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著名画家孙长康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著名画家孙长康:有传统积淀画出来的画才叫中国画著名画家孙长康:中国画和西洋画离得越远越好著名画家孙长康:李可染曾被称“江山如此多黑”著名画家孙长康:活着就得创新 就得有新的想法著名画家孙长康:国画结构和感觉是画家思想的体现著名画家孙长康:倾心北宗山水 怕挨斗改学油画斯德哥尔摩地铁艺术长廊世界上最长的艺术博物馆380亿新阿房宫地产项目 舆论质疑惊动习近平汪建伟:时间 空间 媒体—当代艺术的“三个无关”2014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春季三大艺术展览计划周建朋写意青绿山水画展在新华书画院举办陶瓷名家坐镇西洋美术馆 为观众答疑解惑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颂中华”书画展下周在津开展八匹铜雕骏马藏品:昂扬向上铜雕马民间珍宝源于民间:须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啼笑皆非的民间收藏之殇三栖型艺术家黄君:书法家学者和诗人天津美院工艺美术系师生作品在全国展喜获佳绩“吴门画派”文徵明《万壑争流图》苏州博物馆展出著名画家孙长康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顾志新师生书画印艺术展”在意风区开幕高清图:2014牧野北京风情画集高清图:著名书法家马孟杰作品《天津赋》被天津美术馆收藏高清图:“美丽天津·中国梦书画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展高清图:山水画家李学亮两幅巨作在滨海新区创作完成视频:华枝春满—天津美术学院女同学会2014年展高清图:华枝春满—天津美术学院女同学会2014年展高清图:中国梦·天容海色—马孟杰书法作品展高清图:美丽天津文化圆梦书画展暨怡嘉宜尔书画院成立高清图:艺术家尚金凯“都市寻梦”城市艺术沙龙展高清图:尚金凯“都市寻梦”系列作品选刊高清图:像语——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作品展开幕高清图:萧朗花鸟小品画作—与灵性期会 用诗情浣尘高清图:“萧朗花鸟画小品展”亮相北京荣宝斋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公告]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发布2014...
 • [公告]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
 • [公告]全国第四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征稿通...
 • [公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展征稿通知
 • [公告]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作品展征稿通...
 • [展览]尘影无华—赵东中国画个展
 • [展览]美丽中国·当代水墨小品扇面精品展...
 • [展览]台北举行“闽台三杰书画展”
 • [展览]深圳艺术家陈湘波南通美术馆展作品
 • [展览]第七届具有收藏潜力的艺术作品展开...
 • [讲座]第四届CAMS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
 • [讲座]问津讲坛明讲述 艺术大师阎道生
 • [讲座]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国画艺术讲座在...
 • [讲座]艺术讲堂之域外文化与中国美术之变
 • [讲座]北京匡时举办“二王”书法研究讲座
 • [笔会]滨海高新区名家书画笔会
 • [笔会]霍春阳在家乡清苑出席交流笔会
 • [笔会]天津红桥区政协举办书画笔会
 • [拍卖]苏州吴门2013年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歌德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拍卖]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拍卖]北京瀚海2013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卖会场次安...
 • [活动]天津第二届民企职工书画艺术展
 • [活动]山东“百馆千场讲座迎十艺”
 • [活动]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 [活动]2013军械库艺术周观展必备
 • [活动]站台中国跨年展“丛林II ”启动...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收藏品推销乱相生:限量版要保本都难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4-01-04 10:10

  图片说明:收藏品市场鱼龙混杂,一般人很难从中淘到好货 图CFP

  天津美术网讯 收藏品推销乱相生 “限量版”要保本都难 专家提醒:想不吃亏上当须先提高鉴赏水平

  岁末年初,一些骗子电话诈骗展开强力攻势,推销“限量版”“珍藏版”和带有“马到成功”等口彩的所谓收藏品或艺术品,花言巧语骗了不少老年人上当;各类推销“收藏品”的电视购物广告也甚嚣尘上,通过急切的语言攻势、狂轰滥炸的信息和逼真的电话购物场景,迅速勾起老年观众强烈的购买欲望。

  电话推荐买来的“收藏品”基本上是假货,通过电视购物等销售方式买进的艺术品也大都不尽如人意。对此,收藏界人士提醒,想发财的,先想一想,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千万不要被表面利益所迷惑;真想玩收藏的,事先要把功课先做好,提高鉴赏水平。

  被骗去十多万元

  近日,来自武汉的叶女士到本报投诉,称今年8月接到一名陌生男子的电 话,自称是中国收藏协会的,特地推荐一尊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而制作的和田玉雕像,售价3万元。这雕像是限量版,既有收藏价值,还可拍卖,放几个月价格就可翻倍。

  年过花甲的叶女士想通过买收藏品赚点钱,为儿子置办一套婚房,便动了心。买下这尊玉雕后,她又陆续通过此人花10万多元买了据说是用青田玉和和田玉制作的毛泽东“御房四宝”,以及收藏证书、鉴定书、上海国际收藏协会会员证等。

  直到前不久,她想来上海拍卖机构登记拍卖时,才知道这些收藏品充其量是一两百元的纪念品,而“上海国际收藏协会”根本就不存在。

  四川一位老年女性通过电视购物买了一套纪念币后,便不断接到推销电话。有人自称是上海一家民间收藏协会的会长,在全国范围内找寻一定名额的藏友、购买限量产品,参加下半年在上海举行的藏品博览会,到时所有的藏品都会被高价回收。她前后共花6.9万元买了几件收藏品,最贵的是一套十件套的“玉玺”。这些收藏品没有发票,没有藏品证明,仅有一件“光鲜”的外衣——精美的包装。她的女儿报警后,警方直接告知其被骗了。

  骗子常用“重大题材”

  “被骗买了所谓‘收藏品’‘艺术品’的电话,我们每天能接到好多起。”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说。

  骗子通常会捏造一个名字很“华丽”但子虚乌有的单位,如“上海国际收藏协会”“上海收藏文化中心”等,被骗者上当受骗后,遍寻不见这些单位,才找到上海收藏协会来。

  吴少华说,骗子销售的东西大都是利用重大题材,如重大活动、历史人物的纪念日、文化名人及每年的生肖题材等,再通过营销人员的花言巧语,讲得天花乱坠,诱人上当。

  “骗子正是利用人们想发财的心理,拼命让人相信他卖的是个好东西。”吴少华说,其实头脑稍微冷静一点,想想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就不会被表面的利益所迷惑。

  吴少华还说,受骗的大都是老年人,以东北、中西部地区的为主,平时不上网,信息较为封闭。他们白天通常会在家里,能接到电话,骗子正是看准这一点。

  受骗的老人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少人曾经通过电视购物等途径购买过艺术品或纪念品。他们的个人信息被转卖给骗子公司,成为电话诈骗的首选对象。

  广告营造热销假象

  另外,一些卫视的电视购物节目或广告等也会通过疾风骤雨般的信息轰炸,短时间刺激观众的神经,营造出一种热销的假象,推销金银饰品或收藏品。

  如一家卫视一档黄金首饰的广告中,屏幕右侧用很小的字体标着“广告”二字,而屏幕上不时用跳出“4件足重50克”、“299元”的字样,抢足眼球。背景板上打的招牌是“上海某某金店”,但绝大多数时候只露出“上海”二字,店名则被片中人挡了个严严实实。广告中还采用美女攻势,两名身着大红旗袍的年轻漂亮女孩不断接听打来的热线电话。

  销售信息更具煽动性。如“4件首饰50克,女士金戒指、金耳环,超低价,299元”,“每人每个号码限订10套,现在打进电话还免费送男士金手镯”,“厂家每隔3年品牌推广,活动只剩下最后2分钟”等。节目最后还“重拳出击”——“现在打进电话,连299元也不要了,直降100元,只要199元就可以买到50克金首饰”。广告上还有一名男销售主管,里面表情权威而严肃地宣布一些商品信息,里面在女接线员接进购买电话,对购买者的要求表示为难时,及时出现予以处理。

  还有些类似的电视广告或纸媒广告,推销限量版毛泽东诗词、重大题材的纪念品或玉器、“18K金马年纪念手表”等,通过渲染信息,造成“再不出手就抢不到了”的广告攻势。

  多是仿冒甚至“垃圾”

  对于这样的广告信息,吴少华表示:“这当中鱼龙混杂,不排除可能有好东西,但更多的是仿冒、粗制滥造的,甚至是垃圾。”他说,材质上以次充好,比如讲的是白玉的,其实用的是价格低廉的玉石,几百元的东西冒充几万元;还有些镀金镀银的,成本并不高,被他们讲起来特别有价值,误导市民。

  他说,广告销售中经常提到上海书城、上海大剧院等上海知名的地标性文化场所,还有专家评论、收藏者感悟、作者或艺术家介绍等,销售地点和热线电话都有,但所销售的商品的具体发行单位、制作厂家等都没有,说起来就是个“三无产品”。

  还有些所谓的艺术品上打着名人或名人后人的招牌、“限量版”等,吴少华说:“事实上,这些艺术品可能母版是他们做的,但广告中卖的产品都是现代用模具复制的,可以无限量地做,根本就不是收藏品,价值和原来的艺术品完全是两个概念,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纪念品。”

  并非人人都能玩收藏

  对最近艺术品投资热的升温现象,吴少华认为,越来越多市民关注艺术品,这本身是件好事,但“艺术品投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玩收藏的前提是对艺术品有所了解,自己有初步判断。”吴少华说,但现在很多市民有盲目、从众的心理,特别是年纪大的市民,看了大众媒体发布的广告,就认为是好东西,其实根本不懂买到手的东西价值有多大。吴少华认为,在收藏领域要更多地提倡文化消费和文化享受的理念,而不是升值。“把玩艺术品的过程给收藏者带来快乐,能够提高人的鉴赏水平和修养,扩大知识面。很多艺术品本身也是实用物品,可以从使用的过程中享受它的文化内涵。如果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是买了等涨价,或者看不出其艺术价值,就与艺术收藏的本质相违背。”吴少华说。

  他还建议想玩收藏的人,要有一颗平常心。收藏是传承文化的一个载体,至于今后它升值与否,都很难讲。“抱着发财的心态,走火入魔,上当的只会是自己。”

  相关链接

  有消费者认为,媒体广告在此类“收藏品”的销售中起到了不好的推动作用。但专家和律师均指出,广告本身有一定的夸大成分,只要广告商和媒体拿得出证据,就不违反广告法。

  ●程士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教授

  虽然这些广告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但只要媒体和广告代理商拿得出相应证据,就是符合广告法的。比如广告中提到了著名大学教授的推介,甚至出现了照片,那要确认是不是这个人;如果提到了某个“一代宗师”,那就要看他是不是有这个地位,凭据是什么;假如说是名人后人,如果身份确凿,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后人,就值得质疑了;假如商品是有年代的收藏品,广告机构和媒体就要出具考古方面的证据。

  发布广告前必须有广告主、广告代理商和媒体的专职广告审核员审查,涉及名人等,需要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提供证据。但这方面的制度虽有,在操作上仍有漏网之鱼,遇到这种情况,一旦被发现举报,相关单位就要受罚。

  ●连晏杰新华律师事务所律师

  消费者通过媒体广告买到收藏品后认为不值那么多钱,首先要看广告是否违反广告法的规定,如果涉嫌虚假宣传,最后证实确实是有意造假,那广告就是违法的;如果只是介绍,没有造假,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广告本身有一定夸大成分,如果它一不违反公序良俗,即没有恶俗和不良的东西,二无虚假宣传,比如广告中的艺术品确实是广告中说的某个人做的。至于升值与否只是广告的宣传,是否真能升值要靠消费者自己的判断,与广告的责任无关。

  一些电视广告可能会打“擦边球”,比如销售金饰的广告可能隐讳地讲到了金的纯度或根本就是镀金,或者变相提到这一点,而消费者没有注意到,这种做法属于误导消费者,不符合广告法的规定,但不构成消费欺诈。(作者 姜燕)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桂林鸡血玉石成收藏界新宠
• 记忆里的老粗布成珍贵藏品
• 老人拿20万积蓄炒白银 1年后只剩8毛8分钱
• 买首饰是最不靠谱的黄金投资
• 当代艺术秋拍:新钱老钱谁与争锋
• 《功甫帖》事件或成古代书画市场分水岭
• 啼笑皆非的民间收藏之殇
• 民间珍宝源于民间:须具有代表性的藏品
• 八匹铜雕骏马藏品:昂扬向上铜雕马
• 陶瓷名家坐镇西洋美术馆 为观众答疑解惑
  • 萧朗花鸟画小品展在津展出 萧朗花鸟画小品展在津展出
  • 卢德辉绘画展在天津美术馆展出 卢德辉绘画展在天津美术馆展出
  • 李翔为“天津美术网”题写网名 李翔为“天津美术网”题写网名
  • “李澜画马作品巡展”启动 “李澜画马作品巡展”启动
  • 高建章、王立宪、齐宝成作品 高建章、王立宪、齐宝成作品
  • 天津第七届水彩画展 天津第七届水彩画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