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德国曼海姆美术馆租借马奈、塞尚、梵高画作耶鲁学者解答为什么人们喜欢去美术馆看原作著名书法家张鹤年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当代艺术为什么要引入中小学美术课堂尤伦斯再出货:清盘还是护盘艺术家沈少民在798白盒子呈现7个失败的展览方案艺尚重庆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幕著名书法家张鹤年:一生能踏实临几本碑帖非常难得著名书法家张鹤年:书法的境界是忘我、入境、感动收藏品回购陷阱多:投资者宜擦亮眼睛著名书法家张鹤年:只有“法书家”没有“书法家”EGG画廊推出《心.物》艺术设计展著名书法家张鹤年:临帖没有原作的神采不行著名书法家张鹤年:写书法让我的心灵得到皈依安阳一男子办猪肉石展:收藏3年花费20余万元古籍善本市场前景看好 收藏首先要确定版本著名书法家张鹤年:少年时的书法学习影响我一生“作为启蒙的设计”包豪斯中国收藏在国博集中展示黄胄和他的时代大型文献展在炎黄艺术馆开幕重新包装的明清“明星艺术家” 著名书法家张鹤年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此间·梅江”当代艺术家联展在梅江国际艺术馆开幕视频:“中国梦·翰墨缘”五画院联展在天津展出高清图:“中国梦·翰墨缘”五画院联展在天津博物馆展出视频:山草情·高卉民大写意花鸟画展亮相津门高清图:山草情·高卉民大写意花鸟画展亮相天津人美出版社美术馆纪振民谈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年轻人的作品多了柴博森谈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好的作品源于生活孙伯涛谈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充满对新生活的向往姬俊尧谈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促进天津绘画上水平李澜谈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画面的现代感很震撼李毅峰谈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人物画成为主流杨晓阳谈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写意画成熟的很少贾广健谈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作品“津味十足”霍春阳谈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表现生活 技法精道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茆帆:收藏能为我所用才会更有趣味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4-09-18 10:18


图注:茆帆认为收藏是为了用

    一方烧炼于永和十二年的晋代残砖,历经1600多年后,被“雷埠山房主人”茆帆凿成一方砚台,同那些被用作水盂、笔洗、料缸的古陶、青瓷一起,长侍案头。拥万册图书,览历代文玩,茆帆却不认为自己是藏家,“不过觉得自己书画治印之时,左右有它们的那股气息在,便觉舒畅”。

    藏,原是为了用

  诗书画印皆擅的茆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玩收藏,涉猎广泛,丰富的藏品之中,独对字画别有些苦涩的情绪。“于字画,我是很有些看淡的。”在他的画室“雷埠山房”内,茆帆轻摇折扇,轻声慢语。看淡是因为曾经沧海。与新中国同龄的茆帆,父亲是民族资本家,不仅书法了得,更因酷爱字画而多年搜寻、聚集了不少精品。“小时候我要学画,父亲便说,先得把字练好,便给我一幅手卷临习。一看,是翁方纲的。”临了一阵子字,父亲又给他八开册页,画面上“玄宰”两字题款,正是董其昌的字。但,就是这茆帆日日摊在桌上临摹的手卷与册页,某日,被冲进门的“红卫兵”撕扯、践踏,最终泼上一桶油漆。

  当有一天,茆帆开始建起自己的收藏体系时,便对字画与人的聚散离合,看得十分通透:遇到特别好的东西,不会有那种必得的欲念,若能借来一临,也便同拥有过一般。“临临即可,不必日日操练,好东西要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在肚里’,跟人一样,吸收功能好,身体才健康。”茆帆收得最多的是与文房有关的瓷玩杂件,“因为用得上”。从“为我所用”出发,收藏便变得更有趣了。比如茆帆用来“养”颜料的各式瓶瓶罐罐,从战国的硬陶,到宋元的青瓷,再到明清的青花、釉里红、斗彩、豇头红等等,历朝历代各种瓷器品类都有,有的原本是杯碗碟,有的原本是胭脂盒,有的甚至本来是放酱菜的,还有一个康熙年间的花盆托底,都被茆帆“挪作他用”,除了“养”颜料,还用来洗笔、盛墨、调色。最喜爱的是手头常用的那件“水盂”。“姑且叫它‘水盂’吧,其实还真不知道古人叫它什么,派啥用场。”根据器形特点与釉色,茆帆判断这是元代器物,状若大碗,但在竖向的一半空间里,横向隔了一层像沥篮一样的东西。

  “我琢磨着是女人放梳头的刨花水的。平日里,把刨花浸在水里,梳头时,用梳子蘸起刨花水,并在沥篮上滤去刨花。”这物件来自民国一位翻译大家的旧藏。上世纪90年代,茆帆在拍卖行第一眼见它时便觉拿来洗笔、舔笔正好。“这就是收藏好玩的地方,琢磨了几十年,你还是在猜,到底是不是放刨花水的。”这般灵活使用,大约是有些遗传自父亲的:一件康熙年间黄绿彩的墨床,父亲竟将其倒置后搁印章,留下斑斑朱渍;而茆帆则专为父亲留下的一个道光年间的铜盒,请人特制砚台一方,置于铜盒之内。该砚可盛许多墨汁,专供茆帆写大字之用,故茆帆称之为“墨海”。这些旁人看着觉得价值不菲的古玩,就这样挤挤挨挨地环绕着茆帆,能站上画案的,方是他的心头好。有一件清早期窑变双耳胆瓶,却是孤孤单单地站在角落里的玻璃罩里。“这件拿去拍卖,也许是值些钱的,但我自己并不特别喜欢,哪天要送人,我宁可送走这件,也不会舍得那盛刨花的‘水盂’。”

    书,爱原汁原味

  听闻茆帆藏书上万册,到他的书房一瞧,却并不见多。“书大都放在别处了,这里只留些常用书。”对于书,茆帆历经从多到少、从少到多的过程。少时,家中藏书颇丰,他在书香中长大;之后,家中的书如字画一般地四散零落了;“文革”中,他插队落户江西,读书更成了十年中最大的渴望。书的匮乏,让茆帆养成了快速阅读、整本抄录的习惯。生产队里来了位下放干部,见茆帆痴迷书法,便偷偷借他一本民国37年出版的《书法集成》,但限半月归还。茆帆便在白天劳动完后,晚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偷偷抄录,赶在归还前录完整本。一年后,干部离开生产队前,将原书悄悄送给了茆帆。

  抄书之外,茆帆还编书。一册装订得很漂亮的线装书,便是他插队期间汇编、誊写的三本书的“合体”:《说文常用部首》、《篆书常用字辨异》和《说文解字别体字》。“文革”结束,回到上海,几经辗转,茆帆就任黄浦区图书馆副馆长,20多年间,经他提议引进了许多成套古籍——《明实录》、《清实录》、《古今图书集成》等等。自己更是见好书即买,买来即读,读后藏之。在旁人看是艰深的学术专著,在茆帆,只当它是惬于己意的消闲读物。他自书一联抒怀——“开卷如对故友,闭门即是深山。”书,越读越少,最后,常在茆帆身边的,不过十几本工具书,画册仅《中国传世山水名画全集》一本。

  翻出几本小小的、纸页泛黄的书,在手里摩挲着,茆帆说:“这几本《尔雅》、《南北朝文》都是父亲传给我的,这种书好,原汁原味,现在的注释本没有那股味道。”读书,茆帆喜繁体、竖排、线装。女儿家装修,要做一整墙的书柜,“我理解她,那种坐拥书城的感觉,我也曾追求过。但我告诉她,即使四面墙都做上书柜也是没用的,书最终是要放进肚子里的。”在茆帆看来,有十来本真正有用的书装在肚子里,就够用一辈子了。

  学,文脉不可断

  茆帆用墨,真真让旁边看的人心疼:数万元、仅重两钱的古代定制墨条,他照用不误。“墨就是用的,冲着钱藏墨,不如藏钱。”同用墨一样,古玩当作寻常文房使用,文人折扇一年四季手中摇,茆帆就是要让自己沉浸在这股气息之中。“不是说临幅古人名作便是种滋养,这些老物件给我的滋养才是最直接的。”因为那是生活的——活生生地活着的。“老物件是有灵性的,有时人家请我去豪华宾馆里搞创作,桌子铺得很大,却用餐盘盛墨,我是没感觉的。”中国书画,是全世界独有的,光是“书画”两字,便含义隽永。“文脉是不可以断的。桌上这方砚台是用晋永和十二年的一块残砖凿成的,王羲之写兰亭序那年是永和九年。”

  用这样的砚,书写中国的字与画,茆帆觉得,有隐形的线头,牵着他和那些古人朦胧的背影。生活中的茆帆,给人写张便条也喜欢用毛笔。他的书法绘画篆刻,典雅脱俗,没有烟火气;他写旧体诗,追求汉魏的诗魂、中唐的诗趣,而他的诗格则如他手中的折扇,“我还是喜欢‘老气’点的扇子,有骨子,现在有些扇子做得太精细,如同现在有的文人,肩膀太柔弱了”。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易安
>>相关新闻
• 收藏品回购陷阱多:投资者宜擦亮眼睛
• 安阳一男子办猪肉石展:收藏3年花费20余万元
• 古籍善本市场前景看好 收藏首先要确定版本
• 一件水盂收藏者说是康熙年的:专家鉴定只值200元
• 四大名石演绎疯狂:观赏石收藏谁在点石成金
• 国内兴起铁壶热潮 收藏铁壶有门道
• 首届“江苏书法奖”评选揭晓 10位书法家获奖
• 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第一届甲骨文书法高研班
• 浅谈中国白酒收藏:喝也文化藏也文化
• 升值空间巨大 琥珀蜜蜡成市场收藏新宠
• 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亮相国博
• 民间藏家和他的开国大典邮票
• 国庆专题藏品价值高受关注 开国大典题材最珍贵
• 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节举办书法活动推广汉字艺术
• 欧阳中石书中华美德古训展在国博开幕
• 为整修扩建古寺 高僧忍痛拍卖亿元随身佛珠
• 临湘市古稀学者何培金30年潜心研究抗战楹联
• “联圣”钟云舫与“天下第一长联”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楹联大奖赛启动
• 天津集365副楹联佳作弘扬核心价值观
  • 全国美展作品征选暨天津美展征稿 全国美展作品征选暨天津美展征稿
  • 天津人美建社60周年职工书画展 天津人美建社60周年职工书画展
  • 阚传好山水画作品巡展首站在津展出 阚传好山水画作品巡展首站在津展出
  • 天津体育之光书画院成立 天津体育之光书画院成立
  • 李澜《工笔骏马创作技法》欣赏 李澜《工笔骏马创作技法》欣赏
  • 集印为诗—书法篆刻展在津开展 集印为诗—书法篆刻展在津开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