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河西区书法篆刻大展开幕 天津书画家探寻神秘湘西 汲取创作灵感天津美术学院非遗传承人剪纸艺术研修班开班翰墨铸情-陈栋琨书法展在三品美术馆北京馆开幕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以文献形式 回顾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的14年荷兰呈现达·芬奇笔下的各种面孔:从荒诞到崇高澄怀味象——朱墨诗书画作品展11月3日开幕2018年京、津两地青年文创交流研讨会在京举办苏州博物馆:“文化+金融”合作模式的继续探索弘扬爱国自律精神—李叔同诞辰138周年活动圆满举行“草原四季”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动员会召开旋涡还是湍流 梵高名画里的数学华艺国际2018秋拍精品巡展启幕福建德化:瓷器小作坊迈向世界陶瓷之都嘉利艺术馆揭牌开启艺术市场新模式辽代契丹文白虎钮子母金印译释图说刘野个展“寓言叙事”将在Prada荣宅举办刘彦评姜淼作品:黑白的场域,心灵的触屏米开朗基罗艺术项目首次亮相嘉德典亚艺术周独立的自我,生命的私语——评论家徐希嵋观孟庆占画展有感一案修艺 同源得功——王山岭、袁桂兰书画展在津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河西区书法篆刻大展在河西文化中心开幕天津印社乔迁新址 天津印社社员篆刻作品及孙家潭古代官印藏品展举行“新时代、新作为——孟庆占书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全国书法名家宣传弘扬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品邀请展在空港文化中心开幕“西岸杯”天津市首届楹联书法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我国北方第一家六小龄童艺术馆在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开馆落成“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史振岭花鸟画作品展”在滨海美术馆开幕“泽润桃李·李泽润师生诗联书法展”在中国楹联博物馆开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南开人民文化宫成立60周年优秀美术作品展开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静霸雄”三地书画精品展在萨马兰奇纪念馆开幕魏玖来张根起尚金声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美学中的漫步与思考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10-18 17:50

 

  “美学”一词自打问世以来,就自带神秘性。

  潘知常所著《中国美学精神》,洋洋洒洒58万字,从“本体视界”“价值取向”“心理定位”和“感性选择”这四个角度,综合性解密中国美学。

  美学并非高不可攀,但足以阐释生命的境界。看《蒙娜丽莎》和《西斯廷圣母》中那甜美、悠然的微笑,达芬奇和拉斐尔要赞美的不光是面上的庄慈,更是发自人物内心的真善美。

  中国美学讲究以慧心去挖掘寻常,称为“采集不可见的东西之蜜”,又多与“真”血脉相连。

  孔子进一步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依存的社会性,认为世间和谐贵在非强制性的道德,唯有普及“仁”这个既内在又超越的终极价值,含蓄体现了美学的使命。

  歌德视美为人类精神:“我深信它就像太阳,用肉眼来看,它像是落下去了,而实际上它永远不落、永远不停地照耀着。”

  美学是一门庞杂的体系,博大精深,又见仁见智,没有真正的定论。

  潘知常在书中说:“美学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无穷的智慧。”相信这是最本质的回答了。

  维特根斯坦也有过论言:“早期的文化将变成一堆瓦砾,最后变成一堆灰土。但精神将萦绕着灰土。”可谓异曲同工。

  该书以“关于生命的存在与超越”为论述角度。其中第二篇《中国美学的价值取向》,从艺术观出发讲“物物而不物于物”。艺术与非艺术并无鲜明界限,世间一切皆可为诗画。

  中国艺术的本体自觉始于魏晋。

  以陶渊明及其文学作品、美学观为例,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决然归隐田园,爱艺术却不唯艺术,只是以之为体道途径,为人生而艺术。

  “以审美心胸从事现实事业”,正是中国美学价值取向中最为深层的内容,也是美学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映衬了陶渊明的美学思考,“对生命有限的彻悟,对生命无限的归复”。

  潘知常贯通艺术和美学,将中国美学的观点划分为言(形式层)-象(再现层)-意(表现层)-道(意蕴层)四种层次,分别阐释了艺术存在的特殊形式,如诗歌的声辞,绘画的笔墨为形式层;艺术之中的外在世界,由“形似”转向“神似”,庄子为个中翘楚,美在道而不在物;艺术之中的内在世界,由“言志”转向“缘情”,寓情于景,崇尚意境,实现了“意”与“象”的互联;最为深层的美感效应,所谓“味外之味有神韵”,即指此。清人方熏也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气韵生动为第一要义。”四种层次剖析精辟,既递进,又熔融。

  第四篇《中国美学的感性选择》讲到明中叶后的启蒙美学,新兴的“趣味美学”取代了“意境美学”,弘彰“性灵”与“自我”,着力突出人的感性情欲,开辟更适合容纳自身的理论格局。

  较之古典美学,启蒙美学突破了中和原则,开创了以情为本的创作之风,提倡自然美和朴素美。当然它也存在致命的局限性,如把势利心、富贵心以及“认欲为理”说成是人类的本性,一度造成审美标准的混乱。

  美学是尚未被规定的存在,没有哪个学者可以真正穷尽谜底,这是不幸也是大幸。它永远向未来敞开,期待后人的理解与演进。

  潘知常认为,对待美学要还以本来面目,不能“照着讲”,而要“接着讲”,像不断逐日的夸父,与它一同漫步,一起思考,才能使中国美学走向澄明。(阿迟邦崖)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林下惊风——林再成书法批评
• 中国画40年:承续、变革、开新
• 王冬冬:当代雕塑中的山水语义
• 艺术创作需要仪式感
• 美术馆典藏活化 是对历史的负责
• 品读敦煌重彩画家陈幼白绘画艺术
• 范石甫:篆刻的“受众面”应当关注
• 高素娜:追寻油画的当代意义
• 水彩艺术的“承”与“转”
• 文艺圈的空头理论家现象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贾广健:画院发展要有大舞台
  •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天津中国画学会首届作品展开幕
  •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当代玩家”刘栋论道茶与金石
  •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马孟杰中国梦系列书道展在东京开幕
  •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南开画院建院40周年书画作品展
  •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天津美协花鸟画专委会作品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