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揭开齐白石印章背后的金石缘艺术数字化能否取代实物展全球最大艺术品保税仓库落户自贸区抗战题材瓷器越来越受收藏家青睐炒作现象严重 失真的艺术品价格古元水彩画整体收藏交接仪式在京举行孔祥东:书画家润格与行情的偏离涨不动的琥珀 市场发展至高峰巴西身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家米拉塞斯目前为止全球钻石市场价格将继续走低字画收藏 五大乱象扰人心雕塑艺术品延伸家的空间 让家活起来“凝视”2015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双年展两份报告背后,艺术品市场发生了什么?巴黎“仿冒”博物馆专收藏假货“看起来像垃圾” 村上隆收藏展16年亮相日本清代五位皇帝书画作品将首次集中展出蓝珀市场:广东藏家投入百万元收藏今日美术馆首建未来馆 探索想象的未来昆明收藏家十余年收藏4000件二战文物高清图:天津首届钢笔画学术展暨天津第二届钢笔画论坛开幕高清图:春华秋实—河东政协书画院、河东美协写生作品展开展高清图:“水墨五大道—魏瑞江画展”备受社会关注赢来好评高清图:“到人民中去”京津冀百名艺术家创作展巡展至天津高清图:魏瑞江“水墨城市”唤醒人们对天津城的热爱和留恋高清图:天津美协秘书长李耀春看望国际油画大师程亚杰视频:程亚杰国际艺术大展天津首展9月26日启幕高清图:“大雅清韵—天津八家书法展”在大雅书画院开幕高清图:铭史鉴今·圆梦中华 河东区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作品展著名画家李爱民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宝坻书画院成立 聘请孟庆占为首任院长高清图:湖社遗韵—贾元声暨湖社文脉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高清图:“五彩贝中国画展”在津起航 开启全球巡展之旅高清图:胜兵如歌—全国百家书画作品展在津开展高清图:迎“八一”挥毫泼墨寄深情 著名书画家慰问津门子弟兵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揭开齐白石印章背后的金石缘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08-28 16:13
王文甫最大的乐趣是把玩自己的收藏品。
王文甫最大的乐趣是把玩自己的收藏品。

  天津美术网讯 单刀直入,纵横恣肆,酣畅淋漓,齐白石的篆刻创作具有极高的艺术独创性。出生于书画之家的王文甫第一眼看到一方白石印章,就被深深吸引。此后,王文甫花费30年集齐了齐白石为陆质雅所治的500多方印章。

  回忆这个过程,王文甫感觉像是在剥洋葱,一层一层地剥开,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过往,便一点一点地露了出来,却也带出了冲眼的辣味,让人泪流。

  一见钟情 再拮据也要买下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少港台同胞来大陆收购书画作品,自然地就形成了一种交易行情。因为我出生于书画世家,与书画的渊源颇深,自己又喜欢收藏书画,便慢慢开始参与书画作品的交易,并从中交到了不少朋友。

  那时候,我家住在淮海路与华山路交界处的一栋三层楼房里,客人进进出出。

  第一拨客人,胡子一把,是我爷爷王康乐的画友。有时,这些老先生也会去我父亲王克文的画室叙谈,因为父亲是研究美术史论的,在大学里教书。

  第二拨客人,是我妈妈在电影制片厂的同事。《芙蓉镇》拍摄时,导演谢晋常来找负责美术设计的妈妈商量。

  第三拨客人便是我自己的了,我从事书画交易的货源也主要来自我“朋友圈”里的这些小伙伴们。他们也大多出身于书画世家,画是各家的“土特产”,他们常常 把家中的画弄出来卖给我,或者换我的电影票。因为妈妈工作的缘故,我兜里常有紧俏的内部电影票。有一次,一位伙伴急于拍女友及未来丈母娘的马屁,用一幅好 画,和我换了三张内部电影票。因为参与艺术品交易,那时我身上常带着“巨款”——一种“定活两便”的银行存折,等同于现金,可以流通。我常把一叠存折放在 上衣口袋里,还故意露出一只角。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可真是“得瑟”,只晓得做生意赚钞票,根本不懂收藏。

  在我的“社交圈”里,有一位对我的收藏生涯至关重要的人,他就是陆质雅的后人——余师,虽然当时我完全不知道陆质雅是谁,甚至根本没听说过陆质雅这个名字。

  余师长我10岁。有一天,我去余师家,他拿出一方小印章给我把玩。印章用的是普通的青田料。我当时不懂篆刻,但却莫名地对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非我莫属的 收藏欲望。我把印章拿在手里仔细查看,当我看到边款上刻着的“白石”两字时,一下子惊呆了。从小到大,不晓得多少次,我从书上、从长辈们口中听到这个名 字。我当即想买下这方印章,余师却撇着嘴说:“是小东西,没啥意思。”但在我的坚持下,他最终将印章转让给我,价格好像是几块钱一个字。由此,我收进了人 生中的第一方白石印。

  后来,我跟随朵云轩的金石研究专家庄澄璋先生,对齐白石篆刻艺术有了深入的了解。收藏印章,刻面是关键,而非人们一贯追 捧的石材。齐白石篆刻尤胜于绘画,我现在所收印章中,很多是陆质雅命句、齐白石篆刻的合创作品,陆质雅文学功底了得,齐白石更是用刻刀为这些文字增添力 量,使得这些印章有着一种无边的魔力。

  之后,余师又陆陆续续、却又是不断地把白石印拿出来,他说拜托我帮他找买家。看得出,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些印章,但他喜欢追求生活品质,钱总是不够用。我对印章越爱越深,哪里会去找买家来买,而是我自己想尽办法,不管用钱还是用物,必得向他换来了白石印才甘心。

  1981年至1987年间,我收到了百余方白石印,但体积较小,石材普通。尽管如此,购价却在逐年上升:如1981年开始时是每字五元,第二年就直接涨到每字十元了。

  1987年,我去美国留学,开始在异国他乡为生计挣扎。很快,余师也去了另一个国家。或许是适应性不强的缘故,他在国外生活得比较艰难,因此时常写信、 寄印给我。很多次,我自己也几乎身无分文,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手里摩挲着余师寄来的印章,又舍不得退回去。至今记得有一次寄来的印中有一对鸡血对印,美妙 无比。白石老人在边款上刻着:“质雅先生出佳石两对,属余刊之。此二钮色若形霞之与白云,质温润如可人儿。白石记于旧京。”

  我攥着这枚印章,手一直在抖;放下印章,心里又掂量起钱来,连着几天,整宿整宿地睡不着。在收藏白石印的这些年间,这样令我夜不成寐的情景时常出现。我太爱这对印章了,没办法,只得四处筹钱,又卖掉了自己的旧藏,才总算拿下了这对鸡血对印。

  慢慢地,我在美国站稳脚跟,甚至有了自己的企业。而从这个阶段开始,余师拿出来的印章也越来越精美,无论是材质还是尺寸,较之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当然,价格也涨得厉害。

  进入2000年后的数年里,余师将最后一批印陆续转让给我,这批印是齐白石的铭心绝品,代表了齐白石篆刻艺术的最高水平,而我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到2010年,齐白石为陆质雅所治的500多方印章,全部被我收入。

  整整三十年,我一方一方、一批一批地收藏,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局。

  精美印谱 引来执着解谜人

  当拥有的齐白石印章越来越多时,我心中的谜团也越来越膨胀:反复出现在印面、边款中的陆质雅,究竟是何许人也?

  谜底在我遇到北京的文化学者孙炜后,慢慢揭开。

  是精美的印谱引来了孙炜。当时,我为白石印做拓、集册、出书,引起了收藏界极大的关注,很多人寻印而来,孙炜便是其中一位。他曾经在别处见过少量的齐白 石为陆质雅所治印章,正在浩瀚历史中找寻陆质雅的踪迹。我常常觉得,我和孙炜好像是这些白石印的两个支点:我做收藏,是挖掘齐白石的艺术之美; 他做考 证,是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挖掘过往。两点合璧,才让我的收藏有了学术考据的支撑。

  孙炜认定了齐白石为陆质雅所治印章,是寻找陆质雅身份的重要线 索。在齐白石为陆质雅所治的多方印章中,有 ‘咸阳人’、‘春风无不近咸阳’等印文,为此,他求询陕西和西安两级政协文史委,但都没有结果。此后,他又求 教国内外多位收藏家和学者,甚至向正在编纂“中国人名大辞典”的著名古籍学家、钱锺书先生的助手栾贵明求助,也没有结果。

  但他不愿意放弃,北京拍卖行的朋友告诉他,出现在拍场的齐白石为陆质雅所治印章均来自上海。于是,他频繁往返于京沪两地,一边继续在故纸堆里寻觅陆质雅踪迹,一边也找寻像我这样的,与陆质雅、白石印相关的人。我们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相识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炜结识了陆质雅的独子——著名教育家、生物学家陆时万教授。但是,仅仅两个月后,98岁的陆时万就驾鹤西归。不过,在陆时万女儿们的帮助下,他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陆质雅的层层面纱。

  兜兜转转 金石乐平生

  1884年1月14日,陆质雅在河南开封出生。父亲陆襄钺是晚清一代名臣,官居二品,拜于清帝师王相翁同龢门下。50岁得子的他,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 为他聘请了最好的教师。7岁时,因为祖父过世,父亲丁忧,陆质雅回西安住了三年。这段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以至晚年时仍念念不忘,让 齐白石在印章上刻下这段欢愉——“曾为咸阳三年客”。

  之后的四年时间里,陆质雅跟着父母多次往返京城与西安,最后还是在西安长住了两年多。这 番颠沛,主要是因为父亲的仕途不顺,但陆质雅却从此把西安当作了故乡。当他最终定居上海时,那些印章上仍然镌刻着他的乡情——“咸阳客”、“华山词客”、 “庐在咸阳古道间”、“客久思乡人之必然也”……

  1901年,17岁的陆质雅参加了陕西乡试科考,高中解元,相当于现在的省高考状元。儿子中解元,陆襄钺自然非常高兴。但另外还有一人也十分高兴,那就是夏午诒,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名的幕客。

  夏午诒比陆质雅年长14岁,是当时的文坛才子、翰林院编修,他和父亲夏时、以及陆质雅的父亲陆襄钺曾同在西安受慈禧太后召见。受陆襄钺请托,夏午诒为陆 质雅作考前辅导。作为辅导老师,学生高中,他自然是面上有光,眼看着陆质雅要来西安谢师,他也得事先备下贺礼。当时,他恰巧写信邀请同门师兄齐白石来西安 教自己的夫人习画,于是在信中添了一笔,让齐白石为陆质雅刻一方“留得春光过四时”的印寄来,作为他送给陆质雅的礼物。

  那时候的齐白石还是个 名不见经传的艺人,只在家乡湖南周边小有名气。虽然他和夏午诒同是国学大师王闿运的门生,但齐白石的出身和夏午诒相去甚远,是王闿运诸多门生中唯一一个靠 手艺吃饭的人。夏午诒以教画之名,实则是有意襄助白石。但等到齐白石来到西安时,陆质雅已带着夏午诒送他的那枚白石印,随父离开西安去杭州赴任了。这样的 错失,导致齐陆两人的相见整整推迟了21年。也就是说,陆质雅在他春风得意的17岁,得到了第一方白石印,却在壮年之时才第一次见到了齐白石。

  离开西安的三年后,陆襄钺辞官,全家定居上海。一年后,陆襄钺去世。在那个摇摇欲坠的封建帝国里,“光绪解元”的身份变得毫无意义。陆质雅面临的问题无关风雅,而是侍养母亲、抚养幼弟幼妹所需的柴米油盐。

  但陆质雅毕竟是个极聪明的人,彼时的上海风云际会,他牢牢把握住了机遇,积极投身上海的房地产界。凭借自己多年在交涉司和土地丈量局的工作经验,以及丰 厚的人脉资源,陆质雅很快获得了成功,开发了上海南昌路到淮海路的大片土地和肇周路及肇周商场等,由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随后,他又兼顾水产贸易,生意做得很大很红火。又在上海“大世界”对面的楼上开过一家规模不小的饭店,名字叫“飞雅菜馆”,还在福州路和西藏路口开了“大中华大饭店”。从此,陆质雅成了身在上海的陕西籍商人的代表人物。

  1922年,陆质雅去北京为夏午诒祝寿,终于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齐白石。夏午诒嘱咐陆质雅多多关照齐白石,于是,陆质雅特意去琉璃厂买了一块硕大的青田螭钮章料,请齐白石治印。

  这方章料是齐白石为陆质雅篆刻的第二件作品。印文为“长安陆氏砚海堂三代所藏金石文字记”。从此之后,陆质雅对齐白石的篆刻艺术心向往之,而收藏齐白石印章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也是在这一年,齐白石开始发迹。他的画在日本引起轰动,作品入选巴黎艺术展览会。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齐白石在篆刻艺术上的日趋成熟,陆质雅更是爱上了这些作品的超凡脱俗,开始穷追猛索,甚至存放一箱章料在齐家,预付丰盈润格,让齐白石治印。

  后来我才知道,齐白石与陆质雅之间,也并不仅仅是买卖关系,他们还有很多艺术上的交流,齐白石也很欣赏陆质雅的收藏理念。

  1945年,陆质雅已经62岁,但是,对印石的喜爱,一点都没降温,他说自己“石伴浮生半日闲,老夫饱看不厌”,还说“金石乐我平生而欢欢”。但齐白石却老了,对陆质雅治印的要求逐渐感到为难。

  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陆质雅的藏印之路进入尾声。1946年年底,齐白石与溥儒联袂在上海办画展。陆质雅赶到齐白石下榻的住所,齐白石那里 已经是高朋满座,陆质雅等了半天,齐白石才匆匆出来见了一面,说几句话又不得不匆匆而别。不过,齐白石还是给他带来了两方印章:“生不事人主”与“清极不 知寒”。而这两方印章的边跋极简单,一为“丙戌,白石刊”,一为“质雅兄正刊,丙戌,白石”,此时的齐白石越老越受追捧,红得发紫,而陆质雅却已不再是风 光无限的地产商,因历史的原因,他成了一个偏居陋室的普通老头,经济颇有些拮据了。

  1947年,齐白石将承诺的最后一方印“梅花手段造化神功”寄给了陆质雅。此后,陆质雅再也没有收藏到齐白石的印章,他们之间的印缘到此也就彻底结束了。

  1964年陆质雅去世后,他收藏的这五百余方齐白石印章由其后人收藏,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散出。陆质雅几乎用了一辈子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金钱 和精力,总共收藏到齐白石篆刻艺术作品五百余件。最后,这一批东西又在30年时间里,一点一点地转移到了我的手里,这就像是一种轮回,让我有机会能够弘扬 齐白石的篆刻艺术。我认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功德。

  制作新书 传播白石篆刻艺术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罗随祖先生曾言:“艺术家与收藏家,在文化传承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齐白石与陆质雅的交往中,我们看到了互敬的二者,陆质雅是艺术的发现者、保护者和赞助人, 他给予了艺术的肯定、赞扬和价值。”作品的完整性对于艺术家而言意义非凡,正是由于陆质雅的保护与传承,我们才得以见到如今的五百余封精美完好的白石印。 就这一点而言,我更发觉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文化传承的重任。

  我选择出书这一方式,去努力传播齐白石的篆刻艺术。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人民美术 出版社曾以“聚石楼”为名,出版过一辑 《白石遗朱——聚石楼藏印》。在此之前,这批藏品从未面世。之后,这批印被湖南美术出版的《齐白石全集》悉数收 入。后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 《石墨因缘——北堂藏齐白石篆刻原印集珍》,这本书还获得了2010年“中国最美的书”的荣誉,再加上同一年由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 《朱朱白白——北堂旧藏齐白石印集》,这些都是研究齐白石篆刻技法最直观的资料。

  至此,我感觉自己总算对历史有了一个交待,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白石印背后的文化价值。

  今年,我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次合作,制作新书——《齐白石四绝十方》,从五百余方白石印中精心挑选出最精彩的十方印章,我想竭尽全力诠释出它们的 美。出版社延请罗随组先生为此书作序,他在序中指出:“这批篆刻完全不同于以往见到的齐氏作品。而且,系统性、保存程度之完整,出乎意表。详审之余以为就 研究而言,其中多数皆为无价之宝。”……“而今天的收藏家王文甫先生,以独具的慧眼,以三十年的执着不懈努力,历经坎坷、困厄,终于完整地保存了齐白石这 一大批最为珍贵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评价与其讲是对我收藏的认可,不如说是对我的鞭策。

  《齐白石四绝十方》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第一板块是印面,通过对原拓的呈现,表达最直接的视觉冲击; 第二板块是展现石印最美角度,体现出一种历史与空间的纵横感; 第三板块是细节的呈现,让印章走进读者,让读者有一种拿在手里把玩的感觉。

  说到底,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图像的呈现。因此,在拍摄图片过程中,我们下了极大的功夫,先后换了三家摄影工作室,总觉得差了些火候。

  怎么办?装帧设计师袁银昌最后让我每天把印章背到设计师的工作室,由设计师亲自进行拍摄。经过一周的反复琢磨、把玩,不断更换拍摄背景,拿捏自然光的角度,最后,终于找到了拍摄的感觉。然后再请专业摄影师,根据袁老师的方案,一一重拍照片。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纸张的选择。袁老师为书的三个部分定了两种不同的纸。一种是日本的和纸,因为它既柔和轻盈又具有饱满的质感。但在内页纸的选用上,我们 又颇费了一番周折。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图像表现得清晰,必须用光亮的涂布纸。而我们理想中的内页纸,既要保证图像的清晰度与颜色的饱和度,又不能出现反 光。但没有涂布的纸,印刷的时候会吸墨,由此造成的网点扩散会导致图像模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找了很多家公司很多品种的纸,一次次地试验,印刷过程 中也不断地进行微调,最后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另外,在封面用纸上,我们采用了透印效果,让整本书在外观上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还有印泥。为了找到和齐白石当初使用的最接近的印泥,我找出了以前在拍卖行买回来的一本齐白石原拓印谱,然后找到了印泥制作高手李耘萍,请她根据印谱调出最接近的印泥颜色。

  有了印泥之后就是拓印的工作。因为工作量大,我们每天早上开工,手钤了两个多礼拜才完成了拓印工作,这些原拓本将呈现于《齐白石四绝十方》的100部编号限量版中,极为难得。

  最后是字体的选择。电脑中现有的字体都不能让我们满意,我们就想专门为这本书,至少是书名,设计一个特别的、能体现篆刻风格的字体。我翻阅了很多古籍, 从中找到一本,里面的字体与我们想象中的比较接近,从中把我们需要的字挑了出来,又经袁老师改进,这才有了《齐白石四绝十方》的专属字体。更值得一提的是 本书的编者刘水。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读到他所写的高校教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篆刻鉴赏》,其中选用了我收藏的白石印,于是联系他,并从此和 他结下了友谊。他和我的许多理念相同,且多才多艺,因此有了《齐白石四绝十方》的合作。

  收藏是一条寂寞之道。寂寞就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番理想,我很高兴自己通过了这场考验。(口述:王文甫 收藏家 上海著名画家王康乐之孙 整理 记者:顾学文)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抗战题材瓷器越来越受收藏家青睐
• 古元水彩画整体收藏交接仪式在京举行
• 字画收藏 五大乱象扰人心
• 巴黎“仿冒”博物馆专收藏假货
• “看起来像垃圾” 村上隆收藏展16年亮相日本
• 蓝珀市场:广东藏家投入百万元收藏
• 昆明收藏家十余年收藏4000件二战文物
• 漫话人民币的历史:私房钱里的收藏门道
• 清三代宫廷艺术品一直受买家追捧
• 晚清民国书法板块逆势增长
• 罗随祖:齐白石篆刻是近代很有意思的样本
• 印章收藏:名家印章收藏学问大
• 林风眠和齐白石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 乾隆仅书画印玺就有500多方
• 齐白石逆袭记:从木匠到巨匠
• 闲章不闲 拍场走俏
• 齐白石的情商高:但不虚情假意
•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谈齐白石:他的字画像微博
• 篆刻印章收藏的新一轮热潮掀起
•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谈齐白石:他的字画像微博
首届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山水画展览
  • 天津首届山水画展震撼亮相 天津首届山水画展震撼亮相
  • 翰墨峰峦·刘皓水墨画展 翰墨峰峦·刘皓水墨画展
  • 尹沧海率南开大学弟子深入甘肃写生 尹沧海率南开大学弟子深入甘肃写生
  • 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遗作展 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遗作展
  • 韩征尘书法篆刻艺术研讨会 韩征尘书法篆刻艺术研讨会
  • 无上清凉朱懿贾冰吾李寅虎闫勇书画展 无上清凉朱懿贾冰吾李寅虎闫勇书画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