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王亦秋:我们17年前的画稿哪去了?流浪汉街头画《蒙娜丽莎》 路人:太有才了 中国代表团再度亮相法国美术家协会沙龙展 北京盈时秋拍 黄永玉《田家梅》6325万元创纪录画家孟宪奎:绘画是心中永远的净土航天题材邮币受追捧 部分藏品涨幅超过20%老票普涨新邮预定火爆 业内称正是出手好时机大都会收藏的精彩之作:文征明画的明代拙政园《百家讲坛》主讲吕立新:投资书画得懂点美术史梅摩指数:全球艺术品市场迎来连续第三个月增长饱受抨击的澳首都标志物天空之鲸或将亮相中国收藏书法作品不得不知的常识:如何不“出格”木雕佛像价格低潜力大 宋代山西风格最受偏爱 “共振四季:王兴刚雕塑展”北京四季饭店开幕陆琦、管建新、顾致农油画风景作品展“娄莉油画展”:个性叙事和东方神韵《当代楹联家大观》在京举行首发式中国书画十二家年度常设大展在京开幕“怪老头”黄永玉:我的真正行当是文学莫让“跨界”成“忽悠”高清图:萧朗花鸟画小品展在天津梅江国际艺术馆展出赵士英高清图:环球艺术之旅——阿联酋 著名画家史振岭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用传统水墨写意当代人的精神——古风作品赏析水墨洇洇写天然 著名画家史振岭和他的花鸟世界高清图:旅美著名画家卢德辉绘画展在天津美术馆展出高清图:天津美术馆举办“红色经典—馆藏20世纪中国画展”高清图:“骏驰甲午—李澜画马作品巡展”启动仪式举行高清图:书画家方大开喜收新徒黄勤彬仪式在古镇杨柳青举行高清图:全国读书漫画及读书硬笔书法大赛作品展进大墙活动启动孙伯翔庞黎明王印强闫勇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公告]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初评...
 • [公告]第二届全国“读书”硬笔书法大赛征...
 • [公告]“天津东方杯”漫画大奖赛征稿
 • [公告]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初评入...
 • [公告]首届“金苑杯”中国时装画大展入围...
 • [展览]深圳艺术家陈湘波南通美术馆展作品
 • [展览]第七届具有收藏潜力的艺术作品展开...
 • [展览]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征稿启...
 • [展览]北京艺博会首推新写实油画展
 • [展览]马泉从艺60周年书画展
 • [讲座]第四届CAMS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
 • [讲座]问津讲坛明讲述 艺术大师阎道生
 • [讲座]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国画艺术讲座在...
 • [讲座]艺术讲堂之域外文化与中国美术之变
 • [讲座]北京匡时举办“二王”书法研究讲座
 • [笔会]滨海高新区名家书画笔会
 • [笔会]霍春阳在家乡清苑出席交流笔会
 • [笔会]天津红桥区政协举办书画笔会
 • [拍卖]苏州吴门2013年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歌德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拍卖]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拍卖]北京瀚海2013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卖会场次安...
 • [活动]天津第二届民企职工书画艺术展
 • [活动]山东“百馆千场讲座迎十艺”
 • [活动]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 [活动]2013军械库艺术周观展必备
 • [活动]站台中国跨年展“丛林II ”启动...
首页 >> 综艺 >> 正文

王亦秋:我们17年前的画稿哪去了?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12-14 10:51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上描绘的桀



扛木头


王亦秋等人为《华夏五千年》创作的部分插图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连环画,是很多小伙伴的童年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连环画身价倍增,变成了奢侈读物和收藏品。“现在传播知识的作用没有了,只能起到怀旧和欣赏的作用了。”作为中国连环画界响当当的人物,年近九旬的王亦秋老人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连环画的衰败甚至消亡,但对于自己辛苦创作的画稿的“失踪”,着实难以接受。

  上世纪90年代中,王亦秋应上海辞书出版社之邀,为书籍《华夏五千年》配图,与其他3位画家合作共创作连环画578幅。如今17年过去,这些画稿却不知躺在哪个角落。他们试图向出版社讨还,却历经曲折,始终无果。无奈中,4位老画家只能走上法律程序。

  老画家的“纠结”

  ——那个时代没有合同只讲信用 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连环画的鼎盛时期,很多年轻人常常省下饭钱买连环画。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王亦秋,画作构图严谨、栩栩如生,在连环画界开创了一片天地,他创作的《杨门女将》、《小刀会》、《兰亭传奇》等深受大众喜爱。王亦秋也被各大出版社相中创作配图。  早在60年代,王亦秋就为《辞海》创作过大量插图,尽管《辞海》多次再版但插图一直沿用至今。此次索稿未果的578幅连环画也是受出版《辞海》的上海辞书出版社之邀,为记录从远古到近代历史、一套六册的《华夏五千年》配插图。因为之前有着多年的良好合作,王亦秋爽快应下。但彼时已年逾古稀的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邀请了3名圈内人作为搭档,分别是科技出版社美术编辑罗履明、书画出版社创作干部吕清华和著名连环画家盛鹤年。

  “这是王老晚年的重要作品,面对创作人物众多、事件纷繁的历史画卷,王老驾轻就熟,服饰有来历,器物有考究,人物有故事。”罗履明向记者介绍说,这些画作的创作非常不容易,因为当时自己还在上班,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完成。“我负责为稿子精稿及人物造型,吕清华及盛鹤年先生勾衣纹,完稿后,每张稿子就像一个人画的,这不能不归功于王老的艺术功力。”

  纠结,是王亦秋老人现在的内心状态。作为团队的统筹组织者,王亦秋在1997年4月,《华夏五千年》首次印刷出版后,就向上海辞书出版社索要原稿,也是为对其他3位同伴有个交代。当时负责的编辑谈先生与王亦秋是故交,“当时跟出版社合作不像现在一上来就签合同,把权利义务都写得清清楚楚,都是靠信用。所以图书出版后,出版社方面表示考虑再版,想再保留原稿一段时间,我也就同意了。”王亦秋说,自己没想到退稿一等就等了十几年,当初那么信任的出版社竟然不能给自己一个交代。等待的过程中,盛鹤年已经辞世,最后也没能再看到原稿。

  近一两年,王亦秋等人从出版社编辑谈先生处得知《华夏五千年》确定不会再版了,于是几人开始了正式的索稿进程。今年4月,他们给出版社负责人写了一封信,表达了索要原稿的愿望。之后对方表示:“我们商量一下再做答复。”过了一个月,对方说:“所有资料都已经搬到郊区去了,资料繁多整理复杂,能不能再给点时间?”再次通电话又是两个月后,答复是:“没有找到。”由于年事已高,王亦秋等人将索稿一事委托给4人中年纪最小的罗履明处理,但得知这个令人错愕的消息,王亦秋还是亲自前往出版社面谈,同行的还有盛鹤年遗孀徐梅英女士。“这么多年了,稿子是不是已经还给你们了?”“王亦秋曾经提出过稿子不要了,放弃这个权利。”出版社方面这样的观点让王亦秋等人很难接受。当晚,4人又拜访了老编辑谈老师,谈老师明确表示原稿并未归还。

  “我这把年纪,遇到这样的事情真的有点心力交瘁,我没有别的要求,就是想早日拿回原稿。”王亦秋老人对记者说。

  出版社的“委屈”

  ——年代久远工作人员几经变化 查找工作量大且困难

  在罗履明看来,像他们这一代的画家遭遇索稿难是件普遍的事情,“我曾经出过一套连环画册,出版后多次向出版社讨要原稿,对方始终以‘工作繁忙’予以推诿,最后我借口要做展览才强行拿回来。还有的画家迟迟要不回原稿,若干年后接到不认识的出版社电话,希望作者能够签字授权再版,一打听原来对方是在书市买到的原稿,真是哭笑不得。”罗履明说,索稿难主要还是由于出版社的退稿机制不健全。“没有规范的流程,也没有专人负责,那时也没有合同明确规范退稿时间等事宜,一切都很混乱。”

  王亦秋等人的这578幅画作原稿现在到底在哪里?记者致电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社总编办一位朱姓工作人员表示,《华夏五千年》一书出版于1997年,距今时间跨度较大,工作人员又几经变更,到底归还与否也说不清楚。今年4月接到几位画家的来信后,出版社上下都很重视,先后有好几拨工作人员翻箱倒柜地进行查找。“上海的夏天很热,仓库又没有空调,堆成山的资料箱逐一清点,真的是挥汗如雨,但依旧没有找到这578幅画作。”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继续查找,但也建议几位老画家认真回忆、查找一下,“我们肯定会积极配合解决问题,但万一已经还了,他们记错了呢?这都说不好。”

  对于罗履明提到的退稿流程问题,朱姓工作人员给予的答复是,现在出版社和作者都会签订出版合同,上面明确注明原稿由甲方还是乙方保存。但像《华夏五千年》出版的上世纪90年代,一般退稿都是由约稿的编辑负责。“王亦秋先生和谈老师关系很好,他本人又对原稿很看重,盯得很紧,按理说应该在出版之后马上就要回去了。”对于“因为出版社考虑再版,所以画家没有及时要回”这一情况,该工作人员的看法是:“再版就是利用已经制好的版再次印刷,不需要保留原稿。而且插图是黑白的,用复印件也可制版,也许他们当时交稿也是复印稿。”

  对此说法,王亦秋老人表示难以接受。他说,那个时候的制版与现在不同,是玻璃的,容易受潮损坏,再版一定需要保留原稿,重新制版才行。“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衡量那个年代的事情。”而罗履明则表示,就算王亦秋年事已高容易记错,但索稿的事始终都是4个人一起出面,至于归还与否,不会大家都记错。“退一万步讲,就算我们当时给的是复印稿,那现在出版社也要把复印稿拿出来给我们,可他们也拿不出。”

  律师说法:

  索画于法有据 双方已发律师函希望协商解决

  因为一直索稿无果,罗履明等人委托了律师向出版社发出律师函,希望对方在11月30日之前返还原稿,如不能返还,则请对方在12月10日前给出赔偿方案。

  出版社方面在12月10日给出了回复,但不是赔偿方案,也是一封律师函。如上所言,出版社方面认为目前尚不能确定他们没有返还原稿,同时还在函中指出了罗履明等人一些“有违诚信”的不当做法。

  这样的情况让王亦秋等人难以接受。

  罗履明等人请的代理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萍分析说,根据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画家画作一旦完成,在取得著作权的同时,对该画作载体自然取得物权,该物权是基于劳动和生产的原始取得,是绝对权。出版者将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丢失、毁损致使出版合同不能履行的,著作权人可追究出版者的民事责任。

  “578幅作品是王亦秋等人的作品,他们获得了相应的稿酬,也依法对其享有所有权,出版社没有任何理由不退还。”李萍说,既然走上法律程序,那么一切都要以证据为准。《华夏五千年》这本书的出版,就是王亦秋等人将画稿交付出版社的证据。如果出版社说画稿有可能已经退回,那么也要出示证据,比如收条、收据等,这是作为一个管理规范的出版单位所应有的流程。如果拿不出类似依据,则不能证明画稿已经归还。

  “索画不仅于法有据,这也是画家群体法律意识觉醒的表现,并有利于依法规范出版行为。”李萍告诉记者,作者对创作内容享有著作权,原稿是载体,属物权范畴,是永久的绝对权。像有的出版合同会注明“稿件采用与否原稿都不予退还”,类似的条款本身就是无效的。“再比如,有的出版物注明‘请作者看到稿件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这也是侵权行为,因为一定要先取得作者同意才可以出版。”

  李萍律师表示,如果出版社不能退还画作原稿,王亦秋等人可以依法提出赔偿,赔偿标准可参照市场拍卖价格。“我们还是希望此事能够通过协商得到解决。”

  “王老已经年近九旬,我作为最年轻的一员也60多岁了,我们拖不起。而且一次又一次的谈判、索稿,真的很累。走上诉讼程序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于我们而言也是种负担,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只想要一个说法,看到曾经辛苦创作的原稿,或者知道它们的下落,578幅画不能就这么‘不翼而飞’。”罗履明无奈地说。(王虹)   

来源:每日新报 责任编辑:简宁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油画家沙志国的光色奏鸣曲 油画家沙志国的光色奏鸣曲
  • 中国楹联书画院天津首聘院士 中国楹联书画院天津首聘院士
  • 信王军、石磊双个展在泰达举办 信王军、石磊双个展在泰达举办
  • 天津美院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天津美院国画系教师作品展
  • 裘缉木、苏鸿升天津人美合展 裘缉木、苏鸿升天津人美合展
  • 陈音兰祝贺老师伍月柳画展 陈音兰祝贺老师伍月柳画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