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从“渴笔八分”看当代隶书的创变路径清代丁敬与金农交往:只寄得相思一点金农的精神世界与代笔对联创作难:难在不易生动古今中外的艺术品作伪高手刘一闻:对联是一种环境艺术古董投资四大价值法则 邮票纪念币投资看发行量陈履生:书画摄影兼鉴藏 趣味横生青花瓷: 科技、文化、贸易梵高作品将于2019年春季亮相泰特美术馆收藏风向:小众书画家成了香饽饽艺术家黄建南:以书画为桥 行文化丝路美育教育是 艺术市场的基石日本公布5种东京奥运会纪念币样版私人文物收藏莫行非法途径洛杉矶旧金山领衔 美国西海岸艺术蓬勃发展冬奥会会旗交接纪念品北京发售中国年画:民俗文化的一种图解西泠印社再忆饶宗颐:一代通儒“炼成记”中国美院2018年本科设计类首次收非艺术类学生视频:戊戌贺岁——天津画院迎春美术作品展戊戌贺岁——天津画院迎春美术作品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挥毫泼墨开新篇 书画家走进天津嘉信国旅新春联谊《崔燕萍写意向日葵》出版发行 记录画家回归本真的心路历程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探望恩师孙其峰 送上戊戌新春祝福画家王悲秋节日加班加点画画忙 巨幅画作《主席与战士》主体告成文心——书法家王炳学戊戌之春条屏迎新春风得意——萧朗先生的贺岁书法2018戊戌大吉·著名画家张学强新作迎春花鸟迎春——2018戊戌狗年张志连花鸟画选狗年大利—美国大通银行刊印著名画家庞黎明水墨年历狗年大吉·恭贺新春—马瑞涛中国画作品姜维群、魏瑞江:抖起精神过好年教授访谈录——访天津美术学院于小冬教授金鸡辞旧岁 旺狗贺新春—天津梅江书画院举行迎春团拜会
首页 >> 书法 >> 正文

从“渴笔八分”看当代隶书的创变路径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2-26 11:39
清 金农 漆书文辞 立轴 绢本 53.5×152.6cm
清 金农 漆书文辞 立轴 绢本 53.5×152.6cm

    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先生,另有曲江外史、心出家庵粥饭僧、稽留山民、百二砚田富翁等二十余种别号。善书,师承何焯,上追晋堂,“其书出入楷隶,本之《天发神谶碑》”。著作较多,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等等。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冬心先生诞辰330周年,在时隔300多年后,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他,撇开在绘画等领域的成就,仅是他书法的“渴笔八分”就值得今人学习、反思。

  

  金农作为一名极富创造力的书家,“渴笔八分”一改汉代以来隶书的书写模式,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为隶书创新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这里首先厘清一个概念,那就是“渴笔八分”即为“漆书”,而非当代一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金农晚年在漆书之外又创“渴笔八分”。

  包括隶书在内的任何一种书体的变革,都离不开笔法、字法、章法乃至墨色的创新。与汉隶或其他书家的隶书相比,金农“渴笔八分”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并彪炳书史,主要在于其笔法、结字、章法乃至墨色等皆有“新奇”之处。

  (一)笔法之新奇:中国书法大多强调中锋运笔,以取圆浑雄厚之姿,而金农的高明之处就是“方圆并施”,这与汉隶用笔方圆“泾渭分明”,笔画粗细相对均匀则大相径庭。至于其最具个性的“横画”和“倒薤撇法”等研究者甚多,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不必过度纠缠于这些细节,真正难的是,绝大部分书家都缺乏金农这种敢于营造粗细对比、方圆冲突的矛盾但又能将其处理得浑然一体、不失和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对于书法创新而言,“想法”往往比“笔法”更重要。

  (二)结字之新奇:就隶书结构本身而言,至汉代逐渐成熟,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以致字形趋于扁方。再看金农“渴笔八分”的结字,却打破了这一隶书结字定律,更富变化,且貌似无意,实则有心:笔画少的字通常变扁为方,而笔画多的字则化“横”为“纵”,“方”“竖”结合,以“竖”为主,随字赋形,出其不意。

  (三)章法之新奇:金农的“渴笔八分”在沿袭传统隶书章法的同时,又打破了分布规整的常态:一方面,虽似“刷字”排比而下,但字随形变,大小不一,有些笔画过多、造型过长或过宽的字,会满格甚至破界而出。尤其带有撇画或竖钩的字,其采用“倒薤”笔法,左向取势,夸张而不失灵动,一眼望去,整幅作品给人一种“斜风细雨”“垂柳依依”的画面感。间遇竖弯钩笔画则多反向取势,如国画兰花中破凤眼之笔,进一步丰富了其作品章法的构成;另一方面,字与字的点画相互穿插避让,字与字之间疏密有致,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可谓严谨中求变化,静穆中求灵动,饶有趣味。

  (四)墨色之新奇:观其“渴笔八分”,除了横粗竖细、掠笔“倒薤”之外,最抓人眼球、慑人心魄的无疑是那如帚挥扫、笔焦墨渴的飞白了。这种有违常规的笔墨效果,不仅丰富了整幅作品的墨色构成,而且使视觉感受交替出现黑与白、浓与淡、枯与湿的韵律变化,更使笔画线条出现了绘画一样的前景、中景和远景三个层次,创造了二维画面上的三维空间,极具立体感。

  

  金农凭借自足的勇气和气魄,完成了自身隶书风格的创变,成功地塑造了崇古尚朴和趋拙避巧的艺术风格,对清代隶书的复兴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由对传统和经典的探索而赋予新形式的审美特质,以及超越时空的前瞻性、开创性和独特性,对今人理解与思考书法艺术的本质大有助益,亦对当代隶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经典样本与范例,极具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取法:要与古为徒,回归汉隶。金农在早期隶书学习过程中也走过一段“学习时人”的弯路。35岁时,金农发现郑簠的隶书很受欢迎和追捧,于是也开始学习郑书,后发现取法不高,难以提升,转而学习《西岳华山庙碑》和《乙瑛碑》《华山碑》等汉碑,特别是对《西岳华山庙碑》情有独钟、用功尤甚,并自此走上了隶书学习的正道,在他各个时期哪怕是晚年作品中,都能看到其临写的《西岳华山庙碑》。考察清代隶书大家就会发现,其莫不以汉隶为宗,可见,汉隶正是这些书家隶书着床的“母体”,他们凭借对汉隶的深入研究和临习不辍,穷尽毕生精力,终于入古出新,形成各自特色鲜明的书风,创造了一座座隶书高峰”。应该说,这也是清代隶书走向复兴而成为自汉代以降又一高峰的成因。反观今天许多书家却似乎患上了经典“恐惧症”,不愿追本溯源从汉隶入手,热衷于“走偏门”“找捷径”,效法时人,这是当代隶书乃至整个书法艺术发展的大隐忧。

  (二)技法:要以画入书,相互融合。从“扬州八怪”这一书家集群来看,其中不少人如高风翰、汪士慎、郑燮、杨法等的隶书都别具一格、独开生面,应该说这绝非偶然。毋庸置疑,优秀的画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浸染,对线条、造型、墨色和构图等均会有独到的理解与把握,其对笔墨语言的处理和创造也必然优于纯粹的书家。金农隶书的成功创变也证明“以画入书”是完全可行的。可喜的是,当代一些书家已经开始利用涨墨、宿墨乃至破墨等绘画技法进行隶书创作,极大地提升了隶书的视觉表现力,以丰富的墨色形成了与众不同、个性鲜明的抒情书风,也使作品产生了水墨画般的视觉特征。

  (三)学养:要注重学养,内外兼修。金农博学多才、学养深厚,其无论诗书画印,还是鉴定收藏,抑或是琴曲音律皆堪称大家,故被后世誉为“扬州八怪”之首。无独有偶。“扬州八怪”这一书家集群大都在金石、文字、考古等古典文化方面有深厚造诣,且都长于诗文,精于绘画,这无疑与只能作书的书家拉开了差距。故当代书家应注重内外兼修,尤其需加强“书外功”,努力提高国学、诗词、哲学、绘画及考古、鉴定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不断厚植文化,方能入古出新。

  (四)品格:要独持偏见,一意孤行。3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赞叹金农书法戛戛独造的创新精神时,首先感到的也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其冰清玉洁的人格精神与品格力量。无论从其绘画、诗歌题材多取瘦竹、野梅、老马,且多含“冷、孤、清、傲”之色彩,还是其在晚年题《自写曲江外史小像》中写道:“对镜濡毫,自写侧身小像,掉头独往,免得折腰向人俯仰”,都表现了其对独立人格的强烈追求。甚至可以说,“渴笔八分”是金农独特思想与独立人格的必然产物。“同能不如独诣,众毁不如独赏”“不趋时流,不干名誉”既是金农的艺术创作原则,也正是其人格写照。其实,金农的创新意识由来已久,早在其29岁写颜楷时,就已出现“倒薤”的撇画。虽然当时受到一众好友批评,但其却坚持自我,并最终将这种旁人目以为怪、不以为然的“病笔”演绎成自己特有的笔墨谱系。可见,只有敢于独立思考,具有叛逆精神,不取悦于当世,不谄媚于他人,不作“婢奴”的书家,才能独创出具有自我精神的艺术风格。这无疑值得当代书家学习和效法。(作者 俞栋 王晓暾)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周慧珺作品赏析《外白渡桥》
• 美学研究者赵辉专访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
• 安徽省书法院以160万元的经费助资基层
• 水墨抒怀——王文元水墨、书法作品展在烟台举行
• “2018年重庆市楹联书法作品邀请展”即将揭幕
• 从山西博物院邓石如书法展看清代中期碑学的中兴
• 上海春联大会: 让书法与民俗融入现代生活
• 辞旧迎新国家博物馆举办春联展
• 书法家走进红桥区国税局送福迎春
• 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天津等级培训中心联欢年会举行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津门六家书画展在空港文化中心开幕 津门六家书画展在空港文化中心开幕
  • 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 陆福林、张法东师生艺术展开幕 陆福林、张法东师生艺术展开幕
  • 何家英来津观看陶瓷艺术展 何家英来津观看陶瓷艺术展
  •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