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中国书法的经典传统和当代价值铜香炉,明清文人爱不释手的“手办”著名漫画家方成因病逝世 享年100岁章华雕塑作品展开幕 中粮奏响华彩乐章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在京举行李叔同丰子恺钱君匋师徒情缘迈克尔·怀特:西方现代艺术及其背后的市场沈语冰:重新思考波洛克与抽象表现主义第二届“形而上”当代艺术三地巡展征稿苏富比:西洋古典油画的力量启发雨果巨作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 20余件国宝压轴收官直面中国艺术品市场不确定性匠心中国:秦锡麟 以青花美学为时代著书立说宋瓷其实是世界瓷器第一品牌首届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将开幕拍卖行半年报: 佳士得达成史上最佳业绩宋《人物故事图》所绘故事是否为迎接徽宗梓宫不知中国画理 无以言中国园林浅谈古籍收藏两三事中国近代机制银币收藏略谈纪念溥佐百年诞辰书画展作品欣赏“讲中国故事——第五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天津站开幕绚丽的彩霞——记天津市东丽区文化馆美影部主任王霞 中国当代名家霍春阳书画艺术展在日本东京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天津非遗传承人刘芳应邀出席时尚集团25周年社庆讲解面塑艺术视频:霍春阳谈艺术境界 个人书画展在日本举行以楷筑基 卓尔不群——朱懿书法作品欣赏中国硬笔书协命名2018年度规范汉字推广大使暨国培项目测评考官资格证书认证会“纵笔骋怀·胡振声山水画展”在珠海古元美术馆开幕著名画家王俊生指墨小品欣赏著名画家郑连群:中国画的文学内涵中国当代名家霍春阳书画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今晚书画家艺术交流中心成立三周年暨嘉信首届旅游文化节举行纪念爱新觉罗·溥佐百年诞辰访谈实录当代与传统的相撞相融—马霑、郝跃先扇意主题绘画展在易乐迪举行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中国书法的经典传统和当代价值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8-22 15:52

赵彦国作品

赵彦国作品

  每位喜爱书法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静静地站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前,在柔和的灯光下,映入眼帘的是一件流传千载的书法名作。那是陆机的《平复帖》抑或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之类的经典。如何进入它的审美空间?怎样欣赏?到底好在哪里?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写?诸如此类的疑问会不断涌入脑海……

  大家知道,中国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大师辈出,经典名作如群星璀璨、光耀千秋。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书法的“经典” ?经典之作需要具备哪些标准和条件呢?单从字义上理解,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作品;是经过历史筛选出来的最有价值、最能表现专业精髓、最具代表性的完美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 ”可见经典作品是一个时代文化艺术最辉煌的符号,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在当今新时代文化语境下,如何更好地深入经典、传承经典成为当代艺术家表达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书法的经典是每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书法文化与艺术的精华,这种精华不仅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艺术技巧以及形式材质等特点,还彰显出其独特的审美内涵和艺术境界。因此说书法的“经典”不仅仅是历代书法遗迹的图像标本,它更是一种活物、一种精神,一种打通时空、穿越古今、冲破地域,能够让每个时代都产生共鸣的最素朴、最真淳的情感流露。只有饱含这种大情怀和高境界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而被代代传承。此外,对话“经典”的方式千差万别,也因时相传、因人而异。因此,切入经典的路径和视角各有差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经典、理解经典、学习经典、取精用宏,自然就形成了对历代经典的“活化” 。“活化”书法的经典,我认为首先要做到四个“入” :

  一是“身入” 。“设身处地”地深入到书法经典之作的时代背景中,尽可能还原历史情境,溯本求源、原音重现。运用“以当时工具做当时字体”等理念,由师古人之“迹”提升到师古人之“心” ,更好地把握经典之作产生的内在机制。

  二是“心入” 。就是要立足“原点” ,“心随笔动” ,全身心去感悟经典作品的每一个笔触,调动一切想象力,由“静态点画”到“想见古人挥运之时” ,还原一个尽可能真实的书法情境。

  三是“情入” 。这也是所有艺术门类由技入道的重要过程。唐代孙过庭言:“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可以想见,一件没有本心和情怀的作品如何感动自己、感动观者,更何谈流传久远?

  四是“神入” 。书法“神居何所” ?这就需要我们调动一切艺术灵犀,忘我地与古神会,唯观神采,不见其形,这也是最高层次的通古、学古。

  我想只有做到这四点,才可能打开经典之门,进而读懂经典、激活经典、传承经典,使经典跟时代架起桥梁、产生碰撞、迸发火花。经典只有在当代被激活、被活化,才能对当前的创作真正起到积极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深入经典、学习经典还要牢牢把握好一个“古”字,去品味那种穿越时空、愈久弥真的“古意”和“古香” 。当然这个“古”不仅是一个时空概念,更是一种美学的姿态、一种气质和风神。当我们观赏一件经典作品的时候,对具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人来说,往往会透过作品的笔墨意象和艺术手法,体察到古人作品深处的某种“气息” 。这种气息实际上是一种笔墨的气质和意象,是一种形而上的“道”的境地。然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并不是容易的事,需要长期的磨砺和陶冶,还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

  “字如其人” ,一个人的字浓缩了他的个人气质和文化自信。我认为学习经典书法要走好“三部曲” :一要“与古贤通息” ,二要“与文史通气” ,三要“与时代同步” 。也就是说,学习书法不是简单地描摹经典碑帖的点画形态,不仅要得古帖之形质技巧,还应进入古人的精神世界,阅其人、读其诗、思其行,在精神的深层遥接古人、同气相投。此外,还要多读历史、兼通文学、增强学养,让字里行间充盈着书卷之气、文雅之气。最为重要的还应把个体之我从书斋中解放出来,从字内走向字外,从小我走向大我,融入社会实践,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转化。我想只有经历这三种境界的淬炼,书法才是具有完整意义的生命境界之学。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把汉字写好,写得文气,写得雅正,写得自然。我认为,文气是中国书法最有力的底气,雅正是中国书法的最大格局,自然是中国书法最真实的状态,这是当代书法的核心价值观,是书以载道的基点,也是由书法自信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中国书法的经典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是当代书法继往开来的法宝。向经典致敬,以经典对话经典,不断创造新的经典之作,让经典之精神生生不息、不断传承下去,这是当代书法人的使命和担当。(作者 赵彦国)

来源: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沈语冰:重新思考波洛克与抽象表现主义
• 不知中国画理 无以言中国园林
• 翁敏:切入生活 速写的当下意义
• 王永林:书法还要“法”吗
• 丁宁:速写最基本的元素是线条
• 吴浩然:丰子恺的诗意漫画
• 从扇面展透视“锦灰堆”
• 宋依农:展览时代下的中国画构图
• 王晓文:美术课如何跨学科融合
• 速写是照片不可替代的绘画的筋骨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