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书对话联:什么样的对联书法才是好作品天津美术网专访:听刘镪先生讲述“碰瓷”经历版画在当下不应这么冷清收藏大咖刘益谦最新收入的艺术家是谁广州95后累积收藏过万件旧货:收旧货在于养徐世章:收藏要精益求精 宁缺勿劣嘉德在线七月拍卖会举槌 启功书法上拍何家英:中西方绘画的本质是表现人性这些年那些破不了的苏富比收藏记录当文化创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生肖金银币:永不过时的收藏经典艺术评论不要伪学术 生套理论“书法”为什么会变成垃圾?“重绘画”重新回望绘画语言 博弈当代艺术困境“自然的虚托邦” 中国当代风景绘画的探索与成果“雨粉”书法家唐曼清为张雨生2016年新专辑题字山青水影秀,诗画入境来—记青年画家闫勇若尘诗偈百善全国巡展-开封大相国寺展开展“固执的个案”廖新松写生作品展登陆无遮画廊长安秦韵张超山水画展亮相翰墨金石艺术馆视频:著名花鸟画家孙季康先生收徒仪式视频:著名画家曹剑英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曹剑英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墨韵颂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津开展高清图:孙季康在津喜收六徒弟 “孙氏”花鸟画薪火相传高清图:天津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术作品展开幕高清图:俊山秀水-天津名家山水画邀请展在乾庄书画院艺术馆开展视频:著名画家张葆东做客天津美术网 视频:著名画家李娜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张葆东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著名画家李娜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河北区纪念建党95周年书画作品展在鸿德艺术馆开幕高清图:民盟天津市委会“同心·前行”美术作品展开幕视频: 班门问道—姚占元、宗桂民花鸟作品展高清图:在花园-天津美术学院2016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开展
首页 >> 联墨大观 >> 正文

书对话联:什么样的对联书法才是好作品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6-07-11 14:16

  天津美术网讯 如何欣赏和学习对联书法艺术?上海书法家刘一闻和浙江书法家鲍贤伦7月9日展开了一场“书对话联”的趣味座谈。

写对联,印章不能随便盖

  谈起对联书法的发展历史,刘一闻介绍,对联书法主要出现和发展时期是清代,因为文字狱,使很多原本在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纷纷转向文字研究和小学研究,而这些原本研究文字的人也渐渐对文字本身的美产生了兴趣。对联形式很独特,又有装饰性和实用性,渐渐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创作形式。

  对联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秦汉时用于驱鬼的“桃符”,鲍贤伦介绍,从文献上看,至少明太祖时期民间写对联、贴对联已经蔚然成风,现在明代对联还存在一些实物,但以清代为主。从桃符到对联的发展,也可看到对联负载的民俗因素逐渐被文人所雅化,在这个过程中,文人学者的实践起了很大作用。

  对联看起来简单,但在创作上要求很高。刘一闻对对联创作兴趣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工人文化宫办画展征稿,只能写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词,我打算写毛主席诗里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写着写着发现,一幅字写到下面没有上面写得好,写了下联又觉得比上联写得好,于是反复重写,把家里的纸都写完了,还特地去朵云轩买了三张宣纸写,到最后仍然觉得不满意。那以后,我决定,要把对联写好。”

  从此以后,刘一闻开始注意上海的书法家前辈们如何写对联,看老先生们怎么叠纸,怎么用笔。刘一闻也透露了一个写对联书法的“小窍门”:他当年去潘学顾家中看他写字,那时老先生们家中都不富裕,写字的案子很小,而且,在这张案子上又要吃饭、烫衣服,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才能写字。也因为案子小,每次潘学顾在创作对联时,都把两张纸叠在一块写。当时,刘一闻的案子也不大,也学着潘先生的方法创作,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这样做有个好处,在书写过程中可以顾及对联中用笔章法的呼应。”

 
 
 
刘一闻作品

  在鲍贤伦看来,写对联是学习书法艺术创作最简单的方式。“现在对联样式花样百出,但我觉得,写对联最方便的书体还是正书,也就是篆、隶、楷,草书最麻烦。因为对联字与字间的大小、间距都有讲究,两边对得太好不行,对的不好又别扭。相比下,正书更容易把握,但在正的情况下,也要试探下‘边境’,在书写中寻找一种动感。”

鲍贤伦作品

  说到如今对联书法存在的问题,两位书法家都不约同的感觉到,“印章”的问题最为普遍。“我在参与全国性的书法评选活动时,经常看到一幅作品密密麻麻盖满了印章,对于这样的作品,我心里面是拒绝的,真正懂的人不会这么做。”刘一闻讲了一个故事,有次,他在谢稚柳家里,正好有位客人捧着一幅画作来拜访,还说此人作品十分有名。谢稚柳说,“打开看一下”,没想到,他打开画面一角就立刻卷起来了,对客人说,可以把画拿走了。客人好奇缘由,谢稚柳说,“印章都不会用,怎么能把画画得好。”可见打印章是很难的事情。“我请教过谢先生,印章怎么盖才妥,他说,要看情况,最忌讳是看到有空的地方就盖印章。就像下棋一样,一子得体,满盘皆活。盖一个够了就不要第二个,盖了两三个不够可以继续盖第四第五个。盖的不恰当,反而糟蹋了画面。”刘一闻说。

  作不成对联,宁写古人的”好联“

  对联从民俗走到书斋,随着书法艺术的繁荣逐渐扩大。刘一闻和鲍贤伦的对联书法都属于有个性的“文人字”,他们的作品在章法、字形、字体塑造甚至文辞内容选取上都有不同的追求和志趣。本次对话的学术主持刘恒指出,对联里包含的人文“雅”的东西不可丢掉,这些需要通过作者的文化修养去体现。对对联书法艺术和文辞内容的共同阅读,才构成对联的完整欣赏。

  然而,如今对联中”文“和”书“的脱离非常严重。鲍贤伦提出,”文“”书“关系涉及到传统书法在现在的生存状态,尽管现在提倡书法家自作诗自作联,是一种希望回到”文书合一“状态的愿望。但成为优秀的文章和诗人并不容易,不少“自作诗”“自作联”错漏百出,文辞拙劣,损害了书法原本的美感。“我认为书法家学写诗有好处,但除非自己写得确实好,不要轻易落笔。其实,不如做一些古人集句,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书写,既体现自己的书法特点,也能表达个人的追求志趣。”

  刘一闻也觉得,形式和内容统一的确有难度,”自作联“不是想当然。”如果自己做不成联语,宁可找古人好的联语。明代有些句子像大白话,很亲切自如,大家都可能看懂。像‘有时沦茗思来客,或者看花不在家’,只要留心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

刘一闻

  “抄古人”其实也有讲究,“用我的字体去写李清照就不合适”鲍贤伦说。刘恒指出,如今许多人对于“抄古人”想都不想,像王维的《山居秋暝》,诗是好诗,但选出来的入展作品,一眼望去,全是《山居秋暝》。“书写前人诗句应当有意识地选取适当的内容,才体现文人书法之义。有人喜欢豪放,有些人喜欢优雅。吴昌硕的书法特点就不适合去写宋词,内容能跟自己的美学风格对称,才是文书合一的作品。”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相关新闻
• 名家楹联的艺术及市场走势
• 组图:“津门十俊书画展”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开展
• 津门十俊书画展4月30日在中国楹联博物馆举行
• 名家诗词联墨大讲堂开讲 唐云来阐释“联墨双修”
• 交相辉映——名联配名胜
• 组图:天津市女子诗词联墨展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开幕
• 赛丽美术馆举办“申猴闹春—丙申迎春楹联展”
• 满堂春色—中堂楹联展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精彩登堂
• “文化新年”序曲吹响 楹联文化展深圳开幕
• 迎丙申猴年 国博以楹联书法展奉献新春年味盛宴
• 天津民进开明画院“春联万家”活动走进朝阳里社区
纪念梁崎先生归真长逝20周年专题
  •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落成
  •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天津首办山水画邀请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成立
  •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作品展
  •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李寅虎个展在乾庄书画院开幕
  •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台湾山水艺术学会文化交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