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孙晓云:让传统书法重新走入中国人的心里文物揭开漕粮入仓的秘密冯山云油画作品进京讲述陕北故事中国摄影市场的关键时刻又来临了吗中高端市场出大力艺术品拍卖回暖艾未未在纽约的围栏主题展览凛冬将至?当代艺术行情下滑严重韦力:说说古书拍卖的那些事儿北京文物拍卖总成交额达203亿“红地毯之路”—— 李贵男的红色隐喻写意花鸟画的当下思考艺术衍生品市场探寻发展新思路陆忠:宋画鉴定之我见大都美术馆143件馆藏梳理百年油画轨迹王克举作品展:观自然之物 绘心中之景忽明忽暗:陈国宝作品展在瀚艺术空间举办邢丹文个展“爱之囚” 将自己置身于事件之中鉴古开今,翰墨薪传-中国书法大展明天在天津开幕美在东丽-第三届群众优秀书画摄影展开展调整佣金苏富比鼓励线上拍卖水印——张春蕾、范宁、郑伟、岳立兴书画展开幕鉴古开今 翰墨薪传─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艺术走近大众-天津国画名家作品展亮相书平艺术馆美在东丽-第三届群众优秀书画摄影展在东丽美术馆开展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花鸟篇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人物篇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山水篇《我爱你中国》天津卷四大亮点“给你好看”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山水篇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人物篇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作品欣赏-花鸟篇传承津派国画艺术 天津实力派花鸟画八家精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展视频:画家马寒松倾情出演第十三届全运会宣传片津门油画力量强势助力“名家画蔚县作品展”“添彩津城、助力全运”城市画派主题美术展在津举行
首页 >> 书法 >> 正文

孙晓云:让传统书法重新走入中国人的心里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9-11 11:18
孙晓云
孙晓云

  1955年生于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十八次、十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和三次省部级劳模,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宣部全国首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文联“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江苏省委省政府首届“紫金文化奖章”、全国七次书法大奖等。出版有书法理论专著《书法有法》,《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孙晓云》、《孙晓云书法精品选》、《不忘初心——孙晓云书法》、《中华国学德育经典》——《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作品。

  回顾近60年的书法生涯,我实际上只做了一件还没有做好的事——传统经典书法的承传。我力图用微不足道的严肃态度,以毕生的实践和溯本求源的精神,来说服、感召别人,让书法真正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神圣的象征。

  有两个字始终镌刻在我的心里,那就是——坚持。

  以上是我在理论专著《书法有法》精装版再版前言中最后的一段话。

  用书写传承中华经典

  7月15日,《中华国学德育经典》系列丛书之一《孟子》亮相苏州的江苏书展,这也是我第七次参加江苏书展新书发布及签名售书的活动。至此,整套《中华国学德育经典》的“四书”部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已全部出版。加上之前出版的《道德经》,这套经典系列旨在成为传统文化与当代书法结合之作,把中国古代人文和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恰如其分地凝聚在一起。

  全套书用小楷抄录,原大印刷。为了原汁原味、古色古香,整个书写是在专门设计印刷的老式信笺上的,包括书中的句读,也是用毛笔一点点圈上去的。这其中,《道德经》约5400字,《大学》约2200字,《中庸》约4500字,《论语》约11700字,《孟子》约38000字,共近70000字。完成这项大工程,我花了三年时间。这三年里,我很少逛街,很少在外面吃饭,很少参加无关紧要的活动,一有时间就静下心来做这件事情;甚至出差时都带着笔墨纸张,抽空能写一点是一点。这是一个“工程”,不是下了决心就能一口气做完的,它必须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画地写,十分费功夫。在书写的过程中要高度凝心聚气,手机放到静音,不能漏字,更不能错字,一字出错,就得整页重来。再说我已年过花甲,无论精力、灵敏、速度都不如过去,很容易疲劳。时不我待,现在不做,以后做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

  书写这套经典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很值。因为这些书都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典籍,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最标志性的作品;而小楷则是中国科举考试的专用书体,是古人对书写的最基本要求。把这些文化经典用小楷抄录出来,精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切切实实地做些事情,是我最荣幸最开心的事。

(孙晓云作品:《郑垧靖赞》)
(孙晓云作品:《郑垧靖赞》)

  《中华国学德育经典》的出版,首先在于,书写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可以说小到家庭伦理,大到治国平天下,都是中国人最喜欢、影响最深远、流传最广的书,对维系人类社会秩序、提升人类道德水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这种书写有阅读功能。原文后面有注释,小楷书体易识,老少皆宜,方便作为经典书目阅读。再次,可作为书法评论鉴赏。对于初学者,可作为临习的书帖;对于喜爱我的书法的读者,是一种汇报和交流,又兼具鉴赏点评的效果。随手一册带在身边,一举多得,可在无形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7月27日,我和妹妹将父亲70年前在苏中“七战七捷”战斗中嵌入体内的一块弹片,捐赠给海安县“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并将《中华国学德育经典》书法丛书赠送给参加捐赠仪式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的学员。我从小就深深地感受到父亲发自肺腑的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人民的感恩,这种执着纯粹的意志,一直激励着我在工作中不畏困难、奋发图强。我也希望年轻人能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用一笔一画的书写,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努力中。

  不懈追求 不忘初心

  初心即本意。初心,是底线,也是追求;是目标,也是动力。我的初心,就是对传统书法的热爱,那种热爱似乎就长在我的身上。

  得益于家庭的熏陶,我从小就对书法感兴趣,三岁开始写字,练就了扎实的童子功。从上小学到高中,我在每一本书的空白处都密密麻麻地写满字、画满画,学校的大字报、黑板报都由我负责。无论身为知青、图书管理员、书画家、美术馆长,我从来没有放下手中的毛笔。书写,一直都是我生活中唯一不变的组成部分。我以前并未想到要以书画为生,但却不知不觉将漫长生活中的一大半精力花在了书画上,书法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我的生命。虽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收获,是书法让我坚定不移,让我远离烦恼,让我一直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获取力量、寻找自我。

(孙晓云作品:《咏金陵诗八首》)
(孙晓云作品:《咏金陵诗八首》)

  我每一段的努力,每往前走一步,都是靠的这种初心。对书法的热爱,就是我心中的信仰,刻在我骨子里的。我不能设想哪一天我不能写、写不好该如何是好。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字将来会是怎么样,但我总有一个方向,就是想把它往理想圆满上写。虽然追求是崇高的,可能永远都无法企及,但它就是我的方向,我的寄托。一直奔着一个要“好”的方向去,人就永远向上,不会下沉。

  因此,我所做的一切就全部围绕这个初心:将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书法的传承发展融合在一起。

  我一直都钟情于走传统书法的路子。我近年举办的展览,分别题为“书法有法”、“请循其本”、“不忘初心”等,即体现了这一点。我写作的理论专著《书法有法》自2001年出版以来,已先后22次再版。还出了精装版、繁体字版、日文版、韩文版。我还举办过《请循其本——古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出版《论文集》。从2003年起到现在,我用毛笔签名售书将近30次,每次都签到全部售空。最多的一次签了1500本,用了5个小时。由于连续重复相同动作,右臂肩肘肌腱损伤,至今尚未完全痊愈。但是我很高兴,感觉就像自己烧了一大桌菜,大家都抢着吃得精光,再累也是开心的。那种精神的安慰和成就感,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

  我确信中国人对书法的审美是在血液里、骨髓里的,真正好的书法一定是雅俗共赏的。就像王羲之,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他已是一个文化符号、一种中国精神、一个理想境界。他的字不激不励、志气平和、端庄秀丽、雍容典雅,无论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各个阶层的人都喜欢。中国汉字,就是要被最广泛的人喜欢、欣赏、使用。所以我一直坚定地走这条路。我想尽量通过书法这个途径,把中国传统书法传播得最广泛、最具体。出版《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出发点就是让大家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能够感悟传统文化的深邃博大,并藉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接下来,我还打算再写一套美育经典,请权威人士编选历代流传的经典美文。这样德育、美育并重,书法、文化并行,阅读、审美兼备,可谓极大满足了我喜欢传统书法的初心。这其实也是书法家的责任与方向:不做市场的奴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固守精神的、有信仰的文化的阵地。

  古人的传统书法一直在照耀着我、激励着我、牵引着我、指导着我,让我头上有神明,脚下有底线,胸中有正气,手里有活干。只要我拿起笔,我就是最幸福的人,我就是离理想最近的人。像我这样从小喜爱书法,有这样的平台投入书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家给予许多的荣誉,现在又能尽力为大家服务的人,应该不多。无论从少年学生到插队知青,从部队战士到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半个多世纪,我从来没有中断过书法。正因为初心还在,我觉得很幸运,也很充实。

  文化自信基于书法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七一”讲话中,强调要不忘初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这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孙晓云作品:骋怀)
(孙晓云作品:骋怀)

  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核心价值观跟传统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国家富强的追求、文明创造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等等都是在传统文化中就有的。因此,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文化的时代创新,需牢牢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是要回到它历史的、文化的源头去寻找契机。南北朝庾信有名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思其源”,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对自己的文字不敬仰,对自己的道统不继承,那就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

  中国书法,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书法的构成首先是文字。文字是一个民族史诗的承载。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它是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文字,它承载文化,传播文化。没有汉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无论是古时候一笔一画地手书,还是如今在电脑键盘上敲打,汉字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基础、最根本的载体,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就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根。所以,文化自信就是从书法自信开始。

  书法不是少数人的艺术,而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点滴积累、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长期以来,由于文字与书写断裂,造成书法作为国民基本文化素质的缺失,对汉字整体认识的缺失,继而造成了对中国文字以及文化发展的断层。因此,对传统书法的传承,已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作为书法的继承者,在当今世界文化不断碰撞的时代,传承中华文化意味着传承文化的自觉和民族的自信。我坚信,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首先要从“我”做起。我们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树的根,“四书”等文化经典,就像一根根枝干,而我们每个人,则像是一片片的小叶子。文化自信,就是要将传统文化的营养从根输送到每片小叶子上。由此,这棵树才能根深叶茂、绿树成荫,庇护我们子孙后代,遮风挡雨,有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文化带给我们的。这种自信,是我们自己长出来的。全民族文化自信了,我们就能够抵挡外界的一切搅扰侵袭,就知道如何理解、认识、融合外来文化,就能够理性、稳步、踏实地走向世界。

  几年前参加央视《艺术人生》节目,我对主持人说,我的前半生主要做的就是“承传”,对传统书法的承传;后半生则是“润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崭新的“时节”,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场“好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小水滴。“润物”是一个长期的、慢慢渗透的、“细无声”的过程。我们每个人一起长期坚持,才能汇成文化复兴的“好雨”,继而迎来文化强国的春天。文化滋润了我,我也茂盛成长,给文化的大树添枝加叶,这也是春雨和叶子的关系。

  我想,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书法,其本身的魅力和它所体现的中国精神,是具有最广泛的普及面和号召力,一定能重新唤起整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也会继续努力,用我的实际行动让传统书法重新走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真正地把它作为一个中国风度、中国精神、中国人的象征。(作者 孙晓云)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鉴古开今,翰墨薪传-中国书法大展明天在天津开幕
• 旅日书法家刘洪友:做书法艺术的传播者
• 常州市书法骨干教师精品展即将开幕
• 教学相长 刘灿铭师生书法展10日开幕
• 鉴古开今:军之魂主题书法作品展览在京开幕
• “华珍阁”杯《金刚经》书法作品大展征稿
• 京津冀五体书法三十家提名展9月10日天津开幕
• 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展长春亮相
• 心香·景喜猷书法展9月2日在长春亮相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