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组图:天津师大陈元龙教授捐赠新出版的师生作品集知名钟表收藏家冀清明 座座时钟记录流金岁月八音盒座钟:时针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冀清明的钟表藏品:镇店之宝是这样淘来的 诗人汪国真和画家程亚杰的奇妙邂逅惠风书画研究会中环大会堂举办作品展初中海:焦墨山水书法课题研修班见面会徐虹在艺术讲堂主讲"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艺术"上半年中国传统艺术品回报率优于标普500美国旧金山画廊区南向转移:意图逃离市中心买家990万拍下唐伯虎画作 交20万保证金后蹊跷消失津门书画家赴台观光交流 谱写两岸文化交流佳话专访姜金军: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实践与绘画定位贾韧 ( 津铸 ):《拜谒炎帝与精卫》 孙化良:水墨成为生命之“道”黄鼎:书画鉴定中的“造型依据”“吴悦石书画展”在合肥市亚明艺术馆举行李宝荀个展法国开幕 黯然的灰色审视如何生活盘点书画大师的化妆术:黄袍加身论官起价蒋奇谷:与埃尔金斯关于水墨画的对话高清图:铸造时代经典—记赵俊山创作巨幅城市山水画高清图:《陈元龙教授师生作品集》捐赠仪式在天津师大举行读其人 读其画 读其书——书画家阎尔新作品赏析高清图:饮水思源·纪念引滦入津30周年百名书画家作品展开幕高清图:纪念龚望先生诞辰百年书画展在圣和轩书画园举行高清图:杜明岑从艺60年 二宫师友重相聚高清图:“津门画语”津门书画院扇面作品展开幕高清图:纪念张世范先生逝世周年艺术研讨会在津举行对大自然的热情讴歌—何家英工笔人体画赏析高清图:天津登瀛楼饭庄举办百年庆典及个性化纪念邮票首发式郭鸿春高清图:京津当代国画名家艺术精品亮相天津致园美术馆王印强人物画:用传统笔墨精神渲染时代气息高清图:“众美城”杯滨海新区首届职工书画大赛巡展启动著名画家陈钢先生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公告]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展复评结果
 • [公告]“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初评...
 • [公告]201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复评结...
 • [公告]人文正脉——《王伯敏画集》征稿公...
 • [公告]第一届天津国际青年美术周征稿启事
 • [展览]马泉从艺60周年书画展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展览]天津文交所下周举办书画精品展
 • [展览]西部多所博物馆藏精品文物将亮相中...
 • [讲座]问津讲坛明讲述 艺术大师阎道生
 • [讲座]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国画艺术讲座在...
 • [讲座]艺术讲堂之域外文化与中国美术之变
 • [讲座]北京匡时举办“二王”书法研究讲座
 • [笔会]滨海高新区名家书画笔会
 • [笔会]霍春阳在家乡清苑出席交流笔会
 • [笔会]天津红桥区政协举办书画笔会
 • [拍卖]过云楼藏画亮相南京:7月20日举...
 • [拍卖]唐代名画在法国375万欧元成交
 • [拍卖]齐白石《墨蟹图》亮相九歌春拍
 • [拍卖]李可染精品亮相崇正春拍
 • [拍卖]唐寅书画拍出超7千万 刷新其作品...
 • [活动]天津第二届民企职工书画艺术展
 • [活动]山东“百馆千场讲座迎十艺”
 • [活动]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 [活动]2013军械库艺术周观展必备
 • [活动]站台中国跨年展“丛林II ”启动...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黄鼎:书画鉴定中的“造型依据”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09-06 00:21


任仁发 二马图 绢本设色 纵28.2厘米 横142.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长期以来,书画鉴定界对造型依据问题尚欠缺相对深入的探研,对其认识也存在较大偏差。加上近些年来,书画作伪者借助一些高科技手段来仿制名家作品,使得书画仿制品在造型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逼真”状态,这使得造型依据在书画鉴定中的功能性问题益加凸显。

在每一次有关书画真伪的鉴定工作中,被鉴定作品笔墨之外的造型也是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造型在书画鉴定中特指书画作品中与视觉形象直接相关的内容,即作者想表现某具象或抽象内容时凭借内在的审美认知及艺术表达能力在画面中塑造出来的视觉形象,它既体现作者个人审美认知和感受的表达能力,通常也会反映出作者所处时代的审美潮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与生存状态。在笔者看来,造型依据与笔墨依据在书画鉴定工作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功能,能不能正确认识作品的造型个性与质量,会对鉴定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于左右鉴定工作的成与败。

一般而言,书画作品中的造型包括整体形象和部分形象,以及部分形象与部分形象的相互关系,将上述关系分别落实到鉴定学意义上的具体指向,就是指造型依据的基本内涵:“章法”、“形象塑造”和“笔墨结构”。

章法

“章法”,俗称构图,即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六法”中所谓的“经营位置”。它是作者运用艺术传达与接受的基本规律、法则来安排组织画面,或称画面的构成设计。章法通常起到了突出主题思想,强化艺术本体特色,彰显艺术构成之美的作用。在简单初级的鉴赏中,对书画作品章法的评定,可以观察被鉴定作品在特定的篇幅里的总体结构是否做到合理与完美,高明的章法构成可以让画面产生“虚实相生”、“左右逢源”、“满盘皆活”、“画外有画”、“字外有字”的艺术效果。因此,在鉴定中,名家大师的真迹作品一般都会符合章法的基本要求,即完整、合理,或则会有超乎日常想象的奇妙佳构出现。而作伪者多半经营章法较吃力,即使署款为某知名大家的作品,但因其画面呈现失衡、空洞、平板无序,甚至于分裂割据的零乱状态则让我们心存疑问。

在艺术史的理解上,章法必须具有时代特征。比如北宋的山水画作品多为全景山水,表达一种高、大、全的山水意境;而南宋的山水多为边角小景,呈现江南山水一角的情致。又如当代绘画对于传统章法的吸取和对西方现代绘画形式美和视觉化方式的借鉴,在构图上讲究既有重视传统章法起承转合,又有凭借绘画元素进行画面拆分与重组的成份,反映出中西文化融合时代在艺术创作上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通过对唐、宋、元、明、清、民国以及当代绘画的各种章法样式的解读,我们基本可以梳理出每一时期书画在章法处理上的大致倾向,符合不符合当时作品的时代特征便是“目鉴”的第一道关口,这也是书画鉴定学中对佚名画作进行断代的基本原则。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可能是这一时期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则一定可以排除在外。对某一时期某一名家的作品信息掌握得越多,断代确定作品属于某一时期某一名家作品的准确性也随即越高。

形象塑造

此处“形象塑造”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表达出的图像形式与形貌特征。它是最直观地向观者表述该作品画了什么,表现什么主题,以及画的状态如何等信息的载体。中国画作品中的形象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艺术表现形式的制约,如工笔画、意笔画、兼工带写的不同表现形式,都会左右着画面形象塑造的趋势。但是,作者在形象塑造上还是可以享有相应的可自由发挥的空间,在相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下不同作者的造型差异也会体现得较明显。在书法作品的鉴定上也同样,一方面“字体”规范着每个字的大致模样,另一方面“书体”又让作书者能自由显示出具有个性的自家面目。

形象塑造在中国画创作中,有相应的统系法则,如谢赫的“应物象形”和“以形写神”。历代书画创作中的形象塑造都是既需要表现出客观对象的外表特征或艺术处理的“形”,也要表现出它的内在气质和神采。通常而言,名家大师因为在基本功的训练(如黄宾虹的山水)和画面风格形象(如傅抱石的人物)都有过人之处。好的视觉形象不仅能给人以平静舒畅、和悦端庄的美感,还能在精神情感上使观者生发出从画内到画外的无穷联想,相比较一般的画家或伪作难免出现形态不美、有形无神的形象塑造,可供我们衡量和作 出鉴别。

在技巧和风格层面上,形象塑造在书画鉴定上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般作品的鉴定首先观察的是笔墨,即看作品线条的用笔用墨方式、功力等和印象中名家“标准件”的线条比对,以印证真伪优劣。第二个层次的笔墨方面的判定一般需依附在一定的形象之上,即以笔墨技巧的运用为基础的形象塑造,是否合乎造型规律性的笔墨塑造,通过这一点可以判定作者的基本功力和学习途径,在真伪鉴别之外还可以帮助推断出真迹的大致创作时期。第三个层次的形象塑造则是能够体现出作者审美惯性的艺术化、风格化的形象表现,如上文所述黄宾虹的山水和傅抱石的人物等,这一层次的风格特征最易在表象上取得形似,也最难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通常高仿之作基本上在风格表象上都能达到形似,但在传神的细微处则多有未斟深刻之处或“过犹不及”者。

笔墨结构

对于中国画来说,造型的根本法则在于“以形写神”(书法亦可相提并论)。经过历代画家的创造发展,至北宋书画家苏东坡在《书郡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中提出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和齐白石“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观,实际上已经将造型对于“神”的追求提升到了一个比“形”更重要的位置。“以形写神”俨然已被作为“写意论”的代表,更具体化提出。在中国画的造型过程中因此也更重视一些相对抽象的审美,其中对于笔墨结构的审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笔墨结构”是指实现整体形象塑造的细微处的结构状态,它是书画作品中的点、线、面这些最小、最基础部分的连接实施。关注笔墨结构,表明鉴定工作者的观察视角已经探到了画面的微观细节部分,甚者可借助仪器,将画面某局部作放大处理,以求精准到位的观察。笔墨结构在书画作品总体造型中起承接和转换的过渡作用,是笔墨和造型之间的一种特殊连接,这种状态在表象上比较接近于一种抽象的笔墨造型手法,但究之根本的原因,和创作者本身的绘画、书写习惯和执笔手势有着难以割裂的关系(可参见邱振中对八大山人的书画空间的研究)。创作者经过多年的绘画、书写习惯,逐渐养成一种惯性思维,这种惯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视为是个性风格的组成部分,且越是优秀的创作者此种迹象越明显。对于这种惯性的极难改变的状态认定(如笔迹学),是笔墨结构在鉴定中成为重要依据的理论基础。

书画作品的笔墨结构,是衡量作者在作品中架设结构的基础水平和质量状况。这种结构体现在线条运行、转折、连接、过渡、呼应的实施状态上。简单地说,作者所实施的对整个画面起组织作用的基础部分,如一个笔线的转折、二个笔线(或点、面)的衔接处,是否让人觉得合理、稳妥、自然,有潜在的视觉美感,并与全局的结构形成铺陈、过渡、协调、辅助关系,这是对笔墨结构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说若在结构细节上达到“笔断意连”、“相得益彰”、“顾盼生情”等艺术效果,则可视为理想的笔墨结构。在鉴定工作中对笔墨结构的征信,一则需要对理想性笔墨结构有所认知,了解唐突、牵强、破碎、分裂或“笔到意不到”的笔墨带来的坏结果。对特定作品的鉴定也需要建立在对笔墨结构标准的充分理解、掌握的基础之上,并且对作者的习惯结构有一定的视觉记忆基础。任何一个创作者的笔墨习惯都会直接导致他作品中的笔墨结构有别于其他人,因此对创作者的笔墨结构尽可能地熟悉记忆,是“目鉴”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综上所述,从“章法”到“形象塑造”再到“笔墨结构”,正好是由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直至细微处的一个视角转换过程。于是,当我们分析具体作品的造型状态时,就必须要“小中见大”、“大中见小”而不能“因小失大”或“因大失小”。就像医生给病人诊断病症与病因,要先看病人的体表外貌,并问及总的症状,再深入检查内病灶。这也体现了书画鉴定工作在做造型项目的判断时,既要统观大局也要细看局部,全面与片断皆不忽视的工作思路。

对于造型在鉴定上的探究,以及在书法作品的鉴定上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甚至因为书法表现形式的单纯而更易在造型语言上得到鉴识。但是,有必要在此说明,鉴定工作者千万不能因为造型识别能力的增强而助长盲目自信的心理。在高科技介入书画作伪的时代里,借助于某种仪器或某种特殊手法来协助手工作伪的可操作性增强,成品的造型质量更接近于真迹。

来源: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涾喏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拍卖行该不该承担鉴定之责
• 文化部今年重点治理艺术品鉴定市场乱象
• 艺术品鉴定乱象丛生 规范不妨换个思路
• 文化部:管理部门绝不参与艺术品鉴定
• 艺术品交易规定出台 鉴定机构对结论承担责任
• 湖南给艺术品鉴定和评估戴上紧箍
• 鉴定专家萧平:收藏被低估的画作是一条路
• 目鉴古玉有诀窍
• 霍然书画艺术展圆满结束
• 马三立戏剧展为戏剧人与书画家搭台
• 创建一流的老年书画教育基地
• “翰墨青州·2013中国书画年会”将于9月举行
• 中国画都艺术家书画成扇展在西洋美术馆开幕
• 第十三届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会颁奖
• 喜贺亚青活力南京 书画宣传传统文化
• 书画表达“走进崇高实现中国梦”
• 镇江举行书画义捐助困仪式
• 盘点书画大师的化妆术:黄袍加身论官起价
  • 天津致园美术馆盛大开业 天津致园美术馆盛大开业
  • 诗画入境—闫勇国画作品展 诗画入境—闫勇国画作品展
  • 刘荣生走兽工笔画欣赏 刘荣生走兽工笔画欣赏
  • 尉迟纪平入选盛世翰墨名家经典 尉迟纪平入选盛世翰墨名家经典
  • 河东区美协十一人画展开幕 河东区美协十一人画展开幕
  • 赵士英喜收新徒邸乃奇 赵士英喜收新徒邸乃奇
画廊精品
more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