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俞越:刻字艺术需“传、帮、带”段运冬:青年艺术家的资助及其担当南京经典推出中国近现代大家书画专题唐三彩以及高仿唐三彩辨别《陕西国际现代美术作品系列展》在西安开幕国内首家进军红色慈善艺术馆牵手库拍央视新作《如果国宝会说话》元旦首播法国卢浮宫艺术珍品亮相798艺术区“文化中国·浙商画院杯”作品展开幕“高国甫个展Like this如此”开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举办5周年特展未来美术馆的收藏体系及其他习古出新 杨炳延书法专场将开拍田园吟·闽北风情油画作品展亮相美门艺术馆第二届重庆·成都当代艺术跨年展2017-2018年度第五届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南京经典2017秋季拍卖会感悟生活—2017江苏省美术馆艺术家作品展最贵中国艺术品不是“救世主”中国影像艺术品收藏:悄悄走进千万元时代著名画家刘国胜笔下的鱼-2018戊戌台历欣赏清俊淡雅,意趣天成-著名画家张晓彦2018戊戌台历欣赏天津市文艺界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2018“文艺进万家”活动全面启动“新时代-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书法展在鸿春艺术馆开幕天津画院青年美术创作研究中心首批入选青年油画家作品展开幕90后艺术家王储在津首办个展 展示童贞世界的美好与奇妙天津画院青年美术创作研究中心首批入选青年油画家作品展12月26日开幕丹青笔墨蕴真情—天津书画家献爱心资助30余名困难学子寒梅听雪 不忘初心—丁玉来、陈新立、聂瑞辰画展在沧州举行“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民进书画展在6号院开幕画家宋唯源收王文波为徒 津门书画名家纷纷表达致贺视频:王深、韦韬全国巡回展北京宋庄站开展文雅在兹—著名山水画家姜金军中国画作品展在威海美术馆开幕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研讨会暨纸本绘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同窗问道——李旭飞、徐展、刘金凯中国画作品展在鸿德艺术馆开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俞越:刻字艺术需“传、帮、带”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12-28 15:25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代刻字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自己风格的独立的艺术形式。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刻字作品雷同、可读性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大家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沈岩松秘书长。

  得意不能忘形

  现代刻字在我国大概有30多年历史,总体而言,既有对传统刻字的传承,又有新的实破。所谓传承,即中国现代刻字的精神气质延续了传统书法的文化底蕴。

  沈岩松表示,这是一个传统和创新并存的时代,也是一个兼容的时代,传统刻字更多保留的是墨迹的复制,工艺性相对强些,而且大部分是书刻分离的,这是传统刻字与现代刻字的一个最大区别。现代刻字强调的是书刻创作合一,除了保留书法的元素,还加入现代元素,主要特点一是文字书法的适度变形,使得视觉冲击力增强。二是版面构成,渗入现代设计理念,也具艺术虚实疏密、强弱对比关系。三是利用木板肌理效果,与文字融为一体,构成整体效果。四是色彩的运用,也是区别传统刻字的重要标志。传统刻字基本是单色的,而现代刻字,融入美术色彩,使得欣赏效果更丰富。现代刻字加入了构成的理念,包括版面设计、文字适度变形、叠加、色彩的使用,使其与传统刻字拉开了距离。也就是说,现代刻字具有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以及色彩构成的元素。现代刻字是传统刻字延伸出来的一个跟随时代的艺术创作品类,并不是取代传统刻字的一种创作模式。

  “书写性的原则不能丢弃,不能舍弃优秀书法传统,也不能照搬书法,关键在于把握好继承传统与个性创新的‘度’,得意而不能忘形。”中国现代刻字艺术,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这也是现代刻字与传统书法在精神方面的一致之处。

  交流打破“地域风格”

  1991年中国书协成立了刻字委员会,组织协调全国现代刻字创作、展览以及国际间交流。为培养现代刻字作者,各协会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在初级阶段,作品往往会呈现出雷同、相像的情况。“在前几年的刻字艺术展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地域面貌,如福建、黑龙江、天津、山东等,福建作者的作品往往为少字作品居多,将字的本意延伸,如川,会有河流等的意向,达到冲击力强的效果;黑龙江的作者追求直刻效果,字多而笔画粗细变化少来达到和谐主体的构成效果。”在沈岩松看来,地域风格的形成是自然发展的结果,随着信息的交流,展览的互动,地域风格以及各省常年举办现代刻字的展览,已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需要前浪带后浪

  在很多场合,我们可以听到这样的一个论调:作者参与刻字艺术是在走一条捷径。在沈岩松看来,这个情况确实有存在,但不是现象!有些作者多年来投稿书法作品却没有入选,如果投刻字作品会不会相对容易些,这个问题也要从几个方面来看。“就目前来看,刻字艺术的群众基础还不够普遍,人数少,在参与各类刻字展览时,有经验的作者创作的作品更容易获奖或入展。”另一个方面,由于社会上有些人对刻字艺术存在偏见,不少优秀的作者不再继续刻字艺术的创作,造成人才的青黄不接。“这就需要我们各级书协刻字委员会努力地去培养年轻一代的作者,不遗余力地培养新作者基础性的内容,对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更需要我们的老作者‘前浪带后浪’,更需要社会对它的包容,让其能在实践中得到成长,探索发展之路”。(作者 俞越)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段运冬:青年艺术家的资助及其担当
• 最贵中国艺术品不是“救世主”
• 《国家宝藏》为什么如此火
• 传统国画的生命在于创造性转化
• 美院进入“教育共同体”模式?
• 曹田泉:民族文化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根基
• 吴克军:中国书画家的劣根性
• 八大山人晚年书法的图案化倾向及分期问题
• 艺术批评产生误解的根源在哪里?
• 艺术意志对创作的界定和影响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