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崔大中: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古镇即美术馆: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季将开幕孙蓉芳以iPad作画呈现当代生活及创作方式上海油画雕塑院50年的“家底”都在这部文献心系家乡,恩报桑梓 贾广健艺术精品展在永清开幕 水墨问道-津门六家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艺术家刘芳为“网坛金花”段莹莹精心创作《同仪》王学仲艺术展在山东开幕 由展示为主转向立体发掘鼎天国际喜获中国拍卖行业区域领先奖第13届全运会体育文化作品展研讨会在天津举行叶赫那拉振海“满汉双文书写艺术”的传承国家文物局下大决心破解民间收藏文物困局王钒:从名家手札一窥明代才子们的日常生活邱汉桥山水画艺术展在荣宝斋天津分店开幕西泠八月网拍推出精选田黄及印石专场批评有效性的前提是语言的有效性乾隆展的秘密 专家带你现场解读邱宗康:从艺术出发 触及中华文根熊华君个人书画展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第六届“高原展”收稿火热进行中“水墨问道-津门六家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欣赏水墨问道-津门六家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心系家乡,恩报桑梓 “澄怀观道-贾广健艺术精品展”在永清开幕我从我心-天津美院教授周世麟水墨小品集粹质健为妍-津门八老之王颂余山水画作品欣赏笺素之上,绮思佳构-著名画家张佩钢先生妙笔欣赏笺素之上,绮思佳构-著名画家张佩钢先生妙笔欣赏最具影响力的当代书画名家:刘怀山作品欣赏孙建平、王晓曦艺术工作室入驻小淀国际当代艺术区天津青年画家陈丙利青花瓷艺术欣赏清新典雅,技法精湛-李新禹绘金陵十二金钗欣赏器以载道-秦胜水艺术作品巡展(天津站)在天津图书馆开幕一瓶家乡酒 情飘求学路—书画家到津酒集团为莘莘学子送祝福王书朋根据毛姆原著改编的连环画《舞男与舞女》著名书画家陈连羲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首页 >> 美术评论 >> 正文

崔大中: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8-22 12:02

黄宾虹  《山水》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品格和精神的重要表征,它以传统的东方美学为主体要求,追求笔墨语言的形式意味以及由此传达的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自我体验。对于形式语言意味的追寻和体验,让中国画艺术变为内求的艺术,主张以宁静致远的无我境界去通灵和体验人的自性之美,画品、人品往往和绘画纠合在一起。在语言与审美体验的结合点上,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外物的和谐统一,尽精微的笔墨语言在此表现的是源自内心体验的超验的精神世界。

总观20世纪以来中国画艺术,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传统古典中国画,新中国画,现代中国画。

传统古典中国画,属于古典主义的艺术。主要追随传统文人画的艺术样式和精神意趣。讲究以书入画,注重经典的笔墨意韵。讲究以文入画,注重文人情趣。讲究象外之象,注重经典的文化审美意趣。它所追求的是:和谐与优美,阴柔与中和。在道法自然中求道,重视技巧和笔墨的锤炼和表达。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陈师曾、黄秋园、石壶等是一代大家。传统古典中国画,延续传统中国文人画之文脉,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当下有众多的倾力追随者。尤其是许多学者型画家以复兴文人画艺术为旨归,并一直活跃在中国画坛,他们承继文人画范式,从古典样式中出发求发展,力图在传统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复兴民族文化的艺术之路。这一类作品,由于民族心理的契合以及源远流长的文脉影响,从而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基础和文化诉求,在社会上仍然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新中国画,属于新古典主义艺术。讲究笔墨的表现力,讲究布局的整体意识,借鉴并吸收西方绘画的某些形式因素,讲究时代精神含量。其追求的是:和谐与优美,重视写生,重视师法自然,在模仿自然中法道共求,重视新技巧新形式的开掘。其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叠变层出的政治风潮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画画家。20世纪下半期的山水画家傅抱石、石鲁、李可染,黎雄才,陆俨少,何海霞、钱松岩等堪为第一代大家。当下新中国画的承继者,秉承前辈的道路,注重写生,追求自然美的升华,在自然美中追寻绘画的形式美,气质美。在美的追求中更多赋予社会意识,感情色彩。人物画,多为现实主义的,西方现代造型方法揉合进传统要求之中,追求思想的明晰性与时代感。花鸟画,更多的象征意味的开掘和布局的平面整体意识,在教化与自我之间摇摆上升。山水画也多被象征,隐喻化处理,被赋予了新的文化精神,其中大多是个人感受性的,实际上是画家在当下社会生存中的感悟和体验。所以,以自然为载体的新中国画在艺术表达上显示了复杂的多样性。

李可染 《渔村》

李可染 《万山红遍》

 现代中国画,属于具有现代主义气质的新中国画。其特征是吸收了西方艺术的某些形式因素,讲究笔墨的综合化,讲究整体布局的构成意识,讲究形式语汇的现代趣味。追求和探寻,深沉的悲剧美,博大的壮美,内气充盈的阳刚,技道一体的崇高。本质上,有个人化的表现主义倾向。许多则具有实验性特点,和西方现代结构主义美学相近。

当代致力于现代中国画的画家很多。在我看来,现代中国画的美学追求,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对阳刚、悲壮、崇高美的追求和表现。因为它改变了中国画以阴柔美为主流的艺术世界。崇高艺术适于表现张力,矛盾和紧张感。它必定要创造性地尝试新鲜并令人震惊的表现方式。对于崇高的表现必定要超越古典主义的模仿原则,因为后者体现的是稳定感所带来的和谐和优美,恰好背离表现矛盾与紧张感的师法自然原则。应该说,崇高悲壮美学预示着艺术目的的变化,艺术欣赏者不再是仅仅体验简单的愉悦感,或满足于某种道德启示,他体验的是一种矛盾的享受,他的概念能力和情绪能力都被推倒极致,体验一种高度的紧张感。同样,从客体上看,艺术的目的也不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再现自然的优美和优雅的笔墨趣味,而是努力从可见或不可见中表现不可表现的东西,显示某种精神的力量和价值。


姜宝林 《线描山水 寂》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三种,都应该是从中国画传统走来,都是在力图保持中国画的根性不变的情况下向前发展,否则就会发生种的变异,而不成其为中国画了。应该明白,中国画确乎以水墨为主要形态,但当代水墨画却不一定是中国画。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今天许多水墨绘画,虽然也以水墨为之,但几与中国画无关,如要归类,大多应该属于当代艺术范畴,我们可以暂且称其为当代水墨。当代艺术从来不以材料来命名,因为材料有着无限的丰富性。但是当代水墨确实是当代艺术中一个大的分支。当代艺术以关注社会,以批判性或批评性为主要特色,他是由形式主义语言学转向对于社会、政治、文化所产生的诸问题的批判和关注,其形式语言为它要表达的观点或观念服务,在言说当代水墨的时候,形式主义的“有意味的形式”转变成了“有观念的形式”,或者说“有意义的形式”。对于当代艺术,作品是否有“意义”才是其最重要的价值趋向和基本要求。

批判性是当代艺术的主要特色,在当代艺术那里,形式语言的意味不是其追求的主要目的,他追求的主要是艺术作品的“意义”。这一意义是对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充满责任感的批判或揭露。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代水墨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具有很强观念意味的解构主义美学下的后现代主义艺术。

有着很强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责任感是当代艺术家的共性,为此当代艺术常常被称作“问题艺术”。的确,当代艺术关注现实问题,譬如当下的政治问题、贫穷问题、种族问题、性问题、环境问题等等是当代艺术家批评性艺术作品的题材的主要来源。当代艺术诉求的是艺术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等。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在水墨艺术世界,为什么当代艺术家总是批评传统中国画画家们漠视人类生存现状而沉溺在艺术语言结构里游戏,这是站在当代艺术家的立场发言。

以水墨材料来创作的当代艺术,在这里实际上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中国画,因为它完全超越了中国画的范畴,水墨材料在此只是他们表达自己的工具。它们是绘画,不能仅仅用水墨来谈论好评定当代水墨艺术,当代艺术不是材料在说话,是艺术和当代精神在起作用。

说起以水墨宣纸为材料的当代水墨艺术,当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当代艺术家们认为自己的绘画超越国界、画种,甚或具有全球意义,也不愿意被贴上这个标签。作为一个与水墨有关的当代艺术,充其量也就是中国画的变种,在当下的艺术和文化环境中,似乎因为材质的选择,更能找到打动人心的地方。

扯远了,还是回到中国画上来。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喜欢没有变异的中国画,我喜欢中国画,希望它在保留自己的根性的基础上从传统走来。

 说到中国画的变异,说起传统,说起中国画的根性,这并不是一个让人轻松的话题。虽然看上去今日中国画画坛一片繁荣,但却隐隐感觉上世纪末为中国画发展担忧的世纪末情绪,依然萦绕不散,中国画的“走向末路之说”,在不知不觉中似乎要变成“现实”。看看时下流行的中国画,已经离国画之路相去甚远,确乎走向了非中国画的情境之中,有的干脆就成了以水墨为材料的西洋画,特别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画家,由于接触世界的方式不同,已经不愿意在传统文化上下冷板凳的深入功夫,而直接去用西方的一些造型方法驾驭笔墨做纸上造型探求,其结果是远离了国画以表达思想、文化和观念为依归的特有气质,远离了笔墨应具有的文化表达和形式意味,而徒有彩墨的材料感和造型趣味。面对他们的作品,

胡石作品 《虚空大地》

惟愿这一从材料出发,以西画为法则的水墨艺术也能开出别样绚烂的小花。

 中国画,是文化,不仅仅是一门造型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和表达要求应该是“非相”。非相,是文化,是心相,是情性,是思想。对于国画而言,笔墨不是为“相”服务,而是“相”为笔墨服务。或者勉强可以说,笔墨为心相服务。在这里笔墨形式本身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至于所表现的外化自然之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笔墨和文化。因为笔墨的流动性和可变性,使其更适合于表达道技一体的艺术思想。可变的是形式,是思

想,是观念,是法相,不变的是人的根性和作为人的那个人永恒的存在。故而,追求思想和负载它的新形式,新意向,以回见自己的本性或本真为旨归,才是国画要努力去做的。

追求思想,笔墨为本,表达意象,还是需要让国画回到文化感上来。从中华文脉的传承来看,追本溯源,在中国画的形成之初,在魏晋南北朝时,中国艺术的精神胚胎就已经成型。“倡神、性情、气韵、笔墨、骨法、士人”这些根性的属性让中国画逐渐成长为以文人为创作主体的独立存在。自唐而下,及至清末,一路走来中国画的精要核心还是文人画。所谓文人画,一言蔽之: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讲究诗书画印一体的综合形态的艺术样式,既是一种风格又是一种样式。其基本表征是“注重文人情趣,不纠缠于形似,强调笔墨韵味,重视书法用笔,努力见性见真”。其审美,则是追求诗意美和文化美,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品格是“气象正大,意境高雅,性灵自在,格调高拔”。凡低俗下流,癖好怪异,泼皮无赖,情趣低劣,笔墨拙劣,趣味低级等与正统文人画格格不入。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出现了许多低俗不堪的伪文人画之作,其品格气象与传统文人画相左,许多作品不但沉溺于小情趣的表现,漫画式的浅陋表达,还掺杂着许多伪雅的酸腐摹作。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正本清源,需要美术批评家和研究者共同引导,力倡文人画的格调高蹈,崇文宗经、性灵表达、浩然正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文人画思潮,作为文人画现代发展的一个小插曲,虽然其活跃期不长,但在西画弥漫风起云涌的85美术新潮后开启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关注和探索,让绘画再一次指向了表达内心和文化趣味。应该说,文化性是文人画的前提。当代国画中的文人画的文化性已经被绘画性大大挤压,文化感的减弱,绘画性的加强是文人画没落的重要原因。保持文人画的纯正性,延续中华文化文脉,是致力于传统中国画的当代画家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深入开掘的重要课题。

杨子江 《富春江畔写生册页之一

 无疑,中国画是以文化之,所以读书明理也就成了中国画家的主要工作。没有那一个绘画大师不是以读书为文为主的。当然,作为一个画家,仅有读书是不够的,还要有长期的绘画实践,还要有文化思想的积淀,还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也就是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追摹大师,学习经典,需要画家下慢慢积累的功夫,读书求理或许应该成为日课。唯如此,才能文质彬彬,华彩内敛。

读书求文是中国画创作和研究最基本的功夫。中国画创作,不求文求理,不精研笔墨,不做传统的功夫,不继承和延续文脉,而只是单一的吸收外来艺术,使墨彩沦为材料而成为彩墨画,并由此滑向形式主义和装饰意趣,“倡神、情性、文采”,在一叶避目中,在中国艺术之种性和根性的毫厘之间,失之千里,此时的彩墨画,将会离中国画之精神要求和艺术规范万里之遥。将崇尚文化改为崇尚造型;将遁世而精神化,变为反映生活的形象化,彩墨就沦为西方艺术观下的新材料绘画,与中国画相比也就只剩下材料相同的关系了。为此,作中国画,应该从文化着眼,从笔墨的要求出发,赋予笔墨以新的时代气质和感觉,造化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画艺术。

依照这些最基本的出发点,我们看到了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传统走来,以文化之,与时俱进! (作者 崔大中)

贾又福  《秋光》

来源:艺术中国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批评有效性的前提是语言的有效性
• 詹皓:众大腕回忆新中国美术教育
• 李超德:对美术批评的批评
• 杨小彦:奢华不是艺术
• 杨大伟:写意的省思
• 石涛与八大山人的共同友人
• 宋文治研究二十五年评述
• 坚守中国书法的文化品性
• “敲门砖”不应成为终身福利
• 西方人为何要在中国开办博物馆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