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不一样的坡公 宋、元、明人论苏轼书法以日本为例 探讨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北欧四国设计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开幕似并不易 不似更难 新安画派与赖少其临近岁末金银币市场表现如何“郑振铎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北京故宫举办宋代磁村窑烧制的茶叶末釉瓷玩具肖严:让文物流失之殇不再重演中国“陶瓷之路”的世界影响艺术品份额交易八年无果 文交所第一案开庭《国家宝藏》第二季公布入选国宝名单石涛画作领衔北京匡时秋拍听非遗传承人谈学艺话传承“世界巨匠”文艺复兴三杰特展亮相南京博物院香港发行金庸小说人物特别邮票意大利雕塑家布鲁诺·瓦尔波特亚洲首展开幕刘强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哈尔滨落成“绽放”线上线下逐渐融合 互联网如何玩转万亿艺术品市场中国画为什么会成为历史2019年天津市普通高考艺术类统考将于12月16日举行世界经典动漫原画展览圣诞前夕将在天津常青藤文化产业园展出视频:“意视界”2018全国当代绘画作品展《芥子园画传图释》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及成书与流变展在李可染画院开幕天津湖社画会书画名家走进塘沽消防大队 挥毫泼墨慰问消防指战员著名书法家张建华先生喜收新徒暨马弘刚、王贵来、张卉雨拜师仪式举行“意视界”2018全国当代绘画作品展在滨海美术馆开幕“青蓝”2018阚传好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幕河西区统一战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著名青年书画家傅刚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出访印度开展文化交流今晚文化“师情画意”栏目亮相 首期聚焦津城著名山水画家姬俊尧学生弟子齐聚天津美术学院 讲述心中的白庚延先生天津市书画艺术研究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法展在鸿春艺术馆开幕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琚俊雄美术精品展在鹤艺轩开展 红木圆光画框首次亮相津门青蓝-2018阚传好中国画展12月1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不一样的坡公 宋、元、明人论苏轼书法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8-12-05 15:25

    苏轼是个传奇的人物,他是文学史上的巨匠,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比之诗人,是李白之流;他是书法史上的名家,黄庭坚赞其“震辉中州,蔚为翰墨之冠”;他是佛教上的清流,摄取儒、释、道之妙理,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虽因党祸,而辗转迁谪,寥落人生,终不得志,却又长于诗文书画,而留下了千古印记。从两宋时代的“士大夫无不规摹”到元明历代对其或抑或扬,苏轼不仅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标杆”,更是事涉政治背景、社会思潮、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

    宋人看苏轼

    宋朝尚文,文章书画,不仅彰显着文人士大夫的修身治国之道,也成为标榜清明风气的外在表征,所谓“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苏轼天资颖慧,幼年作《却鼠刀铭》,苏洵称之,“命佳纸修写、装饰,钉于所居壁上”。苏轼亦从其父,宗法晋唐,但并不拘于一家一道,黄庭坚评其“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可谓是书法之集大成者。

    在宋人眼中,苏轼之书法“尚意”,而“妙在法度之外”,如其诗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虽用墨太丰,而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又“如华岳三峰,卓立参昴,虽造物之炉锤,不自知其妙也”。在黄庭坚看来,苏子瞻书法得晋人韵致,非技法之高超,全在于“无俗气”而“韵有余”。这种“韵”得益于深厚的苏门家学,文章学问的涵养,所谓“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其后继者更将这种“尚意”多加阐释,如李之仪提出的“精神为上”,秦观讲求的“不以法度病其精神”,陈师道所言的“妙在心手,不在物也”,但在恪守法度者眼中,苏轼不悟书意,强作横书,不斜则浊,即便是运笔方式,也是“作戈多成病笔,又腕着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

    苏轼之书为世人所重,除“笔圆而韵胜”外,更在于“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宋代士大夫讲求“胸中道义”和“腹中诗书”,既要胸中磊落,不随俗低昂,又要有忠义之气,临大节而不可夺。宋室南渡后,“元祐学术”逐步解禁,苏轼的气节开始为人所颂,宋孝宗更作《苏文忠公赠太师制》,追赠太师,并赞其“嶤然之节”。在《御制文忠苏轼文集赞并序》又谈到:“成一代之文章,必能立天下之大节。”苏氏文章成为一时之风尚,其书更成为争相摹习的楷模,遗墨字迹,万金购藏,更通过刻石、刻帖等方式,广为流布。南宋时代,独守半壁江山,士人关心国是,追怀节义品格,“立身大节,下睨万古,刚毅迈往之气,固宜磅礴八极”皆蕴藉在翰墨之间。

    元明人看苏轼

    蒙元时代,以赵孟頫为代表的一派文人,推崇王羲之、王献之,又强调“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如董其昌所评“赵子昂则矫宋之弊 , 虽己意亦不用矣。”对苏轼并不十分崇尚,赵孟頫在《论宋十一家书》谈到:“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苏轼只是众书家之一,而非风尚。

    明初,仍强调取法晋唐,轻于宋。周宪王朱有炖说“予平生不乐宋人书”,其所辑《东书堂集古法帖》,苏、黄、米、蔡无一入选。《明史·选举制》 中提及监生需“每日习书二百余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国子监·监规》更是要求“点、画、撇、捺,必须端楷有体,合于书法。”追求“点画信手”的苏体,与务求法度的《监规》格格不入。

    实际上,苏轼在民间仍有广泛的影响,虽“有欹倾狂怪之势”,但“坡老墨迹,三尺童子亦知敬之。”其墨迹经北宋崇宁、大观的焚毁,及四五百年沧桑,到明朝已弥足珍贵。文徵明见坡公书,有十余种,多已残损,《乞居常州奏状》虽小楷淳古,而剥蚀处多;如《赤壁赋》则前缺数行;《宜春帖子》又中失一纸;其《寒食篇》《芙蓉城诗》与《九辩》,皆削去题名。许多人为了一睹真迹,不惜深入穷乡僻壤,荒僻古寺,甚至冒雨前行,即便得到片纸,亦视若珍宝。

    相比于宋人对高洁品行的格外看重,明人也“因人及书”,或景仰其人格文章,或褒扬其道德文章,或嵬集墨宝、刻石刻帖,以祝允明、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书家,更是以苏书为典范,欲取其长。祝允明“偶效东坡书”。文徵明早年亦效东坡,自恨天资有限,不得东坡之韵,只学得“偃笔肥墨”。王世贞评文徵明书,认为其“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黄、米及《圣教》,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但书法成就远不及宋人。既缘于习书者的职业画家身份,不得不迎合市场与应酬之需,更为关键的是技法难习。对于苏轼而言,书法既是爱好,“如好声色”,也是随心之作,并未严格恪守晋唐规矩。明人却将“尚意”,视为可摹习的范本,“意”不同,习字的效果自然不同。黄庭坚曾评苏轼假画:“高述潘岐皆能赝作东坡书,余初犹恐梦得简是真迹,及熟观之,终篇皆假托耳。少年辈不识好恶乃如此!东坡先生晚年书尤豪壮,挟海上风涛之气,尤非他人所到也。”

    近日,《竹石图》惊现于拍场,或真或赝,其韵难辨。既是“尚意”之作,除了坡公自己,恐怕都难以说清,而其“挟海上风涛之气”又岂是区区后辈小子所能及也。(作者 温玉鹏 )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以日本为例 探讨书法艺术的独立性
• 似并不易 不似更难 新安画派与赖少其
• 肖严:让文物流失之殇不再重演
• 中国画为什么会成为历史
• 吕国英:有感于陈钰铭师生画展
• 审视当代美术理论领域的一种价值取向
• 如何正确理解潘天寿
• 乱解汉字现象应引起重视
• 王珏:让高雅艺术走向大众
• 杨晓阳:画院肩负弘扬民族艺术重任
• 闻立鹏作品与手稿展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开幕
• 中国古代花鸟画图式的伦理意义
• 简析出版物中美术作品侵权类型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高新区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主题活动 天津高新区第五届文化艺术节主题活动
  • 陈浙闽同志在天津画院参观调研 陈浙闽同志在天津画院参观调研
  • 孟庆占的绘画与乡愿 孟庆占的绘画与乡愿
  • 天津书画名家走进海洋高新区 天津书画名家走进海洋高新区
  • 与佛有因-天津书画名家走进鹤艺轩 与佛有因-天津书画名家走进鹤艺轩
  • 天津工笔女画家到航天城社区公益辅导 天津工笔女画家到航天城社区公益辅导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