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制墨业空前兴盛的唐宋时期江西首家钱币博物馆收藏钱币万余件独具魅力的春秋时期青铜器虬角雕:古代匠人的艺术杰作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作品联展亮相年代美术馆2018中国威海当代艺术展——无 界聚合体-当代艺术家邀请展(第一回)开幕北京正道2018春拍:时下藏玉指南白鹤书法作品展5月26日开幕版画艺术家魏立中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暨大井艺术馆开馆典礼国立杭州艺专时期的图书馆旧藏美术馆的“数字化生存”花丝镶嵌:古老金火艺术的现代创新收藏是抑制人性贪婪的过程王清州画展于5月17日下午在甘肃美术馆开幕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风存在:国际女性艺术展在梅溪展厅开幕人在画中行 在故宫与《清明上河图》互动邱黯雄:美术馆多,好作品少《岁月本长》首发赠书暨孙本长艺术人生论坛在天津春季书展举行青春·担当-2018山东青年美术力量系列展(天津站)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视频:天津画院新址建成揭牌仪式隆重举行首届京津冀中国书画作品上海交流展回津展在天津美术网艺术馆开幕《柴寿武金竹国画技法》新书发布暨金竹画展在津举办丹青绘盛世 初心永不忘—天津画院新址建成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视频:中国书画30家巡展天津暨吕大江艺术研讨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百余幅书画精品亮相河西区文化中心美术馆“到人民中去”——天津·甘南美术作品联展在津开幕首届京津冀中国书画作品上海交流展回津展5月18日在天津美术网艺术馆开展狂放的笔触,浓郁的色彩——品读焦小红的油画作品画出心中最美的春天 2018“梦之翼”绘画系列赛之《春·醒》落幕“丹青千壁-闫勇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开幕 拓展写意与重彩的当代性缪文杰首次在津举办书画展 40余幅精品书画作品亮相绿源生态园“菩提花开-佛经古籍展暨濒危古籍保护研讨会”在天津荣宝斋中国书房举行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制墨业空前兴盛的唐宋时期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5-21 16:15

  天津美术网讯 隋唐时期,制墨艺术已非常成熟,制墨业空前繁荣,名匠辈出。制墨中心从陕西地区扩大到山西、河北。潞州(今山西长治)与易州(今河北易县)是隋唐时期制墨业最发达的两个地方,为当时的制墨中心。

  唐代制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唐墨制作也非常精良。墨模完全取代了手工捣杵,因此制成的墨形状多样,坚实耐用。此外,加药物助墨色、发香味,在唐代成为普遍现象。一般的墨加丹砂、兰麝,御用的墨加龙脑或麝香。这样,墨不仅香气袭人,而且发出紫红、紫蓝等悦目的光彩。李白在《酬张司马赠墨》中写道:“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

  唐墨之精良,我们从存世的唐人墨迹中就可以看出,虽时逾千年,仍点划清晰、墨色如新。

  此外,唐代时还出现了有色墨,以黄墨和朱墨最为有名。黄墨是用雌黄研细加胶合制而成,朱墨是将朱砂研细后加胶制成。有色墨多用于修改文稿或者点校图书。

  唐朝易州有墨官司奚鼐、奚鼎兄弟,相传“以鹿角胶煎为膏而和之”作墨。唐末,天下大乱,奚鼐之子奚超举家南避歙州,制墨重心就此南移。歙州地处黄山一带,境内多优质松树资源,奚超采取松心、松脂烧烟制墨,提高了质量。

  入南唐,奚超以歙墨知名,受到南唐后主李煜赏识,便宠赐国姓,改名李超。以后,李超的长子李廷珪任南唐墨官,次子廷宽和孙承晏都以造墨闻名,尤以廷珪所制墨最佳。

  李廷珪充分利用黄山松树资源,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的工艺,在原料中添加玉屑、龙脑、生漆、藤黄、犀角、真珠、巴豆等十二物,从原料拌和到制墨成型,要经过反复捶敲,号称“十万杵”,工艺精湛,从而烟料和胶细腻均匀,墨色光泽艳丽。

  如此制出之墨,能够防腐防蛀、芳香沁人,“李墨”由此名扬天下。宋代书法家蔡襄在《墨史》中称“廷珪墨为天下第一品”。可惜的是,廷珪墨为宋朝挥霍殆尽,至今未见实物。宋宣和年间,已是“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也。”

  宋代的制墨达到了制墨史上的巅峰,表现为大量制墨名家的涌现和制墨法的改进,并开始了油烟墨的制造。

  宋代统治者重视文治,全国各地书院林立,科举制度得到完善,印刷技术突飞猛进,有力地促进了制墨业的发展。制墨工艺进入普及阶段,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安徽、四川等地均制墨,其中以歙州制墨最为兴盛。宋宣和年间,宋徽宗下旨将“歙州”改为“徽州”,“徽墨”由此得名。

  宋代以前,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常年累月取古松烧烟致使松林被砍伐殆尽。在松木资源大量减少的情况下,油烟墨应运而生。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石油烟作墨是宋代科技的一大创举。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其用石油烟煤试做墨的过程,并称“石油至多,生于地下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宋代时,徽宗赵佶、陆游、黄庭坚等皇族贵胄、文人墨客参与到制墨品墨的行列中来。据史料记载,赵佶曾经采用烧苏合油取油烟墨,由于配料昂贵,制作方法独特,别人难以仿制。苏轼、秦观、陆游、黄庭坚等文人也有制墨的经历。关于墨的专著也相继出现,如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晁贯之的《墨经》等,对后世制墨工艺、鉴定与收藏墨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江西首家钱币博物馆收藏钱币万余件
• 独具魅力的春秋时期青铜器
• 虬角雕:古代匠人的艺术杰作
• 国立杭州艺专时期的图书馆旧藏
• 收藏是抑制人性贪婪的过程
• 中国民办博物馆涌现 私人收藏走向大众观赏
• 21件文物及藏品讲述武汉故事
• 162件“黑石号”沉船文物在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展出
• 四大名著邮票:市场表现冰火两重天
• 故宫《千里江山图》“体检”报告回应伪作质疑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李小可师生作品展在天津举办 李小可师生作品展在天津举办
  • 为艺术家姚景卿七十华诞送祝福 为艺术家姚景卿七十华诞送祝福
  • 纪振民、姬俊尧荣获十大年度人物 纪振民、姬俊尧荣获十大年度人物
  • 王爱宗教授南开大学开讲 王爱宗教授南开大学开讲
  • 2018天津大学生水彩画展开幕 2018天津大学生水彩画展开幕
  • 王焕墉先生追思会在天津举行 王焕墉先生追思会在天津举行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