作品展
• 探访时光彼岸的“桃花源”—邵佩英的书艺之路
• 静海撤县设区·2016周午生、肖培金国画精品展开幕
• 天津市静海县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展举行
• 北京举行全国篆书名家笔会“上元雅集”
• 从汉代铜镜看篆书到隶书的演变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妙合神形——刘万鸣谈明清肖像画 妙合神形——刘万鸣谈明清肖像画
  • 视道如花——贾广健花鸟画作品展 视道如花——贾广健花鸟画作品展
  • 笔随情动——王明亮未发表过的作品 笔随情动——王明亮未发表过的作品
  • 郝玉明的花鸟画:笔精墨妙自然生发 郝玉明的花鸟画:笔精墨妙自然生发
  • 天津画家刘士忠山水画作品欣赏 天津画家刘士忠山水画作品欣赏
  • 高文军庚子新作团扇作品清赏 高文军庚子新作团扇作品清赏
著名女画家李悦做客天津美术网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