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李旭:形象之源——抽象艺术在上海商洛举办秦汉砖瓦拓片书画名家题跋艺术展第六届“花城文学奖”揭晓 王蒙毕飞宇等作家折桂黔风巴韵——贵阳重庆美术名家作品交流展揭幕2017第三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八月下旬正式亮相赵力:“青年艺术100”七年间形成的运营模式今天的国画艺术正面临书法危机墨写新文学:欧阳江河、于明诠书法展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拍全球公开征集上海站将启动黄隽:科技发展给艺术市场带来什么?广州华艺国际淘珍拍卖:画开半卷 花深销夏朝鲜艺术家秘密提交作品参加联合国艺术展览把目光朝向中国书法起源和初生的时代吴镇书法中的隐逸风尚书印相生相融——马士达的篆痕印心修己以敬 变有方略——张建才其人其书解码曾梵志:市场崛起与“天价专业户”诞生时代.记忆河南省美术馆馆藏陈列展第三季中国书画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九寨沟地震转移人员约7.1万人 有文物点受损一瓶家乡酒 情飘求学路—书画家到津酒集团为莘莘学子送祝福王书朋根据毛姆原著改编的连环画《舞男与舞女》著名书画家陈连羲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视频:著名书画家陈连羲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著名画家潘晓鸥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著名雕塑家王家斌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服饰文化学家华梅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著名画家张迩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著名画家庄雪阳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著名艺术家庄征做客天津美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天津体育文化作品展评审中国美协赴著名美术家沈尧伊工作室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活动朱荷红莲赤子心—鲁平作品天津展在天津市图书馆开幕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天津市美术作品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
首页 >> 当代艺术 >> 正文

李旭:形象之源——抽象艺术在上海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8-11 15:18

  形象之源——抽象艺术在上海

  天津美术网讯 上海,是当代中国抽象艺术实践的重要地域范本,近20多年来,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总体格局之中,抽象艺术已成为上海的典型象征之一。对于这座声名显赫的东方国际大都市来说,抽象艺术的文化名片地位早已被当地艺术界所确认。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开埠的港口之一,上海曾经的殖民地身份为当地文化艺术发展带来了必然的影响,第一所美术学校、第一次人体写生、第一个现代美术社团和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都出现在这个西风东渐的新兴大都会。由此看来,上海自20世纪末开始能够成为中国抽象艺术的重镇,也应该是情理之中的。

  本次展览的主题被命名为“形象之源”是有着双重含义的。其一,抽象艺术尽管是没有写实图像和叙事功能的,但其内在的研究与反思特质,是对视觉艺术形象本体的追根溯源,点线面、光色形都是构成人类视觉整体的最基本元素,所以抽象可以被当做所有“形象”的“源头”,对抽象的倾心关注,就是对艺术形式与观念最基础的研究;其二,上海是中国抽象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从民国时期到文革时期,脱离具象艺术风格的实验一直在断断续续地潜行,所以1980年代初期上海抽象实验艺术群体的突然崛起绝非偶然,上海也因此在全国各地的抽象艺术发展形势中独领风骚。

  历史溯源

  明清以来以文人趣味为主导的江南文化,向来崇尚清雅、简洁与宁静的内在气质。以昆曲、苏州园林、明式家具和宜兴紫砂茶具为代表的审美格调,一直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学艺术创作,造就了江南文化的历史优势。这样的历史人文渊源造就了江南文化注重细节品质、讲求形式技巧的传承规范,对于生长于斯的艺术家们来说,这已然是融入他们骨血之中的基本气质与性格。

  “五四”以后,北方文化开始了对东西方各种“主义”的论争和实践,相形之下上海人对此论争较少,殖民文化的大背景令这座城市的内在性情更加务实,西风东渐的区位优势也使得外来资讯的传播更加快捷,艺术实践也更易与国际风潮接轨。1931年,“决澜社”在上海成立,其主要成员庞薰琹、倪贻德等人致力于“为艺术而艺术”的实验,反对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主张艺术本体的纯粹和艺术形式的独立。尽管他们还没有创作纯抽象的作品,但形式至上的观念已经提出,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奠定了一种极其特殊的价值取向。1934年,鲁迅在上海提出“拿来主义”的著名观点,倡导“新兴版画运动”,中国新文艺的氛围由此蔚然成风。当时,较为成熟的现代传播媒介系统已然在上海建立,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等行业在整个亚洲都是最发达的,普遍接受西化教育的新型市民阶层对于国际流行的文艺思潮耳熟能详,养成了见怪不怪进而求新求变的审美心理,再加上全国各地最优秀的文化界人士在上海的空前汇集,使得这座国际都市充满创造精神和艺术魅力。

  抗日战争的突然爆发,使中国现代艺术史出现重大转折,形式主义艺术实验的正常发展轨迹被一刀斩断,整个艺术界转向救亡的动员和宣传,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成为必要的选择,纯粹的艺术语言探索被贬斥为风花雪月、鸳鸯蝴蝶,是明显不合时宜的。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同样需要整个艺术界向政治需要看齐。写实主义在1949年后逐渐发展壮大,进而成为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动员和教育民众,宣传和神化领袖的目的是当时文艺的首要选择,以至于一大批在艺术形式和语言探索方面最有建树的艺术家被长期压抑和迫害,吴大羽、林风眠、关良、周碧初等人的遭遇就是此类艺术家的真实例证。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代人中,吴大羽堪称文革时期中国现代艺术的潜行者和先驱者,他以默默无闻的地下状态创作出了一系列带有抽象美感的表现主义作品,尽管这些作品的象征意味比较明显,还不能算做纯粹的抽象艺术,但他的努力为后来的上海艺术家们树立了一个独具深意的标杆。从民国到文革,由于大势所限,纯抽象艺术在上海的正式诞生不可避免地被压抑和延后了。

  1980年代:抽象先声

  1979年后,随着国内艺术界对形式美的关注和讨论不断升温,上海的现代艺术也开始渐渐复苏,原本处于地下状态的个人探索也纷纷浮出水面,整个1980年代堪称上海现代艺术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抽象艺术的破冰期,许多后来成为代表人物的艺术家们,其风格正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启蒙和孕育。值得注意的是,主题创作一直是上海的弱项,形式主义探索倒是一直比较超前的。1979年在黄浦区少年宫举办的“上海十二人画展”,以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风格为主调,重新开始了对艺术语言本体的关注。1983年,“83阶段绘画实验展”在复旦大学开幕,呈现出部分上海抽象艺术家的初步成果。1984年,富有抽象韵味的雕塑作品《饮水的熊》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荣获金奖,作者是来自上海的杨冬白。1985年,复旦大学又举办了“现代绘画六人联展”,其中1980年代初即已形成个人风格的余友涵及其弟子丁乙和秦一峰后来都成为上海抽象艺术的代表人物。1986年,与抽象艺术有关的展览异常活跃,其中重要的活动有上海美术馆的“首届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大展”和“上海美术馆新馆落成画展”、徐汇区文化馆的“黑白黑画展”和“86凹凸展”、上海美术家画廊的“海平线·86绘画联展”以及上海戏剧学院的“画展I”等。1987—1989年,对抽象艺术不断探索的势头方兴未艾,这一时期有抽象作品参展的重要活动有:“上海绘画·蜕变中的中国艺术”(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首届中国油画展”(1987年,上海美术馆)以及“今日艺术展”(1988年,上海美术馆)等。纵观1980年代的上海,抽象艺术探索随着席卷全国的“八五新潮”一起涌动,大批中青年艺术家以前卫、先锋的姿态参与抽象实验,尽管他们的大多数作品比较幼稚、粗糙,有些作品还介于抽象和意象之间,但已经充分显示出他们与现实主义一元化格局决裂的信心和勇气。其间涌现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余友涵、李山、张健君、周长江、陈创洛、缪鹏飞、仇德树、戴恒扬、王劼音、査国钧、陈箴、胡项城、刘亚平、徐龙森、余积勇、童建颖等等。其中余友涵的《圆》系列,李山的《初始》、《扩延》系列,张健君的《有》、《无》系列以及周长江的《互补》系列都是上海抽象艺术的重要代表作品。1989年,周长江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以抽象风格的作品荣获银奖,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抽象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990年代:全面崛起

  从1989年秋直到1992年春,上海的抽象艺术圈经历了近三年的沉寂期,几乎没有展览,没有市场,没有出国交流,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机会也极其稀少。实际上,在如此沉寂的表象之后,许多艺术家的个人风格都恰恰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酝酿成熟。1993年,中国大陆的艺术家首次入选威尼斯双年展,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当时受邀的14人之中只有一位抽象艺术家,这便是来自上海的丁乙。同年,他的抽象作品还入选了在柏林世界文化宫举办的“中国前卫艺术展”和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办的“首届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

  丁乙的成就其实可以回溯到1980年代中期,那时他就已经专注于纯粹的抽象实验之中了,1989年,他还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丁乙的极度专注和潜心经营所取得的成就是极其独特的,其语言的纯净度和对视觉纵深持续开掘的能力令人叹服。1994年,丁乙个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这是上海抽象艺术家在官方机构举办的首次个人展览,为许多抽象艺术同道树立了信心。其实,他的趣味和价值取向在上海并不是孤立的个案,在同代人中,还有申凡、秦一峰、陈心懋、宋海东、徐虹、阮杰、沈浩鹏、赵葆康、潘微、龚建庆、陈墙、曲丰国、黄渊青、李磊、王南溟、王远、谭根雄、宋晓峰、陆云华等众多艺术家的身影,尽管这些艺术家的形式风格千差万别,但内在的精神气质却有着惊人的相似。1990年代堪称上海抽象艺术全面崛起的阶段,多年的沉潜和修炼令许多个体羽翼丰满,而这个大都市所特有的性格,更使得生活在此的艺术家对形式的独创性和作品的完成度要求很高,上海抽象艺术精致、内敛、冷静、明快的美学特征,以及兼有人文底蕴和时尚情怀的都市气质都在这一时期得以完整建立。另外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上海抽象艺术群体的基本阵容是以本土化教育背景为绝对主体的,这与北京抽象艺术群体以“海归”为主体的情况恰恰相反。另外还有一个不应被忽视的现象是,梁铨、马可鲁、沈忱、伊灵、冯良鸿等抽象艺术家尽管今天没有居住在上海,却都与上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

  1996年1月,“无形的存在——上海抽象艺术展”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推出,展出了近20位本地抽象艺术家的作品,是上海首次纯抽象艺术的大型联展,令沉潜多年的众多抽象艺术个体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集结,在开幕后的研讨会上,历来各自为战的艺术家们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群体身份认同。同年10月,丁乙的作品入选首届“上海(美术)双年展”,周长江则以半抽象风格同时入选。1999年,“都市抽象——上海抽象艺术家沙龙邀请展”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举办,展出了24位艺术家的作品。同年,曲丰国在“9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荣获一等奖,2000年,他入选“上海双年展”,这样的事实象征着抽象艺术已被本地的官方艺术体制完全接纳。

  新世纪:抽象之都

  以地铁1号线在1997年正式通车为标志,上海的城市改造到19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城市面貌的变化异常迅猛,上海市的地图甚至曾出现过每半年就要更新一版的现象。外资大量涌入,高度发达的商业体系给城市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视觉刺激,超大规模的购物中心、林立的酒店和写字楼、随处可见的巨幅广告、霓虹灯以及喧嚣不息的各种传播媒介,令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艺术家们感到惊人的图像过剩,以及在具象化创作前提下的失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于是转向自己的内心,转向精神化的表达,这其实是抽象艺术在上海异常繁荣的重要心理原因。

  2001、2002、2003和2005年,上海美术馆连续主办了四届主题为“形而上”的大型抽象艺术展,参展艺术家从本地起步,后来扩展到全国乃至海外华人艺术圈,展览品种从绘画、雕塑、装置扩展到录像和行为艺术,展览的学术目的从争取抽象艺术话语权扩展到对华人抽象审美的探索,与展览同步的研讨和座谈,以及系列出版物的面世,对全国抽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示范和激励作用。2002年,“抽象新世说——上海抽象艺术群体展”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展出了33位抽象艺术家的作品。2004和2006年,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连续主办了两届“上海抽象艺术大展”,以空前规模呈现了生活在上海的中外艺术家们对抽象、准抽象的探索,为抽象艺术的社会化影像拓展了全新的平台。2007年,“线——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展”在苏河艺术中心开幕,2011年,“道法自然——中国抽象艺术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推出,2015年,“时空书写——抽象艺术在中国”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这些展览在全面展现中国抽象艺术基本阵容的同时,也在继续稳步拓展着“中式抽象”的可能性。

  进入新世纪后的上海抽象艺术格局,与1980年代相比已经步入了成熟、稳定的正常轨道。上海的抽象艺术家和评论家经常受邀赴国内外进行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抽象专题的个展和联展也在美术馆和画廊等各种艺术空间内不断推出,专营抽象作品的画廊以及抽象专题的拍卖也开始在上海试水并初获成功。展示活动的增多,不断激励着抽象新人的崛起,燕飞翔、王燮达、丁设、胡伟达、吴军、陈东杰和杨牧石等个案堪称新人中的代表,他们都有过写实和表现的经验,介入抽象之后的学术态度非常严肃,作品的内在精神也相当纯粹。在上海,还有一个横跨抽象与具象两个领域的群体值得关注,除余友涵外,还有王劼音、卢治平、孙良、杨东白、王天德、何赛邦、薛松、蒋正根、李向阳等,他们都有着具象方面的成就,却又对抽象创作有着浓厚兴趣,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时可以看到抽象与具象的并存,以及间歇性、交错性的创作,难得的是他们并存的两种风格在表达上都非常有质量。

  自1990年代中期至今,活跃在上海抽象艺术理论研究以及展览策划方面的人士除笔者之外还有李晓峰、李磊、龚云表、吴亮、赵川、王南溟、吴晨荣、许德民、何浦林(Lorenz Helbling,瑞士)和乐大豆(Davide Quadrio,意大利)等,这个人数有限的小群体为抽象艺术进入上海艺术界的主流,进而成为上海当代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今天,上海已经成为一个深受抽象艺术家喜爱的交流中心,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中,赵无极朱德群、萧勤、陈正雄江大海苏笑柏、梁铨、谭平、张浩、杨述、陈光武、白明、陈若冰、尹戈、雷虹等均在上海成功举办过个人展览,在上海参与过抽象联展的艺术家更是为数众多,上海大剧院门厅大堂的巨幅壁画就是特邀朱德群先生创作的作品。从艺术家人数、举办活动的频率到抽象艺术所享有的社会影响力来看,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抽象艺术之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类民营艺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随着艺术市场的复苏与繁荣,抽象艺术在上海的当代文化格局中还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即将在温州年代美术馆开幕的本次展览,是上海抽象艺术家们的作品首次以地域文化艺术现象为主题在上海之外的集体亮相,尽管规模有限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可以令学术界和艺术爱好者们集中领略今日上海抽象艺术的成就。身为一直致力于推动抽象艺术在中国大陆不断前行的策展人,我期待着这一类型的交流能够越来越多,让上海抽象艺术的成就和影响不断走向全新的空间。

  策展人 李旭 2017年7月20日写于上海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弥月—郝云纸本作品展将在登封展出
• 袭击日常—第二届俊安实验艺术教育奖
• 第二届“新青年·当代艺术国际推广计划”上海展
• 重振墨势-蓝正辉瑞士个展开幕
• 不妨–黄璜个展于Nuoart画廊开幕
• 未来真象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
• “重塑空间—胡毅·杨洋双个展”将开幕
• 陌上画廊—陈轩荣 个展《砍浪》成功开幕
• 李关关、王濛莎双个展于北京艺凯旋画廊开幕
• 于幸泽作品“深呼吸”亮相佛罗伦萨小镇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