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当篆刻作为一门独立艺术,与书画并驾齐驱。周秦古鈢与汉魏六朝的印章,已成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被后世篆刻家推为楷模之典范。自宋元以后,士大夫必兼善诗、书、画、印,纯粹成为可供欣赏之物,且终生乐此不疲。以印入画,如同诗、书一样,不仅是形式上的拼凑,而是绘画精神的扩展。画家直接在画面上题诗、钤印,十分考究。时至今日,中国画无印章,则不可信,亦不算成品价值。
入画印章,已成为画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作为画家的信证之外,还是散发出迷人灵光的艺术符号。如何敲章盖印、如何品鉴欣赏已成为人们须刻意留神、专门研究的课题了。本来在画面上出现的印章,是画家自钤,严肃认真,一旦钤之,是为认可,故古画的名人印,赝品极少。此外,收藏家如得名画钤上收藏印,印证由时贤达士观赏过,也给画史或后人提供了流传有序的考证,应肯定其艺术和学术的价值。
自钤印、收藏家及鉴赏家印,一定从画面的艺术效果出发,令印不抢画而相得益彰,决不可草率谬然行之。清朝乾隆皇帝就喜欢在宫廷内府的藏画上钤印盖玺,乐此不疲。一幅古画上钤上皇室“五玺”、“八玺”、“十三玺”,画面上满布“落花印”——零乱飘散,落红无数,逼迫画面,反客为主;还有居上中间位置的“印堂印”——画如人脸,额头锁印,显赫皇权,无尚至尊;画面上的空白处几乎被题跋、印章占尽,破坏了画面的统一、完整,使原作的艺术性大大削减,应引以为戒。
 
 
             赵国经、王美芳
                            ¥ 0
                            赵国经、王美芳
                            ¥ 0
                         王学仲:《垂杨饮马》
                            ¥ 0
                            王学仲:《垂杨饮马》
                            ¥ 0
                         何家英:《醉艳》
                            ¥ 0
                            何家英:《醉艳》
                            ¥ 0
                         萧朗:难忘十月醉金秋
                            ¥ 0
                            萧朗:难忘十月醉金秋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