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朱良志:中国画 在静寂中才有天地日月长收藏品鉴:怎样才是真正的追随名家中国艺术的生命理想:四众香界《戏韵丹青》第二届水墨戏曲人物画八人展27日开展朱新昌《山海经》图绘艺术大展昨日开幕行业标杆为艺术市场蓄能清代精品钱展示之一:顺治系列欧洲小国为比特币建纪念雕塑中华古钱币的文化价值肖像画:像还是不像 这是一个问题安东尼·卡罗-爵士的最后雕塑抽象的迷恋,一辈子的雕塑都在这!2018中国当代著名女画家十人展在京开幕《烬·介》苦木和古铁双个展江西南昌开幕平行空间艺术沙龙展17日亮相南京Vision“邱注上元灯彩计划”在北京开幕ArtArk艺术方舟艺术市集于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举办2018新年淘玉记八:天价的特色料政协委员:及时修改完善文物保护领域法律法规乔布斯求职信17.5万美元拍卖著名作家、书画家张宝瑞《百馗图》画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趣写生活方寸守真-走进花鸟名家郭书仁的绘画艺术墨清叶蕴-天津美院女同学会作品展在水上公园津门老茶坊展出王爱宗教授南开大学开讲:坐望云起—中国画的精神家园“天津二JI”纪振民、姬俊尧荣获2017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物座谈会实录走进花鸟画名家郭书仁的绘画艺术精神的坚守:贾文民的花鸟画开天地色 蕴乾坤釉-周晓冰、林德谦意象陶艺展在风泉清听开幕著名画家霍春阳做客竹间书院 畅谈传统文化精神与写意花鸟画艺术 中英创意对话在滨海新区举行 霍金斯与津门创意大咖同台论道仰望其峰——孙其峰先生师生书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著名女书法家解小青在天津开讲汉字认知与书法表现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探望恩师孙其峰 送上戊戌新春祝福庆两会、迎三八——“五彩贝”书画精品展在水上公园雅闳轩开幕庆祝三八妇女节 女书画家走进天津高新区送文化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朱良志:中国画 在静寂中才有天地日月长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03-19 15:56
范宽,临流独坐图
范宽,临流独坐图

    天津美术网讯 明末大收藏家卞永誉,博物通古,每评画,多有识见。他在评北宋范宽的《临流独坐图》时,认为此图“真得山静日长之意”。这个“山静日长之意”蕴涵着中国艺术的一篇大文章。他突出了“静”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黄公望说:“诗要孤,画要静。”这里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

  关于山静日长,历史上曾有热烈的讨论,它始于宋代唐庚(字子西)的一首《醉眠》诗。诗这样写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唐子西并不是一位太出名的诗人,但他这首诗却非常著名,它描绘的是艺术家期望超越的境界。宋代罗大经写道:“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鲜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友,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饷。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人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此句之妙哉!”他在唐子西的诗中识得人生的韵味,体会到独特的生命感觉,他以自己的生命来映证此诗境。

  时间是一种感觉,阳春季节,太阳暖融融的,我们感到时间流淌也慢了下来。苏轼有诗谓:“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在无争、无斗、淡泊、自然、平和的心境中,似乎一切都是静寂的,一日有两日,甚至片刻万年的感觉都可以出来。正像元代一位诗人所说的:“懒出户庭消永日,花开花落罔知年。”(郑元明)

  清代安徽画派画家程邃(公元1605-1691年),字穆倩,号垢道人,画山水喜用焦墨干笔,浑沦秀逸,自成一家。他是名扬天下的篆刻大家,融金石趣味于绘画之中,其画笔墨凝重,于清简中见沉厚。上海博物馆藏有他的山水册页,十二开,这是他84岁时的作品,风格放逸。其中一幅上有跋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此二语余深味之,盖以山中日月长也。”这幅画以枯笔焦墨,斟酌隶篆之法,落笔狂扫,画面几乎被塞满,有一种粗莽迷朦、豪视一世的气势。这画传达了艺术家独特的宇宙体验。表面看,这画充满了躁动,但却于躁中取静。读此画如置于荒天迥地,万籁阒寂中有无边的躁动,海枯石烂中有不绝的生命。

程邃,千岩竞秀图
程邃,千岩竞秀图

  由艺术家山静日长的体验,使我联系到中国画永恒感的问题。这是一个很玄妙的问题,但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却又是具体的,是你只要细心体会就可以发现的。这种永恒感其实是一种真实的人生感受,并非为哲学家所专有。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画家对永恒的追求,可能有很多画就读不懂。

  倪云林的《容膝斋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云林生平的重要作品。此画的构图并没什么特别,是云林典型的一河两岸式的构图,画面起手处几块顽石,旁有老木枯槎数株,中部为一湾瘦水,对岸以粗笔钩出淡淡的山影,极荒率苍老。这样的笔墨,真要炸尽人们的现实之思,将人置于荒天迥地之间,去体验超越的情致。一切都静止了,在他凝滞的笔墨下,水似乎不流,云似乎不动,风也不兴,路上绝了行人,水中没了渔舟,兀然的小亭静对沉默的远山,停滞的秋水,环绕幽眇的古木,静绝尘氛,也将时间悬隔了。这可能就是永恒了。

倪瓒,容膝斋图
倪瓒,容膝斋图

  倪云林在题钱选《浮玉山居图》跋中有诗道:“何人西上道场山,山自白云僧自闲。至人不与物俱化,往往超出乎两间。洗心观妙退藏密,阅世千年如一日。”山静日自长,千年如一日,这就是云林理解的永恒,永恒感不是抽象的道、玄奥的终极之理,就是山自白云日自闲,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心不为物所系,从容自在,漂流东西,就是永恒。永恒就在当下。

钱选,浮山玉居图
钱选,浮山玉居图

  云林有一诗写道:“逍遥天地一闲身,浪迹江潮七十春。惟有云林堂下月,于今曾照昔年人。”他超越乎两间,感受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永恒精神。

  佛教将时间分为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在流动,转眼就是过去,人们具体的生活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裹挟着欲望,岁月昭示出生命的短暂。时间催促着人,时间也会引起人的嗟叹。有很多中国艺术家看到这一点,他们要“断三际”,要“高蹈乎八荒之表,抗心乎千秋之间”,要挣脱时空的束缚,放飞自己;要揭开时间之皮,看看其中所隐藏的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中国哲学原本强调于极静中追求极动,从急速奔驰的时间列车上走下,走入静绝尘氛的境界,时间凝固,心灵从躁动归于平和,一切目的性的追求被解除,人在无冲突中自由显现自己,一切撕心裂肺的爱,痛彻心府的情,种种难以割合的拘迁,处处不忍失去的欲望,都在这种宁静中归于无。如苏轼诗中所说:“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心灵无迁无住,不沾不滞,不将不迎,时间的因素荡然隐去,此在的执着烟飞云散,此时此刻,就是太古,转眼之间,就是千年。千年不过是此刻,太古不过是当下。

  沈周对山静日长的境界,有很深的体会。沈周诗云:“碧嶂遥隐现,白云自吞吐。空山不逢人,心静自太古。”他在《策杖图轴》中题诗道:“山静似太古,人情亦澹如,逍遥遗世虑,泉石是霞居。云白媚涯客,风清筠木虚……”沈周一生在吴中山水中徜徉,几乎足不出吴中,这样的地理环境对他的画也产生了影响。在太湖之畔,在吴侬软语的故乡,在那软风轻轻弱柳缠绵的天地,艺术也进入了宁静的港湾,吴门画派的静,和地域显然是有关系的。

  “马蹄不到清阴寂,始觉空山白日长”,这是文征明的题画诗。作为明代吴门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文征明是一位具有很深哲思的艺术家,不同于那些只能涂抹形象色彩的画匠们。他生平对道禅哲学和儒家哲学有较深的浸染。他的画有一种哲理的色彩,不是说他用画来表达观念,而是说他以画来传达对宇宙人生的理解,而不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文征明的画偏于静,他自号“吾亦世间求静者”——他是世界上一个追求静寂的人。为什么他要追求静寂?因为在静寂中才有天地日月长。静寂不仅和外在世界的闹剧形成对比,静寂中也可对世间事泊然无着染,保持灵魂的本真。静寂不是外在环境的安静,而是深心中的平和。在深心的平和中,忘却了时间,艺术家与天地同在,与气化的宇宙同吞吐。他说,他在静寂中,与水底行云自在游。

  《真赏斋图》是文征明的代表作品之一。真赏斋是他一位友人藏书会客之所,他80岁时,画过此图,此图今藏上海博物馆。八年后,又重画此图,该图今藏国家博物馆。后者虽然笔法更加老辣,但两画形式上大体相似,表现的境界也大体相同。在他的暮年,似乎通过这样的图来思考宇宙和人生。88岁时所作的这幅《真赏斋》,画茅屋两间,屋内陈设清雅而朴素,几案上书卷陈列,两老者坐对相语。正是两翁静坐山无事,静看苍松绕云生。门前青桐古树,修篁历历,左侧画有山坡,山坡上古树参差,而右侧则是大片的假山,中有古松点缀,细径曲折,苔鲜遍地。所谓老树幽亭古鲜香,正其境也。

文征明,真赏斋图
文征明,真赏斋图

  正像蔡羽题文征明的《仿李唐沧浪濯足图》所说的:“盘山石壁云难度,古木苍藤不计年。”“不计年”正是此中之思。藤蔓萝薜是造园中必不可少的,它也常入画家之笔中,甚至影响了书法,如赵子昂以紫藤法写行草,吴昌硕用紫藤法写石鼓。在绘画中,画家对藤蔓的布置非常用心,如王蒙的《长夏山居图》画长松亭亭,古藤缠绕;唐棣的《古藤书屋图》,古藤在画面中盘桓,甚见古意。古木苍藤,使岁月退隐了。

  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绿荫长话图》,是文征明生平著名作品。画为高远构图,近景处两人在绿荫下静坐对语,其恬淡神情跃然欲出。其上岩壑间有一小道曲折伸向山林深处,两旁老树兀立,怪石参差,间有小桥亭屋,一水泻出于两山之间,构图虽繁密,但是工整细致,境界宁静而幽远。整个画面有一种云闲水远的意味,在静境中透露出无限的生机。上有一诗道:“碧树鸣凤涧草香,绿阴满地话偏长。长安车马尘吹面,谁识空山五月凉。”诗画相映,突出了静寂的氛围。

文征明,绿茵长话图
文征明,绿茵长话图

  中国画有追求静净的传统,这方面的理论很丰富。清恽南田甚至以“静净”二字来论画。他说:“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绝俗故远,天游故静。”什么叫做天游?天游,就是儒家所说的上下与天地同体,道家所说的浑然与造化为一。天游,不是俗游,俗游是欲望的游,目的的游,天游,是放下心来与万物一例看。对此境界,南田曾有这样的描绘:目所见,耳所闻,都非吾有,身如槁木,迎风萧寥,傲睨万物,横绝古今。不知秦汉,无论魏晋了。

  南田的画以静净为最高追求。上海博物馆藏有南田仿古山水册页十开,其中第十开南田题云:“籁静独鸣鹤,花林松新趣。借问是何世,沧洲不可度。毫端浩荡起云烟,遮断千峰万峰路。此中鸿蒙犹未开,仙人不见金银台。冷风古树心悠哉,苍茫群鸟出空来。”南田在画中感受不知斯世为何世的乐趣。

荆浩,匡庐图
荆浩,匡庐图

  中国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谛听这永恒之音的。五代北宋山水画的传统充满了荒天邃古之境,看看荆浩的《匡庐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使人感觉到,这样的山水“总非人间所有”,纷扰的尘寰远去,喧嚣的声音荡尽,这是一片静寂的、神秘的天地。传说唐末五代的荆浩,隐居太行山之洪谷,于禅理尤有会心,当时邺都青莲寺大愚和尚向他求画,并附有一诗云:“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荆浩心领神会,作大幅水墨山水,并附诗一首:“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花一展,兼称空苦情。”荆浩画的就是静寂神秘的山水,峰峦迢递,气氛阴沉,寒树瘦,野云轻,突出深山古寺的幽岑冷寂气氛。荆浩所画的这幅图今不见,从其流传《匡庐图》中也可看出他的追求。(作者 朱良志)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收藏品鉴:怎样才是真正的追随名家
• 中国艺术的生命理想:四众香界
• 清代精品钱展示之一:顺治系列
• 中华古钱币的文化价值
• 2018新年淘玉记八:天价的特色料
• 政协委员:及时修改完善文物保护领域法律法规
• 骆芃芃委员:保护好老艺术家的作品藏品
• 吴昌硕铭“鱼戏砚”:文心细似 风露含斯
• 3·15珠宝玉石鉴定 八成以上有问题
• 雍正一朝 粉彩撼动了青花瓷的宝座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津门六家书画展在空港文化中心开幕 津门六家书画展在空港文化中心开幕
  • 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天津市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换届
  • 陆福林、张法东师生艺术展开幕 陆福林、张法东师生艺术展开幕
  • 何家英来津观看陶瓷艺术展 何家英来津观看陶瓷艺术展
  •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