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中国绘画与戏曲相映相通买家出手更谨慎 当代艺术仍消沉耀州窑模仿越窑青釉瓷时显示自身风格徐悲鸿曾为艺术女青年改名金银币新品版块整体走势萎靡投资者的新宠 邮盘前景如何宝库艺术空间首发 有望在家门口看梵高画作组图:为困难母亲捐赠书画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春季书展道“书香天津”田蕴章王登科与读者面对面李维立摄影讲座“‘影’随其人”在天津美术馆举行天津市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办展推动津门水彩繁荣2016中国姿态·第四届中国雕塑大展征稿启事中国艺术市场下滑致全球市场三年劲长后首跌北京翰海2016年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3日举槌开拍江因风 ​:国内艺术产业的8种商业模式张未:在艺术中重审那些危险的思想殷双喜:现代水墨的两难处境曹星原:当代架上绘画不是炫技更不是演戏范金镛真迹精品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复评工作会召开高清图:“水色·迹象”天津市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开幕高清图:津门画坛“黑马”冯海娇中国画作品全球巡展天津汇报展开幕高清图:2016津门书画惠民季 首期“墨彩闻莺—花鸟作品专场”亮相高清图:“津门十俊书画展”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开展著名画家何延喆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视频:著名画家何延喆做客天津美术网 高清图:沽上山水-天津美协山水画专委会精品展暨津南区书画艺术展开展高清图:“实验与展望”天津美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在津展出立意新颖笔墨率直 著名画家王家斌中国画作品欣赏高清图:在水一方—当代女画家工笔画精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展高清图: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专业委员会在津成立 霍春阳任会长高清图:天津图书大厦举办贾克刚、张明光等“一犁春雨”六人画展高清图:寓空于实 苍郁沉雄——记山水画家皮志刚组图:天津青年山水画家何宁山西晋中写生作品欣赏高清图:天津青年山水画家何宁山西晋中写生作品欣赏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中国绘画与戏曲相映相通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05-08 10:00
中国绘画与戏曲相映相通 写意传神意境是共同艺术追求
韩羽 戏剧人物
 
中国绘画与戏曲相映相通 写意传神意境是共同艺术追求
周京新 京剧人物
 
中国绘画与戏曲相映相通 写意传神意境是共同艺术追求
朱新建 江湖图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两大门类,绘画与戏曲源远流长,虽各自成体系,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但相映相通,与中国美学精神相一致,焕发着东方审美韵致,成为世界艺术版图中两朵奇葩。

  戏曲与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绘画早于中国戏曲而成为一种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公元前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先人已经在陶器上刻、印,鱼、蛙、鸟、鹿、人的纹样都先后出现。而戏曲则肇始于上古时期的“百兽率舞”。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宋代出现了“宋杂剧”,到了元代,戏曲终于发展成熟。

  “戏曲与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尤其是在艺术理念上和美学追求上有许多相近相似之处。”在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梁江看来,戏曲的艺术语言包括歌、舞、剧、诗等元素,绘画的艺术语言包括笔、墨、境、韵等元素,一个是表演性艺术,一个是表现性艺术,但有共通与交融之处,比如写意、传神、意境,都是两者共同的艺术追求。

  写意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国画艺术以意为主导,以象为基础。国画家恪守“计白当黑”,画笔在“藏与露”“隐与显”中,出入于亦真亦幻、似有似无的画面。而戏曲的写意性,其核心是诗化原则,其艺术手法以虚拟实、以假当真,以少胜多,以简代繁,凭借假定性的舞台时空和虚拟化的程式表演,从简约的形态中传递出悠长的信息,运用空灵的意象表述纷繁的实在。比如,戏曲舞台上有桨而无船、有鞭而无马,都可称为写意的典范。

  其次,中国画十分重视写神、传神,认为神是艺术的最高要求,早就有“传神阿堵”的说法;而戏曲塑造人物时讲究“精、气、神”,极力彰显人物的神态、神韵、神情。

  另外,中国绘画艺术立足于写意、传神的基点上,运用意象造型,构建情景交融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境界。而中国戏曲艺术同样注重意境的营造,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书中写道:“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戏曲脸谱是一种典型的艺术符号

  据梁江介绍,具体到戏曲中的诸多元素,也都有绘画的成分在。比如戏剧脸谱,实际上是一种面部的绘画艺术。“画家”运用线条的粗细、色块的对比构成意象形态,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艺术符号,象征意味浓郁,比如黑色代表刚正不阿,红色代表了侠骨忠义,白色代表了冷峻奸诈。再者,表演者的服饰、舞台布景都渗透着绘画的思维。

  而戏剧题材成为绘画的表现对象,在美术史上更是不胜枚举。中国戏曲人物画由来已久,汉代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杂剧题材。在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为名剧《西厢记》插绘了十幅美人图,分别呈现了女子倦睡、倚楼、园中散步、拈花、调鹦鹉等种种样态,成为文人绘画难得的经典。戏曲人物画至清代水平日益成熟,但作品多是细致整饬的工笔画或简单拙朴的民间戏画,一般不为文人重视。

  到了现代,关良开创了戏曲人物画的新格局,他以传神写意的笔墨形式演绎了戏剧舞台上的诸多角色,从选材构思、构图,到用线、笔墨形态,无不细致斟酌,别具匠心,在现代画坛独树一帜。除此之外,戏曲人物画也是著名画家林风眠的重要作品序列之一,可能源于童年母亲的不幸遭遇,《宝莲灯》成为他最主要的戏曲人物画题材。

  到了当代,画戏曲人物的艺术家亦不乏其人,比较著名的画家有韩羽、朱新建、周京新等。相比于其他人,朱新建则更注重戏剧人物画中人物本身的美,更注重绘画本身的艺术魅力。

  张大千曾与夫人同上台唱昆曲

  “戏曲与绘画的相通,最直接体现在两大门类的艺术家相互交流,身份彼此交叉,并最终从彼此中获得审美的享受与艺术的营养。”梁江认为,在中国古代与现代社会,学科与专业分离并不明显,丰厚的文化与艺术土壤造就了诸多文艺巨匠。

  现代梨园行当中对绘画的介入与吸取,最著名的莫过于梅兰芳。梅兰芳在青年时期与大画家吴昌硕相识,结为忘年之交,开始对绘画产生了兴奋,后向名家王梦白学习国画的基本技法,深深迷上了国画艺术。梅兰芳一生结识多位国画大师,如陈师曾、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陈半丁等,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从国画中汲取营养,引国画风采入戏,对京剧人物的扮相造型,舞台画面的布局结构,服装头饰的色彩搭配,都作了相应的改观。

  “其实,梅兰芳热爱并擅长中国画,不过是当时戏曲界的一个代表罢了,当时这种风气兴盛。”据梁江的考察,四大名旦另外的三位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以及四小名旦之首的张君秋,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也都擅长书画。

  与此相对,不少大画家对戏曲艺术情有独钟。吴昌硕热爱昆曲,曾赠画题字昆曲传字辈名伶顾傅玠:“傅之不朽期天听,玠本无瑕佩我宣”;大画家李可染不但热爱京剧,而且是位操琴高手;当过京剧演员唱过花脸的画家李苦禅与戏曲有着不解之缘,从戏曲中悟而得之,得而用之,形成独特画风。

  更有甚者,痴迷于戏曲的张大千不仅与太太徐雯波粉墨登场演出昆曲《闹学》,还为台湾京剧名伶郭小庄上演的剧目《梁祝》设计服装,改变传统戏装的鲜艳华丽和密集的绣工,以求在素净中见出淡雅风格,达到清亮的色彩效果。

  佳话

  李苦禅的戏曲人生

  李苦禅童年时代就迷恋家乡山东高唐的庙台戏,后来进京在国立北平艺专学画期间,又迷上了尚派武生始祖尚和玉的大武生戏,有段时间他每天天黑后就偷偷翻墙出去看戏,后来就正式拜师尚和玉门下学戏。

  上世纪30年代,李苦禅受邀赴杭州国立艺专教授中国画,得以结识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盖叫天以“活武松”名震南方梨园,他本名张英杰,李苦禅原名李英杰,两个英杰颇有英雄相见恨晚之意,李苦禅遂经常登门请教,切磋琢磨,成为挚友。后来李苦禅又响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以戏曲加强美育”的号召,力倡将京剧引入杭州艺专的国画教学中。他带头自筹经费组办了校内业余评剧(及京剧)团,聘请师傅前来说戏,并与学生们一道“面敷粉墨、躬亲排场”,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这在当时的全国美术院校中有率先垂范之意义,艺专师生们都夸李苦禅是文武全才,留下一段画坛梨园佳话。

  李苦禅不但学戏练功,他还正式登台演出,有过为时不短的舞台生涯。196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时期,学校工会剧团上演了《群英会》,年届62岁的李苦禅还是戏瘾不减,扮演赵子龙登台亮相,有些难度较大的动作他做起来已是勉强而为,但依然宝刀不老。(记者 韩帮文)

来源:收藏周刊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张未:在艺术中重审那些危险的思想
• 殷双喜:现代水墨的两难处境
• 曹星原:当代架上绘画不是炫技更不是演戏
• 有感于胡军强的艺术:太魔性!
• 朱青生:油画的宿命和使命
• 灰社会 美术圈的跨界预言
• 中国画写生之路面临式微
• 写生何为——中国画写生之实践与思考
• 赵昆:外在距离与内在尺度—读康乐的画
• 书法是造型艺术也是语言艺术
首届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山水画展览
  •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鼎天国际开启艺术圣诞
  •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翰墨春秋—王寅山水画作品展
  •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曹善华再次应邀赴美文化交流
  •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解衣盘礴”—记画家韩富华
  •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无上清凉·贾冰吾作品展
  •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刚刚出彩—朱志刚、王刚水彩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