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再生性传承让漆艺“活”在当下代大权:宋源文版画的剑胆诗心从“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思考美术教育中国美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邮票在广安首发宋纪蓉:故宫博物院有全球最大的文物医院“如境:李象群当代艺术展”在深圳蛇口展出楼宇烈: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濑户内国际艺术节2019 首次举行中国发布会李象群雕塑艺术的美学特质及精神内涵“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开幕设计文本诗意的舞台——书籍装帧设计40年王树平:书法家要涵养字外功夫退休后满世界买邮票 杭州88岁老人开个人邮展“全国重点美术学院新媒体联盟”论坛召开并通过“北京宣言” “我喜爱的世界—张敢作品展”将在798开幕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专程来津为荣获玉器艺术杰出贡献人物王金厚颁奖天津高新区举办专题展览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书画展同期举行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海口开展赵光、章用秀、吴裕成走进电台直播间篆刻艺术访谈节目扬州八怪天津院与长城书画院共同举办“大地飞花”书画巡展创作研讨会“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天津美术学院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作品展开幕天津高新区举办专题展览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书画展同期举行一代名家风范 彰显崇高人格—各界盛赞“老圃陈秋·孙伯翔书画艺术展”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张建会当选新一届主席津门名家走进北方陶艺中心开展青花创作喜迎2019新年“丝路明珠·中国古代壁画现状模写展”在滨海美术馆开幕“津门第一雪”李学亮冰雪山水画展在鹤艺轩开展2018天津(国际)高校摄影作品展在天津工业大学开幕“老圃陈秋”孙伯翔书画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王书朋郭凤祥等五画家观看“春意·荼蘼——五大道作品展”给予好评同声相应—张小庄、尹枫中国画展开幕暨学术研讨会在天津美院美术馆举办 “史振岭花鸟作品展”在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开幕贾广健艺术馆更名为贾广健艺术院 2018贾广健花鸟画工作室毕业展开幕天津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景育民担任主任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再生性传承让漆艺“活”在当下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12-20 11:36

  人迹(天然漆、麻布、瓦灰) 2016年 高幸

  漆艺的历史很悠久,体系很庞大,技艺很丰富。传统漆艺的美已经深入人心,但当代漆艺还没有形成清晰的面貌。如何创造当代的漆艺,并在漆艺史上留下印记,无疑是当前的重要工作。如果说沿袭传统、传承古法是一条不可放弃之路,那么,转化思路、活用技艺也是传统漆艺在当代文化背景下谋求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几年,漆艺的发展渐有起色,不仅展览频繁,并且形式和特点呈现出从平面、器具、装饰性、实用性的传统范畴向立体、装置、影像、艺术叙事和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迈进的趋势。漆艺不再止于实用性的漆器,也不再止于装饰性的漆画,呈现出多元态势。然而在漆艺从形式到内涵都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漆艺审美和批评并未同步。由于人们习惯于传统漆艺平、光、润的审美和装饰性、实用性的功能定位,所以当漆艺呈现出陌生化的表征之时,常常会面临行业内对大漆材料独特性和必要性的质疑,让漆艺创作者对于自身探索性的尝试充满不确定性,无益于后续发展。这种质疑反映了目前漆艺观念上的封闭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漆艺的自由发展。

  这些年,笔者一直关注大漆媒材及其艺术生态,认为中国传统漆艺的文化价值并未被充分认识,甚至被低估,漆艺在未来是有着极大发展空间的。大漆材料本身及其髹饰体系的优势非常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尤其需要对漆艺的定义及其边界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而在学术研究尚未成熟之时,以开放、鼓励的姿态允许漆艺的各种探索,则是推动其发展的基本前提。

  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开放”并非鼓励漆艺创作复制当代艺术,同样,“传承”的目的也不是简单地“摹古”,“开放”是一种“再生性传承”,是用今天的语言方式来接续传统文脉。因为我们传承漆艺并非仅仅为了复制经典技艺之美,而是希望大漆作为一种媒材,被广泛地应用于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并跳出漆器或漆画的狭小范畴,与当代文化形成互动共生的关系。让漆艺与时代共呼吸、与青年共生长,才是长远之计。所以,目前漆艺界需要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再生性传承”的思路。

  这同时要求漆艺家打开思路、摆脱束缚进行创作,而观看者、研究者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漆艺。不急于定性、不匆忙下结论,才是有利于创造性继承与发展的方式。笔者曾经策划过“开放式——青年漆艺创作研究展”,以明确的问题意识直面中国漆文化的断层,提出开放式的理念,鼓励年轻人的创造性探索,呼吁一种全新的看待漆艺的视角,以期使失落的古老漆艺术得以新生。这一思路对于当下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问题具有一定普适性,不仅漆艺,更多的传统工艺都需要“再生性传承”。

  漆艺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如果只是延续经典之美,其结果只能是在博物馆中束之高阁,而在现实中却难以为继。真正的传承应该是鼓励新的创作主体面向新的受众,创造出符合当下时代特点和审美趣味的漆艺术。我们不仅要传承工艺及其承载的东方精神,更要推动与当下相呼应的具有整体艺术高度的漆艺发展新气象。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青年一代承载着当代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基因,正跃跃欲试对大漆媒材和髹饰工艺进行各种新的演绎。大漆是他们偏爱的天然媒材,漆工艺是他们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资源,把髹饰体系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形式中抽离出来,作为个人化的纯艺术性表达,已经是现在大多数中青年漆艺家的创作路径。年轻的作者们面对漆艺丰厚的历史,没有按部就班或画地为牢,他们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和表现方法,颠覆了传统漆艺的固有模式,比如说游戏互动的方式、多媒体的运用、与新材料结合的实验、对视觉空间的野心等等,有力拓展了漆艺的边界。从追求精工装饰到艺术叙事,从背负传承的包袱到轻松有趣的互动娱乐,从器用和架上向空间、场域的方向延展,青年一代的再造使漆艺变得鲜活起来。

  通过再生性传承,漆艺在新的语境中,因为其材料的自身优势而发展出更多新的可能,原有物性得以发现、挖掘,漆艺更具延展性,系统更加丰富了。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转化思路、活用技艺而不被原有的体系所束缚,这一创作诉求应该得到尊重。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漆艺首先应解决艺术性的问题,再谈其材料独特性的问题,没有艺术性的作品是对漆材料的滥用,脱离时代的作品则是没有意义的工艺复制。换句话说,漆所携带的各种工艺及材料的运用和技巧固然重要,但这只是髹漆人的基本素质和作品品质的基本保障,更重要的是对漆的使用,如何生发出新的思路,链接新的领域,并从艺术的角度建立漆艺更高层次的审美表现力,这是传统漆艺在当下持续发展的立身之本,也是再生性传承的关键。

  “转化”与“活用”作为传统漆艺的当代叙事方式,只是激活了大漆原有的物性,强化了其审美表现性,后续如何,还需遵循艺术之道,继续挖掘漆语言的新表现方式。因此,现阶段可以先让有趣的实验、活跃的思维、新的技术手段、新的方法趣味在漆领域自由生长一段时间。当更多漆艺在“转化”与“活用”中既承续经典之美,又与时代生活互文互表,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表达时,我们才能说,传统漆艺真正“活”在当下。(作者 曾静)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代大权:宋源文版画的剑胆诗心
• 从“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思考美术教育
•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 王树平:书法家要涵养字外功夫
• 时代艺术—对21世纪中国艺术的思考
• 颜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美术
• 陈从周《说园》与中国画中的文人意境
• 文、图、符并置的艺术评论
• 童庆炳:美在关系中
• 范迪安:让美术教育站在新起点上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高新区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主题活动 天津高新区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主题活动
  • 陈浙闽同志在天津画院参观调研 陈浙闽同志在天津画院参观调研
  • 孟庆占的绘画与乡愿 孟庆占的绘画与乡愿
  • 天津书画名家走进海洋高新区 天津书画名家走进海洋高新区
  • 与佛有因-天津书画名家走进鹤艺轩 与佛有因-天津书画名家走进鹤艺轩
  • 天津工笔女画家到航天城社区公益辅导 天津工笔女画家到航天城社区公益辅导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