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咫尺天地大有可为:访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赵修张婙伉俪水墨观摩展将举行刘怀山画展将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丝路飞天”系列世界巡回展首站在东京落幕郑和真迹在美拍出8690万元:或最初收藏在南京有感现代书风:创新是否不留有丝毫传统的影子水墨中华: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画艺术展亮相重庆从作品《血衣》里观中国革命现实主义的三大特征女艺术家创作人体画 裸身与自然完美融合女艺术家创作人体画 裸身与自然完美融合朱仙镇木版年画有800年历史 人物呆萌头大身小华裔画家成瑞娴个展《寰天》 以图像去感受美伏尔加河之歌:大都美术馆再现俄罗斯油画作品科技鉴定手段有益艺术品市场北京东正2015春拍精品云集蓄势待发蔡文颖艺术与科学成就在京研讨 2016泰特办展李光耀与中国的“艺术之缘”首观秦俑的外国领导人李毅峰赵均等画家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画的传统”著名书法家马魏华:我有一个关于“汉字”的梦想毕加索巨作领衔佳士得5月拍卖 组图:清代名画家笔下最美的春色图组图:贾冰吾中国画作品欣赏探索中国画的语言当代性 何宁山水画研讨著名书法家周志军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津门风韵”天津名家书画作品巡回展在津开幕高清图:小品中的大气象 先进饩羊-孟昭丽、萧慧珠、李澜绘画小品精粹展开幕著名画家刘洪麟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高情深致—白鹏绘画作品展”开展 “古风”中的“当代”情趣高清图:阳春墨韵—津门书画家欢庆元宵作品展在杨柳青开展视频:天津美院女同学会作品联展在天美时代举行高清图:“2015新闽津·学仕文化艺术家邀请展”在津开幕著名书法家张建会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用艺术点亮“中国梦” 天津美协走进宁河迎春高清图:用艺术点亮“中国梦” 天津美协走进宁河迎春高清图:天津美协主席团到警备区慰问 军民共叙鱼水情
首页 >> 中国画 >> 正文

咫尺天地大有可为:访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03-26 16:23
湖山清兴之七(国画) 28×60厘米      2014年  买鸿钧
湖山清兴之七(国画) 28×60厘米 2014年 买鸿钧

水墨乡情系列之二(国画) 27×40厘米      2014年  谢永增
水墨乡情系列之二(国画) 27×40厘米 2014年 谢永增

采莲图(国画) 65.5×26厘米 2013年 王明明
采莲图(国画) 65.5×26厘米 2013年 王明明

  郭宝君的“清音”系列只巴掌大小,但方寸之间墨韵悠长;卢平的少数民族人物色彩明快、生动可爱;买鸿钧的“湖山清兴”系列润明空濛,山川云水之间气象万千;谢永增的水墨乡情取法多样,深幽古朴,一派宁静祥和的气象;安华平、莫晓松、方政和等的工笔花鸟,彭薇的工笔人物各具特色……在北京画院策划组织的“咫尺天地——北京画院画家小幅作品展”上,130余幅精彩的小幅作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陆续前往参观。这是继“疆域行歌——北京画院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展”成功举办后北京画院在职画家再次集体亮相,在越画越大的创作时风下,该展显得别具一格,也令人思索。

  “画院就是要用这样的策划和展览,逼着画家思考和创作。”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3月18日接受本报专访,讲述了画院在创作、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一些独特而有效的举措。

  美术文化周刊:这次展览规模不大,作品尺幅小但水平高,多数是新作。请您介绍一下北京画院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组织小幅作品创作是否顺利?

  王明明:办小幅中国画创作展的设想是在2013年提出来的,从策划到组织创作、展出,用了两年多时间。

  在中国的绘画历史上,传统绘画以小幅创作居多,这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如以前卷轴画较多是方便挂在中堂,历代文人藏家对册页、手卷、扇面等特殊尺寸的书画作品十分喜爱,则是因为他们可近距离接触和把玩。这也是书画的用途之一。如今中国画的大创作太多,艺术家为了配合越建越大的场馆,画也越画越大,反而不适应小幅绘画了。画家除了要画大幅作品,也要能够驾驭“以小见大”的小幅作品,这是画家创作功力和综合素养的体现。这个展览今年才推出,也是因为刚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很多画家不适应、画不好。

  此外,就艺术的传承而言,小幅中国画更能体现出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概括和精准的把握,并深入体会传统中国画的艺术规律。宋元明清艺术家创作的巨幅手卷把当时的生活场景如实地记录下来,如《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即使如此,现在看来其尺幅也不算大。现在有些画家作品动辄十几米长,有的人物比真人还大,这样的创作已经超出了其本身所承载的内涵,大反而不是一件好事。艺术家应该做到能放能收、笔精墨妙,用很简单的笔墨来展现丰富的意蕴。

  美术文化周刊:画院画家不适应画小画怎么办?最终能提升创作能力吗?

  王明明:我们要研究绘画规律性的东西,动不动就是丈二匹、六尺、八尺的作品,也暴露出一种浮躁的心态。关键是画大了以后能不能精,这是个问题。

  在一尺之间怎么表现?研究古人典范的作品就知道,它们能流传千古,不是因为画得大,而是艺术的内涵和修养等内在因素决定的。通过小幅国画锻炼大家对中国画学养的追求,明白中国画不是爆发性的,而是养出来的。很多时候不用说,只要一下笔,大家就知道他的修养够不够、底蕴有多少。

  展览筹备之初,有些画家觉得很为难,因为没有这样画过。他们虽然经验并不足,但画得很认真。一旦进入语境,他们就能驾驭得了。在进行探索和尝试的同时,尽量做到代表自己的风格。画院在策划这类别人不热衷的展览的同时,也锻炼了画家整体驾驭的能力。以后我们还计划做一个小幅油画展,同时做一些理论研究,这对油画家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美术文化周刊:此次展览作品内容丰富、风格突出,反映了画院画家面貌的多样性。北京画院是如何选拔和培养人才的?

  王明明:我们选拔人才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进北京画院的人,首先要考察其思想、人品,其次还完全打破了学历的限制,重点看是否有才华。我比较得意的是,这几年引进了几位根本没有学历的画家如李凤龙、牛朝、刘旭等,我们看中的是他们各方面的修养,比如李凤龙在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且风格独特,这样的画家进来以后,对画院而言是一个补充。又比如,王冠军、孙震生是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在招聘画家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引进与他们相同的工笔人物画家了,而是选择艺术面貌和艺术追求上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独特性的画家,这对画院传承中国画文脉特别有好处。画院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必须要冷静地思考,严肃对待。

  美术文化周刊:近年来,北京画院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是成果丰硕,编辑出版了《20世纪北京绘画史》、齐白石研究系列出版物、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出版物等一系列十分有分量的理论著作。这也与人才密切相关吧?

  王明明:北京画院在十几年前也重创作轻研究。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画院成立之初,就指出了画院是创作、研究和培养人才等的学术机构,理论研究是画院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担任领导以来,主要就抓创作、研究和教学。这些年我们狠抓研究,比如,把齐白石所有的作品出版了不同的版本,仅去年就出版了18本,成套的、单本的、研究的、技法的、画论的,还有4本《大匠之门》的专刊,反响都非常好。之所以能做出来,是因为我们积聚了一批做实事的人,画院虽然人手少,但个个都是多面手。比如姚震西、乐祥海、怀一等是出版、研究方面的人才,吕晓是薛永年先生的博士生,曾在出版社工作多年。有了他们,我们的理论研究得以逐年深入。包括一些选题、老先生的专著,以及对年轻理论家的资助等等,都在顺利展开。做好理论研究对于传承中国画艺术非常重要,对于画家的修养也是一个提升。

  北京画院现在的画家、研究人员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即使是做行政、媒体等方面工作的,也是专业出身、多面手。这并不是因为画院编制少,相反画院还有空编。我们要的是一个能顶好几个的人才,不能人浮于事,这样画院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变化,良性发展。

  美术文化周刊:在培养社会人才方面,画院现在实行的工作室制是怎样运转的?

  王明明:工作室制就是师傅带徒弟,是研修性质的,没有文凭,但教学有特色。现在大学的中国画教学有一个特点:都是你的老师,又都不是你的老师。画院的教学方法虽然很传统,但是可以有针对性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去学习。画院没有画室,老师辅导完之后,学生就得独立思考,独立创作。

  我自己有过很多老师,跟很多前辈学过东西。自己会找野食吃,才能真正吃到东西。所以我就强调“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只是给学生讲、改、示范,课后画家独立创作、思考,收效非常好。我们每年招收150个到200个学生,学费很低,画院还有些画家甚至自己掏钱带学生出去写生,这种半公益性的教学也体现了画院对社会人才培养的担当。

  美术文化周刊:画院对于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上对画院的存在还是有质疑的声音。您怎么看?

  王明明:这是中国人的心态出了问题。其实,各行各业都存在问题,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时候,各地相继成立画院,但是因为画院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不作为、管理不善等原因,有些人主张撤掉画院。文化的发展不是一建一撤的问题,这不是真正对文化负责的态度,只是一种情感的发泄。现在很多问题出在事业单位的机制上,是画院班子的问题,说白了是画院一把手的问题。他的事业心、眼光、战略决定了一个单位的发展,很多问题都是管理不善造成的。难道毒奶粉出来了,中国就不做奶粉了吗?其实做文化不能着急,要循序渐进,社会上出现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对我们的文化管理者而言,最大的压力是怎么用事实告诉社会,我们是为文化建设、文化传承做了事的。

  多年来,有些画院的管理者、画家不知道该做什么,有些画院的领导带着画家去走穴、挣钱,那么政府还养你干吗?真没必要了。画院应该对本地区的美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画院的定位、方向、管理水平和目标十分重要,需要认真思考。

  做文化,有些东西不是张扬就可以做好,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慢慢去做。我们策划的很多展览,其实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在呈现出来的时候,大家会突然发现,你的确做了很多工作。这就和种庄稼一样,默默地种下去,一茬接一茬,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大家自然就明白了。我们最开始做20世纪美术大家系列展览的时候,有人不理解,我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只做实事。现在这个系列展成了美术馆界的品牌。我们还逐渐打开了与博物馆尤其是国外博物馆之间交流对话的大门,北京画院和匈牙利合作举办的“蒙卡奇和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交流展刚刚结束,4月份,由北京画院收藏的108件齐白石作品还将赴布达佩斯,举办“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这就是长期踏实做事取得的成果。

  文化是需要沉淀的,文化工作者要沉下心来。人都有名利之心,但不能唯名唯利。我们是不是真正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是不是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只要是能,这些事就没有白做。(李百灵)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责任编辑:易安
>>相关新闻
• 赵修张婙伉俪水墨观摩展将举行
• 刘怀山画展将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
• 水墨中华: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画艺术展亮相重庆
• 李毅峰赵均等画家谈“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画的传统”
• 一点如漆 万载存真——徽墨制墨技艺探秘
• 水墨中华: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画艺术展亮相重庆
• 江苏省美术馆“晒”馆藏 傅抱石等大家珍品亮相
• 邢庚中国画展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成立5周年举办
• “存神乐道”李学峰人物画展在北京得法楼开幕
• “润物无声:阴澍雨作品展”亮相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
• 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年首展在职画家小幅作品
• 北京画院美术馆2015年展览计划 关良 周思聪在列
• 纪念李可染先生逝世25周年:江山无尽 诉说胆与魂
• 李可染逝世25周年 "江山无尽"展现李可染山水世界
• 王明明:新文人画是一种探索 无关新旧
• "胡同•家园"王良武作品展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
• “九九变法”王兰若作品展在北京画院开幕
• 北京画院“两个中心”举办年会
• 第九回中日美术交流联合展在北京画院举行
• “师心写意——熊纬书百年诞辰山水画展”北京举行
迎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在天津召开
  • 李旭飞2015年山水作品展 李旭飞2015年山水作品展
  • 侨界三友王冠峰陈幼白卢东升汇报展 侨界三友王冠峰陈幼白卢东升汇报展
  • 西青区美术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 西青区美术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
  • 天津书协武清区送“福”迎春 天津书协武清区送“福”迎春
  • 贾冰吾、柴博森、闫勇岛城联展 贾冰吾、柴博森、闫勇岛城联展
  • 可口可乐第三届原创设计节颁奖 可口可乐第三届原创设计节颁奖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