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陈烟桥的木刻艺术不仅是革命现实主义古今书法史上的父子兵傅抱石:中国画精神和民族国家同荣枯共生死美国亚洲艺术博物馆转型 谨慎涉足当代艺术领域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庆祝“米菲兔”诞生60周年高迪代表作“维森斯之家”将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弗洛伦萨领主广场:当杰夫·昆斯遇上米开朗基罗“生命的礼赞—张希华油画个展”在上海展出英国女艺术家翠西·艾敏计划开车上街摆摊卖作品宛少军:追寻当代中国油画的生命存在太和艺术空间李民水彩作品展叙“乡愁”“沧海初心”—陈金庆个展在杨•国际艺术中心开幕北京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叙写“神话”姜宝林文献集首发式暨师生作品展在国家画院开幕德国联邦总统高克参观“中国8”当代艺术展“墨鉴此身”当代水墨七人展798开幕传统笔墨下的互联网时代 徐航个展今日美术馆开幕“可惜无声”齐白石草虫展北京画院开幕天津“科普公益海报设计大赛”评选结果揭晓第七届亚洲当代艺术展10月登陆香港组图:善哉扇斋-王冠惠扇面画作品欣赏高清图:厚积薄发—陈国印书法展在滨海新区开幕著名画家孟宪义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视频:著名画家孟宪义做客天津美术网高清图:胡健书法艺术在和厚斋展出 实践笔墨阳刚金石之气视频:著名画家时景林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著名画家李爱民做客天津美术网著名画家时景林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天津张学仲以刀代笔篆刻印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高清图:天津首届钢笔画学术展暨天津第二届钢笔画论坛开幕高清图:春华秋实—河东政协书画院、河东美协写生作品展开展高清图:“水墨五大道—魏瑞江画展”备受社会关注赢来好评高清图:“到人民中去”京津冀百名艺术家创作展巡展至天津高清图:魏瑞江“水墨城市”唤醒人们对天津城的热爱和留恋高清图:天津美协秘书长李耀春看望国际油画大师程亚杰
首页 >> 版画 >> 正文

陈烟桥的木刻艺术不仅是革命现实主义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09-06 22:48
木刻画家陈烟桥
木刻画家陈烟桥

陈烟桥1940年创作的《敌机下》
陈烟桥1940年创作的《敌机下》

陈烟桥作品《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战》
陈烟桥作品《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战》

  抗战时期,木刻是十分流行也是受到鲁迅推崇的艺术形式,鲁迅逝世前十天,摄影家沙飞拍摄的《鲁迅与青年木刻家》,在中国版画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国新兴版画史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光辉篇章,这一历史篇章是由鲁迅揭开的,而继起的艺术家中,就有陈烟桥。

    徐佳和

  抗战时期,木刻是十分流行也是受到鲁迅推崇的艺术形式,鲁迅逝世前十天,摄影家沙飞拍摄的《鲁迅与青年木刻家》,在中国版画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国 新兴版画史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光辉篇章,这一历史篇章是由鲁迅揭开的。照片中,坐在最右边的西装青年,就是陈烟桥。

  陈烟桥 (1911-1970),又名李雾城,广东深圳观澜人。1928年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科学习,后转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毕业后在上海投入新 兴版画运动,为左翼美术家联盟盟员,1932年参加MK木刻研究会,又与陈铁耕、何白涛等组织野穗木刻社,1933年参加涛空画会,并与郑野夫等主持新亚 学艺习传所。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下简称“艺术评论”)记者专访了陈烟桥次子、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超南。1970年,陈烟桥病逝于异乡,临终前对子女说:“带我回上海治病,让我告老还乡。”

  艺术评论:陈烟桥先生是先选择了学习木刻艺术,还是到了上海美专之后,才选择了学习木刻?

  陈超南:1929年,我父亲陈烟桥考进了广州市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他读进步文艺理论比较多,思想就比较“左”倾,那就意味着当时很多人疑问的“中国向何处 去,中国的美术向何处去”,他也在思考。他刚刚到市美,就开始关心美术、戏剧、小说等等,那时候这些艺术也都在反映一个问题:中国怎么办。这时,鲁迅在上 海编撰了《近代木刻选集》,编了好几期,其中第一二期中明确提出要提倡“清新刚健”的画风,因为当时的国画创作与社会现实脱离很远,传统题材与战时国家所 需的题材不一样,这为陈烟桥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他到上海就是想到这个木刻的发源地。鲁迅编的那些近代木刻选集,是在上海印刷的,影响已经到了广州,姑且 说是“创作木刻南下”,广州市美的学生非常关心木刻,大家聚集在一起就学刻木刻,创作过程中不断探讨,处女作拿出来展览,形成了广州市美的一个新热点,我 父亲和何白涛等有点影响的人就觉得与其在广州不如直接在上海,能够与鲁迅有更直接的联系。1931年到上海之前,他已经是一个木刻学徒,这个学徒到了上海 之后在鲁迅的关心指导下比较快地成长,到沪没几个月,就亲历了“一·二八”事变,看到在街巷里日本军队与中国军队的对峙,我父亲的印象尤其深刻,就创作了 一幅木刻《巷战》,画面有了,技法刀法还比较稚嫩,但是他心中有力量,一定要创造出来。他还创作了一幅《休息》,这也就是成为他最早的抗战版画。

  艺术评论:陈烟桥先生与鲁迅之间的情感刻骨铭心,鲁迅是如何指导他们创作的?

  陈 超南:当时木刻青年有个习惯,没有老师,大家创作了之后只能找鲁迅,有什么问题都找鲁迅,写信得到指导的版画家有好几十个。鲁迅先生是位有眼光有见解有思 想的导师,对他们的指导并不是仅仅空对空,而是有作品来就直接点评,这就让这些木刻青年成长很快。陈烟桥与鲁迅通信有20几封,大多在谈论木刻技法,创 作,立意,很多相关史料都有提及,鲁迅在这些青年当中比较关心陈烟桥,陈烟桥自己做事比较踏实,除了和鲁迅保持通信之外,鲁迅做的在巴黎举行的“革命的中 国绘画与木刻展览”,就让陈烟桥和陈铁耕负责,挑选送出去做展览的展品。鲁迅想做《木刻集成》,反映木刻发展历程,也是请了陈烟桥和陈铁耕来帮助收集材 料。

  “一·二八回忆”有四幅组画。陈烟桥寄给鲁迅,鲁迅点评会指出作品哪里优劣,十分细致。陈烟桥有幅作品《拉》,很出名。鲁迅点评时 说其是有动感、有力量的艺术,但另一幅作品《游击队》则人物姿态不对,按照那个姿势,人是无法站立起来的。鲁迅学过医,对人体构造十分了然,点评眼光独 到。老爸对鲁迅是刻骨铭心的感情,在鲁迅与木刻一书中第一个称鲁迅为“中国木刻之父”。

  1935年10月,红军抵达陕北,鲁迅通过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向中共中央发了贺电称:“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我父亲受此影响,也创作了一幅木刻。

  艺术评论:为什么鲁迅会对木刻艺术如此看重和推崇?

  陈 超南:鲁迅认为当时的艺术创作都没有力量,不能反映社会现实和民众的要求,鲁迅说,提倡木刻,成本很低,创作时间很短,对创作者的要求并不高,如果是创作 油画,成本高周期又长,一定要有扎实的素描基础,而且构图一不小心就要覆盖掉推倒重来,木刻就能够修改。就像这幅《守望》,创作于1936年,表现工农红 军行走在崇山峻岭。当时工农红军到了陕北,意喻很多革命人士对于陕北充满了向往希望,“我们在国统区坚持斗争,你们在陕北,你我互相守望”。当时这幅作品 还不能发表,等到全面抗战开始,这幅作品才得以公开发表。这幅作品是陈烟桥很重要的作品。

  还有同年创作的《东北义勇军》,版画家杨可扬本来是学国画的,就是因为看了这幅《东北义勇军》,改学了木刻。还有一些年轻版画家也谈到,从《东北义勇军》中得到启发,要创作这样的木刻。

  艺术评论:抗战开始了,陈烟桥在创作上有没有变化?爱泼斯坦的《人民战争》一书里有他6幅作品,这是怎么回事?

  陈 超南:陈烟桥还画了很多漫画,其实作用和木刻差不多,也是短平快,这是我父亲的一幅漫画,名为《前仆后继》,画于八一三淞沪会战时期,这幅漫画后来出现在 现代电视剧《中国野战军》里,医院的墙上挂着这幅画,这也就意味着这幅画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了,电视剧美工们都找这些来代表那个时代,挂着这幅画,就说明 当时处于抗战时期。

  《鲁迅与高尔基》,这幅作品就是我父亲刻的。八一三他还跟着宣传队去了淞沪会战的前线,最后淞沪会战还是失败了,他 们就辗转去了香港,上海没办法在继续逗留下来了,日本人肯定会迫害他们。当时的香港聚集了一批爱国漫画人士,有一张照片就是丁聪,宋庆龄,和我父亲的合 影。宋庆龄当时十分关心这些进步人士的画展,经常去参观。

  陈烟桥当时还认识了日本的进步人士鹿地亘夫妇,两个人做反战宣传,他们在上海 肯定待不住,生活没有着落,写了一封信,我父亲就帮他们去找郭沫若,郭沫若是三厅厅长,哪有了日本的反战人士,就该推荐到三厅去做工作,我父亲把信交给了 郭沫若,郭沫若不久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把鹿地亘夫妇安排在“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开展宣传工作,夫妻两人利用语言优势,反战工作做得不错。

  1938年,爱泼斯坦用英文写过《人民战争》一书,他在书封面上印着“陈烟桥为《人民战争》做了木刻插图,共6幅”。爱泼斯坦能够这么写,是他认为木刻很能够表现 抗战的气氛。我曾经写信给爱泼斯坦,他回信说把你父亲的名字印在了书的封面上,后来,他把我父亲作品的照片寄给了我。其中有一幅我父亲刻的蒋介石的形象, 当时蒋是抗战的统帅,国共共同抗战,总是统帅出来说话,蒋介石的形象应该出现的,爱泼斯坦给我写信的时候却不敢把这幅蒋介石像给我,当时是1980年代, 爱泼斯坦有中国国籍,有身份,怕给大家惹麻烦。现在这本书已经重印了。

  1940年,巴金为文化出版主编《烽火小丛书》,这套书一律是 32开的篇幅,虽然短,但是战时的色彩,其余5本都是小说,和我父亲无关,只有一本是艺术类的那就是《烟桥木刻选》,其中大部分选的都是我父亲创作的是抗 战题材木刻,反映当时抗战中的场面。当时的木刻就像现在的照相机一样,许多历史画面都是通过木刻留下来的,这样作品就有了历史价值。

  这就是烟桥木刻集,只有一些散片,父亲没有把全本都留下来。《留守之夜》,《挺近》,《关外的英勇战士》,《西北骑士》等等。此时的木刻已经比较细致,这就 是素描功底提高以后才能够如此表现完整。不管如何,但是此前我父亲写过一篇关于木刻运动发展的长文,或许这就是巴金之所以把我父亲作品破例收入《烽火小丛 书》的一个原因。

  艺术评论:皖南事变中,陈烟桥刻的周恩来十六字诗,引起的反响很大。

  陈超南:1941年皖南事变的 致哀诗,当时父亲是《新华日报》美术科科长,他就和同事一起把致哀诗刻成版画,上机印刷,当时物质很匮乏,没有锌板,只能用软硬适中的木头,刻好版直接上 机印。他们先在报纸上开天窗,位置空着,尺寸大小估计好。这一举动,使国民党非常慌,他们取消新四军的番号,全国不许做宣传,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事情等于 向全国人民公开了,震动非常大,如此一来,这说明国民党一面抗战一面反共。这在木刻史上提及的人非常多。因为没有留名,国民党也无从知晓是谁干的。

  艺术评论:抗战对中国的木刻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是因为木刻的主题,所以木刻艺术经常被称之为“革命现实主义”吗?

  陈 超南:木刻是黑白的,很少有套色,黑白分明,对比力量强烈,战争题材,革命力量题材一种老百姓的愿望对社会的不满和反抗,黑白木刻最适合,这说明版画在当 时社会的发展确实是社会的需要,社会变革的需要,抗战救国的需要。陈烟桥走上木刻道路之后,终身没有停止过创作和追求,只有“文革”的时候被迫放下了刻 刀。

  中国木刻官方的语言就是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这种提法太简单不符合木刻发展的多方面多艺术流派的真实情况,木刻艺术史多方 面艺术流派结合起来,产生了比现实主义更强大的影响。比如李桦的《怒吼吧中国》,要怒吼要反抗,但是他无能为力,但是无能为力之外又看到希望,谁能把这种 状态刻画出来?表现主义手法。当一个人有很多悲哀,失望的时候,人的形象就会改变,这种改变蒙克的呐喊就是人到了极其痛苦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一种形式,于是用了一种新的形式,人都不人,只能变形扭曲,从这样的木刻作品当中就能看出来。在昆明时,我父亲经常要躲空袭,但是次数一多,我父亲就有点大意,不想再 躲,有天我的哥哥受了惊吓,拼命哭闹,一定要躲到防空洞里去,父亲没有办法,只好把他带出去,等到回来,家已被炸弹夷为平地,是哥哥救了全家,这种经历对 于我父亲来说,印象十分深刻,你看《敌机下》这幅作品中,他也是或多或少用了表现主义的手法,愤怒不满仇恨,都能在画面中找到。所以,木刻运动的发展如果 单单归为革命现实主义,这是片面的,应当是多方面的艺术营养使木刻运动得到,否则不符合历史。木刻找到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吸收了外来的艺术流派的营养。我 父亲创作的时候,也看了很多西方艺术家的版画作品,比如珂勒惠支。我们对于中国版画发展思想解放的话,不再用革命现实主义来下框架。

  艺术评论:解放后,陈烟桥的木刻还有用武之地吗?

  陈超南:所见所闻父亲经常要速写素描,用素描稿反过来复印到木板上,再刻,然后反反得正,出现在画面上。当时一边躲空袭,一边创作,条件十分艰苦,艺术其实没有什么边界,只要有所用。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易安
>>相关新闻
• 新兴版画催生大批抗战题材作品
• 抗战与艺术:关于新兴版画的创作
• 川美版画系与四川兴文县共绘百米抗战画卷
• 炎黄艺术馆将举办“刀锋-版画与抗战”版画展
• 炎黄艺术馆馆藏抗战题材版画展将于9月2日开幕
• 中国版画界元老王琦:抗战木刻辉煌在重庆
• 中国版画院院长王炜:为当代版画鼓与呼
• 版画与古典名著不会分离
• “出奇守正”琢壹工坊版画作品展 更贴近生活
• “版画六人展”在中国版画博物馆举行
• 艺术家在长77厘米宽7.5厘米紫檀木上刻20万字
• “俞启慧版画艺术生涯60周年纪念展”将举行
• “木法自然”文牧江木刻版画作品展深圳展出
• 山西抗日根据地版画创作
• 莫测——我的刻刀跟随水的足迹
• 跟随水的足迹:莫测版画作品专展在京举办
• 中国抗战木刻展与欧洲百年精品版画展亮相武汉
• 胡风生前珍藏300幅抗战木刻开展 曾在武昌展出
• 内丘神码:中国木刻版画的 “ 活化石 ”
• 木刻版画中的战争场景:清军狙击日本军官
首届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山水画展览
  • 天津首届山水画展震撼亮相 天津首届山水画展震撼亮相
  • 翰墨峰峦·刘皓水墨画展 翰墨峰峦·刘皓水墨画展
  • 尹沧海率南开大学弟子深入甘肃写生 尹沧海率南开大学弟子深入甘肃写生
  • 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遗作展 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遗作展
  • 韩征尘书法篆刻艺术研讨会 韩征尘书法篆刻艺术研讨会
  • 无上清凉朱懿贾冰吾李寅虎闫勇书画展 无上清凉朱懿贾冰吾李寅虎闫勇书画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