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对话程亚杰: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不被名利所干扰著名书法家王承尧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著名书法家王承尧:书法是精神支柱、是空气和阳光著名书法家王承尧:面对纷繁的艺术样式眼光要高著名书法家王承尧:靠书法的缘分 我的“三缘堂”著名书法家王承尧:我的书法艺术追求书卷气息徐龙森写朱新建:“色”表现在人性的自在上上官会平:我是个写书做画的,还没有成“家”孙志中:新文人画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著名书法家王承尧:学书法要窥全貌 碑帖要结合著名书法家王承尧:我的书法生涯一生没有间断过两幅英国最伟大演员肖像画被英国博物馆收藏丹青楚韵—湖北中国画作品第一次集体进京展出荣宝斋举办“袁野画展” 展出画家10年创作精品纽约举行“中国艺术市场:现实与未来”高峰论坛陈晓峰:从天坛祈福看行为艺术的维度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征稿通知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写给用真诚绘画的年轻艺术家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上海开幕:精选100件油画孙晓龙艺术个展在宋庄艺术区开幕视频:程亚杰 不了解民族特色你很难成功著名书法家王承尧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张学强、李学亮工作室入住翰墨东方文化艺术中心高清图:美丽中国——天津女书画家展力作书法家叶迪生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百花迎春—肖映梅写意画展在潍坊举办高清图:泼墨庆三八,巾帼展风釆 第五届“津门女书画家佳作邀请展”举行草虫虽小 大地恩深——齐白石工笔草虫册页欣赏高清图:飞马追梦作品展在津举办 开展书画慈善助学活动著名书法家陈栋琨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视频:2014年新春艺术界座谈会在津召开高清图:原·本无界—柏瑞当代水墨作品展在天美时代展出高清图:况瑞峰喜收新徒李继忱、夏英鹏、焦琨仪式举行高清图:天津知名女书画家参展邓颖超诞辰110周年书画展津门画马名家李澜、程希斌:马年说马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公告]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展初评结果
 • [公告]“金陵文脉”国画展征稿通知
 • [公告]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复评结果
 • [公告]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发布2014...
 • [公告]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
 • [展览]巅峰之作——毕加索的沃拉尔版画
 • [展览]尘影无华—赵东中国画个展
 • [展览]美丽中国·当代水墨小品扇面精品展...
 • [展览]台北举行“闽台三杰书画展”
 • [展览]深圳艺术家陈湘波南通美术馆展作品
 • [讲座]第四届CAMS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
 • [讲座]问津讲坛明讲述 艺术大师阎道生
 • [讲座]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国画艺术讲座在...
 • [讲座]艺术讲堂之域外文化与中国美术之变
 • [讲座]北京匡时举办“二王”书法研究讲座
 • [笔会]滨海高新区名家书画笔会
 • [笔会]霍春阳在家乡清苑出席交流笔会
 • [笔会]天津红桥区政协举办书画笔会
 • [拍卖]培根名画8.65亿人民币拍出世界...
 • [拍卖]香港苏富比2014春拍
 • [拍卖]佳士得CEO:新的拍卖行动
 • [拍卖]苏州吴门2013年秋季拍卖会
 • [拍卖]北京歌德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
 • [活动]天津第二届民企职工书画艺术展
 • [活动]山东“百馆千场讲座迎十艺”
 • [活动]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 [活动]2013军械库艺术周观展必备
 • [活动]站台中国跨年展“丛林II ”启动...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现代性只是“艺术的一半” 艺术永恒地回归起源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4-03-03 13:53

小树(油画) 埃贡·席勒
小树(油画) 埃贡·席勒


    艺术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条单向的直线,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进化,由低级一步步走向高级;后发生的艺术一定就比之前的艺术“高明”,并成为唯一的“正宗”。实际上,艺术的发展更像是纵横大地的河流,旁逸斜出,交汇贯通;不知何时分流,何时、何种支流汇聚成新,终点又在何处;亦时常回溯千里,绝处逢生。总之,艺术的景观里,始终不变的是惊涛拍岸,气象万千;而潮来潮往,并无论贵贱。

    当时之世,你可以以摄影写实求美,做你的古典艺术;亦可以摄影追求视觉形式的个性极致,做你的现代艺术;当然,若你既不想写实,也无意形式,纯然钟情于观念表达,思想传递,那么,你可被称为当代艺术一路。这些艺术同时存在,而且,完全没有谁比谁更高贵的区分及必要——事实上,我们身处的“当代艺术”(既作为一个艺术时期,又作为一种艺术类型)本身就是要打破“比较级”的。

    由此反观当下摄影界,比较奇怪的一种现象是:明明一个探索叙事技巧或是追求视觉形式的作品,却偏要扣上一个当代艺术的帽子,好像非如此便不现代,便落伍了。而一些表达观念的摄影师,又坚决强调其作品反映了艺术的纯粹与独立,以及高贵——这似乎该是现代艺术的范儿。这是揣着糊涂装明白?抑或揣着明白装糊涂?

    无论答案是哪一个,我们可窥一斑的是:繁荣的当代摄影,繁荣的是形式、语言、技巧、技术等——在这些方面确实探索多多,贡献有加;但,在“当代艺术”最核心的“观念”表达上,却相对贫乏,至少,与复杂生猛的现实不相匹配。

    因此,在层出不穷的大展、评选和新星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聪明,却罕见智慧。一些形式上显得很有新意的作品,比如借助最新电脑软件功能进行各种拼贴、杂糅的影像,视觉上确乎有刷新感,但放到“观念”的尺度上一衡量,便显得陈旧了。有意思的是,观念的匮乏以一种相反的景象在对“观念”的阐释中出现。由此形成的错觉很可能助推一种“剪刀差”的出现:手段越来越无所不用其极,而内涵越来越空洞无物。

    其实,这样一种“剪刀差”并非今日才现端倪。面对当代艺术的匮乏和窘况,“假若已在悬崖边缘,那么又该向何处而去?”——这委实是一个太大的问题,好在艺术本身足够宽容,总是以它自身的经历给我们启发。

    谈当代艺术,不能不谈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世界先锋派艺术的中心。

    这一阶段的美国艺术大致分成两种趋势:一种是发展纯艺术,让艺术从一切非艺术的动机和意图中“净化”出来,讲求艺术的绝对纯粹性。另一种趋势正好相反,即想方设法地让艺术不纯,混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尤其是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一切都可成为艺术。第一种趋势的代表是我们熟知的抽象表现主义及之后的大色域绘画:绘画就是平面上色与形的安排,而不涉其他。而第二种趋势的代表便是如井喷一般异彩纷呈的波普艺术、偶发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身体艺术、表演艺术、大地艺术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艺术没有一个是现代主义美学理论可以解释的。正如学者保罗·伍德(Paul Wood)所说:“这些不同的活动在整个文化中处于各种不同位置上,能把它们统一起来的唯有:它们都不同于现代主义绘画雕塑对手段在意的做法,以及它们都共同强调观念的做法。”亦正如极少艺术家唐纳德·贾德(Donade Judd)所说:“艺术通常被认为是清晰而重要的存在之物,其实艺术只是一种存在,万物平等,它们都只是存在着。”——这就是当代艺术的核心理念: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念,而且是一种体现自由平等的观念。

    于是,再也没有什么藩篱不可打破,艺术家使用各种闻所未闻的材料构成自己的作品:毛毡、稻草、头发、树枝、泥土、垃圾……它们既无法成形,亦无法塑造,它们被任意地置放,千奇百怪,但却构成了艺术作品——及至身体本身成为作品,某一时段的个人生活成为作品,一个姿势、一个事件、一个行为、一个随便拿来的什么东西,甚至“非物质的存在”都能成为艺术作品。

    当一切手段被用尽时,艺术家们发现,消灭艺术与生活界线的最彻底方式就是:用生活完全地取代艺术。但这样一来,艺术本身不就不存在了吗?一切取消艺术的努力到最后却在证明这种努力是行不通的。这样的悖论是艺术家们不能接受的。他们反传统反形式反权威,却无法反艺术。于是,到了八十年代,美国艺术又“回到绘画”,回到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的模式。

    这段史实可以印证本文开头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似乎说明:当艺术无路可走时,总会回到传统。比如文艺复兴,也是如此。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也。物极必反,反动、回返,到一定历史阶段,是一种必然。但是,这不是回到原地,更不是无功而返。正如文艺复兴并不是简单地复古一样,任何一次悬崖边上的返身,都不是对来时所经的简单否定。

    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试做分析。

    为何美国艺术家穷尽手段的结果是观念的归零?因为在他们的各种“变生活为艺术”的身体力行中,艺术还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只是这是一种不同以往的艺术。因此,即使艺术家们将一段生活直接作为艺术,生活仍然只是一个题材,与艺术还是分离的,而不是统一的。因此,必然走到无路可走的那一天。这就提醒我们,如何认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有着决定性意义。

    其次,美国当代艺术虽发端于五十年代,但思想却在四十年前就准备好了。法国人杜尚1917年在那只命名为《泉》的小便器上签名时,就标明了一个现成品,一个最俗的俗物,也可以成为艺术。这只小便器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原因是:它不仅仅是打破了生活与艺术的界线,实际上,它打破了艺术本身的界线:无所谓艺术不艺术。杜尚是真正地反艺术,而不是以反艺术的名义确立新的艺术流派和权威。在这个层面上,人在艺术中的“无为”便是真正的“有为”,生活与艺术才真的没有了分别。这与美国当代艺术的另一个源头——东方禅宗有相通之处。禅宗视存在为艺术,视生命为自然,它从人的原本性和自发性去建立内外世界的整体感:人活着,就是艺术,无分别心,无差别心。这就启发我们:艺术的真谛,就在人的本身,而不是任何刻意为之的外在之物。

    第三,美国艺术虽然在八十年代“返身”,但先锋艺术所带来的开放观念却使得美国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而当代艺术汹涌至今,热闹不减;与此同时,对它的批判、质疑、反动也从未停止(这才是正常的),比如让·克莱尔对超市一般模式化的“现代国际风格”的批判。同时,他指出:美国文化艺术的强势,正是其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克莱尔称,德国等欧洲国家已成为美国艺术市场的殖民地。

    因此,当我们反思于此时,不禁发现:当艺术远离人的本原、束缚人的自由、扭曲人的天性的时候,总有一股力量将它拽回来。正如波德莱尔所说:现代性只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的”。正是这种“永恒和不变的”,才让现代艺术达到古代艺术的尊严——“为了使任何现代性值得成为古代,就应该将人类生活不经意放入其中的神秘的美发掘出来。”在波德莱尔看来,“现代性”与“古代性”并不对立:古代是始终现今在场的范式,而现代性是在古代范式上打上时代的独特印记。

    由这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艺术的回归,某种意义上是向它的永恒性的回归;而这种永恒性,是与人的一些永恒性关系密切相连的。比如,人与他的出生地的关系,与他的族群的关系,这些造就着深刻的艺术独特性的关系——而艺术的独特性,也是一种永恒的追求。

    1912年,奥地利画家埃贡·席勒在狱中作画。他将牢房里的一把椅子和一只水桶画了下来。这些卑微而无用之物因为他的画笔而被赋予一种新的样子,甚至血肉,它们仿佛有了生命。在画的一角,席勒重写了他在日记中的一句话:艺术不可能现代,艺术永恒地回归起源。

    这句话所以令人动容之处在于:他指明艺术并不服从于时间的线性,更为重要的,它真挚地诉说了穷尽一生,朝向远方的艺术之旅,其实都是在向着自己最初的“出生地”追寻。所以,没有道路的尽头,只有回归的必然——艺术从来不是直线运动,退,正是向前。

    因而,那些真正动人的艺术是与自己的历史有关的,与自己的过去有关的,与自己的真实存在有关的,与自己的“出生地”有关的。每一个艺术家都无法割断这种生命源头,每一个艺术家都要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以他的方式。只有将自己的观念与这一切紧密地结合起来,观念才不会成为空洞的噱头。

    令人悲哀的是,许多人轻易放弃了这些,而当他们感到与自己的历史产生了不可挽救的隔绝时,只能试图在别人的历史中拼凑碎片,并且试图以此去阐释一些宏大的哲学命题。结果反而“把自己弄成什么都说不清楚的、胡言乱语的哲学家”(徐冰语)——比如中国摄影师似乎相当热衷与西方经典图式发生关系,也很愿意去对诸多高深问题发表看法,虽然显得比较国际范儿,但时日长久,还能走得下去吗?

    每一个艺术家都只是一块土地的孩子,他可以走遍全世界,但最终,他只属于那一块土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易安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陈晓峰:从天坛祈福看行为艺术的维度
•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写给用真诚绘画的年轻艺术家
• 伊黛尔·阿德楠(Etel Adnan)中国首展于常青开幕
• 女艺术家郑钰“宇宙之光”个展亮相今日美术馆
• 宁越:心性与当代艺术
• 尤洋:当代艺术的现实意义
• 军械库艺博会:中国当代艺术的又一次转折?
• 组图:《图像即观念》当代艺术展在大连亮相
• 照片收藏应买公认大师作品 公立机构收藏尚空白
• 梅斌:中国艺术的三个逻辑层面
• 布列松大型回顾展近日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出
• 《林延:镇纸》展览在纽约布鲁克林否画廊举行
• “Hi21新锐艺术市集” 小额艺术品交易进行中
• 中国当代艺术圈为什么没有游击队女孩
• 艺术家谷文达用20公斤佛山人头发创作《孝道》
• 张瑞田:勿以身份考量艺术价值
• “中国梦·新女性”第二届全国女性摄影作品展开幕
• 球迷的“疯狂”:女生绘制2014世界杯水彩国旗热传
• 许江:如何在当代社会中活化传统并弘扬美德?
• 美国六家艺术机构获得九幅劳申博格精品捐赠
  • 方勇作品亮相智慧山艺术中心 方勇作品亮相智慧山艺术中心
  • 天津女书画家展力作 天津女书画家展力作
  • 马寒松画瓷 马寒松画瓷
  • 原·本无界柏瑞当代水墨作品展 原·本无界柏瑞当代水墨作品展
  • 梦玉、伯骧“神骏迎春”画展 梦玉、伯骧“神骏迎春”画展
  • 王学仲人文教育基金成立 王学仲人文教育基金成立
中国画
more
书法
more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