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李津

李津

李津,来自星星的你,2014
    近日,北京故宫九十周年书画特展隆重举行,据说观看者要排队几小时,或者为了少点等待而六点排在故宫门外,然后在开门一瞬间飞奔至展厅,只为亲眼目睹《清明上河图》以及其他皇家秘藏书画真迹。可见传统书画在今天人们的心里承载了太多价值,或已被奉上神坛。 
    无论是古代画家的技法还是他们的精神高度,可能都是今日画家难以轻易超越的。那么今天的水墨画家怎么办?该怎么画呢?其实,只要一想这个问题,就不需要画画了,可以去做理论家。 
    面对这种历史的财富或包袱,画家李津给出了他自己最简单的回答“画画就是自己逗自己玩”。 
    “无名者的生活——李津三十年”回顾展正在上海进行。在他三十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每个时期的特点和每个时代的烙印。

李津,山村小学,1979
    比如这幅他很少出版的作品《山村小学》,其中的儿童形象不禁让笔者回忆起那个淳朴而充满理想的年代。

李津,西藏组画1,1984
他西藏时期的作品则更像不羁的灵魂与神的对话。

李津,西藏组画2,1984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李津开始完全把自己的生活、周围人的生活呈现在画面里,那样的世俗,那样的丰盛,那样的当代。

李津,待产图,1997

李津,好吃不过饺子,2013
在他最广为人知的关于吃的题材中,你可以看到各种我们餐桌上的食物:火锅、猪头、烤串、烤鸭、红烧肉、香肠、小笼包、青岛啤酒、龙虾、螃蟹等。如果餐桌配有主人的话他就会画他自己,时而旁边还有身材丰腴的美女相伴。

李津,盛宴之三,2012

李津,盛宴之十,2012
    他爱美食、爱美女,对此并不隐晦。 
    很少有画家把自己极世俗的思想和行为表现的这样淋漓尽致,而且是用传统中国水墨的媒介。李津能够让这些当代的东西入画,而且画面还极注重笔墨技法,最后呈现出的总体效果可谓前无古人但还颇为入眼。 
    难怪某些评论家称李津为天才型画家。其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画画的时候把它当真了,所有人性的东西、人气的东西都拼命地注入到了纸上。他追求的就是鲜活。

李津,我的爱不变,2014
    在这些画中,李津的兴趣点是怎样把这种物质的丰盛感表现出来。 
    他的画面满满都是美食、美女,似乎没有空间留给精神。但是你也许会感觉餐桌上的每一种食物仿佛都有故事,或者能够在驻足凝视间想到什么。 
    李津的时代也是我们的时代。但是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反映和思考或许从未像他这样的坦率和淋漓尽致。

李津,肉食者不鄙,2014
    他说,这次画展后他希望自己能把包袱都放下,更释怀一些,更主动一些,就是更任性一些去从事后边的创作。 
    笔者理解也就是要抛开已经成功的风格去尝试新的能够感动自己的东西。这看起来好像危险与任性,但是除却商业考虑,自己逗自己玩儿似的画画的状态不正是李津所崇尚的吗? (董晓坤)
 
 
             赵国经、王美芳
                            ¥ 0
                            赵国经、王美芳
                            ¥ 0
                         王学仲:《垂杨饮马》
                            ¥ 0
                            王学仲:《垂杨饮马》
                            ¥ 0
                         何家英:《醉艳》
                            ¥ 0
                            何家英:《醉艳》
                            ¥ 0
                         萧朗:难忘十月醉金秋
                            ¥ 0
                            萧朗:难忘十月醉金秋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